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辛格的最後告別:《終結者 黑暗命運》


施瓦辛格的最後告別:《終結者 黑暗命運》


大陸從1992年上映《終結者》第一部到現在,歷經27年。

說實話,《終結者 黑暗命運》有不少地方讓人看的想睡覺,比較鬆散、拖沓,不知道想表達什麼,豆瓣評分不算高,但是這是施瓦辛格最後一部參與的作品。

每一次《終結者》劇終,我們都知道還會跟他再相見,就像施瓦辛格在片中的那句名言:“I will be back.”但這一次他在《終結者:黑暗命運》中說了:“I won't be back.”從27年前帥氣的大叔,到現在72歲蒼老的模樣,《終結者》系列,我們看到他一路歷程,這部電影算是給他告別吧。

梗還是老梗,未來的智能機器人將統治地球,人類沒水沒電,互相殘殺,少部分力量組織起來進行反抗。

曾經人類未來領袖約翰的媽媽莎拉,眼看著機器人過來,一槍擊斃了自己的孩子,痛不欲生。這次沒有穿越回來的好人保護,不能修改重來。


施瓦辛格的最後告別:《終結者 黑暗命運》


那麼主角是誰,穿越、科幻題材的影片,這次誰穿越回來,為了什麼呢?

本片增加了新素材,一個叫丹妮的姑娘,她的爸爸、弟弟被追殺他的機器人殺害,被改裝過的未來人格瑞斯和莎拉一起保護她。施瓦辛格飾演的機器人也加入保護行列,最後,當然還是我方獲勝,兩個機器人一起毀滅。

和以往不同的,不僅是被保護對象換了,某種程度上說,意義也換了。莎拉一直扮演聖母瑪利亞的角色,不管自己多狠,多能打,主要是自己的兒子是未來的救世主,一切為了兒子。而丹妮則代表了女權主義的崛起,她自己就是未來的領袖,與是否生子無關。

女性角色的數量變多,不再是硬漢電影,個人英雄主義,三個年齡層次不同的女人站在一起,還是非常帥氣的。

命運在自己手裡,不要去等待未來,更重要的是現在,現在的每個行為,每個選擇,才會決定自己以及別人的未來。

這大約就是電影想表達的主題吧。


施瓦辛格的最後告別:《終結者 黑暗命運》


施瓦辛格在其中說過一句,即使沒有智能機器人的叛變,人類在未來毀滅的可能性,依然有74%……霍金也說過:人類會在2600年之前滅絕。

時間沒有到,也許一切還有變數,這些話當不得真,但一定也是有可能性的。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考慮,“終結者”其實不是光指穿越回來,執行任務的冷酷帥哥,他是終結了未來的首領,改變了一切,每次結局他都失敗,都被消滅了。所以,人類自己才是真正的“終結者”吧,因為私慾,因為貪婪,因為野心……我們最可能被自己毀掉。

不知道以後沒有了老一輩主角的《終結者》,還會不會讓我有興趣看,總之看完是羨慕機器人的一個功能,手指摸一下,就能複製出衣服穿在身上。

這個能力具備了,可以省掉多少錢啊!逛街的時候去摸摸就好了。不過小夥伴給我潑了冷水,說是要裸體去摸才能實現,好吧,那就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