二戰後,澳大利亞為何要17萬日本戰俘的命,還拒不接受日本投降呢?

福垊


網上一直有流傳,二戰時澳大利亞屠殺日軍17萬戰俘事件,這件事說對也不對,因為日本與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確實有一仗死了17萬人,澳大利亞作為主攻參與其中,但是在戰後並未有17萬人是澳大利亞軍隊屠殺的說法流出,也沒有當年倖存日本人出來指認,日本方面的資料對17萬人的死因閉口不談,而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雜誌曾對此戰做過專題撰寫,可以還原此事部分真相。

圖為1943年7月,新幾內亞戰役中,3名澳大利亞士兵陣亡,神父在士兵簇擁下主持葬禮。

這一仗就是著名的新幾內亞戰役,從1943年到1944年,盟軍對新幾內亞及周邊島嶼的日本軍隊實行圍攻的戰役,打了1年多,由美國、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組成的盟軍,麥克阿瑟為總指揮,澳大利亞軍出動不少,也擔任主攻,由陸軍司令布萊梅指揮的澳軍。盟軍此戰的打法是,硬生生切斷日軍的補給線,各個口子的日軍孤立無援,活生生的給困死了。

圖為1944年11月,2名澳大利亞女兵在軍事公墓裡,檢查日本軍人墓碑。

根據《堪培拉海軍歷史局》的資料顯示,新幾內亞戰役約有7000名澳大利亞士兵喪生,美軍約有4900名喪生,而日軍總共有202100名士兵在此仗中喪生,其中有30500人死於周邊被分割包圍的島嶼,如新不列顛、新愛爾蘭和金鐘群島等,剩下的171600人死於主戰場,也就是巴布亞和新幾內亞島。

1943年12月,在莫爾茲比港的公墓,兩名美國戰地記者的葬禮。

根據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雜誌資料顯示,盟軍依仗海上優勢,採用蛙跳戰術,將各個島嶼的日軍分割包圍,日軍海上補給線完全被切斷。有個數據不妨對比下,在開戰前,日本在9個月內往新幾內亞運送的物資共95次,3500噸,而美軍在開戰前僅在6月份,一個月內,就往盟軍運送了超過21萬噸的物資,開戰後不久,日軍被死死封鎖,沒彈藥,沒食物,更沒醫療,又是雨季,所以日本軍人紛紛倒下,戰後統計,日軍只有3%的人死於戰鬥,也就是6000人左右,日本人受的教育,我們都知道,死也不投降的貨色,所以絕大部分不是餓死就是病死,這就是網傳17萬日本軍人死亡的真相。

圖為1945年9月,新幾內亞島上,日本海軍司令部附近,一座日本陣亡將士紀念碑。

另外,網上一直盛傳澳大利亞對待日本戰俘很殘忍,是為了宣洩還是為了報仇,但所能舉出的例子只有這次的新幾內亞戰役17萬人,投降後被澳大利亞軍殺害,實際上此戰主角是美軍,美國佬可沒有大規模屠殺戰俘的先例,戰後日軍還剩下1萬多人才投降為戰俘,這才是真正的戰俘數量,在維基百科對日本戰俘有介紹裡,澳大利亞還是比較人道的,跟英國人一樣,二戰結束後,此戰倖存的1萬多日本人,也沒有站出來指證說澳大利亞當年屠殺多少同胞,17萬人不是開玩笑的,可見這批人是自我效忠天皇了,並非澳大亞利屠殺。


圖文繪歷史


二戰時,日本瘋狂發動侵略的戰爭。這個彈丸小國恨不得把整個世界的財富都侵吞,正由於它的血腥、殘忍,掀起很多國家對它的仇恨。


它發動侵華戰爭,製造濟南慘案、平頂山慘案、731部隊,南京大屠殺等等;日本在整個亞洲都犯有滔天罪行;

儘管國際上不允許殺戰俘,日軍仍然違揹人性虐待殘殺戰俘,例如著名的巴丹行軍日軍殘殺、虐死美軍和菲律賓戰俘15000人……,日軍在二戰犯下的罪行罪孽深重,罄竹難書,但二戰結束後,由於美國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在日本和受害國之間調和,使世界上很多受害國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對於日本的戰爭賠款也不了了之。這裡卻有一個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為什麼不接受日本投降?

