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到底行不行?國家成立股市的目的是什麼?

春天好帥


站在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待A股,A股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證券市場,如果沒有A股我國經濟發展沒這麼快,如果沒有A股我國經濟在1990年就會出現問題,如果沒有A股我們經濟領域的很多難題都無法解決。所以,A股對中國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為什麼這麼講呢?

1988年是我們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也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次遇到的通貨膨脹,當時是經濟發展遇到了問題,大量的國企發不出工資,大量的國企破產,四大銀行,工農中建也遇到了大量的不良企業貸款還不上,怎麼辦?股市是在這種情況開始成立的,成立的目的是通過證券市場融資解決企業融資的難題,正是證券市場的成立化解了我國當時的最大經濟難題。

從此,我國證券市就成了造富的機器,於是億萬富翁,十億級的富豪,百億級的富豪,千億級的富豪批量從證券市場產生,股市成了一架造富的機器。我國證券的發展速度是世上最快的,我國證券市場從無到有,只用了二十九年的時間,市場規模就成為世界第二。我國股市能取得如此巨在的成就,主要原因是我國股市從設立之初就定位是為融資服務的,是一個融資為主的市場,快速發展大量融資是我國股市的主要目的,這一點到現在也沒有改變。

正是因為我國股市發展速度太快,把融資當成了重點,投資功能弱化,導致了我國股市大而不強,投機成了市場的主流,投資者成了為股市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群體,上億投資者默默的為股市的發展做出貢獻,不離不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最可愛的投資者。

您的企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投融資聯盟圈諮詢。筆者在頭條專欄《未來的暴利產業與模式》及《最賺錢的方法和行業》已推出。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資金,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資本運作,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A股和男足一樣,30年過去了,還是那個水平,依然停滯不前,要問A股到底行不行,大家看看自己的賬戶就知道答案了。

30年過去了,有多少財富在股市灰飛煙滅,有多少家庭在A股支離破碎?

成立股市的目的,如果按照書本上說的,股市的功能有:1.投資功能;2.融資功能;3.價值發現功能;4.優化社會資源配置。

但是,在A股,似乎不能完全按照書本上講的理論來理解,它和中國經濟一樣,具有“中國特色”,具體有哪些特色,個人認為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過分強調融資功能,而忽視了投資者回報和保護:

在A股,已經演變成了上市公司的提款機,缺錢了就想辦法上市,上市後又缺錢了,就再想辦法再融資,A股在他們眼裡成了常割常有的“韭菜”,新股不斷批量發行,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融資、債轉股、定增配售等等各種再融資層出不窮,都將貪婪的手伸向二級市場,而不顧市場壓力,更不理會投資者回報,這樣的市場,只會讓大家心寒!

二、增加國家稅收:

在股票交易中,要交印花稅,目前印花稅的費率是千分之一,遠遠高於券商佣金萬2-萬5的水平,目前滬深兩市每個月所產生的印花稅大概在100億左右,這是在目前行情低迷、成交量非常小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稅收所得,在行情好的時候例如2015、2016年的時候,每月的印花稅達兩三百億,全年的印花稅達2000多億,從這點來說,股市是一種“負和”遊戲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三、財富再分配的過程:

如果不考慮稅收和券商佣金,股市的資金從理論上說是大家資金的總和,一部分人虧的錢與少部分賺的錢是持平的,股市的相互博弈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財富的再分配過程,這就跟打麻將是類似的,算上付給“麻將館”老闆的費用,輸的和贏的錢是持平的,只是經過一陣博弈之後,錢換了主人!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A股建立至今已經二十八年了,到底行不行,今年誰天天在二級市場上炒股的股民,才會心理有真正的答案。A股這麼多年來,跌多漲少,牛短熊長,散戶虧得多,賺得少,而且長期熊市,真正賺錢的機會也只屈指可數的幾次。

1991年國家成立股市,主要目的是給國有企業解困,把大量國企進行上市。2001年,由於銀行業出現了大量壞賬,於是股市就是為國家來分憂,就是銀行將不良資產剝離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然後再在A股市場IPO。當時國有銀行的集體上市,就是要讓他們健康發展到今天。

而現在成立A股的目的,就是解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創新型科技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只要股市的融資功能不失,A股就有一直存在下去的必要,而一旦A股的融資功能喪失了,這個市場就沒有存在下去的理由了。

正是由於A股上市公司主要來融資的,所以他們在發行新股時,定價有些偏高,這就導致了新股破發事件經常發生,這樣就導致了富了上市公司管理層和大股東,套死了二級市場上的小散戶。中國政府成立A股市場的目的,就是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分擔掉一些銀行放貸的風險,更好的為中國經濟騰飛助力。至於中小投資者是否賺到了錢,這並不是監管層所要關心的。


不執著財經


談起我們國家A股,很多人的心情還是不一的,大多數估計都是嘆氣感嘆!美股道瓊斯指數走了10年,從7000點附近漲到目前的27000點,翻了將近4倍了。再看A股,十年前就是2500點,十年後還是回到了2500點。雖然期間也產生過牛市,但是來的快,走的也快,像過眼雲煙!

