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婭李佳琦雖火,但直播電商可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

直播電商成功將帶貨與造神結合到了一起。

10月20日晚,5小時直播後,李佳琦再度成為熱議焦點,淘寶賬號一晚漲粉超過81萬,連續登上微博熱搜,不出意外,他還會出現在最新一季的《吐槽大會》,以主播的身份參與一檔網絡綜藝的錄製。

當晚的巔峰主播榜單顯示,李佳琦一度超越“淘寶第一主播”薇婭,成為榜首,粉絲數也首次完成反超。按照規則,引導成交量、新增粉絲關注、用戶停留時長,均會影響到主播的排名。但薇婭方面後續解釋稱,成交數據有延遲,才出現了短暫的排名交替。

此前至少一年的時間,薇婭平穩地佔據著第一主播的位置。雖然預售直播最終的第一還是薇婭,但這戲劇性的一幕,足以讓李佳琦在超高社交平臺熱度的加持下,成為直播電商今年第一個出圈的標杆。

不過在杭州,做著直播電商生意的老闆們,談論的遠不止李佳琦。大家更容易接受的說法是,直播帶貨三巨頭:薇婭、李佳琦、辛巴。

薇婭的背後是淘寶直播,李佳琦則是淘寶直播與抖音流量的合體,辛巴屬於快手。他創下的成績是,一場婚禮,帶貨1.3億,辛巴的個人嚴選專場,一路從泰國開到韓國。

數字背後不僅僅是銷售出去的商品,也讓幾個頭部成了直播電商這個圈子裡的傳奇。但是,這些數字並沒有讓其它大量的電商MCN機構們安心,直播電商的總盤子,增速也沒有跟上頭部的成長。

杭州的電商圈子裡,流行的工作制度不是996,而是007。單休或者大小周在電商類創業公司中非常普遍,負責賣貨的主播及其團隊工作強度更大,長時間直播到凌晨,結束後覆盤,準備次日的工作,短暫的睡眠後,再回到公司,開始準備下一次直播。

這個每年刷新成交紀錄的行業,實際上遠沒有想象中光鮮。技術沒有為這個行業帶來多大的改變,上班族們更深入地參與了直播電商的每一個環節,用加倍的工作時長以及工作強度,換來下一次數字的躍進。


薇婭李佳琦雖火,但直播電商可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


(杭州某電商MCN機構)

一、淘寶頭部主播的中場戰事

“淘寶這邊說壓就壓,雙十一來了,只能說頭部有流量,中小主播的流量幾乎腰斬。”牽線喵創始人張騰又一次感受到淘寶直播的馬太效應,公司簽約下的幾十萬到十幾萬粉絲的小主播,雙十一預售當天根本無法和大主播的權重競爭。

在淘寶直播中,主播引導的成交量、連續直播的記錄等,都會影響到第二天的推薦權重。在這一系列的規定之下,連頭部大主播都必須保持高頻率開播。薇婭,一個月開播場次在20甚至25場以上。雙十一前更勤奮,她每天的開播時長超過6小時。


薇婭李佳琦雖火,但直播電商可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


(預售當天截圖)

李佳琦同樣。除了維持直播頻次,他每日直播的時間也在3小時以上。拋開直播技巧不談,擁有絕對充沛的體力是主播最大的競爭優勢。

只要還在直播間內,主播就必須保持在亢奮狀態。小主播們更慘,很可能在長時間後,發現無論是成交、觀看量還是漲粉,都沒有太大的起色。

在張騰的公司,一個主播如果月均觀看一兩千,漲粉一千,會被勸退。對這些從零做起的素人主播來說,“從零到一,從一到十”,每一步都是一個檻。

業內有個判斷,淘寶直播每晚的GMV,薇婭佔了30%,李佳琦在20%,剩下的50%,才是各路中小主播搶灘的市場。

頭部效應與平臺的推薦機制有關,某數據服務商創始人認為,今日頭條使用的千人千面確實為更多的人提供了新鮮的信息,也留住了用戶。

但是在淘寶,更重要的是效率,流量給到主播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成交,如果給了太多的小主播,卻賣不出去貨,對淘寶來說是不划算的。

薇婭預售直播那天,謙尋董事長董海鋒也在盯著直播間,“數據太猛了”,結束的時候,薇婭直播間的觀看次數達到了可怕的3800萬次。在此之前,薇婭直播間的最高觀看紀錄,是5月份粉絲節,超過1000萬次觀看。




