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冬前壯苗的標準是什麼?怎樣才能保證壯苗?

農耕子


菜籽油,是我們生活中的主要用油之一,在西南地區,主要用油就是菜籽油,然後是動物油。油菜,是不錯的作物,生長習性剛好能滿足西南地區地塊一年兩季的連茬耕作,水稻收割後翻田整地,種上油菜,到來年5月份收割,收割季節正好是栽秧季節,所以山區多數農田都是這樣有效利用。

筆者家鄉地處雲貴高原東部,春天到處都能看到油菜花,滿地都是風景。油菜從9-10月開始種植後,到入冬前的一個生長狀況,決定了油菜來年的收穫,越冬前的植株只有達到壯苗,不能過早的出現花蕾,才能很好的過冬。

那麼油菜冬前壯苗標準是什麼呢?

壯苗是指移栽時的青苗健壯,抗逆力強,發棵快,長勢旺,分枝結莢多,有利於高產。但也不僅僅是指移栽時的苗子情況,還有就是生長過程中的植株情況。具體特徵有:

  1. 冬壯苗植株高度在35-40公分;

  2. 葉片8-10片,葉片長度在15釐米左右,葉綠而肥厚;

  3. 莖幹直徑在1.5釐米左右,無高腳苗跟曲頸苗;

  4. 無冬前花蕾;

怎麼保證油菜壯苗呢?

整地

由於油菜多栽種在大田,前茬作物是水稻,土壤水分含量較大,必須深翻土地,施入底肥,以農家肥最佳,其次則是氮磷鉀比例17:17:17的複合肥,施肥後深翻,晾曬一週左右,然後起壟栽植,壟高35公分左右,做好排水溝;

定植

定植時間通常在9月初,早種植能安全壯苗越冬。定植前可選用多菌靈對土壤進行殺菌消毒,然後選擇健壯苗進行穴栽,一穴一株,株行距為25*40,過密則會影響後期花蕾的授粉及植株生長,避免高腳苗跟曲頸苗。穴栽時,由於油菜苗根系淺,苗高多在10公分左右,穴深5公分左右,用土壓實即可,由於是稻田移栽定植,在筆者家鄉,幾乎不用澆水,澆水與否看實際地塊土壤溼度及當地氣候條件決定;

追肥

定植20天后,當油菜新葉長到半葉大時,進行追肥,以農家尿肥最佳,不僅含氮量高,還含有其他植物生長的營養元素,沒有農家肥的情況下進行追施氮肥,促苗生長。施肥時,不能撒在苗根,需撒在株距中間,以免燒根,施肥量為成人手握一把為宜,過多則有燒苗危險;

病蟲害防治

油菜生長過程中,如前期土壤進行殺菌消毒後沒什麼病害,但是也可能會因為秋冬季節陰雨天氣造成病害,主要有蚜蟲、青蟲等,一旦發現有油菜苗葉子被蟲子啃食時,儘快整地殺蟲。

良好的管理,是作物高產的關鍵因素,油菜栽種過程中紅,主要在秋冬季節做好防澇排水工作,同時做好病害預防,壯苗過冬是沒問題的。有關油菜種植,你有好的辦法,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家鄉今年種油菜了嗎?

瞭解跟多農村趣事及三農知識,點擊關注【下壩毛哥】,帶你一起,知農事、親自然、長知識。

下壩毛哥


油菜籽冬前壯苗的標準是什麼?怎樣才能保證壯苗?