澳大利亞位於大洋洲,在太平洋的戰略位置很重要,它又是一個富的流油的國家,早被日本惦記在心中。

日本發起珍珠港事件後,美、英哥倆遭到了日本的狂轟亂炸,一些士兵逃到了澳大利亞。日軍跟在他們的屁股後面向南方進軍,逼近澳大利亞。

1941年,日本向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開火,13萬英澳軍隊投降,其中有15000人是澳大利亞人,面對手無寸鐵的英國和澳大利亞人,日軍根本不理會,仍然向他們舉起了刺殺。



1942年2月在荷屬東印度群島安汶島,澳大利亞和荷蘭盟軍被日軍打敗,1100人被俘,只有200多人存活。另外日軍又屠殺了守衛機場的300名澳大利亞軍人。 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對這場“拉哈大屠殺”記載:

“這些戰俘分四批被屠殺在機場附近。一些人被刺刀刺死,一些人被刀殺,一些人被棒打致死。沒有幸存者”。

1942年2月19日,殺紅眼的日軍突然空襲了澳大利亞德達爾文,炸死了1000多人,空襲一直持續到1943年,澳大利亞經歷上100次空襲。幾百年來澳大利一直與世無爭平安生活,突然遭受這樣的軍事打擊,新仇舊恨燃起了澳大利亞報復的怒火,他們把這血海深仇刻在心裡,發誓一定要讓日本血債血還。



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大軍對於珍珠港的損失決定讓日本加倍奉還,在反法西斯的炮火中日本開始節節敗退。

澳大利亞具體是怎麼復仇的?

澳大利亞的復仇時機來臨, 當時澳大利亞接管新幾內亞島,澳大利亞陸軍由司令托馬斯·布萊梅指揮,美國海陸大軍由麥克阿瑟上將統一指揮。


這裡有20萬日軍,美奧盟軍把日軍打的落花流水,澳大利亞對於那些投降的日軍,“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全部弄死,在清掃戰場時只要發現日軍一律讓他們吃槍子,甚至還在日軍的屍體上補幾槍。

一些日本殘兵逃到山洞裡,澳大利亞士兵就把它們堵在裡面,不殺它們,讓它們自生自滅。


山洞裡的日軍沒有吃的和喝的,奄奄一息,有些日本兵餓瘋了,他們撕吃同伴的屍體,日本第18軍司令部為此曾發出“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的命令。然而,令日軍恐懼的還不僅僅是飢餓。


新幾內亞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悶熱潮溼多雨,暴雨積水,使日本兵身上潰爛,發臭,得了痢疾疾病。他們一個個身上長著苔蘚,像個綠毛獸,最後活活爛死在洞裡,場面不忍直視。

最終20萬日軍向澳軍投降的只有1萬1千多人,這裡面有1100多人因傷病而死。這樣算來,日軍20萬死了19萬。

新幾內亞戰役確切地說就是一次:“澳大利亞復仇之戰”。  


小姐姐講史




戰俘,是不能殺的,正所謂“殺降不祥”。

1929年,有了《優待戰俘的公約》,很多國家都將此當成了回事,但,有傳說“澳大利亞反其道行之,殺了17萬戰俘”,還不允許投降,這是真的嗎?

假的。

無論是日本歷史記載,還是澳大利亞二戰紀念館,或是世界範圍內的專業記載,都沒有澳大利亞殺17萬俘虜的記載。

只是,有一場戰爭中,日軍被美澳聯軍打殘了,損失近20萬人,基本全軍覆沒,下面我們一起聊一聊這段二戰往事。

澳大利亞造成了日軍近20萬的傷亡,但絕大部分不是戰俘



“偷襲珍珠島事件”發生後,日本啟動了太平洋戰爭,大軍一路南下,撲向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軍隊,根本沒有將日軍當回事,看著個頭矮小,衣服寬大,看似大多有點羅圈腿的日軍,澳軍笑稱為“猴子”。幾天之後,澳軍笑不出來了,因為日軍戰力驚人,所向披靡。最讓澳軍憎恨的是,日本人就像“畜牲”,彷彿根本不懂《優待戰俘公約》。

在馬來西亞戰役中,作為盟軍的澳大利亞人被俘虜了15000名,日本幾乎殺了一大半俘虜,只留下了七千人左右。在“拉哈大屠殺”中,有300名澳大利亞俘虜被殺,全都是在機場砍頭致死,手段殘忍至極。