2018年股市在經歷了2015年下半年熊市大跌、2016年熔斷大跌,再到2017年結構性牛市,但是中小創大跌的情況下,2018年大家在滿懷憧憬下,三大股指年跌幅超30%,甚至快到40%。年跌幅統計在成立股市20多年來,排在僅次於2008年大跌之後。股市十分低迷,股民和機構今年都是虧損慘重。不論你是有20多年經驗的老牌基金經理,還是入市不滿一年的新散戶,在今年虧損都非常嚴重。

至於今年下跌的原因,主因在內,客觀原因在外。國家監管層實施去槓桿政策,強監管政策,對股市造成了一定壓力,導致A股下跌,同樣大量發行IPO導致大規模解禁,也是今年股市上漲面臨的一個巨大壓力,今年大小非解禁市值非常高。客觀原因自然就是美國的影響,導致A股大跌。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A股的投資者構成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散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低,恐慌情緒重,對待極弱的市場產生了助跌作用。

至於A股到底行不行,這個要看股市的本質:建立資本市場的目的是給優秀的企業提供再融資渠道,利用更多的資金髮展實體經濟,造富社會。其次目的,給廣大投資者提供正規的投資渠道。股市反應的是實體經濟的未來,目前我們股市下跌速度太快,已經屬於非理性下跌,但是我們國家的經濟還是保持著一個穩定的增長,一切風險都在可控範圍內。所以說,A股今年的下跌脫離了基本面,不符合下跌邏輯。因此,在2018年10月19日,一行兩會加國務院的領導表達了對A股目前狀態的看法,集體認為A股目前下跌過多,不符合中國基本面發展。所以,對A股要保持信心,對中國經濟保持信心!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本人問答,認為對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點贊,也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你把你瞭解的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訴大家,一起學習一塊進步!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


材疏學財


A股行不行,看你站在什麼角度看了!


站在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A股非常行,可以說是全球第一!

A股30年,累計為接近3800多家企業提供了融資服務,沒有A股,這些企業哪來的資金擴大再生產?沒有A股,這些企業憑什麼做成這麼牛的企業?新股上市,定向增發,配股,一條一條的融資之路,A股股民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企業強,經濟強!


站在散戶投資的角度,A股就需要努力。


30年的股市,真正發展的30年,其實是最近的10年,除了2005 2006 2014年之外,其餘的年份,不是大跌,就是暴跌,就是橫盤。十年前股市3000點,現在還是3000點,投資效益極低,絕大部分個股表現很差很差!


站在大股東的角度,A股造富能力也算是第一!

只要能上市,就可以套現,基本上上市都是億為單位,也就是隻要你能上市,你就是億萬富翁。現在是一週四家,所以基本上每週就有4個以上的億萬富翁。牛!


股市,目的是企業為了擴大生產,向社會融資;散戶,通過股市,把錢投入企業,企業做大做強,再分紅回饋散戶,這是股市的目的;國家設立股市,目的也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只是,有一些不法之徒鑽空子,魚肉散戶!大家覺得呢?


我是我是螞蟻聊股市,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螞蟻聊股市


你說行,還是不行?

一、賺錢的說行

你從股市賺錢了嗎?賺錢了,估計你說行,沒賺錢,估計就說不行了。A股7虧2平1賺,所以大部分人都會說A股不行。

但A股行不行,其實不能光從賺不賺錢來衡量。關鍵的是要轉換思維,要查找自身問題,向那些能賺錢的人學習。不僅僅是股市,大部分行業都是如此,都有二八定律,所以,儘量少問A股行不行,而要問自己行不行?

只要還想在A股市場混,就必須眼睛向內。不要光盯著IPO合不合理,不要盯著監管還有沒有問題…就像一個人,哪有沒毛病?如果只盯著股市存在的毛病,就能讓自己股票水平提高,那也行。

二、為啥設A股

設立A股,最初是聚集資金為國企解困的。

不僅僅是A股,所有股票市場設立基本目的都是一樣的。一是能融資,就是讓那些需要錢發展的企業來融資。二是能投資,就是那些出錢的人能夠通過股票(股份)來獲得分紅和轉讓股份(交易)獲利。

只不過A股重融資輕投資功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很多企業就不分紅,即使一些企業分紅還比銀行存款利率低!所以,很多人在股市,就只能通過“差價”交易賺錢,造成投機氛圍濃厚。