這個問題村民小江來回答。

油菜是我國主要食用油品農作物之一。其按種植的時節可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其中我國冬油菜佔整個油菜種植面積約83.3%,而我國整區的油菜產能約佔世界油菜產能的1/4左右。這麼高比重的佔有率,除了在油菜種植面積上佔有一定優勢外,其油菜的區域面積的產能效益是不能忽視的。要想取得好的高的產能效益,對油菜的管理是尤為重要的。而油菜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壯苗更是重要的一環。是對油菜產能效益有著直接影響的一環。


其實題主所說的油菜冬前壯苗我是持保守看法的。但概念模糊的是冬前是指秋期後期,還是剛入冬之時我們姑且不論。這裡我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秋季後期還是入冬初時,都不建議油菜苗期旺長壯苗。有如下理由。

一:冬油菜種植的時間性。

油菜無論是播植還是移栽,其(我區)種植時間一般都在9月下旬及10月中上旬。因為這段時間內,外部環境正適宜油菜的生長需要,這要兼顧到油菜發苗後的安全越冬。其時環境溫度在十幾到二十幾攝氏度。對油菜播種發苗是比較洽宜的。如果稍早,有可能其發苗快,旺長期及早進入,則不利於其安全越冬。如果過晚,則油菜有可能挫長或枯苗。這都是對油菜生長極其不利的。


二:冬前壯苗(保苗)的標準,及壯苗後不良因素的影響。

其實冬前壯苗這一說法就不妥當。冬前應植播或移栽油菜使其儘快醒棵(澆水後,油菜有自然吸收養分及生長的能力)。至在打春前的這段時間內,應保持保證油菜秧苗的自然生長壯態。應儘量少施或不施氮肥。必要時可適當施入鉀磷肥。在適當的時候為控制其旺長,可多施水,不施肥,從而保證油菜秧苗的成活率及越冬f抗寒性。

這段時期只要油菜醒苗,挺拔,和不發生旺長,其安全越冬基本沒有大的影響。就算環境溫度再低,其葉片自有的自疫力,使其葉片顏色變紅;變紫;變褐;也不至於凍害的發生。

若在這段時候油菜壯苗,則其葉片旺發,寬大渾厚;莖杆粗碩;其株吸養多,水分足;在進入低溫及冬季後,極易導至凍害的發生。從而導至焉苗。


那麼說到這裡,油菜壯苗和旺長應在哪個時段,或哪個生長環節呢?

村民小江認為其應該在打春前後。因為這段時候雖然環境溫度仍然低下,或有可能發生倒春寒。但按照其生長規律及自然環境來說,經過幾十天的孕苗期。及後續環境溫度提升轉暖,這樣的情況來說,可以間隔性施水施肥,以正其苗;促其壯;促其長。即便這段時侯低溫但也不具備持續性。且此時正苗壯苗後與其後續的分櫱返青拔節等具有連慣性。極易促其莖長壯,杆長高;葉長肥;對其後期的開花結枷有決定性作用。


總結,村民小江建議冬前油菜的長勢順應自然,不要刻意去壯苗。只是在油菜種植前整地施肥,苗期適時澆水,打春前後追施肥水,給後續油菜的豐產豐收夯實基礎。


村民小江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只有優質高產才能提高出油率和品質,然而要想油菜高產,培育壯苗是關鍵,所以只有育好、育壯油菜苗,才能有利於油菜冬前早發快長並安全越冬。那麼油菜冬前壯苗的標準是什麼?又該怎樣才能保證壯苗?


油菜冬前壯苗標準

油菜冬前壯苗應選擇生長強勢,而且要有較大的抗寒能力,至於油菜冬前壯苗的標準,應該根據各地的生產條件和栽培水平來確定,並沒有固定的標準。

正常情況下,冬發苗冬期時應有11-12片以上的綠葉,且根頸粗要大於1.5cm,冬壯苗冬期應有8-10片綠葉,根頸部大於1cm,而弱苗冬期僅有6片以下綠葉,根頸粗小於1cm。衡量壯苗除從苗體大小外,還可以從油菜苗葉色、植株含糖量等方面來判斷。



