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定後來的結局怎樣?

高宗1986


袁世凱是晚清到近代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他原本是清軍統領,後與孫中山合作,推翻清代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當上了新建立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權力慾望的極度膨脹,袁世凱開始逆轉歷史,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天下一片譁然。八十三天的皇帝日子結束了,袁世凱氣急敗壞,身患尿毒症,很快結束了生命。

回望那段歷史,袁世凱順著歷史的反方向行走,在經過短暫的輝煌之後,註定要跌入萬丈深淵,註定要被歷史和老百姓唾棄。

而袁世凱之所以恢復帝制,倒著開車,離不開他的長子袁克定推波助瀾,狂熱支持。那麼,袁克定後來的結局怎樣呢?

清光緒四年(1878),袁克定出生於河南項城。在項城縣,袁家算是世家豪族了。這一家族中出現過袁耀東、袁甲三等清朝中後期高官。其中,袁甲三官至漕運總督兼江南河道總督,提督八省軍事,還曾經鎮壓過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起義。

強大的門蔭,讓袁世凱一家擁有別人無法享有的資源,他進身有道,最後成了一名武官。

袁克定雖然出生在項城,但從小就跟在袁世凱身邊,隨父親輾轉各地。因為天資聰明,加上受到父親的薰陶,袁克定在對政治、軍事的涉入中,明顯不同於父親。他一表人才、氣質出眾,看上去很有儒雅之風。

清末社會的動盪,辛亥革命順勢爆發,清王朝走向窮途末路。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武力逼迫年幼的宣統帝退位,並在三月就職了大總統。

一年前還是開灤礦務總局一個小督辦的袁克定,一夜之間成為了中華民國總統的兒子。

其實此前,袁克定的仕途不很順利。清末時,因為祖上蔭庇,他受封為候補道員。之後,他歷任農工商部參議、右丞,一直品級不高,幾乎沒有說話的地方。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清政府所冊封的官職更是完全失去意義。

辛亥革命引發了各地的積極響應,組建臨時政府被提上日程。1912年一月一日,孫中山組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那時候,汪精衛在孫中山身邊很有一定地位。

為了改變局勢,袁世凱安排兒子袁克定來結交汪精衛,並結成了異姓兄弟。

當時迫於內外壓力,再加上汪精衛的反覆遊說,孫中山把臨時大總統職務讓給了袁世凱。在這件事情上,袁克定拉攏汪精衛,對父親助了一臂之力。

正當袁克定準備大展拳腳之際,卻因為一次意外摔斷了腿,留下殘疾。為了徹底消除隱患,袁世凱將兒子送到德國治療。

因為總統長子的身份,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對他十分重視,把袁克定視為座上賓。發達先進的德國讓袁克定眼花繚亂,很是欣喜。

看到這種情形,威廉二世趁機勸說袁克定,鼓吹帝制才是國家繁榮發展的正途,建議撇下共和制。威廉二世趁是一個野心爆棚的人物,他之所以說這些話,是因為當時實行帝制的德國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屬於少數群體,常常被主張民主共和的其它國家所排斥。他便將目光放在了新興的中國,希望中國恢復帝制,成為自己的盟友。袁克定回國前,威廉二世給袁世凱寫了一封親筆信,勸說袁世凱稱帝。

回國後,袁克定給父親講述德國見聞,全力鼓動父親稱帝。德國沒有讓袁克定的殘疾康復,反倒成為袁克定鼓動父親稱帝的加油站。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建立中華帝國。袁克定似乎很快就要成為帝國太子。但是,反對的聲音猶如海嘯般席捲而來,1916年3月,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

八十多天的皇帝生涯終於被粉碎了,袁世凱鬱悶憂憤,身患疾病,不久病逝。而袁克定的太子夢想也戛然而止。他落下了“欺父誤國”的惡名。

袁世凱去世後,袁克定失去了依傍的大樹,他隱居天津,當國短暫的開灤礦務總局督辦之後,陸續輾轉頤和園、清華園居住,直到新中國建立。後來在章士釗的幫助下,袁克定在中央文史研究館找到了一份差事,生活並不優裕,常常得到了表弟張伯駒的接濟支持。1955年,七十七歲的袁克定病逝。


