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一市聚溫州,按下長三角一體化“快進鍵”

長江東流入海,山水江海交融處,自古以來就是富庶的魚米之鄉,也是傳統的“包郵區”。這個面積佔全國不到1/26的區域,經濟總量佔全國近1/4。而今,“長三角”不僅僅是地理稱呼,更多的是經濟帶合作概念。由此形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11月2日,2019中國(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論壇在溫州召開。專場活動之一的長三角一體化論壇上,來自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以及上海市的工商聯及企業家代表,共同探討一體化的實施路徑,為深度融合許下新願景。

三省一市聚温州,按下长三角一体化“快进键”

“今年6月,國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代表國家戰略制定完成,進入密集施工的新階段。”會上,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阮青亮出了“施工圖”:啟動打通長三角省際斷頭路專項行動,已梳理形成重點推進的首批17個項目;簽訂市場一體化建設體系,包括共用一個章、共建一個庫、共用一把尺……圍繞科創等7大領域,一體化舉措正在加快推進。阮青還寄語溫州:“長三角一體化是共性和個性相得益彰的一體化,溫州作為長三角的南大門,貢獻了制度創新的長板,對民營經濟有示範帶動作用,未來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按下長三角一體化的“快進鍵”——長三角一體化,不僅是在公交地鐵、異地醫保等民生領域聯繫更密切,更意味著全面合作、攜手共進。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成為會上討論的焦點。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工商聯主席許仲梓用“兩個佩服”概括對溫州及浙江的印象——“溫州政府和企業家之間團結得緊得不得了”“浙江人膽子大、腦子好”,他說:“長三角一體化就是一個大平臺,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其他省市的好做法好經驗,推動區域內的惠企政策落實落地,比如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就做得相當好。”

“把握‘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關鍵,工商聯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當好橋樑和紐帶,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和推進。”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浙江省商會會長、富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沂表示,企業家也要緊抓產業合作與技術創新機遇,爭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安徽省副省長、省工商聯主席王翠鳳更是在會上呼籲:“加快推進營商環境一體化,通過制定具體指標,打造長三角統一無差別的市場環境。

事實上,眾多溫州人及溫企已用實際行動“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據不完全統計,如今有60多萬溫州人在上海創業生活,創辦企業9萬多家,其中不乏上世紀90年代“膽大包天”的探路者王均瑤家族、國內公認的剃鬚刀第一品牌飛科等知名企業。會上,上海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介紹道,我們從溫州出發,後立足上海,分公司及研發基地涵蓋南京、淮北等地,產業涉及航空運輸、現代消費、科技創新在內的五大領域,未來將積極主動作為,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三省一市聚温州,按下长三角一体化“快进键”

“溫州企業家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在長三角一體化這條路上,我們大家一起奔跑!”全國工商聯傢俱裝飾業商會會長、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現場感性地回憶起創業路上遇到的“溫州兄弟”,併為溫州帶來一首親自作詞的歌曲《港灣》,歌詞這樣寫道:

“昨天,我們一起奔跑……披星戴月走四方;明天,我們一起飛翔……共同的事業在四方。”

資料:溫州日報

記者:郭樂燕

攝影 楊冰傑

三省一市聚温州,按下长三角一体化“快进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