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線!中門上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線!中門上/兩頭下,線路延長增加15站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線!中門上/兩頭下,線路延長增加15站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線!中門上/兩頭下,線路延長增加15站

11月2日清晨5時許,正值週末,煙臺公交集團宮家島場站裡一片繁忙景象。1路駕駛員牟建成和他的同事們正在為18米的“大通道”公交車的上線做著最後的籌備工作。

早晨6時許,作為1路剛剛更新的18米純電動空調車的首發車,牟建成師傅駕駛著“大通道”公交車緩緩駛出宮家島場站,一路穿越只楚路、南大街、觀海路、港城東大街駛入新延伸的孫家灘公交場站。記者從煙臺公交集團瞭解到,為充分緩解市中心區市民早晚高峰時間段乘車難、乘車擁擠問題,煙臺公交集團購置的18米鉸接式“大通道”空調公交車於11月2日正式在1路投入運行。

“中國紅”純電動空調車的驚豔亮相,又為滿載回憶的“大1路”增添了時代色彩。同時1路公交線路同步延伸到孫家灘公交場站,該線路直接打通了從只楚路、南大街到觀海路、港城東大街的客流走廊,公交快車真正起到了大容量、高密度、城市骨幹線路快速通道的作用,市民出行更便捷更高效。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車輛很有範兒,中門上車,前門、後門下車

當天上午,南大街文化中心站點。雖然正值週末,但是外出遊玩、購物的乘客依然排起了長隊。

“聽說今天1路要上線18米的‘大通道’公交車,特意帶著孩子專門來感受一下我們兒時的記憶和新的城市景觀。”市民張先生說。幾分鐘之後,在筆直的公交專用道上,一抹“中國紅”緩緩駛來。大弧度的流線車身圓潤流暢,大紅的主色調熱烈奔放,時尚前衛的高大車身透著一股濃郁的都市味道。

嶄新的中國紅“大通道”空調公交車平穩停靠站點,排隊等候的市民依次上車。“中門上車投幣、刷卡,前門、後門下車。”為保障市民乘車安全和運力高效運轉,每輛車上都配備了一名安全督導員對乘客進行引導。據當班駕駛員牟建成介紹,“新車上的安全督導員都是公司剛招聘的處於實習期的公交駕駛員,專門安排到督導員崗位上學習服務技巧,熟悉工作環境,為以後走上駕駛員崗位積累經驗。”

相比於其他公交車,新一代“大通道”公交車有前中後3個車門、三車橋設計、車長18米、最大載客量150人,相比目前12米“中國紅”公交車的78人,載客量將近翻了一番。

配置先進又智能,座位升級為“軟席”

新款“大通道”公交車前後車廂通過圓盤相連接,大圓盤為全封閉設計。“大通道”兩節車廂的連接採用的是手風琴風箱式設計,中間配有安全拉手,安全係數、舒適程度更高。低地板設計的無障礙車廂,從前到後無臺階,方便乘客乘車。車廂內選用LCD顯示屏為乘客進行漢字顯示、語音報站服務,線路信息一目瞭然。同時,車輛配置的360環視安全系統、防撞、軌道偏移監控預警系統、駕駛員行為監控預警系統、雲總線系統和胎壓監控系統為車輛運行和市民出行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並時刻提醒駕駛員加強安全行車意識。

由於“大通道”公交車車身中間是手風琴式的設置,給駕駛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車長了,轉彎半徑大了,就要求我們的駕駛員更加認真細心的觀察和駕駛。我們的駕駛員都是經過層層選拔,駕駛經驗豐富,駕齡時間較長的司機。上崗前又重新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理論及實操培訓。車輛本身是很先進的,新能源純電動空調車,無級變速,360安全環視系統,規避了視野盲區,駕駛起來操控性還是比較好的。”1路駕駛員牟建成說。