文蹤旅跡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嫡長子,出生於1878年,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32歲,比二弟袁克文大12歲。袁克定因為騎馬摔斷了腿,到德國治療,德皇威廉二世慫恿他當皇太子。袁克定雖然在德國沒有治好腿留下終身殘疾,但回國後攛掇袁世凱當皇帝。袁世凱失敗後,曾大罵袁克定欺父誤國。袁克定晚年窮困潦倒,但不跟日本人合作,不當漢奸,還是有民族氣節的。袁克定最後投靠遠房表弟張伯駒,住在張伯駒家裡,1955年去世,享年77歲。

(袁克定)

1、袁克定攛掇袁世凱當皇帝

袁克定字雲臺,是袁世凱和原配於氏所生。

袁世凱跟隨吳長慶去朝鮮時,就把四歲的袁克定帶在身邊。袁世凱很用心培養袁克定,給他專門請了德國教師,除了學傳統的儒家經史外,還學兵法,學英、德、法、日語。

1870年普法戰爭後,清朝洋務派普遍喜歡德國。

袁克定確實懂多門外語。

袁世凱在朝鮮娶了一個朝鮮族的妾,叫金氏,生了二兒子袁克文。袁克文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袁世凱最喜歡的兒子是袁克文,但後來袁克文反對袁世凱稱帝,才逐漸失寵。

袁克定跟著袁世凱回國後,先後擔任了一些小官。

光緒三十三年,袁克定被任命為農工商部右參議。

宣統二年,袁克定升官為農工商部右丞。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兒子中唯一一個在清朝衙門裡得到實際鍛鍊的人。

辛亥革命時,為了拉攏汪精衛,袁世凱安排袁克定和汪精衛結拜成義兄弟。

1912年,袁克定擔任開灤礦務總局督辦的閒職。

1913年,袁克定在彰德騎馬時摔斷腿,於是到德國就醫。

德皇威廉二世很重視袁克定,跟他講了君主立憲優越的道理,袁克定受到蠱惑。

(威廉二世)

德國的醫生也沒有使袁克定的傷腿徹底痊癒,袁克定從此就是一瘸一拐的。

一瘸一拐的袁克定回國後,野心膨脹,先打造了一個太子班子。

袁克定首先宴請君主立憲派死硬分子楊度,把他納入自己麾下。

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交通總長楊士琦、內務總長朱啟鈐,紛紛加入太子班子。

武將中,奉天將軍段芝貴、親戚張鎮芳,陳宧、龍濟光、湯薌銘,也加入了太子班子。

為了防止原來的北洋將領尾大不掉,袁世凱建立了自己新的御林軍模範團,第一期以陳光遠為副團長,第二期以袁克定為團長,袁克定的心腹陸錦為團副。

袁克定的妹妹袁靜雪,在1963年有一篇回憶文章,說當年袁克定偽造了一份日本人的《順天時報》,蠱惑袁世凱稱帝,當時袁靜雪只有17歲。

但據考證,這個很可能是偽史。

袁世凱不可能只憑一份報紙就判斷日本人的態度。袁世凱僱傭了日本顧問有賀長雄,還有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中國駐日公使陸宗輿,都可以直接提供日本人對袁世凱稱帝的態度。

袁靜雪之所以有偽回憶,是因為特定的歷史環境,撒撒謊保全自己而已。

袁世凱死後,袁克定主持分家,自己分得了最大的一份,搬家到天津的德國租界去住了。

2、袁克定敗家,但不當漢奸

袁克定奢侈慣了,花錢大手大腳。

1928年,袁克定辭去開灤礦務總局督辦職務,本想安度晚年。

結果北伐的國民政府,又沒收了袁克定在河南的大部分祖業。

抗戰爆發後,袁克定還到處找關係,求蔣介石返還河南的祖業,都被拒絕。

日本人佔領北平後,土肥原賢二找袁克定要他加入華北偽政權。

袁克定不想當漢奸,就裝病不理日本人。

袁克定還登報聲明,表示自己生病對任何事不聞不問,並拒見賓客。

傳說,袁克定最窮的時候,只好到大街上去撿爛菜葉子回來煮著吃,只有一個忠心的老僕人跟著他。窮困潦倒的袁克定依然保持貴族範兒,用餐時鋪好餐布,用刀叉切窩窩頭,吃鹹菜,像吃西餐一樣體面地吃下去。

