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已成農婦,又生過孩子,拋夫棄女後為何還能入宮成為皇后?

獨立feel


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傳奇皇帝,漢武帝的母親王娡也絕對算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皇后。王娡的父親是誰我們不知道,只知道名叫王仲,估計不是特別出名。王娡的母親是一個大名鼎鼎的臧兒。臧兒絕對是名門之後,臧兒的爺爺是當年的燕王臧荼。臧兒嫁給王仲之後生下了一子兩女,一子為王信,兩個女兒分別為王娡和王皃姁。後來臧兒又改嫁給姓田的,生下了田蚡和田勝。臧兒的所有兒女在漢朝都有一席之地。她的兒女能夠如此富貴,和臧兒的運作有極大關係。

王娡剛到成年的年齡,臧兒就把她嫁給了一個名叫金王孫的男子。兩個人的感情非常不錯,兩個人很快有了愛情的結晶,生下了女兒金俗。如果要是沒有意外的話,王娡可能一輩子只是一個普通的婦女。但是很快王娡的命運便迎來轉變的機會。臧兒找來當時的相面大師為自己的兒女們相面,結果大師發現王娡有大富大貴之相,還會生下天子。臧兒知道如果想讓自己的女兒生下天子的話要麼嫁給皇帝,要麼嫁給太子,跟著金王孫肯定生不出天子。於是臧兒充分發揮自己封建家長的權威,逼迫金王孫和王娡離婚。臧兒達到目的之後,便託關係將王娡送到了太子府。王娡絕對是一個非常聰明漂亮的女人,很快就得到了劉啟的寵愛。王娡的到了劉啟的寵愛之後,臧兒又將小女兒王皃姁也送到了太子府。王皃姁也是既聰明又漂亮,她很快也得到了劉啟的寵愛。

太子是什麼身份,怎麼會願意娶一個已經結過婚而且生過孩子的女人呢?其實和當時的婚嫁觀念有一定影響。那時候的婚姻觀念還不像後世那麼嚴格,對婦女的限制也沒有那麼嚴格。那時候女性在婚姻中有一定自主權,而且那時候的男人也不太看重女性是不是大姑娘。王娡不是漢朝第一個結過婚的皇太后。漢文帝的母親薄姬曾經是魏豹的老婆,後來才成為劉邦的老婆。陳平的老婆曾經死過好幾任丈夫,最後陳平非常開心地娶了張氏。王娡的母親臧兒也曾經改過嫁,而且為王田兩家都生下孩子。王娡的女兒平陽公主在嫁給衛青之前也曾經嫁過人。霍去病的母親生下霍去病之後又嫁給了陳掌為妻。後來漢武帝登基之後,也沒有因為自己的母親有過這樣一段歷史感覺到難為情,漢武帝還封金俗為修成君,欣然接受了自己這位同母異父的姐姐。由於當時的婚嫁觀念相對開放,所以王娡才有了嫁入太子府的機會,這也是王娡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願望的先決條件。

王娡姐妹都是既有相貌又有才華,兩個人都深得漢景帝喜愛。漢景帝在西漢前期算是比較好色的一個皇帝,而且是一個愛的時候能發狂,恨的時候能發瘋的皇帝。判斷一個妃子是不是受重視,其實通過孩子的數量也可以看出來。王娡一共生下四個孩子,三個公主和一位皇子。王皃姁更是生下四位皇子。這兩個姐妹一共為漢景帝生下八個子女,可見漢景帝對這兩姐妹的寵愛。有了皇帝的寵愛,也就沒有敢在意王娡的過去。有了漢景帝的寵愛,王娡才為有可能在太子之爭中反敗為勝。王娡還有自己的親妹妹做為加成,也就多了一份保證。

王娡還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她懂得帝王的心理,懂得造勢,也懂得藉助有利的形勢為我所用。王娡懷漢武帝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造勢。王娡告訴漢景帝自己夢到太陽進入自己的肚子裡面。漢景帝聽說這個夢之後太別開心,認為這個孩子將來一定大富大貴,而且認為王娡是一個能夠給自己帶來幸運的女人。至於王娡有沒有真的夢到太陽入懷只有胎自己知道。聰明的女人總知道為自己造勢,當年薄姬曾經告訴劉邦自己夢到龍趴在自己身上,結果劉邦寵幸了她。薄姬靠著“一夜情”得以生下天子。王娡告訴漢景帝這樣一個夢,無疑還是為自己造勢,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王娡也是一個懂得利用有力形勢的女人。王娡在實現自己政治目的的時候,有效地藉助了長公主劉嫖的勢。