從此,日本人在澳大利亞人這裡成了“魔鬼”的代名詞,他們認為日軍就是穿著人皮的魔鬼,是具有一些人類特徵的畜牲。



1943年初開始,新幾內亞戰役爆發。澳軍帶著滿腔的憤怒和盟軍一起同日本開戰,因為指揮有方,盟軍在麥克阿瑟帶領下,包圍了日軍。接著就是各種轟炸,各種切割伏擊。起初,日本還有一戰之力,但隨著美國切斷了日軍的補給,日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飢餓,疾病,通通來了,除此之外,還要面對強大的對手。

整個戰役下來,日軍20萬人幾乎死完了。在戰爭中,日軍除了打死的,餓死的,病死的也不計其數。澳大利亞軍隊在戰役中,整個就是不要命,那是把日軍往死裡打,不允許投降,直接往死裡幹。打死的屍體,澳軍還要進行補槍,無一例外,全是往腦袋上補。



最後,除了投降在其它盟軍團隊下有1萬人左右外,其它所有人全被幹死,這一過程中,澳大利亞完全不手軟,據有些澳大利亞士兵說:“我們放開殺戮,因為他們就不是人,我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即使如此,澳大利亞都沒有消氣,因為大多數日軍都是被盟軍乾死的,還有很多是病死餓死的,澳大利亞感覺沒解恨。

日軍在這場戰役中,沒有被俘虜那麼多人,關鍵是沒多少機會投降,打死一部分,餓死一部分,病死一部分,還被同夥吃掉一部分,總之,這場戰役中,20萬日軍幾乎全軍覆沒,這也是日軍在太平洋所有戰役中,死亡相當驚人的一場戰役。

二戰後,日軍在全球各地投降不少,被殺的並不多




(日本人向澳大利亞將軍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軍正式投降。

中國境內的日軍俘虜,被蔣介石好心送回日本,可謂仁至義盡,盡顯“大國風範”。投降蘇聯的那六十多萬日軍,被蘇聯拉到西伯利亞幹苦力,10年之後,回去了40萬人,那二十萬基本就和那片土地融為一體了。而東南亞戰場投降的日軍,也是基本回到了日本。

雖然日本投降了,但澳大利亞人還是頗有微詞,一句話,對於日本人,澳大利亞就三個字:不原諒!

在審判日軍二戰罪行時,美國提供了30名甲級戰犯名單,中國提供了32人甲級戰犯名單,英國提供了11位甲級戰犯名單,澳大利亞則提供了100名甲級戰犯名單。看得出來,澳大利亞的恨夠深,巴不得日軍全是甲級戰犯。



更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亞提供了140名乙級戰犯名單,這些人大多被澳大利亞控制了,很快,澳大利亞直接槍斃了這些人,這讓全世界一片譁然,但又毫無辦法。當時的日本是在下風頭,處於頹勢,要不然,澳大利亞此舉一定會引起兩國間的巨大摩擦。

目前,日本和澳大利亞都處於美國陣營,以前的仇恨都放到了一邊,彷彿那些殘酷和血腥的戰役未曾發生過,彷彿只是場電影。也許,有一句話是對的,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澳大利亞殺17萬俘虜,沒有可靠明確的證據。但是,澳大利亞和盟軍一起,幹掉了近20萬日軍,那是確實存在的。

歷史不能重來,否則,日本的腳步也許會穩健一些,殺戮也許會少一些,畢竟殺敵一千,別人再殺你一千,實在不划算。


藍風破曉


日本戰敗後,大部分的國家都接受日本人的投降,而澳大利亞就不接受他們的投降。開始進行簽訂停戰協議,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日本人給我們帶來的慘重代價以及影響不單單是一個投降就能解決的,對於我國而言當時的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生化武器等對我國人民實行慘無人道的打擊,令人十分發指,這是我們無法忘記血淚史!但是經過最終考慮還是簽訂了停戰協議。

令澳大利亞人生氣的是,在1942年的時分,日本曾派日本空軍空襲過澳大利亞,炸死了1000多名澳大利亞布衣。這是澳大利亞本鄉有史以來,僅有一次遭受外國的軍事衝擊。因而,澳大利亞人就和日本人結下了仇。