薇婭李佳琦雖火,但直播電商可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


雙十一預售到來前一個半月,整個謙尋就開始為雙十一做準備。除了瞭解哪些是主推款,以怎樣的力度合作,商品送到薇婭面前以前,謙尋會有團隊再核實一遍商品的歷史最低價,確保不會在直播間出現最大的紕漏。

李佳琦那次在直播間“讓粉絲退貨事件”,也與此有關。同樣套盒的商品,在隔壁直播間,多了一張5元的優惠券。直播電商這行,講了很久的個人IP,最後發現,繞不開的還是貨品和低價。

不過,大主播並沒有外界想象中那麼強勢,董海鋒更願意用“合作”來形容雙方的關係。

“我們更多的是跟品牌方去探討,說你訴求是什麼?有的訴求是這場活動可以不賺錢,我要的是我今天這個品牌日,完成一個怎樣的GMV,我要比去年增長多少,這個時候你要產出,那你就要讓利。”董海鋒說,“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當然是希望(全網最低價),對我們來說肯定是好事,對粉絲來說也是好事,我們至少要求商家你不要在薇婭這裡今天賣500塊,明天在別的直播間賣480,那粉絲肯定來找我們來罵我,對吧?”

張騰認為,直播間的低價模式,並不適合所有品牌,“官網從來不會有這種價格,這樣反而會把流量引到主播身上,也就相當於他們官方都承認,只有這個直播間才會便宜,這樣其實品牌是掉價的,所以現在新的消費品牌可以藉助網紅直播間。”

有類似想法的,還有短視頻產業鏈服務商短魚兒創始人Parke,“如果說今天有一個主播把我的價格打下來,我的品牌跟他合作一次之後,我不會再合作第二次。大主播的威力更大,打個比方,如果我今天是某個品牌的包包,我做這麼多年,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是品牌的高端。但如果說今天產品在你直播間,價格打下來了,比歐洲賣得還要便宜。大家會傳播一種什麼印象,時間長了會損害我的品牌價值。”

這一邏輯也與品牌方今年實際的操作一致,寧願多送贈品,也不願意降價。

但進直播間就能買到更“划算”的商品,這個邏輯從來沒有變過。品牌方在肯定直播間帶貨能力的同時,也必須準備好暫時虧錢。如果單純只是為了出貨,直播間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Parke的一個朋友,手上存了一批貨,如果不能出手,他至少損失200萬,但在與某大主播合作後,虧損從200萬降到了80萬。

在價格空間越壓越低的情況下,頭部主播已經開始將選品範圍延伸到海外,比如澳大利亞,韓國等地,以尋求更大的議價空間。

二、淘寶直播的天花板

為了維持成交效率,淘寶直播的推薦機制目前不會輕易修改。但這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難以養成內容豐富的直播生態。

大型MCN機構會保持優勢,繼續蠶食掉淘寶直播的流量。

以薇婭所在的謙尋為例,2017年,謙尋轉型做了MCN機構,將公司從廣州搬到了杭州九堡,一個離主播和阿里都更近的地方。過去的兩年間,她已經轉型為了全品類主播,貨品組合能力超越淘寶幾乎所有的主播,手上掌握著成熟的供應鏈資源。

貨品組合是主播的核心競爭力。哪怕是十幾萬粉絲的小主播,每天都要耗費大量精力在貨品組合上。誰提供的商品更全面,更能滿足粉絲的需要,誰才能留住粉絲。

這也是電商主播與秀場類主播最大的不同。

為了發揮供應鏈優勢,謙尋今年再度從九堡搬到了阿里濱江園區,租下了一整棟樓,其中的兩層,共計1萬平米的面積,將用於供應鏈基地的搭建。

“我們把常年跟謙尋跟薇婭合作的食品品牌,美妝品牌和生活百貨類品牌,都邀請入駐進來。其實這是幫助商家去提高效率,因為原先是商家要做的活動,想推某個款,才去找各種主播,然後跟他們去聯繫,再寄樣品過去。”按照董海鋒的想法,原來的模式帶來的問題是,主播和商家之間會有信息差。

“新出來的一些主播,其實她的供應鏈是很頭疼的。主播可能就是個小女孩,很難面對面地去跟一個工廠或朋友談,客服售後也很難自己管理,因為她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但是有時候主播的體量就在那裡,她就要管那麼多人,就要對接那麼多的產品和事兒。”從主播的角度來看,謙尋搭建供應鏈基地的目的,就是解決所有後端的問題。