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劉嫖深知弟弟的好色的毛病。劉嫖經常為自己的弟弟蒐羅各地美女。劉嫖的行為深得漢景帝喜愛,卻引得慄姬的嫉恨。劉嫖和她老媽竇太后一樣,都是非常強勢的女人,一貫有了好處就要佔。劉榮被立為皇太子之後,劉嫖便想把自己的女兒阿嬌(《漢武故事》中的名字,正史並無記載)嫁給太子劉榮。慄姬非常痛恨劉嫖為漢景帝蒐羅美女,也看不慣劉嫖又便宜就佔的性格,拒絕了劉嫖的請求,而且說了不少難聽的話。這就是慄姬不明智的地方,她不知道當時最不能得罪的女人就是劉嫖。劉嫖當時是漢景帝、梁王劉武和竇太后之間的紐帶,只有劉嫖可以在他們之間穿梭。

吃了閉門羹的劉嫖大為惱怒,對慄姬恨之入骨,對自己的侄子劉榮也沒有什麼好印象。王娡知道自己的機會到了,看到了翻身的希望,絕頂聰明的王娡豈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於是王娡開始積極拉攏長公主劉嫖。王娡和劉嫖兩個女人一拍即合,兩個人很快結成政治同盟。王娡的兒子劉徹娶了劉嫖的女兒陳阿嬌。劉嫖一方面繼續為漢景帝蒐羅美女分慄姬的寵,另一方面在漢景帝面前不斷詆譭慄姬,劉嫖把慄姬描繪成一個自私自利而且崇尚迷信的女人。時間一長,漢景帝逐漸反感慄姬。劉嫖還多次在漢景帝面前說劉榮的壞話,不斷在漢景帝面前誇讚劉徹,而且不斷跟漢景帝講王美人“夢日入懷”的故事。隨著劉榮和劉徹漸漸長大,漢景帝也發現兩個孩子之間的優劣。漢景帝自己也認為劉徹確實比劉榮要好得多,漢景帝心中也動搖,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慄姬也不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女人。有一次漢景帝病重,漢景帝希望把諸多兒子都託付給慄姬,漢景帝對慄姬說:“吾百歲後,善視之。”這句話已經表明自己在託孤,準備身後事。如果慄姬稍微有一點腦子,應該馬上便是給予漢景帝肯定的答覆。可是慄姬不僅不答應,反而十分憤怒而且出言不遜。慄姬的行為引起漢景帝極大不滿,漢景帝感覺在慄姬身上看不到希望,生怕自己的兒子會遭受高祖兒子們的待遇。漢景帝內心已經開始反感慄姬,甚至痛恨慄姬。不過腹黑的漢景帝沒有表現出來,一直隱而不發。

王娡也沒有閒著,她從另一方面對慄姬母子發起攻擊。王娡知道漢景帝並沒有立皇后的想法。王娡故意私底下派人鼓搗有關大臣向漢景帝提議立慄姬為皇后。大行是一個不知道輕重的棒槌,上書漢景帝:“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號宜為皇后。”大行的上書引得漢景帝異常憤怒,漢景帝立即誅殺大行。漢景帝誅殺大行之後,借勢一舉廢掉太子劉榮。劉榮被廢之後,慄姬再也沒有見到漢景帝,不久鬱鬱而終。王娡和劉嫖徹底扳到了劉榮和慄姬。劉榮被廢之後,不久漢景帝立王美人為皇后,立劉徹為皇太子。


依稀說史


王娡是誰呢,她就是漢武帝的親生母親,同樣也是漢武帝父親漢景帝的皇后。

王娡在進宮之前,曾是普通百姓金王孫的妻子,而且還為金王孫生了一個女兒。

那王娡為何進宮成為皇后了呢?其實這都是因為王娡的母親。

王娡母親非常的迷信,她相信占卜,有一次她算出自己的女兒命中不凡,是個富貴命。

於是就強行讓王娡和金王孫離婚,想將王娡送進宮去。金王孫死都不同意,但奈何王娡聽她母親的話,最終王娡入了太子宮,就是劉啟的宮,當時劉啟還是太子。

王娡確實命中不凡,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則是因為王娡的容顏,長得閉月羞花,太子宮中的女人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她。

王娡在入太子宮之後,就被封為了美人,劉啟對她是喜愛的不得了。

當時王娡在生劉徹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太陽進入腹中,劉啟便覺得這是富貴之相。

在劉徹還未出生之前,劉啟便當上了皇帝,他把這個功勞都歸功於了未出生的劉徹以及王娡。

可以說王娡入了宮後,便平步青雲了,有皇帝的寵愛,更有皇太后的寵愛。

為何會被皇太后,也就是竇太后寵愛呢?

