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下午4點,我們離開靖邊的波浪谷,馬不停歇一路趕往有著中國羚羊谷之稱的甘泉雨岔大峽谷。

好,現在把今天的路書給大家附上,免得又有好多人不問高德的林志玲,偏偏來問我,呵呵呵。

靖邊的波浪谷-G65包茂高速-甘泉-雨岔大峽谷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我們趕到下寺灣鎮的時候已經晚上六點多了,這個時間點肯定是不能趕往景區了,就近找酒店住下,休整,同時也腦補一下有關雨岔大峽谷的知識。

先說成因,網上很多網站都說是幾億年前,陝北地區就發生過一次強烈的地震,使山體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裂縫,然後經過了幾百年的雨水的洗禮,那一個巨大的裂洞,如今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峽谷。大家看看下面的照片你覺著這可信嗎,如果是先有裂縫後在沖刷而形成的話,應該只是谷底會出現這種曲線紋路,而峽谷上部應該沒有曲線紋路才對啊。我個人的觀點這峽谷就是雨水億萬年的切割和沖刷形成,和地震關係不大。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再說發現這峽谷,據說是17年,被到此拍攝當地黃土地貌的一個地質愛好者無意間中發現的,被這裡那裡的地貌所震撼,將拍攝的照片傳到網絡上,神奇的地質地貌吸引了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於是雨岔大峽谷的美刷爆了網絡攝影圈,短短兩年雨岔大峽谷就被大家所知,不過來這裡旅遊的人還是不多,畢竟這峽谷的位置還是有些偏遠了些。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早早趕往雨岔大峽谷。

雖然雨岔大峽谷發現的沒兩年,但是旅遊開發倒是蠻快的,景區已經規範起來,超大的停車場(已經不再讓遊客自己開車往裡去了)、景區擺渡車(這是目前很多超大景區變相漲價的一種方式)、高昂的票價(76元/人,還只是一條谷,想去別的谷還要花76元/人)。好了不報怨了,畢竟這是我這次西部打卡遊裡最正規的景區了。

到了景區我們才知道,這雨岔大峽谷可不是一條谷,應該是一個大大小小上百條的峽谷群,分佈在整個山裡(據說後來在安塞地區也發現類似的峽谷群),雨岔大峽谷風景區被開發出來有五條峽谷:龍巴溝峽谷,花豹溝峽谷,牡丹溝峽谷,鳳凰溝峽谷,樺樹溝峽谷,這幾條峽谷,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可能是由於天氣的原因,我們來的時候只開放了樺樹溝峽谷,也就是傳說中最美的一條。只能看一條,有些遺憾,雖然有當地的鄉黨說可以帶我們去那些未開發的峽谷裡轉,但是我們放棄了,畢竟去那些人跡罕至的峽谷風險太大了,不安全。

好了,不多說了,我們進峽谷,去見識才被發現兩年卻是大自然億萬年的精美作品。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可惜我們這次旅行的天氣一直不是很好,幾乎總是趕上雨,要是晴天的話這將是多麼美啊。

大家看過有啥想法?

估計去過美國羚羊谷的人肯定會直接把它們在作對比,其實它們的成因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是美國羚羊谷好像只有上羚羊和下羚羊兩個谷,但是雨岔大峽谷卻是一個峽谷群(雖然其他的峽谷我沒有去看過,但是可以想象應該也是這樣的形制)。

不過美國羚羊谷和雨岔大峽谷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岩石的色彩,羚羊谷地處美國亞利桑納州的沙漠,氣候乾燥,而我們雨岔大峽谷所處的地理位置並不乾燥,而且雨水還比較充足,因此同樣的巖壁上雨岔大峽谷多了很多的青苔,這讓那些鬼斧神工般的曲線多了些靈動,彷彿有了生命一般。美國羚羊谷我去過,就衝那充滿生機的青苔,但是我更加喜歡我們的雨岔大峽谷。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到過中國甘泉雨岔大峽谷,你就不用再漂洋過海去看美國有羚羊谷了

這次來雨岔大峽谷真的有不少遺憾,首先沒有趕上晴天,據說晴天的樺樹溝峽谷非常地美麗,可惜沒有見識到;其次龍巴溝峽谷,花豹溝峽谷,牡丹溝峽谷,鳳凰溝峽谷沒有開放。

不過就是這樣我也滿足了,一條樺樹溝峽谷我足足轉了3個半小時,每個細節我都看到了,不虛此行。

走,我們該回程了。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