小型MCN機構又是另外一種生存方式,綁定主播的同時,和大型的供應鏈合作。


薇婭李佳琦雖火,但直播電商可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


(杭州某供應鏈現場,服裝主播正在試穿新品)

張騰原來在北京做電商,但找遍了北京,都找不到像樣的貨。沒辦法,最後只能來了杭州,這裡供應鏈發達的程度遠超他的想象。

MCN機構如果要尋求電商變現,最終都要奔向杭州。原來駐紮廣州的快手主播辛巴,最近在杭州開了新的辦公室。抖音的頭部MCN機構無憂,也在近期整體遷移到杭州。

“幾乎每一棟樓裡都有一個供應鏈。”杭州的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像張騰這樣的MCN機構,只要帶著主播,主播帶著賬號,找到合適的供應鏈就能隨時開播。

杭州的供應鏈不僅解決貨的問題,連帶著把直播場地一起解決了。這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杭州,供應鏈和主播互相成就。而直播電商或者說網紅電商,在倒逼供應鏈改革。

主播服務於用戶,供應鏈服務於主播。一個供應鏈如果不能滿足主播在選款上的要求,那會立刻失去競爭力。“以前話語權在品牌那裡,現在女裝絕對不在了,除了奢侈品。”張騰他們公司也會每個月面試新人主播,再培養,不出一個月就能知道這個人適不適合做主播。

“她需要有點個性和自主性,一定要主動來做,主播她們的慾望必須比我們要強一些。”他說的慾望,是服務粉絲的慾望,必須蒐集到粉絲的喜好,再設計出款式,交給工廠生產。

直播電商帶動供應鏈改革的效應,超過了之前網紅店帶來的效應。網紅店通常兩週上新一次,一次15-20款,直播供應鏈則不同,主播每天都會來,需要維持每天上新,才能滿足主播的需要。在杭州,一個主播最常用的辦法是,在十幾家供應鏈基地,輪著開播。

但整個淘寶直播的盤子還是太小。

綜合多個行業數據以及業內人士的預估,淘寶直播的日活目前不超過2000萬(2018年在800萬-1000萬)。電商和內容平臺最大的不同,就是缺少流量來源。

Parke認為,淘寶頭部主播,佔了整個淘寶直播GMV的大頭。在頭部效應過強的情況之下,小主播成長的壓力很大。

在中小主播還未站穩腳跟的情況之下,傳統的網紅和明星也開始加入到淘寶直播中收割流量。雙十一預售開啟後,張大奕也轉變了風格,在淘寶直播連開四天。

張騰有類似的感受,“真的到天花板了,在主播這個行業,幾乎是我們在搶人。流量增量已經不太多的情況下,明星還進來了。”

明星的代表是曾經的湖南衛視主持人李湘,她可能是第一個放下明星包袱,全心投入直播的明星。雖然她的帶貨數據還趕不上一般的頭部、腰部網紅,但業內依然有人看好李湘在帶貨上的潛力,他們認為所有明星只要放下架子,帶貨量都能做起來。

因此淘寶直播也非常歡迎自帶流量的主播,比如本身就是快手或者抖音上的紅人,入駐淘寶直播,理論上可以帶來一部分站外流量,同時也會比素人主播更容易漲粉。但向站外導流,是平臺與平臺之間的大忌,尤其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大主播跳槽,大體可以參考遊戲主播跳槽引來的波動。

此外,直播電商和其他的直播類目一樣,要求主播長時間穩定的輸出內容。一個主播背後,往往是一個數量龐大的團隊在支撐。

大部分主播“吃得其實是青春飯”,至少在Parke看來,“主播真的很辛苦,做網紅主播沒有想象的光鮮亮麗,比如李佳琦,薇婭,一個月至少要直播25場以上,真的很不容易,還有李湘,芒果臺還有那麼多工作安排,一個月還要直播15場以上,這個很考驗一個主播和團隊的韌性以及專業性。”

除了明星和網紅,另外一股競爭來自店鋪。現在直播成了各大店鋪的標配,搜索會非常有利於店鋪漲粉。納斯機構總裁助理無忌覺得,這些從2019年初成長起來的店鋪直播,會切走中小主播很大一部分流量。