因為王娡懂得為人處事,知道如何面對竇太后,更知道如何博得竇太后的歡心。

有了皇帝和皇太后的寵愛,王娡在宮中也算是一家獨大了,在漢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皇后被廢黜後,王娡便成為了皇后。薄皇后是我國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后。

王娡的命運正如她母親所說,大富大貴。雖然早期嫁給了一介平民,但後來的時來運轉,讓王娡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當上了皇后,而且自己的兒子也成為了皇帝,這份殊榮自古又有幾人呢?


理科男讀歷史


王娡還在豆蔻年華時,就被母親臧兒作主嫁給了一個叫金王孫(人名)的農夫,夫妻相處和睦,不久後,還生了個叫金俗的女兒,男耕女織的,本可平淡地過完一生。但臧兒相信算命之術,一位叫姚翁的算命人士來給她全家人算命時,告訴臧兒說:“王娡會生下天子,將是大貴之人”。臧兒心花怒放後,對此話深信不疑,於是處心積慮地做通了王娡的思想工作,又拿出潑婦的架式將女兒強行從金王孫的身邊帶了回來。可憐的金王孫勢單力薄、身份卑微,眼睜睜地看著妻子漸行漸遠,也只好忍痛割愛了。

臧兒敢於這樣做是有來頭的,她出身名門,她的祖父是燕王臧荼。可惜後來家道中落,臧兒成年後下嫁給了商人王仲,但小時候養尊處優的生活已刻骨銘心了,所以她骨子裡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算命先生的一句話燃起了她內心的希望之光。她決心通過女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長袖善舞的臧兒託關係把己是母親的女兒送到了太子府,有母親的殷勤調教,天生麗質的王娡很快得到劉啟的青睞。為穩固地位,王娡又把胞妹王皃姁推送到太子面前,劉啟對她們倆甚是寵愛。二人肚子也爭氣,王娡共生下了3女1男,王皃姁生下4子。為皇室開枝散葉,傳宗接代作出了貢獻,王娡的婆婆竇太后(文帝劉恆的皇后)非常喜歡她倆。
王娡情商高,在懷第四胎時,就懂得為兒子脫穎而出而努力,她告訴劉啟說,我做了一個夢,“日入其懷”——說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落入了自己的懷抱、沒入了腹中,夢醒後發現自己懷孕了。劉啟有金句:“此貴徵也”。顯然,王娡在給兒子將來上位創造機會。

景帝劉啟的皇后無子,劉啟立慄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劉啟的姐姐館陶公主欲將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將來劉榮坐北朝南,女兒可就是皇后了;但當劉嫖找慄姬商議此事時,慄姬因劉嫖早前樂此不疲地為老公送美女而一口回絕了。館陶公主是皇帝的親姐姐,是竇太后的貼心小棉襖,是一個傲嬌的人,受不了這份窩囊氣。她轉身找到了王娡,如此這般地羅列了一下二者聯姻的好處,王娡心有靈犀,自是心花怒放,二人為兒子劉徹與女兒陳阿嬌訂了親。
自此,劉嫖天天 在皇帝面前說慄姬壞話,誇王娡品性好。王娡也會火上澆油,借薄皇后去世之機,煽動大臣上書立慄姬為皇后。劉啟本對慄姬已強烈不滿了,現在又以為她急不可耐,暗中唆使朝臣上書了,於是勃然大怒,一氣之下廢黜了劉榮,立劉徹為太子,王娡就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后的位子。

王娡情商高:七國之亂時,梁王劉武立了大功,就廣散珠寶給後宮的妃嬪們,王娡說:“梁王新送的珠寶,戴之不妥”——意思是戴小叔子送的東西並不好,顯然是為討劉啟歡心的。也是七國之亂,竇太后募捐軍餉,在其它妃嬪暗生抱怨時,王娡說:“我運氣不好,玉鐲金簪,請您老人家笑納。” ,傾其所有來彰顯自己的高風亮節!

希望星晨58298869


王娡在生過孩子後還能入宮,後期成為皇后,首先與其生活的朝代——漢朝的大環境有關。


漢朝,是一個相對比較開放的年代,女子地位比較高,比如如果結婚後,女人對自己的婚姻不滿意,那麼可以選擇離婚。如果自己的男人死了,那麼寡婦也可以選擇再嫁。如果是男女兩人有意,而父母不同意,那麼即使私奔也不會受到別人的詬病。

在漢朝,家世比較好,地位比較高的女子享有的權利就更多了,甚至還可以封侯,享受爵位和封邑:

