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考古界有句傳言:“南有馬王堆‘東方睡美人’辛追夫人,北有老海州‘古墓麗影’淩惠平。”說的是分別出土於湖南馬王堆漢墓和江蘇連雲港海州區漢墓的兩具女屍,因其復原後的容貌美麗動人,考古愛好者便給了她們這樣的稱謂。

今天要講的,是有著“老海州‘古墓麗影’”之稱的淩惠平。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淩惠平容貌復原圖

2002年7月7日下午4時左右,距離江蘇連雲港西南城郊約7公里的海州石棚山風景區花園路基建工地上,一名挖掘機司機挖出了一連串整齊厚實的豎條木板和一具完整棺木,隨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市文管辦和市博物館人員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從墓葬形制來看,專家判斷此為一處漢代墓葬,除施工損壞了一小部分外,其餘部分保存得相當完整。整個墓的結構為一穴兩槨四棺墓,四具棺木均保存完好。專家將南槨室內棺編為4號棺,北槨室內由南往北依次編為1號棺、2號棺、3號棺,並將棺槨連同陪葬品悉數搬到了連雲港市博物館,以便進一步詳細研究。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連雲港市博物館

當博物館工作人員用一根鋼釺撬開3號棺棺蓋時,一具古屍從棕褐色棺液裡仰面漂浮上來。見此情景,博物館內頓時沸騰了,要知道,這是我國繼湖南馬王堆女屍、湖北荊州西漢男屍之後發現的第三具保存完好的漢代溼型古屍。經醫生和考古人員鑑定,該屍體為女性,身長1.6米,年齡在40歲左右,屍身皮膚基本完好,肌肉牽拉有彈性和韌性,神經和內臟器官保存基本完整。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女屍的保存環境異常簡陋,槨板上只有一層白膏泥,為什麼能完好地保存至今?要知道,同樣是“駐顏有術”,馬王堆女屍的保存環境可奢華得多了,棺外的六面包圍著1萬多斤木炭和成分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鐵的白膏泥層,還有厚厚的堆土。

再者,同一個墓葬中,同樣的環境和密閉條件,為什麼其他3口棺內僅存零星遺骨,唯獨1號棺女屍“駐顏有術”?種種謎團,使考古學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龜鈕銅印(“淩惠平”)

隨後,考古專家在其棺內的文物中,發現了一枚邊長為2.5釐米的青銅印章,印鈕是一隻栩栩如生的龜鈕,印章上清晰地刻著“淩氏惠平”,至此,墓主人的姓名已確定無疑。隨著“淩惠平”的出現,一場現實版的“古墓麗影”在科學界拉開帷幕。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淩惠平復原像

2002年12月 ,曾經成功復原馬王堆女屍頭像的中國刑警學院趙成文教授對古屍淩惠平頭像進行了復原。據推測,淩惠平生活在富貴顯赫的家庭,一生安逸舒適,因此擁有豐滿的顱骨,這為復原工作提供了便利。趙教授說,淩惠平圓形臉,柳葉眉,雙眼皮,櫻桃小嘴,堪稱“絕世佳人”。

這位出身富貴家族的漢代美人,雖姓名和容貌等信息浮出了水面,但關於其確切身份的猜測一直撲朔迷離。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淩惠平屍身

在同一個墓葬裡同時出土的男主人身邊,專家發現了一枚正方形龜鈕青銅印,略大於“淩惠平”的印,但字跡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男棺的槨板內側刻有“東公”二字,根據辭海中的解釋,“東公”即為有名望的人。而從出土木牘的文字記載內容分析,當時“東海太守”、“河南太守”等地方官員都派官吏前來參加葬禮,不難看出,男主人是一個身份不低的地方官吏。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在漢代,只有年俸祿在300~2000石的官吏才能使用龜鈕青銅印。因此,凌家地位至少在太守以上。那麼,“淩惠平”作為女性,怎麼會用上龜鈕青銅印呢?考古專家介紹說,中國西漢時期有女性封侯的制度,“淩惠平”或許是因為被封了侯才能獲此特權。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從出土的文物檔次看,淩惠平和東公的地位不低,墓室卻非常簡陋,出土的文物也相對較少,與辛追夫人的3000餘件陪葬品相比簡直是寥寥無幾。專家猜測他們的下葬應該是在匆忙中進行的,給人的感覺是當時還有許多事沒來得及做。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更不同尋常的是,考古人員在淩惠平屍體的腹部發現了一個直徑約5釐米的裂口,屍身更有被捆綁過的痕跡。而且當X光機掃過她的頸部時,專家發現她的鎖骨將頸部緊緊包裹住,呈現出漏斗的形狀,很明顯,正常死亡不會是這樣一種緊張的狀態。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為何駐顏有術存疑,身份存疑,死因也存疑,考古界對於“淩惠平”研究,或許會一直持續下去……

漢代女屍2000年不腐,容貌復原後竟是絕色佳人!

“千古之謎——淩惠平”專題陳列

2008年8月28日,“淩惠平”陳列館在連雲港市博物館試開館迎賓,以雙龍漢墓的47件文物為主線,以漢代古屍“淩惠平”的展示為核心,以本地出土的77件其他漢代精品文物的分別陳列,較為全面地展示了連雲港漢代時期的風土人情和人們的衣食住行等不同生活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