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辉瑞,月入三万的地区经理

那个在辉瑞,月入三万的地区经理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说一个“拆二代”在北京有30套房,他房租只收现金,而且上门征收,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收租,晚上撸串,第二天再去收租。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用微信转账?他回答说:他们家人说了,一个人就要忙起来,如果闲下来,这个人就废了。

虽然这是个笑话,但是很多人都说,可能他才是同龄人里面幸福感最强的人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在外企,30岁该拿多少年薪?

后来几天,陆续有伙伴给我发微信,其中有一名辉瑞的地区经理,他说自己很早就进入了外企,职业生涯也算顺利,做地区经理也有几年时间了,现在每年到手的年收入也早超过了30万,算上奖金和补贴,加上自己还有些其他收入,平均每个月到手3万也是有的。身边的很多亲戚朋友都很羡慕他:外企,地区经理,出入五星级酒店,航空公司终身白金卡。

在他们眼里,算是高薪成功人士了。

但是,他自己却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大家眼里看起来那么幸福,那么无忧无虑。反而,经常都会非常焦虑,既谈不上财务自由,也谈不上财务安全感,有时候压力大的时候,还会失眠,但是也没人可以诉说,因为说给周边的人听,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是瞎矫情,秀优越。

其实,他所提到的焦虑的来源,并不是因为目标与现状的严重差距,导致的对目前现状的不满,他认为在一个省会城市,拿着到手3万的工资,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而是说他不知道自己的以后,会走向哪条路,不知道这样的“顺境”,能持续多长时间

那个在辉瑞,月入三万的地区经理

对于一个地区经理而言,基本上已经触及到了职业的第一层天花板,再往上的升职,拼的就不是单纯的销售结果和个人能力,所以突破这层天花板很可能遥遥无期

而他目前所有的收入结构,全部来源于自己的工作,甚至有很多是重复性工作

联想到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一线销售经验的增加,他面临的竞争将有增无减,而且会愈演愈烈,随着医疗行业的风暴继续,甚至很有可能随时就有丢掉饭碗的风险,如果被动离开辉瑞,地区经理的求职将比代表更难,因为如果有100个销售代表岗位,可能意味着只有15个地区经理空缺。在人力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还会遇到降薪跳槽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延长,他这个职位于公司而言,可替代性会增强,他在未来的收入,不是持续上升,反而很有可能下降

当然,这个问题,在医疗行业里面,并不是个例

虽然,像很多靠房租过活的人比起一个医药或者器械的地区经理来说,全年获得的收入少了很多,而且未来可预见的涨幅也变化不大。但是二者之间,影响整体幸福感最本质的区别是被动收入和主动收入的区别。

被动收入是说,如果你停止劳动,也能获取相应的收益,比如说房租收入和理财收入。

主动收入,指的是你需要靠花费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的收入,比如工作。

每个人的收入结构都不相同,其中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都有所交叉,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生活的幸福感与否,取决于被动收入和主动收入哪一个占的比例更高

所以,合理规划资产配置,拿出一部分精力和收入做好收入结构的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地赚钱和工作

当你忙的只剩下工作的时候,对你和公司而言,有时候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你过于忙碌,伴随而来的是生活的焦虑,这时候还要保证工作不受影响,也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