謝謝您的閱讀、點贊和轉發。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或者關注我後私聊,方便加入我的頭條股友群交流探討。


投資悟道


  • A股到底行不行?這幾天的盤面已經很清楚地告訴大家了。

  • 現在的市場還是太脆弱了。只有上證50在那裡強勢護盤。中小創很多個股非但不漲,還創新低了。今天的盤面情況,創業板再創新低啊。如果沒有中小創的行情起來,大盤只是上證50在那裡拉來拉去,是不行的。
  • 現在美債收益率又不斷創新高,美股也漲了不少。因此,美股隨時有大幅調整的可能。如果美股大跌,A股這樣子也是跟跌不跟漲的。這樣下去,前面的2638點也是有點危險啊。
  • 國家成立股市的目的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上市,實現直接融資。當然也是為了讓一些投資者通過價值投資的方式在市場裡面有所收穫。只不過A股向來熊長牛短。想要在裡面賺點錢難上加難啊。不虧已經是萬幸了。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股票投資,務必要按照大勢走勢選擇投資方式。

以下3點很重要:

1:在股市趨勢上漲到一定程度後甚至出現全民瘋狂時,務必做到減持變現回存儲備。

2:在股市趨勢下跌途中選擇激進股投資時,務必小倉操作以備臨場失誤導致全局受損。

3:在股市低迷築底中,可將賬戶內的結餘資金投資量增大,之後繼續將牛市後期回存儲備的備用金分批調入股票賬戶。按照職業操作來說,總投資額度可以達到投資資產的70%,只留有30%的備用金,甚至可以投入80%的投資資金,結合選股進行縝密操作。

2019年,是A股職業操作者的重要投資年份,選標與操作模式更為重要,這意味著能否贏得未來的10-15倍的利益革命。

縱觀歐美股指與富時A50,2019年應持續下行尋找合理迴歸位置,A股指數當然也存在顛簸,三大指數下跌速度會出現一定分歧,但部分個股已經在2018年底開始築底。


分享A股獨到見解,簡單直白不含糊。感謝關注及點贊,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或者關注後私聊。


勝算2020


問“A股行不行”就如同問中國奧運代表團行不行,答案當然是行啊。


為什麼把A股比喻為中國奧運代表團呢?因為A股市場上的股票就跟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運動員一樣,有能夠拿到好成績為國爭光拿金牌的,像乒乓球隊員。例如一些非常優秀的上市公司可以用最好的經營業績穿越牛熊,為投資者帶來長期投資收益,像格力電器和貴州茅臺等股票。



就像奧運代表團裡也有一些從來沒拿過獎牌的項目和運動員一樣,A股市場上有3000多隻股票,有強也有弱。好的股票可以穿越牛熊,少數經營不善或者是有財務造假嫌疑的垃圾股卻是把股民坑慘了,比如保千里和金亞科技等股票。


所以A股行不行,不同的股民應該會有不同的答案。如果問一個長期持有格力電器和貴州茅臺等股票的股民,答案肯定是行啊。但如果是問買入保千里等股票的股民,答案很可能是破口大罵。



國家成立股市的目的是首先是幫助實體經濟融資,用更多的資金擴張生產規模和升級經濟;在幫助優秀企業融資升級的同時,也幫助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投資收益。而目前國家成立股市幫助實體經濟融資升級的目的顯然已經達到,也是成功的。


但股市分牛熊,熊市容易虧錢的客觀規律,還有“七虧二平一賺”的本質,註定了只有少數股民先富起來,其他股民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去慢慢等待。等到新的牛市來臨,賺錢也就容易了,慢慢等吧。


白馬華菲特


從牛熊轉換的週期來看,A股是牛短熊長,歷史上還從未出現美股那種長達近10年的牛市,最長也就05-07年三年的牛市,而且面對外圍股市的漲跌,也向來是跟跌不跟漲,試問這樣的股市能行嗎?就像昨晚美股大跌,結果今天A股跌的更猛,比漲不積極,比慘比誰都在行,也難怪有網友調侃:

本來股市漲跌也比較正常,但是A股如此疲軟的過程當中,監管還加快新股發行也太不能理解了,雖然上市公司融到了資金,但是融資6000億,市值卻蒸發了10萬億,而這背後卻是無數散戶韭菜去買單,哀A股股民之多艱。

至於成立股市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會有人說是為了發揮證券市場對實體的支持,通過股市給一些融資困難的企業進行融資。應該說全球大多數股市的目的皆是如此,只不過A股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在企業融資和股民賺錢之間,漸漸的傾向了前者,這也導致無論市場好壞,促使新股上市都是首要任務,如果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的話,也不至於在市場如此疲軟的時候不停發或者降低發行的節奏。因而最終的結果就是A股變成了一個少數人致富的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