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老師對孩子不負責,把錯題能打對勾,遇到這樣的老師怎麼辦?

雲朵有點甜Larisa


數學老師對孩子不負責,把錯題能打對勾,遇到這樣的老師怎麼辦?如果是普遍現象、經常如此,可以拿著證據直接去校領導或教育局那兒舉報,說明這位數學老師的師德存在嚴重問題,對孩子太不負責任了,根本就不稱職,還是讓他及早下崗吧,別再誤人子弟;而如果僅僅是特殊情況、偶爾發現,則沒有必要大驚小怪、隨便給老師扣上不負責任的大帽子,因為出錯總是難免的,電腦都有出錯的時候,何況是人腦呢!



在中小學,數學作為主課,數學老師每天都要批改大量的作業,偶爾出錯在所難免。筆者曾經帶過小學3、4、5、6年級的數學課,深諳其中的門道,每個學生都有兩本數學作業,我基本上都是讓學生標註A本和B本,分別代表課堂練習作業和課後鞏固作業,並且全部都要全批全改;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老師思想也有一定的傾向性,當遇到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作業時,看到他們書寫認真、整潔乾淨勁,心裡就會特別放鬆,充滿著信任感,批改就容易懶省事,匆匆看過,也容易漏過某些錯誤,誤打對勾;而對於作業不認真、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就特別用心,專挑他們作業中的錯誤之處,找準他們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


遇到老師偶爾“把錯題打對勾”,家長不必大驚小怪,也可以把這個情況轉化為溝通教育孩子的契機。我在家長會上、或者在家長微信群裡和家長交流的時候,都是一再申明,老師批改作業偶爾出現錯誤,都是很正常的,希望家長朋友,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老師;而是要正面積極引導孩子,告誡他們,老師也是普通人,同樣也會犯錯誤,而作為小孩子就更容易犯錯誤了,所以更需要特別謹慎和十分認真,努力把學習上的錯誤降到最低。如果不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就會讓孩子對老師產生牴觸情緒,直接導致孩子對數學學習興趣減弱,甚至會失去學習興趣;因而,家長正確對待老師偶爾“把錯題打對勾”情況非常重要,是積極引導還是消極誤導,對孩子學習影響截然不同!


絕大多數老師都有很強的職業道德感,個別不負責的老師也是存在的,萬一真的遇到那種普遍經常“把錯題打對勾”的老師,也不要姑息。這種缺乏職業道德修養的老師,要麼就是心不在焉、心有旁騖、不把教學當回事;要麼就是偷奸耍滑、懶惰成性、把教學當兒戲。類如這樣的老師,就是師德不健、師風不正,也可以說是不稱職的老師,與其讓他們混跡於教師隊伍中濫竽充數,還不如干脆讓他們直接遠離教育,以免禍害更多的孩子;因而,筆者特別贊成家長收集足夠證據,舉報他們,扒下他們那一身教師皮,不要再繼續誤人子弟!教師擔負重要使命,是一個崇高的職業,需要特別高尚的職業素養,讓不稱職者遠離,是對國家和家庭的高度負責!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數學老師“把錯題打對勾”,是不是對孩子不負責任,不能武斷地隨便下結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好老師也會犯錯誤,但是瑕不掩瑜,不必斤斤計較,要有寬容之心;對於故意犯這種錯誤的老師,也不能姑息養奸,對孩子負責,就是對國家和家庭的未來負責!


自在人生wub


感謝提問。

如果只是偶爾發生這樣的事,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嚴格的來講,作為老師確實不應該出現這樣的錯誤,但是,從情感上來講,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孩子,每天要批改幾十本,偶爾出現一次錯誤也難免。

但是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參照我朋友的做法,我感覺還比較管用。要和老師交流,並說明這樣的情況,也是一種鞭策。