如何保證油菜壯苗

  1. 苗床選擇:對於苗床的選擇很關鍵,應選擇土壤疏鬆肥沃,而且排灌條件好、管理方便的地塊來做苗床。
  2. 細耕整地:苗床要細耙並精細整地,做到上松下實才能有利於種子發芽和出苗。同時四周還要開好排水溝。若用稻田作苗床,要及時翻耕曬垡、耙平耙細,並按照標準開溝作畦。
  3. 帶足底肥:要想油菜達到壯苗,肥料的施用也少不了,但是苗床底肥應淺施,每畝可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kg,磷肥20-25kg,碳銨25-30kg,硼砂0.25千克,施肥後耙平表土層即可播種。
  4. 適時早播:適期播種是奪取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各地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適時早播。若播種過早,冬前很容易形成旺苗,從而造成冬前抽薹,受到凍害的影響。而播種過晚,則會導致油菜苗小苗弱,難以實現壯苗安全越冬。
  5. 間苗定苗:油菜間苗定苗要適當早些,因為幼苗密度過大會影響油菜發育和生長,同時還會消耗大量水分和養分,從而影響壯苗的培育,所以必須要及早間苗、定苗。一般可在3葉期進行間苗,5葉期定苗,間苗要做到去弱留壯,去小留大,去病留壯。
  6. 病蟲防治:油菜苗期要抓緊防治病蟲害,以免造成嚴重損失。其中常見蟲害有根蛆、菜青蟲、蚜蟲等,這些害蟲不僅為害葉片,而且還能直接鑽蛀根莖或傳播病毒等。所以同時在油菜三葉期和移栽前5-7天,最好各噴灑一次多菌靈來預防霜黴病、菌核病等病害的發生與蔓延。


以上便是油菜壯苗的標準及培育壯苗的關鍵所在。不僅如此,在這期間我們還要保持苗床溼潤,雨水過多時要採取排水措施,同時還要進行病蟲防治。總之要加強田間各方面管理,才能有效保證油菜壯苗,這也是為後期高產打下堅定的基礎。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免費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等三農資訊。感謝大家支持鼓勵!!


肥仔農經


油菜具有觀賞和食用雙重功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很多地方都有栽培和種植油菜。在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高達40%以上,市面上的菜籽油大多都是由油菜作為原料製作而成的,其顆粒飽滿圓潤,拿來榨油是最合適的選擇。油菜的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油菜中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能夠提供人體機能正常運轉的動力,補充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二是油菜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夠起到消腫散血作用。大多數地區種植油菜主要是當成經濟作物來種植,能夠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

我國的地域面積遼闊,各地的氣候受緯度、地形等的影響差異比較大,農事活動的具體時間也就有所不同,油菜冬前的生長階段也就有所差異。北方地區冬前油菜的壯苗一般具有7-10片綠葉,根莖在1cm左右,不同區域表現出的壯苗標準會存在一定差異。除了根據油菜的葉片數量和根莖大小,還可以從油菜的植株高度、葉片顏色等方面綜合來考評其壯苗其的表現特徵。很多種植戶在種植過程中都會比較關注油菜在冬季的具體生長情況,壯苗是理想的表現,但大多數情況下表現出的都是弱苗的特徵,即生長狀態並不理想。

對油菜種植戶來說想要壯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在油菜種植前選擇合適的油菜品種,高產、抗病性能好、耐寒是主要的選擇條件,優良的油菜品種在冬季形成壯苗的概率要相對大一些;二是油菜種植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土壤進行種植,做好油菜的排水和灌溉工作;三是油菜種植過程中要施足底肥,根據油菜的生長情況來追肥,確保油菜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營養物質;四是根據具體的生長情況施用農藥,降低病蟲害影響油菜整體產量的概率。通過以上四個措施,就能夠很大程度提高油菜的壯苗概率,但仍然會存在弱苗的可能性。

種植業中其實想要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比較好,一般情況下都會從品種、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排水灌溉等幾個方面去考慮,地區和油菜品種的不同,具體要關注和採取的措施就會存在差異。油菜作為南北方地區主要的農作物,其整體面積和種植規模在最近幾年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整體的種植技術卻相對滯後,要想真正提高油菜和產量需要從種植技術方面的提升多下功夫。


老農民說事


油菜種植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撒種和移栽,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當然選擇的是前者直接播種的方式。那麼油菜籽的播種時間已經過去了有半個月了,現在正處於“霜降”和“立冬”節氣之間。那麼咱們要來看油菜是否是壯苗的狀態。

一、如何判斷油菜籽約冬之前的壯苗呢?