澳大利亞戰俘死亡率最高的則是在山打根戰俘營。當年,約有2000多名澳大利亞和英國士兵被關押在這裡,經常性的毆打、飢餓和高強度的勞動令他們變得病弱。1945年初,當盟軍即將攻至山打根時,日軍迫使山打根戰俘營的“身體較好”的1577名戰俘步行250公里,穿越叢林前往拉瑙。超過半數的戰俘死於途中,其他人則在6個月內死於疾病、飢餓或暴力,僅有6人在行軍途中逃脫。當然,那些留在戰俘營裡的病弱者也一個也沒能倖存。

澳大利亞審判揭露了幾起最惡劣的罪行。在新幾內亞的一個法庭上一名日本軍官被指控犯有食人罪,他吃了一名澳大利亞戰俘的肉。該戰犯被處以絞刑。在另一個法庭上一個日本人被指控在西里伯島把4個飛行員釘死在十字架上,他也被處以絞刑。在1943年12月,日本海軍警備隊第83大隊指揮官少將田村隆一下令,處死巴布亞新幾內亞卡維恩集中營的23名澳大利亞平民,海軍少尉望月七太郎等人負責執行,將23名平民淹死。戰後澳大利亞軍事法庭判處田村隆一死刑,另外五名相關戰犯被判處4到20年不等的刑期。二戰期間,有30000多名澳大利亞軍人淪為戰俘,其中22000人被日軍俘虜,只有14000人在1945年活著回到澳大利亞。

二戰後,飽受戰爭之苦的澳大利亞為防止日本再次武裝崛起,對亞太地區國家再次造成傷害,主張嚴厲制裁日本。其中,作為對戰時日軍暴行的懲處,澳大利亞對日本戰犯進行了嚴厲的審判。澳大利亞除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甲級戰犯的審判以外,還在納閩島、韋瓦克、莫羅泰島、達爾文、拉包爾、新加坡、香港、曼努斯等地設立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

根據日本法務大臣官房戰後的統計,澳大利亞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案件294件。小日本乖乖的接受審判 ,罪不可赦,咎由自取。他們的滔天罪行最終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審判,令多國和澳大利亞人們解氣啊!


蒼松SH


假如給一個身無分文的人17萬,他可能會開心到起飛。想想17萬是什麼概念?如果換成人,死掉17萬人,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會心裡一下子就不舒服了,頭皮發麻。但是,這是真的,而且不止這個數字!


一切都是日本造的孽,虐殺1.5萬澳大利亞士兵,澳大利亞反殺20萬日軍!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互不干涉不好嗎?日本人對自己有很大的偏差認知,以為自己是戰神,誰都想打,從來不考慮結果,就不擔心打的國家是你惹不起的爸爸嗎?

二戰時,澳大利亞和日本沒有衝突,經濟或者領土,沒有!大家本可以相安無事。結果日本人不消停,就想找事做。澳大利亞作為同盟國,也是英國的小弟,駐紮新加坡的兵力不夠,大哥就派兵過來了。結果大哥低估了日本,一週,新加坡淪陷,13萬士兵被俘。其中1.5萬的澳大利亞士兵。

日本人不論對誰都殘忍!因為攻打的是澳大利亞的地盤,本國人當然是拼死抵抗了。結果日軍就不肯放過他們,殺了。坐船逃的就炸船,看你淹死,要是爬上案,補一槍。女性就一個下場,慰安婦。日軍不把人當人看,慘無人道!樑子就這樣結下了!


復仇時刻到,你殺我1.5萬,我整你20萬,來呀,互相傷害,誰怕誰!

新幾內亞戰役就是澳大利亞對日本的復仇時刻,也是完虐時刻,虐到日本看清楚自己是幾斤幾兩!

不同於中國的以德報怨,澳大利亞是有著狼性的民族,有血性的漢子!招不招,惹不惹,你搞我地盤,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澳大利亞軍隊圍攻了日本兵,只是圍著,小打小鬧,看著每次都有日軍傷亡,日軍高度備戰的樣子,澳大利亞軍隊就開心!日軍突圍不了,澳大利亞軍隊還是一天天的縮小包圍圈,切斷日軍供給。

缺吃少喝,沒有藥物,日子不好過。很多日軍死於疾病傳染,更恐怖的是,沒有糧食,最後存活的士兵就吃自己的同伴活命。在此期間,澳大利亞並沒有接受日軍的投降!


除非天皇以死謝罪,不然休想我接受日本投降!

澳大利亞態度強硬,日本天皇必須以死謝罪,不然不可能接受日本投降!而且,提交戰犯名單時,英國11,美國30,澳大利亞在美國干涉下140人,而被全面侵略的中國才145人。澳大利亞還得了東京主審判的地位!