他有一次批改作業馬虎了,把孩子做對的題目改錯了,他自己也沒有發現,孩子也沒有發現,但是家長回家檢查發現了,這位家長智商也是非常的高,她打電話給老師,非常的有禮貌,然後很誠懇的說,老師啊,孩子有一道題目還不懂,請老師幫看看如何講解給孩子聽,還拍照給老師看。我的朋友一看,自己竟然把孩子做對的題目改錯了,特別不好意思,以後在改作業的時候,就特別的用心,尤其在對這個孩子的作業時,更是仔細,他知道,家長也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我問她,家長指出這樣的錯誤你生氣嗎?我的朋友說,這有什麼生氣的,人人都會犯錯,但是有人指出來是值得慶幸的事。

所以,我覺得您可以放下顧慮,真誠的和老師交流,老師也會非常的感激你,而且也會更加的負責任,因為他知道家長是如此重視孩子的學習。


玩美教育


不能因為老師的一次失誤,就覺得老師不負責。老師也是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孩子正確看這樣的事情。

我女兒以前考試題,老師也有判錯的時候,有一次女兒說數學考了一百分,我沒有因為得了一百分,就不檢查捲紙,仍然認真看了一下,就發現,女兒有一道題做錯了,老師卻給判對了。我就帶著孩子一起,把錯題改了一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次題的對錯,真的算不上大事,重要的是,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時,選擇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解決。是指責老師,還是包容老師,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抱怨別人,還是包容別人,做為家長,會怎麼選擇呢?

孩子能夠包容老師,以後他也願意包容別人,同時,正確看待別人的錯誤,如果,一味指責老師,孩子會產生不尊敬老師的心理,以後,孩子還會願意聽老師的話嗎?還會喜歡聽老師講課嗎?

所以,做為家長真的是責任很大,在孩子遇到任何問題時,教給孩子解決的態度,遠比一次事情的對或錯重要得多!


愛心談育兒


雖然我是語文老師,但我很想替數學老師來回答這個問題。

老師把錯題打對了,你將老師的行為定義為不負責。可見,你內心對老師是不滿的,甚至是有敵意的。

可是,你想過沒有?老師每天要改幾十本甚至上百本作業,有改錯的地方其實是在所難免的。有些小的錯誤,一不小心就忽視了。

我並不是為老師辯解,老師將孩子做錯的題目打勾,這肯定是老師的不對,但是,人無完人,做老師做久了就知道,有些微小的錯誤,真的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是作業量很大、時間又很緊迫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把錯題沒改出來。

所以,我懇請您,懇請各位家長,一定要理解老師,請一定要相信:老師並不是不負責任。

所以,如果老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出現錯誤,請和老師溝通,老師會虛心接受批評的,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細緻小心的。謝謝。




我是呂夫子


判錯了一個題,就把家長焦慮成這樣,也太小題大做了吧?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做到不出錯,老師也是人,出錯難免。就立馬戴上“對孩子不負責”的高帽子,你這樣說話,捫心自問,對老師負責了嗎?

沒有一個老師會故意判錯題,造成這種情況,只能是誤判。每一個老師都想做到永不出錯,但是沒有人能夠做到,只能是努力減少誤判的次數。一個老師誤判了題,如果家長沒有發現,學生會以為就是對的,以後糾正起來是很難的。老師故意判錯,不就是自己折騰自己嗎?世上應該沒有這樣的人。

遇到這樣的老師怎麼辦?非常簡單,主動跟老師溝通一下,以探討的口氣。老師一定是非常歡迎家長跟自己討論問題的。這樣一探討,正確的答案不就出來了嗎?老師發現自己誤判後,也就心領神會,在心裡表示對家長的感謝。學生那方面,肯定是立馬進行糾正。這有什麼難辦的呢。

我們現在有些人,太喜歡把簡單問題複雜化,很簡單的事情,非要弄得神神秘秘,弄的高深莫測。越是這樣玩,越玩出彼此之間的距離,越玩出矛盾,玩到關係複雜化,關係緊張。這真的很沒意思。

有沒有不負責任的老師,肯定有。但是,不負責任的老師也不會這樣玩,除非想把自己玩臭。不負責任的老師,不會佈置那麼多作業,佈置的少一些,批改也就很容易。同時,佈置一些簡單題,容易批改的題,幹嘛自己難為自己呢?

在這個問題上,奉勸家長不要想得太多,錯了,就讓孩子糾正過來,如果還想讓更多的孩子糾正過來,就跟老師溝通一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千萬不要動不動就給老師安個罪名,這是對老師的不負責任!