1、先是育苗移栽種植的,其壯苗首先看上去不要那麼大、開,但是“短小精悍”,有很好的距離密度感。這是一個很直觀的標準。因為是移栽的,那麼要看是否出現了“倒伏”現象,如果有出現的話,那麼就是由於乾旱缺水的原因引起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育苗移栽的油菜籽,有著比直接播撒種植更加合理的密度,這個是直播所不能比擬的,也是現在油菜籽種植流行方式的一個轉變。

2、直接播種油菜籽壯苗的判斷,密度雖然說是“雜亂無章”,但是看上去不是那麼的稠密,排列即使很不整齊,但是大體上是由於有很豐富經驗的老農所播撒,所以手上的輕重密度把握還是很不錯的。

3、至於這兩種種植方式下油菜籽的長勢來看,還是在越冬之前不能夠太大、太開、太“趴”在地面上,這樣一來由於葉子植株比較大,看上去是“外強中乾”的,越冬期間很容易發生凍害現象。

二、怎樣保證油菜籽越冬之前的壯苗呢?

1、首先最基本的是一個種植時間要合適。俗話說的好“你錯開農時一時,農事可就耽誤你一年。”原則就是要根據越冬油菜不能長得“太大、太開、太旺盛、太快”,這個和越冬的冬小麥原理是一樣的,要在越冬之前不能長那麼大,要短小精悍;



2、種植或者是移栽的時候,底肥一定要施足量,採用的就是農家肥加化肥的組合,尤其是在種植之前一定要把土壤進行一個深耕,還有就是要避免連茬種植,把土壤裡面的病蟲害病原體和垃圾處理乾淨之後再去種植,這是一個越冬“壯苗”的前提條件;

3、一般越冬油菜的種植時間可以從9月底一直持續到10月中下旬,那麼在靠近長江中下游的地方,氣溫還是比較高的,因此在油菜籽種植後要注意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尤其是土壤裡面的。如有發生,可在早期用相應的農藥來進行預防與防治,這是壯苗的一個保障;

4、一定要防至油菜籽在越冬時候開花,那麼越往南的地區越要注意了,因為溫度比較高。那麼預防這樣的現象就是最開始的種植時間要合適,不能過早。

總結

油菜籽的育苗移栽和直接播種,在壯苗的前提上首先是種植時間要合適,裡面包括合適的密度和耕作之前的清理。尤其是不能太早,另外就是在種植的時候底肥要施放合適,在出苗後不久要注意觀察有沒有出現病蟲害,尤其是蟲害的出現一定要預防和防治好。


寧寧說的話


油菜冬季不能生長太快,太旺盛,太貪青。冬季油菜生長太快,油菜會臘月起菜薹子,顯花蕾開花。因此,冬季油菜在成活後,施一遍氮肥,打一次殺蟲劑即可。

油菜播種或移栽前,要施足底肥,我們當地油菜種植底肥用氮磷鉀複合肥,每畝15公斤左右,平整好土地,然後播種或移植,油菜如果生長旺盛,可打控旺藥,用多效唑葉面噴霧一下。油菜壯苗標準,當然是葉片厚實有光澤,葉片大,植株在15cm°——20cm高左右,6匹葉——8匹葉之間,但不能抽苔子,因此,油菜施肥一般在臘月施尿素,每畝10公斤左右。冬季氮肥不能施用太多,否則油菜“瘋長”貪青,不耐寒、不抗凍,冬季農民都希望油菜“柴”一點,能抗事。

冬季油菜容易生蚜蟲和菜青蟲,油菜在苗期用敵殺死1000倍液噴霧殺蟲,帶藥移植,定植後,發現病蟲害可再次用敵殺死乳油葉面噴霧。油菜冬季並不是越生長旺盛越好,最好立春後,開始發棵生長最好,冬季視油菜生長情況適當追肥。如果病蟲害危害嚴重,油菜長勢弱,可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促進油菜恢復生長。