3、袁克定的晚年

張伯駒是民國第一收藏家,從小過繼給伯父張鎮芳。張鎮芳是袁世凱兄(袁世敦)嫂的弟弟,和袁世凱一樣是項城人,袁世凱批准創辦了鹽業銀行,張鎮芳擔任董事長。

張鎮芳先後參與袁世凱稱帝和張勳復辟,被民國政府逮捕入獄。出獄後,張鎮芳繼續擔任鹽業銀行董事長,1932年辭職。

鹽業銀行在民國初年被稱為北方四大銀行之一。

袁世凱晚年照顧張伯駒,讓他進入袁世凱混成模範團騎兵科學習。張伯駒在軍校畢業後,在軍界混了幾年,後來進入鹽業銀行工作。

張伯駒喜歡書畫文物,豪擲千金。

(張伯駒)

張伯駒曾用現大洋4萬塊買西晉陸機的《平復貼》,用黃金170兩買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

1948年,袁克定極度窮困潦倒。

張伯駒考慮到自己的富裕生活,來源於袁世凱任命張鎮芳擔任鹽業銀行董事長,不忍心表哥袁克定流落街頭,將袁克定一家接到燕京大學承澤園一起住。

後來張伯駒把承澤園賣給了北京大學,搬過幾次家,最後在西城區買了間房子,專門讓袁克定一家住。

張伯駒找當時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章士釗,想給袁克定安排一個工作。章士釗給袁克定安排了一個文史館館員的職務,每月領五六十塊錢,可以過生活。但不一定是中央或北京市文史館,因為《中央文史館館員傳略》和《北京市文史館館員傳略》都沒有袁克定的名字,有人推測可能是河南省文史館館員。

1955年,袁克定去世,享年77歲。

4、袁克定的後代

袁克定的長子是袁家融,20年代去美國留學,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地質學博士學位。1930年,袁家融娶了前湖北督軍王佔元的女兒王惠,生了袁克定的長孫袁緝燕。

袁家融先後在開灤煤礦當工程師,去綏遠主持地質勘探,參與建設包頭鋼鐵公司,後來在河北地質學院任教,又在貴陽工學院當教授直至退休。

(袁克定長孫袁緝燕)

袁緝燕曾在河北美術學院學習油畫,成為著名畫家,後定居加拿大。


沂藍書院趙月光


袁世凱有一妻九妾,共生了17個兒子,15個女兒,袁克定是原配於氏所生的長子,嫡出,人稱袁大公子。袁世凱對大兒子袁克定寄予厚望,送往德國留學,回國後謀了個候補道員,袁世凱任大總統後跟在父親身邊,可惜1913年,騎馬摔斷了腿,雖找德醫接好了,但落下瘸腿毛病,尤其是晚年瘸更厲害,被人稱為“袁瘸子”。

袁克定照片。

老袁復辟,袁克定扮演很不光彩的角色,父親當了皇帝,自己作為嫡長子就是皇太子,積極鼓吹帝制,偽造《順天時報》的新聞,弄假的請願書糊弄老爹,更讓人嘲笑的是,袁世凱稱帝后,袁克定以皇儲自居,私刻“大皇子印”,並向手下狂言,拿著此印,全北京城隨便嫖。

1916年6月6日,復辟折戟,老袁人亡,死前指著袁克定說,是他害了我,從此袁克定也背上了“欺父誤國”的罵名。袁世凱一死,靠山沒了,又因復辟成了眾夭之的,在草草的分完家產後,袁克定帶著家人移居天津。袁克定的學問很高,不僅通曉德文、英文,善狂草,能作畫,靠著豐厚的家產盡情玩樂與揮霍。

圖為天津的袁克定舊居。

再多的家財也經不起揮霍,上樑不正下樑也歪,袁克定在肆無忌憚瀟灑時,售賣的一處住宅所得被下人領走消失,手上的現金以開古玩店被人騙走,投行裡的股票被兒子袁家融私兌,袁家在河南項城老家的財產早在北伐時就被老蔣充公了,僅留下一座老宅,到抗戰時,袁克定生活已無以為繼,靠著典當度日。

