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是使婚姻走向結束的始作俑者

一、“我給的自由,差點毀了我的婚姻”

曾今跟朋友探討過婚姻的問題,說到婚姻問題,她最大的反應就是婚姻千萬不要順其自然。她剛說完我沒懂,後來她跟我哭訴著說:她結婚兩年,她跟他丈夫一點也不像夫妻,他不想管她,他也希望她不要管他,各幹各的就好。他很“佛系”,懶得去理婚姻上的一些問題,一開始她覺得丈夫說的有道理,畢竟每個人生活習慣不一樣,就同意了丈夫的想法,她也給了足夠空間和自由丈夫,什麼都順其自然,想做就一起做,不想做就各顧各的,該幹嘛幹嘛去,自己自在就行,這樣矛盾還能減少。後來她卻發現他離她越來越遠了。

“我給他的自由,差點毀了我的婚姻!”朋友說這句話時,讓人感到特別心酸。

她的“佛系”丈夫,對婚姻生活的一切都順其自然,讓她怒火中燒。他不曾想到,其實,順其自然是婚姻的一大天敵,不及時意識到它的負面影響,將導致這段婚姻走向結束。

結婚可以順其自然,但長久的婚姻是無法順其自然的。婚姻生活,需要經營,只有用心經營,才能收穫美滿幸福的婚姻。顯然,朋友的丈夫對順其自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解。

順其自然,是使婚姻走向結束的始作俑者

二、什麼是順其自然

豐子愷在《自然》裡說:“只要是順其自然的天性而動,都是美的姿態的,所有者都可以禮讚。”

“順其自然的天性而動”,它的意思是要順應規律、從本來就存在的特質去行動。婚姻生活中,夫妻關係是本來就存在的,而且夫妻關係理應放在家庭的第一位,所以兩夫妻因圍繞著夫妻關係進行相關的經營活動。而朋友的丈夫明顯違背了這一規律。主要原因在他對婚姻生活的順其自然有著深深的誤解:

  • 1.順其自然其實是對結果的順其自然

當我們對一些事情想要讓它變得更好時,往往會採取一定的行動去改善它,盡力了,我們就只能對結果持觀望態度了,這時候,我們就只能順其自然了。因為你該做的都做了,我們只能盡力完善過程,至於結果問心無愧就好,好與不好,我們都得接受。

可很多人以為,順其自然就是婚姻最好的狀態。其實不然,兩個人談戀愛久了,很多事情水到渠成,走向婚姻便順其自然,但經營婚姻生活是需要刻意而為之的,畢竟組建一個新的家庭,需要面對和處理的事情很多,日子過得是一地雞毛還是有條不紊,關鍵看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各自的態度如何,是順其自然還是用心經營將是不同的結果。

我們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卻很少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朋友的丈夫在跟妻子的相處過程中,卻採取了順其自然的態度,這無疑是向妻子宣告:我把你娶回家了,我的任務完成了,剩下的無非是搭夥過日子。這種有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的生活,又有何用呢?用一紙婚書綁住一個人,卻感受不到真心,這樣的婚姻是否有意義?

順其自然,是使婚姻走向結束的始作俑者

過程,一旦順其自然,那兩個人的交流必將大大減少,兩個人缺乏互動,感情的溫度下降,這將對婚姻構成莫大的威脅。遇到問題不溝通不解決,交給時間處理,等來的恐怕是心淡;一些家務事,誰想去做就誰去做,最終可能家不像家……

順其自然,只能是相對結果而言,過程還得用心經營。

  • 2.順其自然其實是無能為力的選擇

朋友的丈夫,總說順其自然,想幹嘛就去幹嘛,其實這是種避世的心態,懶得去應對婚姻生活中的瑣碎事,懶得去糾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對一些既發生的事情無力去改變,只能安慰自己,順其自然就會好起來。

正如,他們曾因為小產的事,冷戰了好幾天,後來就不了了之,每次朋友跟他商量再要一個孩子的事,他總是說順其自然吧。聽到這樣,朋友宛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孩子還沒面世就已夭折腹中,這是他無力接受的痛,但他又無力去改變,只能用順其自然麻痺自己。

內心的坎過不去,再怎麼欺騙自己,也是於事無補。與其如此,不如積極面對,打破順其自然的魔咒,讓順勢而為,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順其自然,是使婚姻走向結束的始作俑者

三、順其自然的本質——順勢而為,為所當為

婚姻生活中,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為所當為,也就是在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去幹什麼,來代替無為。只有處理好了過程,才能心安理得地任結果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是先見之明,更是對愛的彰顯。