漢高祖劉邦就曾封兄伯妻為陰安侯,呂后當政後,也曾封蕭何夫人為酇侯,樊噲妻呂嬃為臨光侯。漢宣帝劉詢賜外祖母號為博平君,以博平、蠡吾兩縣戶萬一千為湯沐邑。

更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漢朝的公主竟然也可以明目張膽地蓄養面首,比如漢武帝的姑母館陶公主劉嫖寡居,寵幸董偃,一時“名稱城中,號曰‘董君’”。漢武帝也尊稱董偃為“主人翁”,一時“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



所以女人離婚再嫁人,在漢朝是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或者議論的。而且皇室的女人的再嫁的情況更是普遍:

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初嫁曹時,再嫁衛青;漢宣帝的女兒敬武公主初嫁富平侯張臨,再嫁臨平侯趙欽,趙欽死後,又嫁給高陽侯薛宣;漢桓帝劉志的鄧皇后之母初嫁鄧香,再嫁梁紀。

上行下效,這就註定了生活在漢朝的女子是比較幸福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

王娡作為沒落貴族之後,日後能進宮封后,得益有一個眼光長遠的厲害媽媽臧兒。

王娡媽媽一直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她的祖父臧茶在項羽時期曾被封為燕王,所以臧兒有過一段錦衣玉食的日子。後來因為造反,臧兒的祖父被殺,家道中落。

嫁給平民王仲為妻的臧兒,育有兩女一子。當然,後來臧兒丈夫去世後,她又改嫁,又生了兩個兒子,那是後話。



臧兒先把女兒王娡嫁給老實巴交的農民,並生了女兒。但是不服輸的王娡找高人給兩個女兒算了一卦,顯示兩個女兒都是大富大貴之命。

對此,臧兒深信不疑。把寶壓在了女兒身上的她,立即把已出嫁的女兒拽回了家,並迫使她離婚。之後,臧兒使錢財打通關係,把兩個女兒都送到了當時是太子的劉啟的府中。

王娡姐妹聯手,權傾後宮。

王娡本來貌美,又工於心計,把太子劉啟迷的團團轉。而且王娡還有同盟軍,她的胞妹王兒姁。姐妹二人聯手,權傾後宮。



姐妹倆生育能力都挺強,姐姐王娡為漢景帝劉啟生了三女一子,其子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王兒姁生了4個兒子,可惜她紅顏命薄,都沒有看到劉啟登上皇位的那一刻。

館陶公主劉嫖助力,薄後無子被廢,慄姬無心無肺又傲,王娡巧借力,用計榮登後位。

女人就怕長得又漂亮,又情商高,又有心計的,而且如果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貴人相助,那麼就一發不可收拾,不想往上走都不行,王娡就屬於這一類的。

太子劉榮是庶長子,其母慄姬雖然不是皇后,但是因為兒子的緣故,特別的驕傲,而且沒有心術。表現在兩個事情上。



一是館陶公主本來看好太子劉榮,想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但是慄姬小看了館陶公主的能量,竟然不許,原因就是他經常給皇上劉啟送美女,導致慄姬失寵。

二是皇上劉啟曾經暗示慄姬以後要善待後宮裡的女人和他的孩子們,但是慄姬竟然不買賬,寒了劉啟的心。

後來因為皇后薄後無子的原因被廢。館陶公主一看,在太子劉榮那裡無戲了,轉頭想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王娡的兒子劉徹。王娡欣然應允與劉嫖打成一片,二人一起聯手,在不和適宜的時候,慫恿別人上書請立慄姬為皇后。



漢景帝劉啟正在氣頭上,覺得是慄姬上下打點,指使別人來做的。可憐的慄姬吃虧就吃虧在情商太低上,做人太傲上,終被人算計。

劉啟索性把太子一起廢了,立王娡的兒子劉徹為太子,王娡也被封為皇后,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


歷史漫談君


因為在西漢的時候,儒家思想還沒一支獨大,男權社會還沒發展完善,女性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什麼二婚再嫁,寡婦再嫁,門當戶對觀念也不嚴重,下嫁現象也有。西漢對女性的束縛還是很少的,後來儒家思想成為官方意識形態,男權社會漸趨完善,女性受到的束縛越來越多,漸漸用各種條件變成男性的附屬物,什麼處女情結、貞烈觀,這些東西就被士大夫炮製出爐了。

漢文帝的親媽薄姬,是劉邦奪取的對手的妾室,充入了自己後宮,才生下了漢文帝劉恆。

漢武帝的親媽王娡不但已經嫁過人,還生了個女兒,就這還進了宮,成了漢景帝劉啟的妃子,生下了漢武帝劉徹。

漢景帝跟竇漪房的女兒長公主劉嫖,也就是漢武帝的姑姑,丈夫死後,還豢養男寵,還都是非常好看的那種。

除了這些,漢朝對門第觀念也不是很強烈,

漢文帝的皇后竇漪房,出身非常卑微,就是個平民,也沒讀過什麼書,識字還是以後學的。

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三婚才嫁給衛青,衛青身份最初也只是平陽公主的馬伕,身份很低。

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是衛青的姐姐,出身同樣很低,也正是平陽公主家的丫鬟。連皇室都沒有這麼多成見,平民百姓之間更是多見,社會風氣對女性很寬容。不像後來的王朝乾的。


過去即歷史


二婚的王娡為什麼還能夠成為漢景帝的皇后?

