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安執導的電影《色·戒》?

zpeng0815


影片《色·戒》是華人著名導演李安於2007年拍攝的一部商業藝術大片,根據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它以20世紀40年代的舊上海為背景,講述了進步青年為刺殺汪偽特務漢奸易先生,以王佳芝為誘餌施展“美人計”,卻在計劃即將成功之時,因王佳芝走漏風聲而導致行動失敗,致使許多青年被害的故事。

影片以張愛玲的原著小說的故事框架為基礎,用電影的手法把小說中的人物進行圖像化處理,注重用影像表現小說中的各種細節,將小說中人物的複雜性、社會的冷酷虛偽以及人物愛慾與使命交錯的內心掙扎表現得淋漓盡致。

  

  電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儘量符合張愛玲小說作品的原貌,又根據電影影像化的表現特點而將有的人物形象做了符合故事情節的處理。

例如主人公易先生在小說中是這樣被塑造的:“矮小,穿著灰色西裝,生得蒼白清秀,前面頭髮微禿,褪出一隻奇長的花尖;鼻子長長的,有點‘鼠相’。”這與影片中的梁朝偉的形象存在一定的反差。

  王佳芝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也是被張愛玲傾注了大量心血的一個人物形象,由於小說中對王佳芝的描寫側重於內心活動,所以在電影改編時會遭遇一定的難度。李安在這個方面處理得還是比較好的。首先,從演員的選擇上,儘管湯唯的臉型比較古典,身材也沒有張愛玲筆下的王佳芝豐滿,卻更符合傳統意識下對中國女人審美的標準。因此影片中的王佳芝雖然不算驚豔但別有風情,但是她含情的眉目、剋制的眼神,傳達出一種欲言又止的情境,這一點與張愛玲的原著中描繪的形象十分貼合。

  這些情節的設計恰恰體現出影像化人物塑造的手法在小說改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也為張愛玲作品的改編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李安導演最厲害的地方,是可以將複雜的故事簡單化;但在簡單之餘,又可以讓人提煉出深遠。

我眼中的色戒,不是關於家國大義,也不是關於愛恨情仇,而是倆個相似的人,在極度恐懼的環境中,彼此依存,甚至不得不依靠最原始的慾望,來證明活著的意義。


老鷹電影


從電影畫面上看,《色·戒》確實很精彩,動作流暢尺度大,看得人血脈噴張。

但是也是因為尺度大,突破傳統的文化底線,所以被封殺了,連演員也被封殺了。

而且,尺度太大還有個壞處,那就是讓人忽略了電影內容,至今為止我看那個片段不下十次,卻沒有看過整部電影,對影片內容的瞭解一直停留在“梁操唯”的水平上。

這就使得很多人把導演李安定性為三級片導演,損害他在觀眾心裡的形象。

總而言之,《色·戒》這部電影的存在弊大於利。


鮮娛湯


首先李安發現了《色·戒》的價值,在他拍之前,這部小說是被低估的,這也是電影《色·戒》的價值之一。

其次再看電影表達和小說內涵的契合程度。李安解讀了幾分小說的精髓。

張愛玲寫作《色·戒》耗費了整整25年。張愛玲在卷首語寫道:“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發表後,各種考證小說的原型,還有人說這是張愛玲為了自己和“漢奸”胡蘭成的愛情做的託辭。我不這樣認為,張愛玲恰是擔心有這樣的誤解才遲遲不願發表,而我們更應該尊重小說的藝術價值。

故事主線是女主角王佳芝和一群愛國學生策劃刺殺漢奸易先生,王佳芝作為誘餌,以性的方式接近易先生。時機成熟時,王佳芝卻在緊要關頭放走了易先生,於是全軍覆沒。張愛玲在文中說:通過女人心的是陰道,那到底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間有沒有愛情呢?電影有沒有表現呢?

李安在角色的選取上眼光是很獨到且準確的。湯唯飾演的王佳芝,清冷出塵,又有內心的掙扎,她沒有戀愛過,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愛上了易先生。梁朝偉飾演的易先生,皮肉下面是另一個城府,迷戀權利,享受征服。兩個人都是在危險邊緣遊走的人,身份模糊。電影中展現出兩個人通過性找到了彼此的定位,雖然時時恐懼,但是兩個人卻有了一點溫存。

小說中在易先生給王佳芝買鑽戒的時候,有一段王佳芝的心理描寫。生死一線的時候,她不是在想家國大事,“此刻她也再也不會想到她愛不愛他,而是——這個人是真愛我的!”前一秒還要置他於死地,下一秒就要他永遠活下去,這是她說出“快走”兩個字的原因。

