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Book Pro筆記本為什麼不用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

首之明


華為Matebook筆記本為什麼沒有裝鴻蒙系統?



最近華為一款筆記本安裝了國產deepin操作系統的新聞曝光率非常高,而對於這款筆記本沒有用鴻蒙系統,不喜歡華為的人肯定以為華為沒底氣甚至有偏見的人認為華為胡扯。而喜歡華為的人會認為目前鴻蒙系統還沒有太多適配APP軟件,需要一段時間過渡。

華為為什麼要放棄微軟而選擇國內deepin系統呢?

答案是美國打壓,華為是國內研發實力最好民營企業,而且不上市無法被美國財團控制。安卓,微軟系統在以後肯定不能用,只能選擇自己或者自己國家操作系統。





鴻蒙系統處境

鴻蒙系統,餘承東表示最早是今年秋天面世,最遲是明年春天。目前在大規模密集測試裡。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軟件APP適配問題,華為開發的方舟編譯器就是專門針對軟件適配,可以大量縮短適配軟件開發時間,並且可以提高系統效率。

手機裡有麒麟芯片,筆記本有自研嗎?

華為前不久推出一款專門用於臺式電腦的芯片—鯤鵬920S,這款芯片專門適配臺式電腦,不清楚是否適配筆記本電腦,並且性能達到英特爾I5水平。

大家都知道,高通,華為,蘋果,三星等都是使用ARM指令集,如果以後等到ARM V8指令集協議到期,出現V9協議不能授權給華為,餘承東表示華為也有自己的CPU架構和指令集,並且可能比ARM架構更好。





以上是筆者分析華為暫時使用國產Deepin系統原因,主要還是鴻蒙開始軟件APP還沒有跟上。而deepin系統其實國內早就有了,有一定的軟件適配,可以暫時使用一下。筆者發現一個問題,每當外國蘋果一個手機賺4000元時候,一些人覺得心裡舒服。國產手機,哪怕是其他品牌,一部手機賺1000,那些人心裡都難受。最近蘋果找自媒體宣傳5G無用論,怎麼說好呢?你自己沒有5G技術,就科普別人不好。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


富貴花剛剛發


頭條上整天就是各種華為啊鴻蒙啊的,搞得好像人人都見過鴻蒙一樣。

還是大家以為操作系統就是做個APP或者王者榮耀?


據我所知,鴻蒙OS現在我們能看到的,也就是幾張PPT截圖吧?整天動不動,這個為啥不用鴻蒙,那個為啥不用鴻蒙的。
知道國內僅此一家的Deepin Linux,做了多久?推出多久?才做到今天這樣的體驗水平麼?也談不上多好用,對一般用戶來說都還不能代替windows.

任何一個操作系統,最初的版本都是非常不完善的,沒有經過很長時間的市場檢驗之前,都談不上成熟好用,更別提什麼生態。微軟、蘋果、谷歌,當年都經歷過這個階段。
想想安卓從推出到站穩市場建立生態,花了幾年時間?


另外,不知道手機OS和筆記本OS是兩回事麼?

給你的筆記本電腦裝個安卓系統,你用用看?你會花比一部iPhoneX還高的價錢就買一個大屏安卓?(還不能打電話那種)

當然你別說,還真有PC上用的安卓系統,比如RemixOS已經做得相當不錯,甚至都出過配套的筆記本了,但始終只是少數玩家的小眾產品。在YY筆記本裝鴻蒙之前,先把自己的筆記換成一個RemixOS體驗一下,帶去上班、工作,看看能堅持多久。


順便提醒一句:鑑於安卓等手機OS和Intel X86架構的兼容性問題,很多我們熟悉的安卓APP在 X86平臺上是會閃退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基於Intel X86的安卓平板上不了檯面、只能被稱為“寨板”的原因。


IT斜槓中年


由於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華為筆記本已經無法預裝windows系統,所以改為第三方的國產Linux系統。由於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目前還不完善,無法直接應用於筆記本,按照華為的規劃,鴻蒙系統最早2020年應用在國產pc上,也就是說最快明年華為筆記本才有可能用上自研的鴻蒙操作系統。由於目前國產Linux技術成熟度已經非常高,很容易適配華為筆記本,所以對於華為筆記本而言,國產Linux系統是windows系統的最佳替代系統。

華為鴻蒙系統將採用自主內核,最早2020年才能應用於PC

按照華為鴻蒙系統的路線圖,華為鴻蒙系統PC版將採用華為自研內核,最快2020年應用於國產創新pc,所以目前鴻蒙系統是無法適配華為筆記本的,這也是華為筆記本不使用鴻蒙系統的最主要原因。

國產Linux系統技術成熟度比較高,可以直接替代windows系統

目前華為預裝的國產深度Linux系統技術成熟度非常高,非常容易適配華為筆記本,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的辦公和家庭使用,作為預裝系統,可以很好的替代windows系統。由於Linux系統完全免費,linux系統比windows版普遍低300元左右,對於消費者而言顯然是件好事。