圖為袁克定書札。

陷入困境的袁克定終於活明白了,項城老宅被日本人看上了,願出高價收購,當時袁家族人建議賣掉能分一筆錢,被袁克定以“先人發祥之地”果斷拒絕,日本特務看袁克定生活拮据,許以高官厚祿到華北偽政府任職,也堅持未同意,為此事還專門登報,聲明自己不從政,拒賓客,老頭子越活越有骨氣。

年輕的張伯駒。

這種情況下,表弟張伯駒把袁克定接到自己家供養,據張伯駒女兒張傳彩講述,袁克定晚年和原配吳氏一起生活在張伯駒家中,有獨立的院子,平時少說話,多看書,張伯駒經常會客,袁克定從不參加,如果見面碰到了,會很和善,1948年在中央文史館謀了個館員的工作,1955年去逝時,後事也由張伯駒料理。


圖文繪歷史


袁克定,就是袁世凱的大兒子,1878年袁世凱的原配於氏生下了他,當時袁世凱才19歲。

這一年袁世凱的叔父因瘟疫而去世,而袁世凱也搬遷到了陳州,並在這裡認識了徐世昌。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有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袁世凱也是其中一員,他一生娶了一名妻子,也就是原配於氏,以及就位妾。

於氏比袁世凱大一歲,20歲生的袁克定,但是袁世凱並不喜歡她,因為他覺得於氏登不上臺面,而且還喜歡和袁世凱拌嘴。

有一次袁世凱說於氏打扮的像一個馬班子,馬班子指娼妓,而於氏卻反著說她有姥姥家,這裡的”姥姥家是”丟人丟到姥姥家“的意思。

而袁世凱的母親正好是一位姨太太,所以袁世凱對於氏很厭煩,從此不再同房,也就再也沒有生過孩子了,袁克定則是於氏唯一的兒子。

因為袁克定的父親是袁世凱,所以袁克定的前半生算是非常穩當的。但是後半生卻非常坎坷了。

1912年騎馬摔斷了腿,袁世凱送他去德國治療,然而就是這次去德國,讓袁克定的人生髮生了轉折。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對這位大總統的兒子非常上心,當然也是抱有目的性的,他想趁機擴展勢力,於是就從袁克定下手了。

袁克定在德國期間,威廉二世對他進行了洗腦,因此袁克定有了做皇帝的夢想,但是想做皇帝就要從袁世凱下手。

在袁克定回國之時,威廉二世讓他轉交一封信給袁世凱,大概意思是勸袁世凱稱帝。袁克定非常贊同,因為只有袁世凱稱帝了,他才能成為太子,有機會當上皇帝。

袁克定內心堅定,經常以太子自稱,背後也做了不少的小動作,目的就是為了讓袁世凱稱帝。

最終袁世凱在袁克定的鼓動下稱帝了,但只做了83天就取消了帝制,而袁克定也被扣上了”欺父誤國“的罵名。

在袁世凱去世後,袁克定隱居於天津,後又辭去了總局督辦職務。抗日勝利之後,袁克定變得窮困潦倒,甚至投奔表弟。新中國成立後,袁克定在他人的關係下找到了一份工作,中央文史館館員。

最終於1955年去世,享年77歲。


理科男讀歷史


袁克定袁世凱的嫡長子,也是袁世凱唯一嫡出的兒子,他的16個弟弟是袁世凱的9個小妾所生。早期的袁克定在自己的所有弟弟中是最受袁世凱器重的一個。

當然袁克定也有年齡上的優勢,他比自己最大的弟弟年長12歲。在他很小的時候袁世凱就帶著他走南闖北,見多識廣。

他跟隨袁世凱駐節朝鮮目睹朝鮮國王李熙鎮壓漢城兵變,父親是怎樣負責前政營務的。默記在每個小站的練兵的方法,在袁世凱任山東巡撫、直隸總督時,袁克定也一直跟隨,增長了見識。


1912年袁克定任開灤礦務總局督辦。一年後,53歲的袁克定不小心從馬背上跌落,摔成了殘疾,被人笑稱為“袁大瘸子”。他去德國療傷被德皇威廉二世洗腦,從此在心中種下了皇帝夢。