漢朝時期,民風開放,女子再婚改嫁之事屢見不鮮

春秋戰國時代,禮樂崩壞,秦漢時期也沒建立起系統完善的禮制,漢武帝時期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算有了統一的治國思想,禮制逐漸完善,但是我們認知中那些束縛女子婚嫁、丈夫去世女子必須守節的條條框框是宋朝時興起的程朱理學造的孽,所以漢朝時期女子婚嫁還是有一定自由的,女子改嫁是常見且合法的。

劉邦的戚夫人本是魏王魏豹的姬妾,劉邦打敗魏豹後,就將薄姬收入後宮,承寵的薄姬生下了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母親改嫁的事情並沒有影響到劉恆繼承皇位的資格,可見那時女子改嫁並不會受到詬病與歧視。

劉邦結婚前就與村裡的曹寡婦私通,還生下了長子劉肥,劉邦功成名就後也沒遮羞的意思,還給了曹寡婦一個夫人的位分,劉肥的王位封邑不比任何一個兒子差啊,寡婦不守貞操也沒人張羅著浸豬籠啊!

所以王娡在嫁人生子後,依然能入侍太子府也是大環境允許的!

王娡之母不是個省油的燈

王娡雖然家境貧寒,但確實是名門之後,其母臧兒是漢朝初期燕王藏茶的孫女,只不過後來燕王造反被殺,他們臧家也就沒落了,臧兒也只能嫁了個平民叫王仲,生下了女兒王娡、王兒姁,兒子王信。

王仲去世後,臧兒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改嫁給了一個姓田,又生了兩個兒子田蚡、田勝。

王娡是家中長女,長大後被許給了當地的平民,名字很霸氣叫金王孫,本以為是個王孫的富貴命,沒成想混成了王八龜孫,這都是後話,兩人也生了一個女兒叫金俗。

按照我們這老百姓的思想,臧兒這罪臣之後沒被牽連,能夠隱居鄉間,粗茶布衣、安安穩穩過完下半生就挺好了,哪敢有什麼妄想;臧兒這王侯府裡出來的大小姐就不一樣了,在相士那求了一卦,卦象顯示自己的兩個女兒都是顯貴的命格,臧兒瞬間有了鬥志,硬生生的將王娡從金家帶走,不顧金王孫的反對執意離婚,金王孫算計不過丈母孃只能認栽,自己花一般的娘子就這麼跑了!

金王孫更沒想到的是,臧兒託了老熟人的關係,將王娡、王兒姁姐妹兩送進了太子劉啟的府邸,他更不會料到自己的貧賤之妻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母儀天下皇后、千古一帝的母親。

王娡美色出眾,又精於算計

王娡、王兒姁都是清水出芙蓉、天生麗質難自棄的美人,劉啟見了也挪不動腳步了,王娡還深諳如何抓住男人的心,很快王氏姐妹花幾乎壟斷了太子府的寵愛,兩人的肚皮也很爭氣,王娡接連生了三個女兒,王兒姁更厲害,生了四個兒子,按照正常的邏輯,王兒姁的前途比王娡光明,這四個兒子就是四張已經中獎的彩票,運氣好的話是皇帝,運氣不好也是四個王爺,只是可惜王兒姁福薄,沒等到劉啟稱帝就病逝了。

王娡懷上劉徹那年,恰逢漢文帝去世,漢景帝劉啟登基,劉徹是劉啟登基後得到的第一個男孩,劉啟稱其為貴子,四歲時就封其為膠東王,王娡為膠東太后,這也可算是王娡母子日後顯貴的一個伏筆。

當時劉啟的髮妻薄皇后無子,庶長子劉榮被立為太子,其母慄姬曾是劉啟寵妾,不過年歲漸長,恩寵不再,不過既然劉榮被立為太子,慄姬不管是否受寵,日後的顯貴是可預見的, 所以巴結的人絡繹不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漢景帝胞姐館陶公主想讓自己的女兒陳氏做皇后,有意與慄姬聯姻,可是慄姬對館陶公主經常向漢景帝進獻美女的事情很不滿,當面拒絕了館陶公主。館陶公主是竇太后捧在手心裡長大的,連漢景帝都對她禮讓三分,什麼時候吃過虧啊,當下就生氣了,籌劃著將劉榮從太子位置上拉下來。

