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大芯片巨頭誕生!華為備胎計劃宣佈成功:芯片自給率70%

近日,臺灣電子報《DIGITIMES》發佈了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根據相關的研究報告顯示,華為芯片製造子公司—華為海思半導體今年的出貨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已經有超過70%的華為手機採用了自家的華為芯片,更為重要的是華為海思的芯片已經佔到了中國智能手機需求量的20%以上,這意味著在國內,每五臺智能手機就將有一臺採用了華為自家的芯片,可想而知華為海思芯片的實力,也是早已經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認可,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未來華為海思芯片的出貨量也將會大大提高。

亞洲第一大芯片巨頭誕生!華為備胎計劃宣佈成功:芯片自給率70%

而根據全球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了2019年Q3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數據報告,華為以 4150萬臺遙遙領先,市場份額更是高達42%,如果華為繼續保持這樣的銷量增長服務,那麼意味著隨著華為手機出貨量的不斷增加,未來華為海思的芯片出貨量也勢必會隨之增加,根據相關的財報數據顯示,華為海思半導體的營收業績也在不斷的增加,目前華為海思已經超越了老牌芯片廠商聯發科,正式成為亞洲第一芯片設計廠商。

亞洲第一大芯片巨頭誕生!華為備胎計劃宣佈成功:芯片自給率70%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華為海思半導體營收就開始提速,從去年至今華為海思的營收增速就沒有低於30%,可見在華為“芯片備胎計劃”的支持下,同時華為手機的銷量也在不斷地增加,所以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的份額也正在不斷地增加,尤其是在高通對華為“斷供”之後,更是直接加速了華為使用自家研發的麒麟處理器,以替代高通的驍龍處理器,可以說華為絲毫不會受到“芯片斷供”影響,或許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高通後續會恢復 對華為的供貨,同時還表示要和華為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亞洲第一大芯片巨頭誕生!華為備胎計劃宣佈成功:芯片自給率70%

事實上,華為在高端旗艦機型方面,目前都已經全部採用了華為自家的麒麟處理器,而在中低端手機中,華為也正在加速海思的麒麟處理器的使用,其實華為海思旗下不僅僅只有麒麟芯片,同時還有巴龍、鯤鵬、昇騰、天罡、鴻鵠芯片,華為海思所推出的自研芯片幾乎能夠涵蓋手機、AI、服務器、電視等多個智能設備領域,這或許也是華為不懼怕任何人對於華為的“封殺”,畢竟華為能夠通過自主設計芯片,來降低芯片供應鏈方面的風險,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增加華為在產業鏈方面的話語權,這也是華為能做,且必須要做的。

亞洲第一大芯片巨頭誕生!華為備胎計劃宣佈成功:芯片自給率70%

華為海思在2008年推出了第一款用於手機的芯片,名為K3V1,這款芯片採用了110nm芯片工藝製程打造,所以在各項性能指標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為當時其他芯片廠商已經達到了45nm到55nm,巨大的性能差距也是給用戶帶來了非常糟糕的體驗,性能差,發熱大,就連華為自己都不用,是後只能賣給一些山寨機廠商。所以華為海思芯片一直都被消費者屢屢吐槽,而最終在經歷了無數的迭代,踩過無數的坑,經過了無數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華為麒麟990(5G)、巴龍5000、麒麟810等芯片,最終憑藉優異性能表現,獲得了國內消費者的青睞,海思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打破此前中低端的印象。事實而言,華為麒麟芯片的發展過程,就是國產芯片發展的一部奮鬥史,從最開始的嘗試,到中間的踩坑不斷,再奮起直追,直到最後登頂成功,目前華為海思更是成為了亞洲最大的芯片廠商。

亞洲第一大芯片巨頭誕生!華為備胎計劃宣佈成功:芯片自給率70%

華為的堅持也是讓自己在苦難的芯片研發道路中獲得了成功,就在華為自研芯片大獲成功之時,網上就爆發了一波又一波的“輿論”,那就是華為是否會對外銷售自家的高端麒麟處理器呢?這也是目前國內很多網友們都一直都很關心的問題,近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是再次對外表態:“由於產能方面的問題,華為目前內部芯片僅僅只夠華為內部使用,尤其是在今年,華為手機銷量將會達到2.7億臺,而到了明年華為手機的銷量可能會達到3.0億部”隨著華為芯片自給率的不斷提高,這也對華為芯片供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緊張,但目前華為內部已經在考慮,將會在產能逐步提高之後,進一步開放華為芯片對外銷售,但就目前而言,華為短期內是不會對外銷售,畢竟目前華為海思芯片還無法滿足華為內部需求使用,更不要說“友商”了!

亞洲第一大芯片巨頭誕生!華為備胎計劃宣佈成功:芯片自給率70%

寫在最後:華為海思作為亞洲第一芯片廠商,目前已經擁有了麒麟、鯤鵬、昇騰、天罡、鴻鵠芯片,這些芯片涵蓋了智能手機、AI、服務器、臺式機電腦、電視等多個智能設備領域。不得不說,華為之所以能夠在芯片領域中實現突破逆襲,很大程度上也是與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堅持’所離不開關係。小夥伴們,不知道你們如何看待華為海思成為亞洲第一芯片設計廠商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