當袁世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並鎮壓二次革命之後,袁克定開始了坑爹行動。


他想幹一件驚天地的大事。他鼓吹帝制,希望自己老爹當皇帝,這樣自己就可以成為“皇太子”了,他派人每日造假新聞,偽造《順天日報》讓自己老爹閱讀,只收錄贊成帝制的文章,並且組團渲染,繼續坑爹說,只有稱帝才能破除老袁家的男人活不過60的魔咒,這樣一來使袁世凱誤認為帝制即是民心所向又是長壽的機會,於是愉快地稱帝了。



當袁世凱當了83天的皇帝后,在全國人民的聲討中退位,落了個“竊國大盜”的名聲,他在護國戰爭中失利,不得不取消帝制,揚起皮鞭痛責袁克定“欺父誤國”。在袁世凱去世後有人發現他列舉的皇位候選人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根本就不是袁克定,袁克定的太子夢碎了一地。

袁克定人品不咋地,袁世凱死後,他主持分家自己除了應得的一份還獨佔了袁世凱存在法國銀行的存款。袁克定糊塗蛋一般地存在,不但好女色而且晚年還好男寵,自然沒有好結局。他的整個家被他敗光,變的窮困潦倒後只有一個老僕人在他身邊,這個老僕人為了讓他活命到街上撿別人扔掉的菜葉子,給他蒸窩窩頭充飢。晚年的袁克定又幹又瘦還很矮小,瘸腿更嚴重。走向絕路的他不得不寄人籬下和其表弟張伯駒生活在一起。



後來他表弟家的房子有了變動,表弟就給他在西城買了間房子,讓他們全家搬了過去,過著接濟的生活。1955年袁克定去世,享年77歲。


小姐姐講史


最後的“太子”悲慘的結局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嫡長子,是袁世凱的原配妻子於氏所生,袁世凱對袁克定寄予厚望,據說袁克定從小就跟隨袁世凱,袁世凱在哪兒都帶著他。



袁世凱去世之後,袁克定也失去了最後的依靠,在袁克定主持下,將袁世凱的財產分給兄弟姐妹。



袁克定自然也有一份,後來,天津的住宅也被傭人誘領走,家中的一些文物也被另一位傭人騙走,他也很快就花完了袁世凱留給自己的財產,變得兩手空空,沒辦法繼續生活,甚至一度撿白菜維生。所以袁克定晚年的生活過的十分悽慘,最後還是他表弟張伯駒同情他,將他接到家中一同居住,袁克定才算是安定下來。


1955年,袁克定在張伯駒家中走完自己的餘生,享年77歲。


智帝輝煌


袁世凱老婆比較多,有10個,兒子也比較多,有17個,袁克定是大公子,又是袁世凱原配於氏的兒子,所以在袁家的地位僅次於袁世凱。在袁世凱密謀顛覆清朝並且後來稱帝上,袁克定都非常活躍,甚至他的野心還要在袁世凱之上。

可惜,袁世凱沒當幾天皇帝就死了,這位一直想要繼承皇位的皇太子袁克定失去了依靠,就跟喪家之犬一般一下就從政壇上銷聲匿跡了。他在分了袁世凱遺產後,就遷到天津隱居了一段日子,後來又遷回北京,住到了寶鈔衚衕。

這個時候的袁克定已經沒有的奮鬥目標了,就跟鹹魚沒什麼區別了。他整天恍恍惚惚,對於世事不聞不問,只知道吃喝玩樂,不久之後就把遺產敗光了。

1938年,袁克定這個時候的境地已經相當困難,他租住在頤和園一旁的私宅中。七七事變後日本人想要請他參加王克敏組織的偽政府,並且以高官厚祿誘惑,但是袁克定還是比較有民族氣節的,他拒絕了日本人的要求,之後又登報聲明自己“以病任何事不聞問”,拒絕見任何賓客。

根據袁克定的表弟張伯駒回憶說,當時他去袁克定家中吃飯,桌上既沒有大魚大肉,也沒有新鮮蔬菜,只有玉米麵窩窩頭和鹹菜。儘管如此,袁克定仍然正襟危坐,胸帶餐巾,將窩窩頭切片加上鹹菜吃。看的張伯駒既覺得可笑又覺得淒涼。