她愛到不自知,直到發現易先生是愛她的,她才發現此時此刻只有他和她兩個人的世界了。小說是很凌厲淒涼的,電影的處理是在結尾梁朝偉摸著王佳芝睡過的床,眼含淚水,人性化了易先生,也側面體現出易先生愛過王佳芝。這種手法相比於張愛玲更加溫和。

通往女人心的不僅僅是陰道,而是女人發現這個人是愛她的,心理防線才會徹底失守。





夏小淑


我對於梁朝偉的喜歡就是從這部《色戒》中開始的,甚至經常會回過頭再看一遍。

對於這部片子,我想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去看:

沒有一個好人

幾個大學生試圖想殺一個大漢奸。在暑假的時候策劃了一場相遇,利用王佳芝來勾引易先生,暗殺不成,殺了一個走狗,平時租房子租車把錢花完了,生活歸於平靜後又把王佳芝叫來,繼續勾引易先生,實行下一步計劃,所有人都把她放在了一個極危險的位置,甚至據點的聯繫人都對她道德綁架,所有人都應該清楚,這本不是她自願的。

畸形的愛

鄺裕民是個懦夫,他甚至連一個吻都不敢給王佳芝,王佳芝做的一切,都是因為鄺裕民的志向,但是這個人根本不能給他安全感,鄺裕民可能是一個好的戰士,但他不是一個好的愛人。

易先生是漢奸,但是是唯一對她好的人,從開始的眉目傳情、佔有到後來肯為她買一顆大鑽戒,一向謹慎的易先生僅僅是對她不設防線。但是到了最後,王佳芝和鄺裕民他們的計劃暴露,易先生不敢相信也不願意相信,對著那個鑽戒,極力撇清自己的說:“不是我的”。

都是可憐人

王佳芝是可憐人,到死都沒有人替她收屍,但是有些人活著,他們就像死了一樣,易先生是,易太太也是。

麻將桌上的端倪能看出不少的故事,易先生和在座的幾家太太都有點瓜葛,但是易太太仍然鎮定自若,好像已經習慣了,明知道易先生對王佳芝有了好感,仍要裝作沒看見。

沒有王佳芝的易先生選擇了自保,甚至不親自審問,看著那間空蕩蕩的屋子,眼裡浸了淚水,沒有王佳芝可惜、遺憾、傷感,但不是不能活。

最後還是想說,梁朝偉演技真的很棒很棒。


蟲蟲愛追劇


2007年色戒上映,讓李安導演又捧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獎盃,距今已經十幾年,當年因為裡面色情場景和影片被禁而被大眾熱議的電影,卻依舊沒有被遺忘,脫離開獵奇的眼光來看這部電影,會發現就像李安導演的其他電影一樣,色戒也同樣讓人有發自內心的感動。

為什麼電影中要有這些情色場景,是為了噱頭嗎?李安不僅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導演,他更擅長的是通過故事來讓我們看到人的真情實感。如果我們把中間的情色場面,把它當成李安電影中普通的情節來看的話,色戒中易先生與王佳芝兩人單獨在一起的場景就可以看成斷背山中傑克與恩尼斯的斷背山,它與世界上其他的一切無關,即使王佳芝背後有共產黨的組織,易先生也有投靠的日本人和時刻管控著他的張秘書,然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卻放下了各種社會關係,兩人看起來各有使命,卻同是天涯淪落人,因此才能讓觀眾看到他們在其中投射的真實的感情。人們的感情中少不了性,那麼電影中也沒有什麼理由避免描述這些事情,因為這一切都是人物會發生的自然的反應。易先生和王佳芝因為性的吸引力而走到一起卻在無意之間透露了自己的內心。

這部電影到底在說什麼呢?我覺得說的是人內心隱秘而真實的情感。我們常常說一個人愛不愛自己,只有問自己的心才知道。而這部電影也同樣表達了這樣的主題,那就是表面上為人讚頌的情感有時候卻敵不過處於陰暗處,出於人性而迸發出的真心和溫情。