油菜冬季就是防止在冬季油菜開花,記得有一年,我移植的油菜比較早,臘月起苔子,顯花蕾,一場大雪,冷凍,油菜全蔫了,象開水燙過的一樣,油菜壯苗,不能看油菜生長速度,要看油菜抗寒能力,不能只看油菜植株粗壯高大。油菜種植要合理密植,尤其是直播種植,要間苗定苗,每穴只能保留一株健壯苗,只有合理密植,才能健壯苗,後期油菜才能不出現倒伏。

冬季壯苗,要中耕除草,尤其是套種油菜,雜草較多,農民都說,冬季鋤一遍草,頂春季鋤三遍草,冬季除草雜草由於乾旱、冷凍,會馬上死亡,沒有“還魂草”、“回頭青”現象,而春季雨水偏多,雜草是鋤不死的,雜草在雨水的滋潤下,會“死而復生”,回頭一看啊,雜草又青了,所以,冬季油菜管理上,要多鋤幾遍草,對壯苗有積極作用。

油菜管理主要在春季,開春抽苔子的時候,葉面噴霧硼肥兩次,噴霧多菌靈兩次,防治菌核病。開春後如果嚴重缺肥,可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另外,葉面噴霧98%磷酸二氫鉀300克+0.04%蕓薹素內脂20克30公斤水。硼砂二次稀釋噴霧防止沉澱和沒有充分溶解。多菌靈可兌水1000倍液噴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經驗分享,僅供參考,如果有遺漏,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長江老農


油菜冬前壯苗的標準是什麼?怎樣才能保證壯苗?

小農民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如今已經進入十一月份了,離立冬也就剩下一個星期左右,各部分地區的冬油菜也已經進入越冬管理的階段,上個星期回家的時候還幫忙給家裡幾塊地的油菜苗移栽。今年的天氣比較幹,墒情不夠,油菜苗長勢一般,但也加強了其抗旱鍛鍊,提高了逆境抵抗能力,為壯苗移栽越冬打下了基礎。


一般來說,油菜的冬前壯苗標準為苗高16-20釐米,莖粗0.5-0.8釐米、根莖粗細均勻,移栽前有6-8片葉、越冬可達10-12片、葉色青綠有活力、無病蟲害問題等,這樣的植株越冬的抗逆性較強,高產優質潛力大。

瞭解了壯苗標準後,更重要的則是壯苗培育的方法了,那應該怎樣栽培才能保證好油菜的壯苗呢?下面我就從油菜播種的前、中、後給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吧!

一、油菜播種前

播種前的處理工作主要是選種、整地和施底肥。油菜種子一般選擇使用飽滿、優良的當地市場品種,使用前可曬種1-2天,後使用稀釋的鹽水瓢去秕粒,並消毒洗淨後晾乾;整地方面儘量將苗床耙平整細,減少大坷拉,方便油菜種子頂土出苗;底肥可畝用2000斤腐熟農家肥作底,混勻土壤,在增施複合肥50斤提升淺表土層肥力。


二、油菜播種中

播種中的主要工作則是講究按時播種,可以按照當地實際情況,在9-10月份,依據土壤墒情和前作要求等酌情處理播種,播種時儘量按照“按田稱種、以畦定量”的原則,合理播種,落籽保持均勻一致,並可使用火糞土淺覆蓋一層,以不露籽為宜。

三、油菜播種後

播種後的主要工作則雖然繁瑣,但主要保證好早間苗、早拔草、早防蟲、及時澆水和及時施肥這幾個環節,我認為就已經足夠了。

直播間苗定苗過程在1-3片真葉進行,儘量避免葉碰葉,去小留大,保強去弱,並可以結合除草整理地塊;幼苗期要防治好蚜蟲、菌核病的干擾,遇到及時清理,噴藥防治;水肥方面主要視苗情而定,做到土壤溼潤不漬不幹,早施提苗肥、重施臘肥,這樣才能促穩長。


大概管理的方向就是這樣,基本栽培措施得當,全田達到壯苗標準都是可以實現的。如果大家有什麼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見,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哦!


