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聖人都讀些什麼書?

掌史


我們可以來看看晚清時期的“半聖”曾國藩是如何讀書而又讀得什麼書。

作為晚清名臣,曾國藩年少既有才學,未到而立之年便做了朝廷的翰林,但是跟在京城的精英相比,年輕的他自覺學識不佳,於是開始制定自己的讀書學習計劃。

第一個階段是在曾國藩當上翰林後不久,可以稱為“猛火煮”。他單單在1844年的下半年,就讀完了《後漢書》、《王荊公文集》、《歸震川文集》和《詩經大全》。

第二個階段是在曾國藩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裡的不間斷的讀書歷程,可以稱為“慢火燉”,而讀書的宗旨就是:生書快讀以求廣博,舊書熟讀以求約取。而他對自己讀書的要求在自己的日記裡也曾提到,也只有八個字“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曾國藩給自己制定的讀書總計劃,叫做“剛日讀經,柔日讀史”,也就是單數日讀經書,雙數日讀史書。他認為除了必讀的四書五經以外,還可以反覆閱讀的有《史記》、《漢書》、《莊子》、《韓愈全集》等。前三本幾乎是所有傳統中國讀書人必讀的書目,而《韓愈全集》則是曾國藩的個人喜好。

除了這幾本書,曾國藩的主打書目還有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先秦至南朝的古代文學選集《文選》,選錄戰國至清代的古文散文集《古文辭類纂》。

除了這些名著,而這世上的書目典籍浩如煙海,該看誰的書,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找對了優秀的人,學習他們的著作,對自己的提升也是事半功倍。而曾國藩給自己列了一個找優秀的人的三個標準:義理、考據、辭章。

讀書最重要的價值,在於知道讀的書是否適合自己,曾國藩能成為近代讀書的優秀代表人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讀書門徑。

在曾國藩看來,義理、考據和辭章,首推三個維度的集大成者,就是周文王、周工、孔子和孟子四位,他們的書不可不讀,除此之外還有《左傳》、《莊子》、《漢書》、《史記》的作者,他們的作品涵蓋廣博、思考深入。

在義理方面,曾國藩比較推崇諸葛亮、陸贄、范仲淹和司馬光,他們都是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家。還有周敦頤、程頤程顥兩兄弟、朱熹,因為他們有“君子之德風”。

在考據方面,古人的人選分別是《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還有箋註很多經書的鄭玄,兩人的漢學功底深厚。其次分別是《通典》和《文獻通考》的作者杜佑與馬瑞臨,他們對於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研究比價透徹。而當代人的人選,曾國藩比較推崇顧炎武、秦蕙田還有桐城派的姚鼐。

在辭章方面,曾國藩本就是個文藝青年,所以比較推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李白、杜甫、蘇軾與黃庭堅他們的詩詞。

而曾國藩讀書也常常因時因事制宜,比如在聽聞廣西發生暴亂的時候,他就開始讀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給孩子讀《尚書》的時候就自己先溫習。

曾國藩的讀書風格,沒有讓他成為某個方面的專家,而讓他成為了通識性的人才,曾國藩對自己讀書的評價是:“吾生平讀書百無一成,而於古人之為學之津途,實已窺見其大。”


姬小落落


古代,且不論聖人,讀書人讀書沒有太多選擇,就這麼幾夲,有一個成語"學富五車″,要知道當時的書都是竹簡,而車的大小根椐人的地位都有規格規定,一般的僅不過祗能容納二人,根椐其容量推算換成紙.質書計算不會超過500本,就這麼些,因為書不多,給他們有反覆閱讀的機會。書不在多,祗要認真讀,不斷思悟,真正體會其精華的核心,那就是讀書人了。書,古代稱“編″指的是竹簡所編,其實唐代還稱卷,其不過以紙帛替代其形仍不脫編的形式,隨後捲成"冊″,祗是將卷摺疊後的稱謂。真正書的定型至少是唐以後的事,但出版成本太高,至清初,經濟拮据的讀書人獲書的途徑還是通過手抄。當然這時的書己開始豐富多彩了。


春榮2091


首先闡明一下觀點,古代聖人並不是因為讀書多才成為聖人,古代的書籍遠沒有當今社會多,但是古代的聖人卻有很多,原因是在於他們生活中能夠不斷的悟出很多的道理,並且能夠把知識融匯貫通,舉一反三。更主要的是他們能夠把自己所知道的很好的表達出來。


書途同歸


那時候可選擇性非常小,原本就沒多少書,在當時的年代,社會上流傳的書籍聖人們可能都讀過,至於什麼大學,周易,中庸,道德經之類的書籍,都是聖人或後人根據當時聖人的思想言行以及感悟所總結出來的古哲學思維以及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的典籍!


明天54047


我估計,他們上學那會,看什麼說先生說了算,等離開學校了,跟我們逛書店、噹噹亞馬遜也沒差,根據價格和基礎瞭解或者分類來選。所以,說白了,還是想看啥看啥


破曉一夢


天文。信不信?

比如孔子,他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並且給《易》定了一個他的看法:潔淨精微。

其實《易》就是天文曆法


靳圭


我們習慣上,稱儒家有聖賢。道家、佛家皆有聖賢。除儒家十三經外,還有道家《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等,以及諸多佛經。這都是漢唐以來賢良之文人雅士所廣泛涉獵的經典。


圓明文化顧問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