導演為王佳芝安排的他生命中的幾個男人,一個是拋棄了她的父親,一個是她暗戀著卻為了自己的事業兩次把她送到了別的男人手中的鄺裕民,還有一個是常常嫖妓經驗豐富的和王佳芝有了第一次的梁潤生。王佳芝被父親拋棄,寄人籬下,說明她內心是缺愛的,如果說愛情就是光明的,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慕的話,她沒有真正愛上鄺裕明,如果說愛情就是性的話,她也沒有愛上經驗豐富的梁潤生。因為王佳芝只是他們眼中一個可憐的女孩,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在易先生眼中王佳芝不僅僅是一個暗殺他的女特務,也不是麥太太,是一個他傾注了太多欲望和關注的女人,所以他才會對王佳芝說出自己看到張秘書的嘴張著,什麼都聽不進去,想到的只有你。易先生明明知道王佳芝是女特務,卻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和她幽會。王佳芝明知道易先生是漢奸,最後關頭卻背叛了自己的組織和國家向他通風報信。

王佳芝為了這份愛付出了一切,我們可以解讀成女人就是心軟,可以說性是通往女人內心的唯一通道,然而這不是愛嗎?感情有的時候就是這樣混沌,自己都渾然不知,就衝動的做出了不一樣的決定。又是這樣的清晰,清晰到別人都不知道,只有自己心裡明白,在自己內心說一句,原來這個人是愛我。就是導演李安想說的感情。




可能文藝


色戒劇照

電影“色戒”火遍大江南北的那年,所有人都記住了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間的愛恨糾葛,梁朝偉用精湛的演技和與生俱來的憂鬱氣質,迷倒了電影裡的王佳芝,也收穫了熒屏之外無數少女的芳心,然而電影終究只是電影,真實歷史上的易先生與電影裡的角色相差甚遠,他與王佳芝之間的一切亦不纏綿悱惻。

丁默邨(左一)

易默成的原型是丁默邨,偽汪精衛的特務頭子,也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殺人魔窟的特工總部主任,他的心機城府極深,平日裡低頭走路,沉默寡言,如果不瞭解他的真實身份,屬於丟到人堆裡毫不起眼的那類人。除此之外,他有著敏銳的直覺,超乎常人的洞察力,這讓他常常在與自己的敵對人交鋒時,對方還沒有先出手,他就已經做好了一切防範。

丁默邨好色,即使患了嚴重的肺病,也流連花叢裡,身體瘦弱的他甚至仰仗春藥與漂亮女子廝混,所以當鄭蘋如——王佳芝的原型人物,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那時年華正好,明眸皓齒的她一下子就吸走了丁默邨全部的目光,丁默邨將她留在了自己身邊,讓她做自己的秘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他的情人。

鄭蘋如,上海《良友》畫報

鄭蘋如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子,她是去暗殺丁默邨的間諜,但同時她又是單純的,因為她沒有接受過任何間諜訓練,換言之,就是一個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殺手,而她完成任務所憑藉的,一是一腔熱血,抗日戰爭爆發後,國難當頭,她義不容辭;二是她美豔不可方物,年僅十九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上海《良友》畫報的封面女郎,美色是她武器,而且能殺人於無形。

然而不幸的是,這樣的鄭蘋如遇到的對手是丁默邨,一隻老奸巨猾的狐狸,面對美色,他可以一邊神魂顛倒,一邊卻又清醒理智。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最開始的時候,他是沒有覺察到鄭蘋如的不對勁的,並不是他不夠精明,而僅僅是他對鄭蘋如是有信任的,而這信任來源於鄭蘋如曾經就讀與民光中學,恰好丁默邨曾經又是民光中學的校長,所以他們算是能扯上一點師生關係。只是儘管如此,最終鄭蘋如還是露出了破綻。

色戒劇照

那是在他們交往了幾個月後,丁默邨和鄭蘋如共進晚餐,用餐後,鄭蘋如對他撒嬌:“聖誕節快到了,你送我什麼呢?”,在得知鄭蘋如想要一件皮大衣後,丁默邨帶她去了一家皮貨店,可就在鄭蘋如挑選大衣的時候,他注意到在櫥窗的玻璃外有兩個人在打量他,幾乎是一瞬間,他就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馬上從一扇門衝出去,撲上車,就在那一刻,果然,槍聲響起。

作為一個平時睡覺都不在臥室睡的人,這次的刺殺馬上讓丁默邨意識到了點什麼,很快,他就調查出了所有與這次行動有關係的人,而鄭蘋如的名字出現在這其中的時候,他是既意外又不意外的。