這一切王娡都看在眼裡,為了兒子的前程,她主動向館陶公主示好,巴結奉承,帶著兒子劉徹哄著館陶公主,商定了聯姻事宜後,館陶公主站在了王娡這一邊,她不斷向漢景帝說慄姬母子的壞話,誇讚王娡賢惠、劉徹聰明,館陶公主的挑撥讓劉啟對慄姬心生芥蒂,加上王娡利用薄皇后去世的機會,派人聯繫大臣奏請立薄姬為皇后,漢景帝所有的不滿都爆發了,直接廢了劉榮,慄姬鬱鬱而終。

不久後,王娡被封為皇后,劉徹為太子,他們母子也實現了金屋藏嬌的承諾,迎娶陳氏為皇后,王娡還將自己的三女隆慮公主許給了館陶公主次子陳蹻,永結秦晉之好。

九年後,漢武帝劉徹登基,王娡為皇太后,一出二婚女嫁入豪門的戲碼圓滿的落下了帷幕!


史論縱橫


王娡這個人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皇后。之所以說她特殊,並不是說她在政治上有什麼特別出眾的表現,也不是說她多麼有人格魅力。而是因為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二婚、並且還帶個“拖油瓶”的皇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二婚“皇后”(實際上應該叫皇太后)是漢文帝劉恆的生母薄太后(薄姬),但薄太后與前夫魏王豹並沒有孩子,而且薄太后的身份僅僅是漢高祖劉邦的小妾,並不是妻!王娡卻不同,她是漢景帝正牌的皇后(繼後,第二任皇后)。



在被漢景帝劉啟納為側室之前,王娡不僅結過婚,而且與前夫金王孫生下了一個女兒,即後來的修成君金俗。這個女兒不僅史籍中有記載,而且漢王朝官方也是公開認可的,漢武帝劉徹甚至還將自己這位同母異父的姐姐封為了修成君。雖然漢初對女子再婚的限制很少,為了彌補戰爭造成的人口損耗,漢王朝官方甚至鼓勵孀居女子再婚並予以政策傾斜。但是,一個二婚並且生過孩子的女子能夠成為皇太子的側室,繼而成為皇帝的后妃乃至皇后,王娡恐怕絕對不是“農婦”那麼簡單!



曾經高貴的王族血統

提問者說王娡是“農婦”顯然有失偏頗了。王娡可不是什麼“農婦”,她的母親(史籍稱“臧兒”)是漢初著名的異姓諸侯王——燕王臧荼的親孫女!雖然燕王臧荼在漢高祖劉邦剪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因反叛伏誅,臧氏家族也因此沒落了。但是,他們仍然屬於漢王朝的貴族圈子,只不過是過氣貴族而已,遠不是普通平民可比的。這或許就是臧兒能夠輕輕鬆鬆將兩個女兒送入時為皇太子的漢景帝宮中為妾的原因所在吧。普通“農婦”是不可能有這個能力的,不是嗎?



漢初反叛的異姓諸侯王韓王信的曾孫韓嫣和漢武帝的關係就無須多說了。另一位叛逃匈奴的燕王盧綰,他的孫子盧他之歸漢之後也被漢景帝封為了亞谷侯。可見,漢王朝對於這些反叛的異姓諸侯王曾經的功勳還是認可的,臧氏家族雖然沒有獲得列侯待遇,但仍然位於貴族圈子的邊緣處,多少還是能夠和在位的諸侯王、列侯們攀上些舊關係的!



不甘心沒落的過氣貴族

王娡原本已經嫁做人婦,從生下一個女兒來看,恐怕最初她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打算安安心心過日子。但是,他的母親臧兒作為燕王臧荼的親孫女,對家族曾經的榮光卻一直戀戀不忘,她並不甘心一直沒落!可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又能如何呢?



就在這個時候,相士給了臧兒希望!相士是個什麼玩意兒,現而今的我們心知肚明。但是,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此卻頗為篤信。相士對臧兒說,她的女兒將來是要大富大貴、生下天子的!此言一出,臧兒的利慾徹底被點燃了!一不做、二不休,臧兒不僅逼得已婚的長女王娡與丈夫金王孫和離,而且將次女王皃姁與王娡一起送往了時為皇太子的漢景帝宮中為妾!臧兒也是夠拼的了,不知道到底哪個女兒會大富大貴,索性將兩個女兒全部送出去,雙保險!