此外,1路線的44輛新能源空調公交車徹底告別了以前的“冷板凳”,每個座位上都新配置了特製的軟坐墊。據悉,今年冬運前,煙臺公交集團於2017、2018年購置的公交車也將全部升級為“軟席”。“坐了多年的公交車,一直是光板,現在有了軟坐墊,確實很舒服”,剛下車的一位大媽邊走邊對記者說。一位每天乘坐1路公交車的上班族告訴記者,“這幾年煙臺公交變化挺大的,公交車變成了純電動空調車,座椅又加裝了軟坐墊,這個冬季出行更溫暖了。從這個小小的變化上,我們就能感受到煙臺公交服務質量的提升。”

貫穿城區東西主幹道的“大動脈”

為織好市區公交一張網,切實做好民生工程,更好地服務和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煙臺公交集團結合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分析的客流數據,於11月2日起,將1路下行線終點站由原來的人才市場公交場站延伸至孫家灘公交場站,沿線增加了山東工商學院、人力資源市場(體育公園)等15處站點。

據煙臺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1路延伸至孫家灘後,直接覆蓋了東部學校、新建大型社區和周邊政府行政辦公區域,貫穿起觀海路、二馬路、南大街、只楚路,打造起貫通市區東西方向的客流‘大動脈’,這也與煙臺城市組團結構相吻合。作為一張網布局的重要節點,孫家灘場站起到了東聯高新區、牟平區,西聯芝罘區、福山區的重要作用,1路的延伸也意味著煙臺公交線網的日臻完善。”

據統計,1路公交線延伸後線路總長度達到23.7公里,其中公交專用道20公里,佔比84%,一路暢通的公交快車讓市區之間的經濟社會交流更便利更高效。

一條線路喚起一城人的集體回憶

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的1路公交

歷史悠久,

承載著幾代煙臺市民的回憶。

1路是煙臺市第一條公交線路,

也是貫穿主城區的一條最繁忙的大線路。

57年來,

1路公交線路

一路變遷,一路創新,一路發展,

用一次次延伸記錄著城市發展的長度與寬度。

↓↓↓

1962年

1路開通開通時,

始發虹口路,終至鋼廠(舊址),

全程10公里,

僅有4輛改裝客車營運,

班次間隔54分鐘。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1975年

線路終點站延伸至發電廠,

班次間隔縮短為8分鐘。

1984年

增開了夜班車,

間隔時間為30分鐘。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2003年

向西延伸至宮家島。

2007年

向東延伸至煙臺人才市場。

2019年

延伸到了孫家灘,

線路長度也變成了23.7公里,

相比開線之初的10公里,

增加了一倍多。

煙臺公交集團福山公司副經理唐志強

是1路歷史變遷的見證者。

1981年參加工作時是1路車駕駛員,

1983年開上了老版“大通道”,

之後歷任1路車隊長和分公司副經理。

他見證了“大1路”

從汽油車、柴油車、天然氣車

再到新能源純電動車的演變過程。

交通工具的變化

折射了城市的發展

你還記得老煙臺街上公交車的模樣嗎?

上世紀60年代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1962年煙臺市公共汽車公司成立

1路公交車開始運營

成為南大街上最早的公交車

上世紀70年代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老福特公交逐漸為天津產客車替代

公交線路增加至十餘條

上世紀80年代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上世紀80年代的1路車為廣州產鉸接車

1987年公交公司開始實行掛牌服務

上世紀90年代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雙層觀光巴士開始出現

給人們提供觀賞煙臺景色的新視角。

今天,行進在南大街和濱海路上的

1路“大通道”、17路“雙層巴士”,

不斷延伸著“城市客廳”

公交快線東西走廊新長度,

提升“城市窗口”幸福公交創建平臺新高度,

成為煙臺濱海旅遊城市

最具特色的城市新符號和流動風景線。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來源丨煙臺晚報YMG記者 安益 通訊員 郝亮亮 李洪偉責編丨張寧 審核丨王曉

18米“大通道”重返1路线!中门上/两头下,线路延长增加15站

一年一度的訂報季又到了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最新、最全面的煙臺新聞

來這裡就沒錯了!

2020年度

最貼近民生的《煙臺晚報》252元/年

《今晨6點•煙臺教育》90元/年

《閱讀文摘》84元/年

我們將上門為您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