色戒劇照

對於這一切,鄭蘋如是不知道的,不僅僅她不知道,她的上級也都毫不知情,當丁默邨已經對她瞭如指掌,以上帝視角注視著這一切的時候,她還天真的以為,因為那天買大衣是自己提出來的,所以他不會懷疑到自己的身上,於是又給丁默邨打了電話,約好下一次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12月25日,鄭蘋如帶著一把手槍和必死的決心去赴會,太過年輕的她,此時此刻還沒有意識到危險正悄然而至,她以為自己會和丁默邨玉石俱焚,又或者丁默邨已經是她甕中捉鱉的那一隻鱉,可事實上,那天最後等待她的是4輛車和20多個特務。

在丁默邨的安排下,鄭蘋如被捕,她最終被秘密處決於滬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中,年僅22歲。

鄭蘋如

鄭蘋如和丁默邨之間的所有往事,說白了不過是一個愛國女子刺殺一個漢奸失敗,在這段關係裡,丁默邨好色,而鄭蘋如任務在身,丁默邨有沒有對鄭蘋如真的動過心,我們沒有確切的答案,但鄭蘋如對他,卻是實實在在一分情都沒有,在她的心裡,一直有著一個喜歡卻最終沒有在一起的人,那就是一個叫王漢勳的空軍軍官,只可惜向來情深,奈何緣淺,最終他們還是錯過了,鄭蘋如死後四年,王漢勳也因意外去世,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亭殿閣


《色·戒》只是被刪減而沒有被禁是個異數,但後面湯唯成了代罪羔羊,而被語焉不詳地封殺。這部片子的大逆不道不一定是因為男歡女愛那點隱秘,更深層的原因是《色·戒》觸犯了某種禁忌。

愛情本來是反社會的。兩個相愛的人,會形成一個封閉的環形世界,而與整個外部世界無關,這是情人間的隱秘,符合人性,比如《神鵰俠侶》中小龍女與楊過二人相攜而去飄然歸隱,在這個層面上每對男女都是古墓派傳人。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雖說李安一直在避免重複自己,但《色·戒》還是走的早期《飲食男女》的路子,只是把它放到了更宏大的家國天下的背景之之中,用身體干犯整個強大的政教傳統與主流價值觀。

李安一直關注一種原始的東西,甚至不惜讓湯唯飾演的王佳芝為虎作倀,就像張愛玲在《小團圓》中寫的那樣:“雖然她恨他,她最後對他的感情強烈到是什麼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們是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係,虎與倀的關係,最終極的佔有。她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相對於對湯唯的角色,李安對梁朝偉給予了更多同情,“面對突然而來的遭逢,他不想邁步,又忍不住想有所捕獲。”

“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他不僅鑽進了她的身體,也鑽進了她的心。李安在拍《臥虎藏龍》時曾說,“最重要的是決不能丟掉觀看影片本身獲得的樂趣,而那是一種最為原始的快樂。對此你不必羞羞答答,或故作高深。”在現實生活中看似溫文羞怯的李安,在他的電影裡從不羞羞答答,《色·戒》裸露的不僅是肉體,還有那秘而不宣的男人心事。

李安這種用男人最隱秘的心思,最原始本真的情感與主流價值觀的對抗是一以貫之的,他的同性戀題材、大尺度性愛鏡頭、對美國式戰爭英雄的解構,都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老莊門徒


說起《色戒》,印象最深的還是多場以假亂真的激情戲。

(因為看的是一開始的無刪減版)。

也許我只是一個不懂藝術的平凡俗人的原因吧。

不管影視界把《色戒》定義為什麼片,

我個人是認為《色戒》是拍的最好的三級片。

因為故事情節緊扣人心,激情戲又能以假亂真,

看的讓人目瞪口呆,心跳加速,遐想聯翩。


CKJU


在我看來,電影《色戒》之於李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總之,這麼多年過去,我還能記得這部電影如一股異常強大的衝擊波,直接衝進我的內裡,讓我望見了人性中原本很難望見的幽暗之處。李安在這部電影裡深刻地解析了一次人性。怎麼都不能輕描淡寫地略過她的。所以,再來聊聊李安導演的電影《色戒》吧。

首先要為李安超凡的想象力喝彩。

對於張愛玲的作品,我因為喜歡而特別地認真對待。但她的《色戒》,還真的沒甚看懂。起碼我沒有看出李安在電影裡表達的那些意思。看了N遍小說版《色戒》,覺得根本不如張愛玲的其它小說那樣好看。因為根本沒什麼故事嘛。

可是李安的電影《色戒》我看懂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懂(自認為哈!)。那些小說中沒能表達出的意思,李安都用他的電影語言表達出來了。故事編得合情合理,人物刻畫入木三分。看來我還是水平低呀——小說本來就需要比理解電影更深的功夫。更別說是篇張愛玲想藏東埋藏西的小說了。好在還有李安版的電影《色戒》,讓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曲線對一事物進行充分的認識。還好有李安這樣想象力超凡的人,用電影詮釋我看不懂的張愛玲。

