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縣屯子鎮裴莊村 發展紅色旅遊,村民“借景緻富”

“這個村子真不錯,不僅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村莊建設得也很好。”“整潔是這個村給我的第一印象。”11月2日一大早,浚縣屯子鎮裴莊村就迎來了不少遊客,遊客們一下車便被該村的村容村貌所吸引,紛紛表達自己的感受。

常仙甫烈士故居是裴莊村的一處紅色旅遊景點,近年來,該村通過挖掘、保護和開發這處旅遊資源,使紅色旅遊成為該村的一張“名片”。旅遊給裴莊村帶來人氣的同時,也給村莊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發展紅色旅遊,村民成導遊

“歡迎大家來常仙甫烈士故居參觀,我是導遊李露。”在人群中,李露攜帶擴音器為遊客介紹著,她的講解很專業且富有感情,這得益於她是該村的村民,能為遊客介紹自己的“家”她感到很自豪。

“從來沒想過我們村能這麼出名,這得感謝政府幫扶讓我們走上‘借景緻富’的路子。”李露高興地說,她是土生土長的裴莊村人,她的婆家也是這個村的。李露之前當過民辦教師和幼兒園教師,也去南方打過工,直到村裡開始發展紅色旅遊,她才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

“我十分喜歡這份工作,通過我的介紹讓更多人瞭解我們村,我感到很驕傲。”李露說,她和同村的其他三位村民通過培訓成為村裡的導遊。耳濡目染下,現在村裡上至80多歲的老人,下至幼兒園的孩子,都能說出一些有關村裡的紅色歷史。

發展紅色旅遊讓裴莊村名氣越來越大,以前李露出門向別人介紹裴莊村時,很多人說“沒聽過”。如今,她再向別人介紹裴莊村時,“你們村的紅色旅遊搞得不賴”是她聽到最多的評價。“有名氣就會有人氣,有人氣就會有財氣,我對我們村的未來充滿希望。”

地道重現,村裡人氣更旺了

裴莊村的紅色基因可以追溯至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3月15日,300多名日軍從湯陰縣城出發,沿公路南犯裴莊村。常仙甫作為裴莊村的開明紳士,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自發組織村裡的青壯年奮起抗日。1938年3月18日,日軍再次集結千餘兵力從三面包圍裴莊村。“鬼子攻寨了!準備,放炮!”常仙甫在寨牆上一聲大喊,村民們團結一致,20多門土炮齊放,將日軍的數次進攻擊退。這次戰役,打死、打傷日軍200多人,給進犯浚縣的日軍當頭一棒,有力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在戰鬥中,常仙甫面對敵人的槍炮臨危不懼、赤膊上陣,他手提大刀在寨牆上來回奔跑,指揮村民抗擊日軍,腿上中槍仍堅守應戰。”該村村委委員常現峰說,他從小就聽過常仙甫的抗日故事。

1995年8月,常仙甫烈士故居被浚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命名為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

“以前,裴莊村是省級貧困村,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在常仙甫烈士精神的激勵下,我們下決心走出適合村裡發展的新路子,帶領老百姓致富。”該村駐村第一書記秦秀江告訴記者,他們爭取了專項資金對常仙甫烈士故居進行保護和發掘,先後投資300多萬元修建了遊客接待中心、停車場等,並進行了古民居改造等項目。今年,他們還對常仙甫烈士故居內的地道進行了整修,吸引了眾多遊客,最多一天接待遊客2000餘人次。

“裴莊村之前幾乎沒有村集體收入,通過走紅色旅遊的路子,從去年1月份開始,村裡僅旅遊收入已有近5萬元,而且這項收入還在逐漸增加。”秦秀江說。

村裡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

村民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

如果對年輕人來說,村裡的變化是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那麼對老年人來說,生活環境更舒適、文化生活更豐富則是他們最大的感觸。

談及村裡的變化,今年60多歲的村民常溫寶說,村裡之前沒有通公交車,大家出行很不方便。今年1月份,浚縣縣城至裴莊村的公交車開通了,村民出行方便了很多。此外,以前村裡路窄到處是坑,如今,村裡不僅主要街道是水泥路,連衚衕裡也是平整的水泥路。

想跳廣場舞,村裡有健身廣場;想唱兩句,村裡建了戲迷中心;想看書、讀報,村裡的圖書室免費開放;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到居家養老中心坐著聊天兒……“一出家門就是平整的水泥路,看著心裡就舒坦。”常溫寶說,村裡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村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就連工作也可以在家門口兒找。

在扶貧隊員的努力下,村民李海風回村投資建設了以加工汽車剎車片為主的汽車零部件公司,隨著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其已為近百名貧困人員提供了就業崗位;村民常俊宏回村創業,成立種植公司;村民常兆民做起了紅薯澱粉生意,並註冊了‘皮老頭兒’商標……這不僅為村裡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還為村民們提供了工作崗位。

“2014年,裴莊村有人口95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657戶。2017年,裴莊村順利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我相信,依託紅色旅遊和傳承了600多年的元宵節燈會,裴莊村的發展會越來越好。”秦秀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