到了新中國以後,袁克定靠著政府救濟維持生活,此時的他連房子都租住不起,只能寄居在張伯駒在郊外的房子裡。有一次,曾經擔任過袁世凱政府秘書長和北洋政府農商部總長的張國淦請袁克定吃飯,袁克定這時候已經衣衫襤褸,步履蹣跚。

袁克定後來就靠著政府救濟生活,一直到1958年離世,期間的生活狀況極為淒涼。


邯鄲醉


如果用最簡單的話來說,袁世凱袁克定父子就是典型的虎父犬子。袁世凱一世梟雄咋就生出個這麼個混蛋玩意。袁世凱想當皇帝,雖說自己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但也和袁克定的鼓譟分不開的。



袁克定(1878年—1955年),字雲臺,別號慧能居士,袁世凱的長子,原配於氏所生。 袁克定一直扶持於袁世凱左右。以袁世凱的接班人自居。性格高傲自大,瞧不起人。為了當太子,日後當皇帝。天天催促袁世凱早日登基。為此不惜造假報紙《順天時報》鼓吹帝制,在袁世凱去世以後,一蹶不振在天津隱居。晚年由張伯駒贍養家中。1955去世享年77歲。


袁克定是典型的膏粱子弟。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對比弟弟袁克文差遠了,沒有自知之明。袁世凱把長子袁克定帶在身邊有培養接班的意思。可惜的是,袁世凱是曹操,袁克定不是曹丕而是阿斗。亂世之中,軍隊為上。袁世凱有意讓袁克定去軍中歷練。所以讓北三傑王世貞,段祺瑞,馮國璋去和袁克定見面,誰也想不到,見面之前,袁大公子傳話居然讓北洋三傑給他下跪拜之禮。三人大驚,我們見你爹都不下跪,見你下跪!乾脆那就再見吧。

三人自然也就沒有和袁克定見面,袁克定去軍中歷練也就泡湯了,袁世凱聽後長嘆一聲,我哪輩子沒積德,咋就有這個麼個無能的兒子。袁克定是前半生極盡榮耀,榮華富貴。這一切都是他爹給的,但他自己不這樣認為。袁世凱死後失勢,才知道是怎麼回事,世人評論袁克定:“欺父誤國”。受盡世人白眼唾罵,但晚年即便窮困潦倒。也不願與日本人合作做漢奸。這是值得稱道的。

解放以後,寄居在張伯駒家。即便如此,在張伯駒家吃飯還是用刀叉將窩頭切片吃。也許這這就是貴族精神吧。在臨終前,將自己保存的一副李白字帖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院。這是李白唯一一個傳世作品。




1955年七十七歲的袁克定病逝,也算善終。早年大富大貴,晚年靠他人寄養,他的一生最大的悲哀在於沒有認清自己的能力。又過於膨脹。才導致了他自己悲劇。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袁克定,他最大的標籤就是袁世凱的大公子。因為是嫡出,所以袁世凱到哪裡都帶著他,使得袁克定從小就見識慣了大場面,野心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大。後來更是慫恿袁世凱稱帝,使得早期的袁克定被盯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不過袁克定並沒有因為袁世凱稱帝,而使自己成為“皇太子”;也沒有因為袁世凱在民國初期的影響力,就使得袁克定的下輩子錦衣玉食,吃喝不愁。


恰恰相反,隨著袁世凱的早逝,袁家開始衰敗,袁克定自然也不然倖免。雖然袁克定分得了不菲的家產,但是對於從小養尊處優的袁克定來說,這點家產對於曾經如日中天的袁家來說,根本不值得一提。



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開始袁克定過的日子也是不賴,吃香的喝辣的,住洋房開洋車。可很快,遺產慢慢縮水,再加上身邊的人使壞,偷偷地變賣了很多不動產,使得袁克定的家產越來越少,到抗戰時期,袁克定的日子已經相當不好過了。


或許此時的袁克定才知道什麼叫百感交集,曾經自己身邊是車水馬龍,現在落魄了連家裡老鼠都要搬家。其實袁克定還是很有才華的,留學過德國,會德文和英文,寫的狂草也是一絕。