華為筆記本預裝Linux只是一個折中方案

由於美國製裁華為,華為筆記本無法預裝windows系統,華為筆記本改為預裝國產linux系統也只是一個折中方案,畢竟對於普通用戶而言Linux系統很難取代windows系統。由於華為Linux版筆記本硬件和windows筆記本完全相同,所以用戶安裝win10系統非常方便,一般在天貓十元左右就可以購買到微軟官方激活碼,性價比比windows版筆記本顯然更高一些。不從長遠看華為肯定會發展自研的鴻蒙系統,而鴻蒙系統未來有可能成為華為筆記本的核心競爭力。

整體而言華為筆記預裝國產Linux系統,可以有效應對微軟斷供造成的影響,降低了筆記本的成本,最大限度的維護了用戶的權益。另外華為筆記本預裝國產linux系統,為華為鴻蒙系統全面應用於PC產品做了很好的鋪墊。



智慧新視界


對於一個操作系統來說,生態系統的建立比操作系統本身的研發更加的困難,Matebook作為華為推出的一款主流筆記本,主要面向商務人士和對輕薄本有需求的用戶,講究通用性,為了能夠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必須使用比較主流的操作系統,而鴻蒙操作系統還不成熟,對於PC端生態系統幾乎為0,即使華為已經研發出面向pc的鴻蒙操作系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沒有什麼基本軟件支持和軟件生態的情況下就盲目推出顯然是不合理的,比如如果一個商務人士買了安裝有鴻蒙操作系統的筆記本,連最基本的辦公軟件都無法滿足,基本上是無法正常使用的。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目前僅僅用在榮耀智慧屏上,雖然具有推廣到手機端和電腦端的可行性,但是如果盲目的推出,由於一些生態和使用習慣的問題,可能會使得設備銷量變低。筆者覺得華為首先要做的是對生態環境的打造,聯合先關的軟件廠商,把相關的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開發完備,讓用戶個能夠擁有更好的體驗。

像筆記本市場除了蘋果筆記本之外,基本用的操作系統都是windows操作系統,很多專業的軟件都只能夠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面運行,遷移到其他操作系統成本太高。比如我們常用的adobe的設計軟件,Autodesk的3d軟件,微軟的辦公軟件(本身和鴻蒙就會存在競爭關係),本身開發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對於一個還不是廣泛流傳的操作系統,這些公司也不會輕易開發相關適配的版本,如果沒有這些軟件,設計師無法去設計圖片,特效師無法去做視頻,基本的辦公需求可能都無法正常滿足,所以鴻蒙操作系統想要廣泛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我們也不要灰心,憑藉國人的愛國情懷和對華為產品的支持,相信鴻蒙操作系統的廣泛應用是早晚的事,沒有廣泛使用的國產操作系統,芯片一直是國人的痛,“中興事件”更是告訴我們,只有自己去研發才能夠不受制於人,華為作為國內最重視研發的公司,值得我們尊敬與支持,相信我們未來在操作系統方面,國內公司也能夠掌握一定的主導權。


PS學習社


彙總各路觀點:

1.有人說,產品未動,PPT先行!

Q:廠家若聽到此質疑,就應該硬核一點,在全國上下愛國熱情高漲支持的風,順勢筆記本推出鴻蒙,硬起來!

2.有人說,等一二三年生態起來後再搭載鴻蒙。

Q:現在都不用鴻蒙搭建生態,你能指望一二三年後生態自己建起來?掃帚不到,灰塵不掉!

3.有人說,重裝個盜版Windows更省錢

Q:是時候發起人民戰爭,用盜版反擊帝國主義的封鎖了!

4.有人說,因為不成熟

Q:千萬不要小覷華為的實力,據說手機可以在一夜間換成鴻蒙。再說當初安卓2.0成熟嗎,不也是先推來再逐漸成熟的?

5.有人說,鴻蒙如果是基於Linux,就沒有必要再去搞個PC的OS了。

Q:深度也是基於Linux,為什麼要自搞一套?要想不受制於人,就得自成一體!

6.有人說,驅動適配問題

Q:既然筆記本廠家能搞出鴻蒙OS,怎麼會搞不出自家主板上的各組件的驅動?華為都整出比英偉達更牛B的芯片,怎麼可能會沒芯片驅動?

最後再腦洞大開一下:會不會收購Deepin團隊?如果會的話,是一個個的挖人好呢,還是整個打包收過來?