澳大利亞人民真的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血債血償!

一寸山河一寸血,我們應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斯幽說歷史


二戰中澳大利亞的軍隊並沒有野蠻的殺死日本17萬戰俘,只是說他們將日軍打殘了20萬人,這20萬人基本上是全軍覆沒的,也就是說這20萬日均是死在戰場上的,並不是死在了澳大利亞的戰俘營中的,



澳大利亞的軍隊雖然在世界上算是默默無聞的一群人,但是你不要小瞧了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這個地方本來就是英國人流放囚犯的地方,這些人天生帶著戰鬥的基因,澳大利亞的軍隊一開始也沒有把這些矮個子的日本人當回事,他們西方人都嘲笑日本人是黃猴子,然而在真實的戰鬥中,日軍的戰鬥力非常的強大,讓澳大利亞人猝不及防,瞬間就將澳大利亞人打得傷亡15,000人,



而且日本人從來就有虐殺俘虜的傳統,手段非常的殘忍,用砍頭的刑罰殺死了300多名俘虜,由此澳大利亞人對此就埋下了深厚的仇恨的種子,後來澳大利亞人也加入了反法西斯聯盟統一戰線,

從1943年開始,澳大利亞人就和日本人打得難分難解,很快他們就面對盟軍的強大的戰鬥力,日本人很快就招架不住了,在新幾內亞戰役中,日本的20萬人被包圍分割,最終死傷慘重還要挨澳大利亞人為了報一劍之仇。

也不允許他們投降,最終他們被殺死了,澳大利亞人出手一點都不軟,因為日本人施暴在先。

所以說他們殺起日本人來也沒有任何手軟之處,這讓20萬日本軍人全軍覆沒,不光如此,澳大利亞人對於日本的戰犯也是毫不手軟了,對於這些戰犯,澳大利亞人士直接槍斃了事,戰敗國,沒有任何的權益之說,日本人也算是運遇到了對頭,他們是心狠手辣的,澳大利亞人同樣不手軟。


奇葩歷史大觀


1945年8月15日,走投無路的日本低下了他不可一世的頭顱,日本天皇面向全日本人員發佈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在其他國家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軍隊全部放下武器,成為戰俘,所侵略的土地也全部交還給了受侵略國家。

面對這些對自己國家和人民造成不可饒恕的傷害的侵略者們,以中國為首的國家都秉持人道主義,忍著心中的股惡氣接受了投降,只是對一些重要的戰犯進行了審判,其餘的日本士兵都被遣送回國。


而澳大利亞不僅送17萬日本戰俘歸西,還拒接受日本軍隊的投降,他們只留下了罪惡滔天的甲級戰犯,以便在軍事法庭上接受審判,剩下的乙、丙級戰犯全部給突突了……

那麼日本人到底做了什麼讓澳大利亞如此痛恨呢?

達爾文港空襲

日本在1941年成功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後越發的不可一世。1942年2月19日上午,派出空軍襲擊了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達爾文港。

當時達爾文港駐紮著美國、澳大利亞兩國的45艘軍艦,日本的空襲造成了澳大利亞民眾和海軍的嚴重損失。

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次受到其他國家的襲擊,澳大利亞徹底記住了日本。


馬來西亞、新加坡戰役

在日本1941年發動的侵略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戰役中,英國作為老大哥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組成了英國及其殖民地士兵組成的7萬人的軍隊,打算狠狠地打擊日本。

無奈的是英國好長時間沒戰鬥了,被大膽的日本以3萬兵力給掀翻了。日本面對英國聯軍俘虜沒有秉持國際殘忍的舉起了刺刀,澳大利亞的15000名士兵基本全被日本軍隊殺害。

日本人的殘暴和禽獸

1942年,抗日聯軍中的300名澳大利亞士兵與荷蘭軍隊一起被派往安汶島守衛機場,後來日軍派出優勢兵力攻佔該島,島上剩餘的1100餘名聯軍投降。後來日本人分刺刀戳刺、戰刀砍頭、棍棒擊打三種當時將戰俘全部殺死。

1941年,新加坡抵擋不住日軍的進攻,新加坡戰場上的50名醫護人員乘輪船撤離。在經過蘇門答臘島的時候,輪船被日軍飛機發現並擊沉,護士門游到岸上後就被日軍抓進了收容所。在收容所裡她們遭到了日本士兵的禽獸對待,被當做“慰安婦”,每天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相對我們中國而言澳大利亞所經歷的苦難和屈辱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的,但是與我們的人道主義不同,澳大利亞針對日本卻是採取了以牙還牙的行動!