但這一說法,並非所有人都認同。一方面,一部分品牌還沒有完全認可直播這一銷售形勢,另一方面,店鋪直播沒有強個人屬性,沒有辦法像主播一樣實現帶貨。

三、正在成熟的快手電商

杭州的MCN機構並不僅僅守著淘寶直播的盤子。

快手上的帶貨數據很早就傳到了杭州。去年有個1.6億的散打哥,今年又有1.3億的辛巴。這些平臺原生網紅,很早就在探索打賞以外的變現方式。

但過於迅速的變現,也會積攢下一些問題。

Paker提到了一點,“一個網紅真正能走得遠,原因還是在於網紅她自己是個企業家。她具備企業家的特質。她得給自己變現找個路子,有團隊管理組織能力,有商業嗅覺。像如涵,張大奕本身就是老闆。網紅一定要抗衰老,抓住時間的窗口。如果只負責前臺,不把控後端,很難真正做好用戶運營。”

散打哥在快手的傳奇並沒有延續,雖然他的賬號依然有4000多萬粉絲。但由於品控沒有做好,直播時的趣味性也沒有太大的競爭力,散打直播間的人氣,在2019年不升反降。

這是非常典型的快手生態。快手粉絲對大網紅信任度極強,只要和粉絲建立情感共鳴,就可以通過粉絲運營變現。但電商直播和秀場直播不同,信任感是轉化為購買力的敲門磚,最終能不能持續賣貨,就 看有沒有積累出信任感。

但從購買力以及用戶心智來看,快手和淘寶直播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兩撥人。淘寶直播的主力消費者來自一二線城市,快手則在低線城市優勢更大。

比較之下,淘寶直播是人設和貨物兩者的結合,但更強調貨的重要性,比如性價比、最低價。貨必須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主播才有可能把直播電商的生意長期做下去。

在這中間,一批電商服務商也應運而生。網紅往往不具備解決後端變現的能力,一些專門的機構開始出現,併為網紅提供專業的服務,比如網紅貓,這家公司主要服務於抖音和快手網紅,在創始人張帥看來,“(快手)一些主播選品沒做好,這個人就會下來,另一方面,現在用戶也變聰明瞭,沒有前兩年那麼容易收割。”

平臺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今年以來,快手官方在電商業務上,重點佈局至少三個方向的內容:制定評價體系(包括店鋪評分,貼標靠譜貨等等),開闢貨源(建立服飾、玉石產業帶等),推出對中腰部主播更友好的商家號。

通過評價體系解決售後問題,可以幫助網紅沉澱信用資產到快手小店,店鋪權重越高,未來的價值也就越高。而在貨源原產地,與淘寶直播的路徑非常相似的,直播賣貨本身的一大優勢,就是便宜,比傳統電商還要便宜,因此從原產地以及產業帶入手,從性價比來看,確實非常適合直播間生態。

商家號則更好理解,哪怕是在快手這樣去中心化的平臺上,頭部效應也是存在的,快手有足夠多的主播資源,幫助中小主播變現,反而可以進一步豐富快手貨品資源。

就公開信息來看,快手的服裝產業帶落地到了浙江杭州,河南鄭州,遼寧佟二堡,江蘇常熟,河北滄州等地。玉石產業帶包括,雲南瑞麗,廣東四會,廣東揭陽,廣東可塘,河南鎮平等地。

張騰很看好快手直播的潛力,特別是在淘寶孵化主播越來越難的情況下,尋找站外流量,或者說開闢新的流量池,同時能把控在自己手裡,對他們這樣賣貨的機構來說,非常重要。

但也有人並不太看好其後續的發展。有頭部MCN機構高層認為,電商交易平臺的售後體系搭建非常複雜,需要平臺投入大量現金和精力來解決這些問題,不知道快手能做到什麼程度。

其次,快手目前的優勢是低價貨物。一旦把品控等問題解決好,勢必在價格上也會有所提升,價格上升後,快手與淘寶相比,貨品上就不再具有優勢,反而退貨率相比之前都是太過廉價的商品倒有可能提高,所以物流體系又很重要。與快手相比,他認為京東這樣的平臺,或許更適合電商直播。

不過,不論是快手還是淘寶直播,都還沒到針鋒相對的時候。快手今年的1106賣貨節結束後,會迅速展開與天貓的合作。

淘寶仍然是最大的流量需求方,需要不斷從站外尋找流量。而快手距離成長為成熟的直播電商平臺,還需要一些時間。

四、抖音到底有無帶貨潛力?