為張愛玲無所畏懼的追求真實感嘆

女人總是喜歡言不由衷、半遮半掩。搞得男人總結出一條經驗之談——女人的話要反著聽。女人是不會勇敢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的,特別是張愛玲寫書的那個時代。可張愛玲通過她的小說《色戒》真實地書寫了一個真實——對於女人來說,愛情超越一切!張愛玲無所畏懼地追求真實,還表現在她對於胡蘭成的這段感情,愛就愛了,任憑他是誰。一直覺得她的《色戒》,是她向世人的一個道白——關於愛上胡蘭成這個事。看過《色戒》,我想沒有觀眾會恨王佳芝,沒有觀眾會責怪王佳芝在被鑽戒的光澤晃暈了頭時,真實地面對了一次自己心目中的愛情。就如同沒有人責怪愛過漢奸胡蘭成的張愛玲一樣。

為梁朝偉的易先生遺憾

都說梁朝偉的易先生演得好,我卻覺得他演的易先生太好了,反而讓我有些遺憾。要知道易先生是心狠手辣的特務頭子。那樣一個角兒,不是裝幾個奸詐的表情,說幾句惡毒的話,擺幾個陰狠動作就可以出得了彩的。梁朝偉太優秀了,怎麼都難把他與易先生掛上鉤。而如果不是特務頭子易先生,王佳芝對易先生的愛情就失去了合理的根基。易先生因為職業的關係,對單純的王佳芝有心理上的依賴。王佳芝是治療易先生因殺人太多而引發無限恐懼的一劑良藥。因為不可缺少,才有了那些在王佳芝眼裡視為愛情的舉動(一個男人花那樣大的價錢,說明男人的在乎,而男人在乎一個女人,那就應該算得上是愛情的吧!),有了王佳芝無怨無悔對崇高使命的背叛。這部電影因為梁朝偉一貫的優秀,而少了些許穿透心壁的力量。據說,大陸版的《色戒》,對易先生的戲刪了不少,那就不能怪梁朝偉了。

為湯唯略顯稚嫩的表演一笑

難得這樣的世界還有湯唯這樣氣質的人。氣質好得如同與這個混沌的世界無關。她長得很中國,很中國民國那個時代。李安真是慧眼獨具的。湯唯能經受這部大戲的考驗,實屬不易。現在為了事業豁出去的女人已不是什麼稀奇。只是她這次的付出,一定是超過了她心理底線的,不然她不會常常在片場獨自落淚。看著她不時流露出的稚嫩(不算她必須表演出的那一部份),我非常同情她。看得出,在電影裡她真的太稚嫩了。畢竟她還沒到張愛玲寫《色戒》時那個年齡。沒有經歷,又怎能懂得。她是要費多大的勁才能達到李安的要求呀。好在已經交卷。這麼多年過去,她為《色戒》所揹負的,也都過去了。





多瑞的視線


《色戒》改編自作家張愛玲同名短篇小說,以 20 世紀 40 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我覺得這部電影不是一部單純的三級片,裡面雖然有色情的情節,但都是為了劇情裡的情節考慮是有必要的,因為性愛也是愛情中的一個重要的環境,因性成愛,不可否認湯唯的扮演者王佳芝在接近梁朝偉的扮演者易默成的這段時間裡成產生了感情,尤其是最後他看到易默成送給自己的鴿子蛋鑽戒,知道易默成對自己的在乎,女人都是感性的,所以她的感性超過了理性,下意識的救下易默成,也直接導致了這次刺殺的失敗。該片主要想表達的是,個人在那個大的環境下的一些矛盾和時代下的一些無奈,全篇最後的大的矛盾就是王佳芝的心裡的矛盾,諷刺的是雖然王佳芝久了易默成,但是易默成最終還是決定處死王佳芝,看得出易默成最後有一絲掙扎,但是因為立場和理性他還是處死了王佳芝。

這部電影完美營造了小說裡的時代的背景環境,讓人很好的融入故事裡,感受到那個時代下人性,政治,愛情的幾個因素的碰撞產生的反思,並且當年獲得了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攝影,金馬獎最集劇情、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等。所以不得不說這是部好電影,而且是有內涵,給人帶來一些思考的好電影,不要因為裡面一些色情鏡頭而把它定義為一部單純的三級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