爭氣的王氏姐妹

王氏姐妹成為漢景帝的側室之後,很快便得到了漢景帝的寵愛。而且,王娡和王皃姁都屬於特別能生的類型,王娡為漢景帝生下了三女一男,王皃姁更是生下了四個兒子!換言之,漢景帝十四個兒子當中,王氏姐妹就佔據了三分之一強。在漢景帝原配薄皇后無子的情況下,所有皇子都是庶出,理論上機會均等,這也為後來王娡的崛起提供了條件。



工於心計的王娡

王娡出生時,臧氏家族已經沒落,但是她骨子裡流血燕王臧荼的血,遺傳了先輩工於心計的性格特徵。表面上看起來文文弱弱,內心裡卻異常精明!“金屋藏嬌”的典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件事情本身是否真實存在歷史上一直有爭議,但這件事背後的歷史事件卻是真實存在的。



漢景帝原配薄皇后無子,加之來自朝野的壓力越來越大,漢景帝最終冊立了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這件事本來與王娡並沒有太大關係,可接下來的事情卻給了王娡一個天大的機會!為了“親上加親”、穩固自身利益和地位,漢景帝的胞姐堂邑長公主劉嫖找到了侄子劉榮的生母慄氏,企圖將自己的女兒陳阿嬌(漢武帝陳皇后)許給劉榮。不知道慄氏是不瞭解自己這位大姑子的能量、還是哪根筋搭錯了,不僅一口回絕了堂邑長公主,而且還私下裡在他人面前數落起了自己這位大姑子的不是!正所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些話很快便傳到了堂邑長公主耳中,後果可想而知!



就在這個時候,工於心計的王娡得到了消息並主動找到了自己這位大姑子,極盡巴結討好之能事。在做完一系列鋪墊之後,王娡向堂邑長公主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那就是將女兒陳阿嬌許給自己的兒子劉徹。僅此而已,王娡並沒有提及什麼儲位、皇位之類的東西,“咱論的只是姑嫂情分”!堂邑長公主轉頭一想:“都是庶出的侄子,拉下那個侄子、讓這個侄子當皇太子,那我不依然是未來皇后她媽嗎?”於是,堂邑長公主開始在漢景帝面前大肆抹黑慄氏,順帶著說一說王娡多麼賢惠、侄子劉徹多麼聰明……



雖然漢景帝與自己這位胞姐非常親近,但他深知堂邑長公主的為人。起初,她的話漢景帝也並不全信。於是,漢景帝開始了對慄氏的試探,可慄氏的回覆讓漢景帝的心涼了一大截。堂邑長公主還嫌不夠,繼而玩起了火上澆油的把戲。找與慄氏關係親密的大臣,攛掇他們上書請立慄氏為後!這下把漢景帝的怒火徹底點燃了:“你慄氏不僅不賢,野心還不小!兒子剛當上皇太子,你就迫不及待想當皇后了。”不久之後,漢景帝廢皇太子劉榮為臨江王……經常被胞姐誇讚的兒子劉徹自然成了漢景帝的首選。為了給劉徹一個名正言順的“嫡子”名分,漢景帝在冊立劉徹為皇太子前正式將王娡立為了皇后。



一個二婚並生過孩子的女人就這樣成為了漢王朝的皇后!但王娡什麼也沒有做,她只是給兒子定了一門娃娃親而已。這就是王娡工於心計之處了,迫不及待反而容易招致漢景帝的反感。與其如此,倒不如什麼也不做,讓大姑子替自己出頭!有了這層姻親關係,還用愁堂邑長公主不賣力嗎?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王娡能入宮成為皇后,是因為她的美貌和智慧。


一個女人只有擁有美貌,想要虐取男人的心方便很多。美貌是無堅不摧的利器。當一個擁有美貌的同時又具備智慧,男人就無法讀懂她了。


王娡如此,武媚娘如是,歷史上所有最終擁有權力和財富的女人都是具備這兩點的。


只有美貌,不可長久。只有智慧,無法敲開男人的心。兩者缺一都無法長久。


如果你是一個女人,當你擁有美貌時一定要同時修煉智慧。當沒有美貌時便要學習為人之道,讀懂人性才能謀取生存。


愛樂育兒


其實如果皇帝真正喜歡她的話,任何前科都是不成問題的,更別說入宮當選皇后以至於後朝的太后了。

那我們來探究一下關於“拋夫棄女、二婚出軌”的王娡究竟如何獲得漢景帝劉啟的芳心,並且最終是如何“朝為田舍娘,暮登皇后堂”的?