新幾內亞戰場上,澳大利亞採取“跳蛙戰術”,將20萬日軍包了餃子,切斷了它們的所有供給。並且發佈明確命令拒絕任何一個日本士兵投降。日本士兵餓死、渴死不計其數,事後打掃戰場時,澳大利亞士兵一個一個的朝著日本士兵頭部補槍,以保證它們徹底死透。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澳大利亞迅速將乙級、丙級戰犯全部槍決,並將日本天皇列為首要戰犯,要求它參加軍事法庭審判,以死謝罪!

在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他們將日本的國旗投影在紀念館門口的地面上,進館參觀的人員要用腳踩著日本國旗進去;澳大利亞的一些酒館、公園明確寫著日本人與狗不得進入……

仔細想來,在對待投降的日本方面我們中國就像一位以德報怨的聖賢,而澳大利亞卻像名快意恩仇的俠客!

正如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無名烈士墓的墓誌銘“我們不會忘記”所言。不論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對待日本的侵略惡行,侵略者都會永遠被釘在人類歷史的恥辱柱上,接受人類的審判並使我們警醒,使我們奮進!


歷史悄悄話


二戰時期的日本,國力強大,以侵略他國成功轉移經濟危機,並與協約國一起構建了稱霸世界的夢想。它不僅侵略了五十多個亞洲國家,就連在歐洲等國也在劫難逃。隨著美國曼哈頓計劃的成功,並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沒過多久,日本就宣佈無條件投降,但投降也無法抹去日本對世界人民造成的傷害。

在日本投降之後,很多國家包括受日本侵略毒害最為嚴重的中國,都選擇了接受日本投降,但澳大利亞卻是不接受放回任何戰俘,不顧國際公約和輿論,殺害了17萬名戰俘。

澳大利亞究竟和日本人有著怎樣的過節,以至於這樣痛恨日本人?

原來二戰時期,當時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澳大利亞已經高度自治,遠離歐亞大陸的澳大利亞本可以逃過二戰的劫難,但是在1941年,日本侵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時,經過一番廝殺,英澳戰士投降,其中就有一萬五千名澳軍,而日本人將澳軍基本上都虐待致死其中還包括紅十字會的醫務人員,以至於幾乎不到千人生還。

而當時國際上是有規定的,不能隨便的殺害戰俘和醫務人員,這個規定可以說是很多國家都不敢破除的,只有日本當時把這個規定不看在眼裡。

1942年,日本又突然空襲了澳大利亞,炸死了一千多人,這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遭受的第一次軍事打擊,再加上之前1萬5千名澳軍的無辜犧牲,由此,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樑子算是結上了。

直到戰爭的中後期,澳大利亞人終於等來了復仇之戰。

1942年,在著名的“新幾內亞之戰”中,澳大利亞人幾乎殲滅了日軍20萬大軍,而且為了避免漏網之魚,不管日軍死活全部都會補上一槍。據有些澳大利亞士兵說:“我們放開殺戮,因為他們就不是人,我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1945年日軍宣佈投降之後,澳大利亞不願意放回日本的戰俘,一舉殲滅了17萬日本戰俘,以此祭奠那些無辜死去的民眾,戰士和醫護人員。同時,澳大利亞懲治日本戰犯也是毫不留情的,處決了將近140名乙丙級戰犯,這是在同盟國中極為罕見的。澳大利亞政府也為這些二戰中死去的戰士建立了無名烈士墓,刻著這樣的字樣“我們不會忘記的”。

誠然,忘記歷史等於背叛,但在當今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隨著美國在其中的斡旋,日本和澳大利亞都站在美國一方,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簽訂“戰略停靠港”合作協議以抗衡中國在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國家的影響力。

所謂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農夫三拳-鄭爽供稿


春朝青牛


美國人,是英國流放出來的異教徒。

澳大利亞人,是英國流放出來的罪犯。

這麼看來,罪犯是較狠的角色,所以,殺性重。


紅茶館跑堂


很多人覺得中國應該向澳大利亞學習,但是中國當時追求的是世界大國地位,世界大國就需要揹負大國的責任並現在國際道義至高點。而澳大利亞僅追求作為區域大國,所以沒有這種負擔。隨便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