另一個短視頻平臺——抖音,在直播電商或者電商業務上受到的關注並不算多。

但從不同服務商以及MCN機構瞭解到的情況來看,抖音的直播電商業務並非沒有起色,其次,抖音在短視頻帶貨上的能量比想象中還強。

一個說法是,李佳琦的走紅,正好趕上了抖音缺少美妝類目內容,而淘寶又缺少一個孵化的男主播,兩邊力量疊加,最終創造了李佳琦的全網效應。抖音捧紅博主與流行音樂的方法,同樣可以運用到以商品為主的內容上。

人、商品、音樂,都可以通過抖音成為網紅。

網紅貓創始人張帥舉了一個例子,“杭州的一個化妝品企業叫珀萊雅,通過抖音,也是我們看到的第一個開始正確使用抖音流量方法的一個傳統企業。效能已經開始。就是一個鏈接一個月可以賣1000萬張面膜。”

珀萊雅成立於2006年,是比較早期的國產化妝品牌。這兩年,通過社交媒體爆發的多是一些比較新的國貨品牌,美妝博主也樂於為國貨代言,比如花西子,完美日記等。花西子誕生於2017年,完美日記誕生於2016年,這些迎合著年輕人成長起來的國貨品牌,藉助社交媒體,完成了強品牌傳播與品牌塑造。

“你在抖音看到的很多視頻,放的是同一個鏈接,這個事情對品牌非常有幫助,甚至幫助它股價提升。“最近兩個月,受到品牌回溫影響,珀萊雅股價一路攀升。”張帥說,這是現象級的事情,全國的國貨品牌都在跟風(投放)。

整體來看,國貨美妝品牌的認知度在提升。今年9月,完美日記宣佈完成最新一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紅杉中國、華人文化跟投,估值超10億美金。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都非常看好這一輪崛起的國貨美妝品牌。

“這個事情之前,所有的國貨以及一線的大牌,在抖音都沒找到方法,大家評價就是不帶貨。但現在我們認為真正的情況是,劇情翻轉,已經應該是說顛覆認識。大家覺得淘寶直播帶貨,快手帶貨,但都沒有讓一個A股企業把股價提起來。”此外,在抖音做直播帶貨並非沒有路徑,張帥採用的辦法和其他機構類似,依靠短視頻導流。一旦發到流量池裡的短視頻爆了,主播就立刻開始直播。

同樣看好抖音的還有Parke,他認為抖音對所有內容都很友好。他們公司在抖音的策略,就是培養以內容為主的賬號,並不強調個人IP。

而在淘寶直播,商家並不佔據優勢地位,因為成本太貴。大主播除了收取單鏈費用,還會按照商品原價進行抽成。也就是說,50塊錢的商品,在直播間賣給顧客是30塊錢,但20%佣金要按照50塊錢來計算。

採訪(26日)當天,張帥在公司公開獎勵了一個內部團隊,這個團隊負責的抖音達人唄唄兔,在抖音開播40分鐘,達成500萬成交額。在淘寶雙十一站外賣貨王榜單中,截止30日,唄唄兔在抖音帶貨達人中排名第一。

薇婭李佳琦雖火,但直播電商可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

抖音的短視頻帶貨,確實解決了直播電商裡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粉絲的注意力從主播的個人IP轉移到了產品本身。

“如果從直播電商的行業性角度來講的話,現在有潛力的應該算是抖音那邊。可能是因為抖音之前沒有怎麼被關注到,它這方面的口碑很差,花錢不產糧,但是後來發現,可能是大家都沒學會好好利用的方法。”張帥說。

珀萊雅的案例出現以後,更多的傳統日化企業開始用同樣的套路衝向抖音。如果說完美日記主要依靠著小紅書起家,珀萊雅的重生則完全與抖音有關。

從種草的角度來看,小紅書最大的對手可能不是綠洲也不是各類新生的社區,而是抖音。抖音正在不聲不響,搶走小紅書的種草生意經。

但今年雙十一,還不是抖音電商的爆發之年。在淘寶站外達人帶貨榜單中,前十有八位來自快手,且佔據了前八的位置。

薇婭李佳琦雖火,但直播電商可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

五、終局之爭:繞不開的淘寶

直播電商的多平臺競爭,只是大公司業務交鋒的冰山一角。

據新京報8月報道,騰訊投資快手已是確定消息,且騰訊持股比例將達到30%-40%。雖然還未公開,但業內已將快手視作騰訊系公司,快手短視頻內容可以分享鏈接至微信朋友圈、看一看以及QQ空間等。更早前的5月,快手拼多多傳出消息,已達成合作,拼多多商家將可接入快手主播資源做商品直播推廣,雙方後臺已打通。