首之明



最近華為發佈的MateBook Pro筆記本憑藉首次搭載基於Linux系統狠狠的圈了一波粉,先不說搭載這款系統的版本到底能賣出去多少(就算賣出去大部分也是重新安裝盜版的Windows系統),單說華為的這個態度就值得我們點贊,畢竟想要打破美國的技術封鎖,手機&電腦系統層面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經歷美國製裁事件之後我們應該有很清醒的認知。

不過細心的消費者可能會發現,華為在售的MateBook Xpro所搭載的Linux系統是採用國產第三方的Deepin系統,而並非是呼聲很高的自家操作系統——鴻蒙系統。從本質上來講,Deepin和鴻蒙其實都是基於Linux深度定製而來,算是師出同門。而根據鴻蒙具備良好跨終端性的特點來看,鴻蒙系統應該是很容易就能移植到筆記本電腦上的,然而華為卻並沒有這麼做,反而是搭載了一款國內的定製系統。

那麼為什麼華為不選擇使用自家的鴻蒙系統呢?原因一:驅動適配問題

講道理,其實任何一款筆記本電腦或者臺式電腦都可以安裝基於Linux開發的桌面操作系統,並且也有很多選擇。然而系統是可以裝上,但是絕大多數基於Linux開發的系統對於驅動的兼容性都非常差勁,要麼是顯卡驅動不適配,要麼是主板驅動不適配等等, 也就是說,這些版本的系統大多數都是隻有系統這幅“殼子”而沒有應用的“靈魂”,能裝而不能用。

而鴻蒙作為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統,除了在榮耀智慧屏上面搭載過之外就再沒有出現過,可以想象,其應用生態體系的建立尚且處在起步階段,這些驅動的支持會相當的薄弱。

而且不要忘了,像英偉達等等一些重要的硬件企業也都是美國的企業,根據實體名單的限制,華為想要得到他們的支持其難度之大可以想象。沒有驅動的支持,安裝鴻蒙系統的電腦開機都困難,何談使用?如果華為貿然拿出來這樣一款極不成熟的產品,真的不會被罵麼?這對於鴻蒙系統的口碑打擊那可就是災難性的了。

而Deepin系統是國內現如今發展最全面也是最成熟的一款基於Linux開發的桌面操作系統,目前已經得到了絕大多數驅動提供商的支持,英偉達也可以支持到10系顯卡。也就是說,目前安裝Deepin系統的電腦基本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原因二:應用生態問題

作為操作系統,如果沒有應用作為支撐,那麼就只是一副空殼子。鴻蒙系統目前雖然得到了國內一大票軟件開發企業的支持,但是那是在手機行業,其在PC領域的佈局基本為零,畢竟華為在個人電腦行業的影響力十分有限,想要在短期內獲得一些生態扶持是很難做到的。

而Deepin的開發歷史已經將近有十年之久了,所以其應用生態的豐富程度相較而言非常豐富,已經集成了諸如WPS,BLIBLI,迅雷甚至連Steam都支持了(流式傳輸),已經基本可以當做一臺正常的辦公電腦使用,所以華為筆記本搭載這款系統也無可厚非,畢竟是多了一種選擇。


華為在下一盤很大的旗

其實筆者認為,華為之所以專門發佈一款基於國產操作系統的筆記本產品,其實就是一種新的嘗試,試一下市場的反饋是什麼樣的,然後再經由華為強大的號召力使得大家關注國產操作系統,只要有人關注有人用,才會有人給予應用生態的支持。然後等到Linux系統的應用生態基本建立健全的時候,也就到了華為鴻蒙匹馬上陣的時刻了,不得不說,華為這一手是真的高明。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伊評科技


用了華為的系統,電腦用的幾十萬種電腦軟件估計你以後都不能用了,這些軟件必須重新設計,問題是這些軟件商憑什麼花錢改進來適用華為的系統呢,這就是生態,設計一個系統不難,國內做系統比華為強的一大堆,就是生態做不起來,系統已經被微軟壟斷了。


中國音響世界


華為的鴻蒙系統是在無耐的狀態下的發佈出來的,但是它有著自己的優點,那就不再受制於人了,並且很久多消費者還是比較期待新系統的到來的,因為大家都討厭了現在的系統,包括PC端的WIN系統,手機的安卓和IOS系統,而鴻蒙系統最少給大家提供一個新鮮感。那麼華為的筆記本為何不使用鴻蒙操作系統呢。要知道榮耀電視上憶經使用了。

其實這個原因也是比較簡單的,那就是用戶的感興趣,好奇與實際的使用體驗是兩回事兒,鴻蒙系統有了,用戶使用會不會習慣呢?這才是重點,同時就是它半機到筆記本,應用程序是不是沒有支持的很好呢?而對於用戶來說,沒有程序的支持,再好系統也是空高牆呀。


黑米桃


原因很簡單,鴻蒙在PC端的應用太少。比不過鴻蒙手機應用,更不及深度的應用多。用戶買一臺PC回去,還是要用的,不能只講情懷。

之所以在智能屏首先部署鴻蒙,是因為電視用戶很少自己安裝其他應用,而基於電視的鴻蒙應用已經基本完備了。


飄162829324


華為開了個大型百貨商場(鴻蒙百貨),但是市場眾多知名品牌商家(App)尚未入駐,請問消費者會去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