當代師說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開始也在心裡認定:老師不負責任。但是當我的兒子上小學檢查作業又被老師查出有錯誤時,我釋然了:媽媽只查一個孩子尚能出錯,老師要查三十到五十個孩子的作業出錯也難免。

為什麼數學作業會出現看錯呢?

有些孩子學習認真成績優秀,當老師拿到作業時已經無意識地設定為不出錯格式,所以遇到簡單題一掃而過,在難題上會“研究”上很長時間,仔細到每一步每一筆,必須找到思路斷點才罷休。這種情況確實因為您的孩子太優秀。

數學中經常會出現一題多解,現在的孩子思維比以前開闊了很多,也就出現了奇異的解法,這就有些守規矩的老師來說是挑戰,也會出現錯判。現在,題都被挖掘出錯誤,何況答案呢?

我們家長怎樣做?

遇到問題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孩子上學的這幾年,我發現我已經Out了,我的做法常和老師出現矛盾,看教科書才知道“我們做題上都有代溝”。所以遇到看錯的情況也要自查一下,是不是教科書對此類題有新見解。我永遠記住上學時老師說的這句話“學習中最值得也是必須信任的是教科書和老師”。

如果老師真的看錯了,也不要談論“老師怎麼樣”,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是負面影響。還是找個理由比如“寫成這樣,我也會認為它錯了”,肯定“老師對你要求很嚴,我要感謝她呢。”

不管怎樣,這和負責與否無關。


努麗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首先我是一名教師,我有時候也會將錯題打對,有時候也會將對的打錯!但是我不承認我不是一個負責人的老師。學生髮現我有錯誤都會及時的給我指出來,我很感謝我的孩子們願意給我指出來。既然能指出錯誤相信對於整個知識點他們也具有了分辨正誤的能力!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家長眼中不負責任的表現?是因為改的作業太多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老師不是機器,且機器都會出錯。何況老師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但是如果教師經常出現這樣的錯誤,那的確是需要我們教師反思的!長期下去不僅是對學生不負責,而且也是對自己教師這個職業的不負責。需要及時反思及時糾正這一低級錯誤。


那麼遇到這樣的老師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如果是長期改錯建議你私信告訴老師。如果只是偶爾一次那麼你就要引導孩子正確的看待改錯這個問題!你可以告訴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老師應該改得作業太多了!太辛苦不小心將這題改錯了。我們的人生都是在犯錯中成長的,犯錯並不可怕,但一定要敢於承擔和承認。明天悄悄問問老師吧!這題是不是給你改錯了?


有趣的Soul


題主有一點標題黨,只給了一個標題,卻沒有詳細說明整件事情的發生經過,老師為何會把錯題打對勾,是教學水平不夠,還是因為每天改的題目太多了,出現了改錯的地方,題主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好像有故意要誤導大眾的可能。


現在老師要努力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去面對各種各樣的家長,更有一些家長是無理取鬧的類型的,孩子在學校出了什麼問題都把責任推卸給老師,現在當老師沒有一定的抗壓抗挫能力,都不能成為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沒有一個堅強的心都不能面對難纏的家長。

現在的老師每天都要批改很多的作業,偶爾一次批改錯了或者犯了低級的錯誤,我們都應該原諒老師或者提醒老師這裡批改錯了,不需要這樣咬緊不放,我們都是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連聖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我們是普通人,犯一次兩次的錯誤是可以原諒,更何況老師每天要批改那麼多的作業和試卷,批改錯誤是正常情況,相信你我讀書時候都有遇見過老師批改錯誤的時候,所以不要硬咬著不放。



老師本身就不容易了,應該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如果這個都要逼迫死咬著,以後又有誰去當老師,只會讓老師變得不敢管、不敢說、不敢教,那麼我們的孩子又能學到什麼,給老師一點空間,更給老師一點諒解,現在負責任的老師不多了,所以不要把好的老師逼走。


如果題主說的老師是經常性改錯試卷和作業,那麼就是老師的教學資質需要提高,可以向老師反應或者向學校反應都可以,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兩次的,就不要死咬不放,對老師多多諒解。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謝謝。