另一邊,阿里與抖音簽署了70億元的年度框架協議,其中60億元廣告,10億元電商佣金。

不過今年雙十一,對壘的火藥味並不重。雙十一當天,快手將與天貓合作,完成一次大型的整合營銷。快手商業化副總裁嚴強透露,這次大型整合營銷,除了日常大曝光、大容量場景以外,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會全面打通,直播和短視頻打通,並承接背後的轉化效果。

目前來看,拼多多的競爭力還是在於低價,只要商品價格足夠低,就可以對用戶形成足夠的吸引力。拼多多對流量的需求強度遠沒有淘寶大。

快手在電商上的打法也非常明確,1106賣貨節的宣傳語是“電商全面直播化”。抖音則將雙十一主題定為了“在抖音,發現更多新鮮好物”,鼓勵抖音達人在雙十一期間發佈種草視頻,最終抖音會推出種草達人榜。

兩者的側重點非常不同。

星站TV創始人朱峰在研究兩個短視頻平臺的推薦機制時,就非常明確的提出了一點,快手賬號以人為核心,而抖音以內容為核心。如果要做品牌宣傳,快速得到知名度,一定要在抖音上佈局;如果想實現長尾流量的轉化,那一定是在快手上佈局。

機構實踐的效果基本與這個判斷一致。

如果非要說,哪個平臺更有優勢,不管是抖音還是快手,和淘寶相比,都沒有貨品上的優勢,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解決。淘寶主播背後是整個淘寶的商品庫,快手或者抖音,可選擇的餘地要狹窄很多。

發力電商的快手主播,很大部分還是將店鋪放在了淘寶,包括辛巴、週週珍可愛等帶貨達人。從快手引流到淘寶成交,最後將信譽度和有購買力的粉絲沉澱在淘寶,這又是一次商業資產的備份。

此外,抖音的品宣效果,值得品牌商關注。一個品牌,不管是老品牌還是新品牌,如果能夠合理運用抖音流量,一年推出兩款以上的爆款產品,就可以迅速培養消費者心智,提高品牌的價值。

某種意義上看,抖音一方面搶走了微博的流量生意,包括和阿里的廣告生意,一邊又分割了其他種草平臺的流量。從電商層面來看,這個階段的抖音,更值得其他類小紅書平臺關注。

這就牽涉到品牌對直播電商的核心需求到底是什麼?未來還有沒有下一個超級帶貨網紅出現,最可能出現在哪個平臺?

蜂群事件發生後,品牌方對“能不能帶貨”的關注更高於此前。張騰說,在杭州,人們信仰的是帶貨,2000萬粉絲並不重要,一單不成交,粉絲再多也是虛的,“哪怕有十個粉絲,還能賣十件貨。”

從秀場或者靠做內容出生的機構們,都想要越過廣告,跨入電商直播。

帶貨或者品牌傳播,在未來可能不是絕對單一的訴求,傳播品牌的同時,品牌方也會有一定的帶貨訴求。

今年的雙十一必定非常精彩。

一方面快手會出現新的帶貨王,各個類目也會有新人出現,和單一的散打哥或者辛巴不同,這批帶貨主播在成規模地崛起。

其次是淘寶直播,頭部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坊間四處是主播與主播的八卦,李佳琦和薇婭,雪梨和張大奕,雖然目前看來,淘寶第一主播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越靠近雙十一,直播間的競爭越激烈。

快手或許還能出現下一個辛巴,它的流量分佈更均衡,且之前數年成長起來的潛力主播還未開始正規化運作。

但淘寶再出現下一個李佳琦或者薇婭的可能性卻已經不大,競爭早已白熱化,淘寶的流量寸土寸金且有明顯官的方導向性,成長為下一個巨頭的挑戰太大。

但下一個頭部主播的出現,對目前的淘寶或者阿里來說也並不是最重要的事。

整個雙十一期間,李佳琦和薇婭的帶貨數據,讓整個電商行業的關注度都放到了電商直播上,從普通用戶的角度來說,李佳琦和薇婭,則讓用戶的注意力放到了天貓雙十一。

對阿里來說,雙十一重要的不再是數據,而是借用雙十一的契機,將阿里系APP聯動,通過遊戲化設計,讓更多的非典型用戶,瞭解阿里系產品的功能,培養用戶的品牌意識,最後促成下單。

直播電商成了各平臺的標配,雖然無法撼動阿里本身的電商大盤,但它就像一個不定時的槓桿,隨機地和各路社交流量綁定到一起,產生乘數效應,這同樣也是在提醒阿里,永遠不能掉以輕心,流量平臺始終在對電商這塊肥肉虎視眈眈。

(完)

薇婭李佳琦雖火,但直播電商可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