可袁克定就是身體上有點毛病,在1913年因為騎馬落下了終身殘疾,使得袁克定從此走路都不順暢。有權勢時,這點毛病自然不會影響袁克定“指點江山”,可現在落魄了,同樣的毛病遭來了異樣的眼光,腿腳不便使得袁克定生活越來越艱難。


(張伯駒)


可即便這樣,袁克定面對民族大義,面對鬼子的誘惑,始終沒有出賣自己的靈魂,是一位合格的中國人。後來還是因為自己的表弟張伯駒伸出了援手,在1948年把他全家接到了自己家裡生活,這才使得袁克定穩定下來。


袁克定一直活到了1955年才去世,終年77歲。


對此,你如何評價袁克定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如果老袁復辟成功,作為唯一嫡子的袁克定,終將成為皇帝。只是,老袁復辟失敗了,袁克定的一切夢想,都付之東流。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袁世凱不在了,袁克定開始了下坡路。

袁克定胡吃海喝,糟蹋錢糧

袁世凱在1916年去世了,袁克定和弟弟妹妹們的日子,馬上變樣了。

根據袁世凱的交待,作為兒子,每人可分得8萬大洋、40兩黃金、還有價值7萬大洋的股票;作為女兒,每人可以分得1萬大洋,作為出嫁時的嫁妝。這樣算來,袁克定分的是不少,按現在現金折算,有兩千萬左右的人民幣,一千多萬的股票,還有,價值五十萬左右的黃金。

還有人說,作為嫡子,作為老大的袁克定,一手遮天,霸佔了老爹不少的文玩字畫,還有法國大銀行的200萬法郎。這些袁克定從來沒有承認過。

老爹不在了,袁克定在天津休息了一段時間,揮霍了一段時間,重新上班了,畢竟段祺瑞等人都曾是袁世凱的手下,袁克定重新上崗不是難事,工作還是擔任開灤礦務總局督辦。

老爹袁世凱在時,袁克定在政界威風八面;老子死了,兒子袁克定只能委身企業,低調度日。

1928年時,袁克定辭了工作,此時年齡已經整整50歲了,按過去話說,是個老漢了。既然老了,那就過幾天逍遙日子,有這樣的想法,沒一點毛病。

只是,休息是休息了,袁克定大手的毛病一點都沒變,毫無節制地大把花錢,彷彿那些不是錢,而是臭銅爛鐵。慢慢地,袁克定手中的錢越來越少了。

袁克定貧窮度過晚年

趙本山在小品上說:“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還沒死,錢卻沒了。”

袁克定的老年就是這種狀態,人還沒死,錢卻花沒了,這該怎麼辦呢?變賣物品,變賣古董字畫,看來老袁的部分遺產,是袁克定生吞了無疑。這一段時間,當鋪成了袁克定最常去的地方。

苦日子過不了,富豪日子又沒法過了,這對袁克定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到四十年代左右時,袁克定已經有點撐不住了,於是向蔣介石索要自己家在河南項城的房產,蔣介石壓根沒理,正所謂“落魄的鳳凰不如雞。”

這個階段,日本人來了,願意提供高額薪水,只希望袁克定幫個忙,幫什麼忙呢?那就是幫助聯絡北洋派人士,給待遇,給錢財,做日本人在中國的合作者。

(張伯駒)

說好聽了是“合作者”,說不好聽就是“當漢奸”。這樣的承諾,袁克定乾脆利落地拒絕了,沒有任何猶豫。從這點你可以看出,袁克定和父親袁世凱一樣,對日本人沒好感,“當走狗”那是不可能的事。

生活一天比一天糟糕,最後,走投無路時,袁克定投奔了自己的表弟張伯駒。張伯駒那時候是燕京大學的教授,對於袁克定沒有推之門外,而是接納在自己家中。解放後,在章士釗的幫助下,袁克定擔任了文史館館員,掙點微薄收入。

1955年,袁克定病逝在張伯駒家中,享年77歲。

有些生活需要珍惜,有些人需要珍惜,有些錢財也需要珍惜,如果你長了雙揮霍的手,那麼一定得記住,控制控制再控制,否則你一定會感受到什麼是“倖幸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會感受到什麼是“坐吃山空”,會感受到什麼是“家徒四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