酬兔說事


數學老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把錯題打勾,將老師定性為不負責的老師,做法非常不妥當。

孩子的老師在批改題目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班上人員很多,看題目的時候稍微不留神就沒有發現孩子的錯誤,這樣的事情是必定存在的。如果老師僅僅是因為這一點而沒有發現孩子的錯誤,馬上就給老師扣上一頂不負責任的帽子,對老師並不公平。

不管是誰,我們心中都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這包容的不是別人的錯誤,包容的是我們內心看不順眼別人。看不順眼別人,不容忍別人的錯誤,內心就馬上升起不爽的心情,實際是我們的內心不能容人造成的。因此,老師的錯誤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放寬自己。

再一個說法,哪個人不會犯錯誤,有錯誤的發生,反而是我們做人品質的體現,是我們心胸肚量的表現。老師有錯誤,我們可以與老師交流,也可以不交流,好好引導孩子,讓孩子更加善於去思考,更容易突破思維的侷限。

孩子的成長不靠一道題目,而且正好因為這樣的一個契機,我們可以給孩子一種發現問題的教育。

如何引導孩子發現問題的教育

發現問題首先要打破思維的侷限。孩子從小到大,第一個思維侷限是父母的思維。因為父母的養育,對父母產生依賴,自然就會受到父母的思維侷限。第二個思維侷限就是老師的思維。在學校裡,老師就是知識的化身一般,說什麼就是什麼。父母、老師都是限制孩子思維發展的侷限,都是我們要引導孩子去打破的框架。當我們犯錯誤的時候,就是引導孩子思維突破的時候。所以,我們真的要對孩子老師犯錯誤的時候,以新的一種姿態來看待,這才是幫助孩子突破自己的好機會。


其次,我們要引導孩子切實地去推理。不要因為權威的關係,不敢去進行實際推理。通過個人的推理,檢驗方法、過程、答案是否正確,這樣才是保證孩子們成長的好時機。

再次,學會提問題。通過提問題,不僅可以使孩子去發現問題,還可以讓孩子學會質疑、學會思考。

最後,就是以一種追求學問的姿態,正確、恰當地表達自己的困惑。孩子有疑惑了,如何與老師交流溝通,才能讓老師喜歡與接受,如何做才能讓別人認同我們,這不僅是孩子要學習的技能,也是我們成人要學習的一個重要技能。

孩子只要敢打破思維侷限,進行推理驗證,進而提出新的問題,並以恰當的方式與人交流溝通,那孩子手上看見的就不是老師的一個簡單錯誤而已了,那一定是這個孩子整體的綜合品質。

結束語

老師一次小小的錯誤,對於我們家庭卻是一次大大的教育契機。一方面激活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深入探討,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另一方面還讓孩子認識到老師的不足,讓孩子從內心與思維上突破師長的限制。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引導孩子敢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孩子嚴謹的學習態度,可以說意義和價值實在太多。

全方位去看待一個小問題,就會發現更多的價值!

@童教雷鳴,全腦思維訓練,科學、簡單、有效的寫作方法訓練,歡迎關注!

童教雷鳴


不能因為老師一個錯題打了對勾,就說老師不負責,這樣判斷太武斷了,要多多理解老師。特別是不能在孩子面前這樣說。否則,老師的威信在孩子的心裡受損,對於孩子今後的學習十分不利。

1、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能指責老師,應該給孩子做好解釋工作。比如說:老師每天工作量很大,忙的焦頭爛額,判的題也很多,有時疲勞了,就會導致失誤出現,咱們要理解老師。

2、可以教育孩子以後做題一定要認真,儘量不要做錯,這樣老師在判卷子的時候也能輕鬆很多,給老師減輕負擔。這樣,可以促使孩子今後做題更認真,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3、家長藉此機會也可以教育孩子一定要養成做完題檢查的好習慣,有時候檢查能讓你發現錯誤,如果老師精力充沛,認真在檢查一遍就可能發現問題,就不會判錯了。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客觀的去分析和看待老師判錯題,應該化解老師這一錯誤在孩子心裡產生的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