冒藍火的小農民


油菜是長江流域主要的秋播作物,以四川、湖北、湖南種植面積最大,單產最高。產量一般在150-200公斤/畝,秋髮栽培高產可達200公斤/畝以上。油菜要高產,除選擇高產品種外,完善栽培手段,培育壯苗是關鍵。農諺說“油萊要豐收,全靠年前發好棵”,“冬前不發棵,產量減半收”。充分說明了培育油萊壯苗的重要性。那麼油萊壯苗的標準是什麼呢?如何培育冬前壯苗?結合生產實際,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油萊壯苗的標準

油菜壯苗標準是指油菜在越冬前(12月底)的長勢長相,包括單株綠色葉片數,最大葉長、最大葉寬、根頸粗(直徑)這幾個指標。不同的生長類型的油菜,壯苗標準不同。“冬壯型”油菜,指油萊越冬前(12月底)生長健壯,有7-8片綠葉越冬,苗子長相似菜碗般大小,這種油萊稱為冬壯生長型,年後畝產100公斤左右。“冬髮型”油萊,指油萊在冬前(12月底)“發”起來了,有9-10片單株綠葉越冬,苗子長相如缽子大小,年後畝產150公斤左右。“秋髮型”油萊,指油萊在秋末(11月底)己開盤發棵,植株有葉9-10片,到越冬前(12月底)植株的單株綠葉數12-13葉,在長江上、中游兩熟制地區,秋髮油萊年後畝產在200公斤以上。因此,高產油萊冬前壯苗的指標為:秋末(11月底)單株綠葉數9-10片,越冬前(12月底)單株綠葉數12-13片。

二、培育冬前壯苗措施

1、適時播種

造當早播,能利用早期高溫,充分利用肥料,迅速搭起健壯苗架。育苗移栽田從9月5日開始至9月15日結束,苗齡期為30天左右,苗床與大田比例為1:5,播種前用“碧護”進行拌種,促進發芽,防治苗期蟲害。每畝苗床播0.5公斤種子。直播田從10月上中旬開始播種,最遲不超過10月20日,畝播量300-400克。播種後三天種子未萌動出苗應灌一次滲溝水,以溝水浸溼廂面為宜,確保一播全苗。

2、適當早栽,合理密植

早播如果不早栽,不僅使苗子素質下降,而且由於移栽遲,氣溫低,成活返青慢不可能早發,10月20日前移栽完。一般中等肥力土壤育苗移栽的每畝7000-9000株,直播田每畝成苗20000株左右。

3、化學調控

多效唑能有效調節油萊生長功能,為奪取油萊高產的一項重要措施之一。可在油萊三葉期用150ppm的多效唑噴施培育壯苗。

4、合理施用肥料

總的原則:穩施氮肥,增施磷肥、鉀肥、硼肥。畝施純氮量17.5公斤/畝,五氧化二磷7.5公斤/畝,氧化鉀7.5公斤/畝,硼砂1公斤/畝。氮肥50%作底肥,磷肥、鉀肥、硼肥一次性底施。巧施苗肥:移栽油菜成活後於10月下旬及時重施苗肥,每畝尿素10公斤,以充分利用11月份的較高氣溫,使油萊“一哄而起”,要求11月長葉5-6片,在11月達到9-10片葉,這是培育冬前壯苗的重要施肥技巧。


老田說種植


我認為:油菜苗冬前壯苗的標準是長勢中等,葉面深綠,不抽苔為好。

油菜直播苗,根系入土較淺,冬季容易凍死,因此,在定苗(株距15 一 20釐米)後,畝施30一50斤複合肥,並給根系培土,使油菜苗安全過冬。

移栽苗及乾旱田塊,應澆越冬水。以保苗全苗壯,來年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