什麼是愛?愛就是願意為一個人用心地去經營這份感情,並且享受其中。為對方捨棄一些小我,成全大我。在這裡,有三個方面,值得借鑑:

1.停止對“公平”的無休止追求

家不是一個追求公平的地方。很多人卻總是把“這不公平”掛在嘴邊。心思細膩的妻子會希望丈夫也一樣細心;有潔癖的丈夫同樣希望妻子也能像自己一樣愛乾淨。一旦對方做不到,就覺得不應該這樣,這樣不公平。

可是兩性之間,差異是一定存在的,男女天生就不一樣,也不平等,所以才能互補,才能互相吸引,成為彼此的需要,成為夫妻。

順其自然,是使婚姻走向結束的始作俑者

如果都一味追求公平,那不會做飯的人,是不是不用結婚了?那男人是不是也該學會生孩子了?

婚姻,不過是知道各自的不足,懂得取長補短,你多愛我幾分,我多還你幾分,一起去創造幸福的可能罷了。

愛,需要懂得“吃虧”,吃虧是福,多為對方著想,把自己的鋒芒收起來,把自己的溫柔展露出來,他不想去做的,你主動一點去承擔;她不喜歡的,你也選擇遠離。丟掉一些小我,才有更好的我們。斤斤計較,爭個面紅耳赤,到頭來,只會心生厭惡。

2.接受能力的差異,創建學習型家庭

在工作中,男女能力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男高女低,有的女高男低,無論哪種,都是屬於正常現象。但有的人總會帶著世俗的眼光,去妖魔化這樣的事情。覺得男高女低才是符合邏輯的,女高男低就會被覺得走不長遠,最好是門當戶對,旗鼓相當,才配得到祝福。

順其自然,是使婚姻走向結束的始作俑者

張晉和蔡少芬結婚時,張晉還是個無名小卒,而蔡少芬已是當紅女星,以前不被看好的他們,卻把婚姻經營得幸福美滿,張晉的事業也隨之風生水起,兩人的佳話在人們的茶餘飯後中流傳著。

正視並接受能力的差異,是對對方的一種信任,相信他會憑著自己的努力去給我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相信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去翱翔,只是時間還沒到罷了。不只是信任,也是一種瞭解和支持。

接受能力的差異最好的方法是創建學習型家庭,兩個人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能力強的,放下身段,拒絕高高在上,陪伴能力弱的學習和成長;能力較弱的,也不要感到自卑,要有超越對方的決心,迎難而上,“死纏爛打”般去請教,相信也是一種另類有趣的相處模式。

順其自然,是使婚姻走向結束的始作俑者

為你,我願意停下我的腳步等你,這是我們說好的步伐一致。

3.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

在婚姻中,我們崇尚保持個人獨立性,要有個人空間。這是為了不失去自我、感受距離產生的美,從而讓感情更加和諧牢固。

但如果一味地追求私人空間,那兩個人的生活就會漸漸形成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集。當兩個人下班回來,想要說點什麼,卻無從說起,想要一起出去放鬆下,不是你不喜歡這個活動就是我不喜歡那個活動,好好的心情就被破壞了,婚姻生活也變得枯燥乏味。

生活需要添加調味料,而興趣愛好,就是很好的調料品。夫妻之間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會讓婚姻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充滿活力。

如果,夫妻之間還沒有什麼共同愛好,那不防用心觀察下你的愛人喜歡什麼,嘗試著去接觸,看看自己是否也能享受其中。如果愛人喜歡的自己不喜歡,那就兩人一起去嘗試接觸一些新鮮事物,騎馬、射箭、攀巖、運動……都可以,直到找到兩人共同喜歡的事情。

順其自然,是使婚姻走向結束的始作俑者

夫妻共同的興趣愛好越多,那說明有很多可以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那婚姻關係也就越牢固,感情基礎也越深厚,親密感也越強。

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是給婚姻生活添加一抹潤滑劑。讓彼此在互動中感受愛的溫度,滿足內心的需求。

四、結語

婚姻生活中總有差強人意的地方,只有正視它們的存在,順勢而為,放下所謂的高傲,去成全更好的我們,才能牽手到老。

別在本該好好把握的時候,讓“順其自然”四個字,錯過了本可以擁有的幸福。幸福來敲門時,要勇敢地把它請進門,而不是拒之門外。

幸福,總是偏愛有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