第一點,在西漢初期,關於女子貞潔還尚未上升到太高的標準。其一,西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才在漢武帝的大力支持下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專統的地位,而此時的儒家思想卻只是以“三綱五常”為基本綱領,對女子貞潔還沒有太高要求;其二,至於女子貞潔的重要程度,一直持續到宋朝,才受到官方和社會的極大重視。但是儒家思想佔據主流的時代,都不在漢景帝時期。漢景帝所處時期所尊奉的思想還是“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

第二點,無論在哪個時期,統治者對於娶妻選妃都是對女子長相姿態有著較高標準的。雖然說王娡早年被母親逼迫嫁與基層人民——金王孫。但是奈何金王孫不爭氣、不上進,“天下父母愛子心”啊!王娡的母親看不慣女婿的碌碌無為,認為女兒就這樣一生埋汰度日的話,恐怕一生會沒落下去。於是王娡的母親便花錢買通了關係,找藉口將王娡送入了皇宮,“天公作美”的是,身為宮女的王娡居然幸運地被分到了太子劉啟的東宮之中。歷朝歷代的皇帝與宮女發生關係的例子很多,當然這也不足為奇,王娡也基本具備超乎常人的美貌和智慧,所以說,日久生情的劉啟和王娡,恰好就是這其中的一對兒,而且此二人也是真正演繹了古代“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美好愛情。

第三點,古代結婚也將就門當戶對,那麼劉啟可是作為一國之君,大漢的最高統治者啊,如果真要這樣說,那恐怕沒有女性能夠與之相般配了。但是話不能這樣說,王娡能夠順利當選漢景帝的皇后,身世自然也不差。《史記·外戚世家》中記載:“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兒。臧兒者,故燕王臧荼孫也。”由此看來,王娡的母親臧兒是燕王的孫女,那麼王娡便是漢初燕王的重孫女了,這點可以說明王娡還是具備一定身世的。



第四點,古代的大多數皇帝都是坐擁著三宮六院、佳麗三千的,身為宮女的王娡能夠鶴立雞群、脫穎而出,自然是離不開她個人的智慧了。在薄皇后被廢之後,王娡憑藉著圓滑的手段,又使得自己的兒子劉徹安然順利地坐上了太子之位,本來王娡就很受劉啟寵愛了,如今又很會趕時順勢地為漢景帝誕下了一名皇子,正所謂“母憑子貴”,劉徹被封為太子之後,王娡也就順理成章地坐上了母儀天下的皇后之位。


小鎮月明


什麼樣的女人孕育出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王娡,漢景帝的皇后,漢武帝的親孃,雖然在西漢歷史上她的存在感,幾乎為零。可是若深入瞭解下去,你就會發現王娡,這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女同學。

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王娡的婚姻完全都是父母說了算,甚至她離婚也都是母親臧兒一手按排的。本來恩愛無比的一對小夫妻,因為女方母親勢利,所以決定讓自己的女兒另攀高枝。

在已經結婚生女的情況下,王同學居然能夠因為榮華富貴,拋夫棄女,入宮服侍太子劉啟,後來更是一步蹬天,當了大漢朝的堂堂國母。王娡的人生也是充滿了傳奇。

母親棒打鴛鴦

王娡的傳奇人生裡,她的母親臧兒扮演著總導演的角色,是她將自己的女兒從一個家婦,打造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臧兒自小出生在王候之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後來家道中落,於是這位落難千金不得不,選擇了早早嫁人,為的是找個長期飯票。

雖然現在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可是臧兒想要恢復祖上榮光的心從未變過。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一位相士,看過她的兩個女兒面相後,來了一句“兩女將會大富大貴”,臧兒似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當時大女兒王娡已經嫁給了一個叫金王孫的男子,夫妻感情甚好,還生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為了實現自己的富貴夢,臧兒棒打鴛鴦,讓金家跟她女兒斷絕關係,為防止對方糾纏,這個女人一不作二不休,直接將王娡送入了宮中。

姐妹共侍一夫

王娡本就生得貌美,再加上渾身散發出的一種熟女氣質,把太了劉啟深深地吸引住了。備受恩寵的王美人,接二連三給太子生孩子,可生的全是女兒。

得知消息的臧兒導演,心生一計將姿色更加嬌美的小女兒王皃姁,也送到了太子的身邊,果不其然,劉啟對王娡妹妹的寵愛更甚於她。不久,王娡終於給太子生了一個兒子,他就是未來的漢武帝劉徹。

與館陶結娃娃親

劉徹自小生得聰明伶俐,很受漢景帝的喜愛。當時的太子慄姬的兒子,館陶公主本想拉攏慄姬,所以提議將女兒陳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可是慄姬直接拒絕了。

再後來便是館陶找到了王娡,與她結成了娃娃親,後來在館陶的推波助瀾下,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除,不久,劉徹便被立為太子,無子無寵的薄皇后被廢除後,母憑子貴的王娡,就這樣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