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清軍入關是明清革鼎之際的一個重大的事件,是關係明亡清興的一個分水嶺,因為它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深居東北一隅的滿族的歷史,更是改變了中國隨後兩百多年的歷史進程。然而對這一事件的是與非,歷來有很多的不同觀點和意見,尤其是自辛亥革命以後,更是對清軍入關這一舉動完全的持一種否定的意見。例如,郭沫若先生就持一種完全否定的觀點,甚至認為清軍入關是一次“種族的悲劇”。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那麼關於清軍入關這一歷史事件,有人說它是一場國家的統一戰爭,亦有人說它是一個民族對另外一個民族的征服戰爭;有人認為是“不幸”,有人則認為是幸事。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

入關前大明王朝基本社會情況

明朝自中期以後便開始慢慢的走向了下坡路。閉關鎖國,宦官外戚趁機干政等一系列的事情的發生。到明末的時候更是有增無減。另外,崇禎繼位後的幾年到十幾年間,西北地區的多年大旱,無數人流離失所,難以為生,其結果直接導致很多人鋌而走險,選擇以叛亂的形式來獲取生存下去的機會,而崇禎為了鎮壓叛亂卻加徵賦稅,結果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形成了四股主要的政治力量在中國大地上進行著角逐。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除此之外,西方殖民者也早已經把侵略的魔爪伸向當時的大明王朝,荷蘭殖民者侵佔了臺灣;沙俄侵略者於清軍入關的前一年也已派出遠征隊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可以說彼時的中華大地早已處於外敵的威脅和內政的混亂的險峻形勢下。

而此時除清朝一方外,另外三方的所建立的政權,由於自身的侷限和弊端都無力承擔統一中國的重任。因此這一重任就歷史地落在了清朝一方。而清朝一方要實現這一歷史任務的條件,那就是必須要入關。

入關的利弊

清軍入關的利概括起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元代開始就基本奠定了現今的疆域。到明代時邊境地區出現了若干少數民族的政權組織。但是彼時的明王朝不能有效地克服這種分裂現象,鞏固國內的統一。

明中期後,當時的歐洲很多國家(如葡萄牙、英國、西班牙等)的船隻相繼來到中國沿海,通過各種方式來侵略中國的領土,明軍不斷進行反擊,同時俄國人也越過烏拉爾山,到達西伯利亞,並向我國東北邊境進犯。這些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在外部已構成對中國的威脅。鞏固統一和結束分裂已是中國各族人民發展國內經濟和抗禦外來侵略的迫切需要。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而清軍的入關後建立的清王朝,對進一步鞏固了國內的統一,制止了外來侵略者的進犯,無疑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的。

入關後,李自成和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軍“不幸”失敗了。清王朝鎮壓了農民軍餘部和南明諸王的聯合抗清鬥爭,初步統一了中原內地。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波及十一省,康熙親率清軍平定三藩,隨後又進兵臺灣,這對鞏固對內地的統治。長期的承平之局出現了。

接著,清王朝又轉向鞏固對新疆、青海和西藏的統一。清王朝自康熙開始,經雍正、乾隆兩朝,不斷的進行各種平叛戰爭,如西藏大農奴主的叛亂、勾結沙俄,製造分裂的準噶爾部叛亂、南疆回部叛亂等的。最終都取得了勝利。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而這一系列勝利也宣告了分裂分子的破產,加強了清政府對中國西部地區的管理。經過康乾雍三世的不斷努力。清王朝的北界到外興安嶺,西至蔥嶺,南極南海諸島,東濱大海,出現了

“大一統之規模,洵亙古所未有”的盛況。

除此之外,為捍衛國家主權,清王朝同中國的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勢力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例如,沙俄侵略者對黑龍江地區肆行侵佔和屠殺,遭到滿族居民和清守軍的英勇抗擊。最終摧毀了俄國的殖民據點雅克薩城,使得雅克薩城的俄軍死亡殆盡。迫使俄政府同意談判。最終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遏制了幾十年沙俄對黑龍江地區的侵略活動。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清政府之所以能夠保衛中國的疆土,抗拒外來侵略,長達二百年之久,這與清兵進關後,進一步鞏固國內的統一,保持了一個強國的地位,有直接的關係。

即使到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列強企圖瓜分中國,但始終未能得逞,主觀上這主要是中國各族人民對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進行堅毅不拔的英勇鬥爭,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和行動,但客觀上我們不容忽視的是,自清兵入關後,中國的統一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各地經濟文化的聯繫與日俱增,各民族的向心力加強,從而使得外國列強完全瓜分中國變得很困難。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2、對封建社會進行了重要改革

明代的封建社會很大一個特點是廣大人民仍分屬於封建國家和私家地主所有。明自中期後,土地兼併成風,當時的土地大部分都被這些不同階層的地主所佔有,他們役使著佔全國人口多數的佃戶和僱工人等。

隨後的農民戰爭中,這些受壓迫的人民紛紛造反,耕種諸王貴族莊田的佃戶,瓜分了莊田,而清廷承認莊田歸原種之人,即佃戶所有,不少官僚豪紳地主的田地也被農民瓜佔,得到清廷的默認。許多佃戶在戰爭中縛笞地主,“殺主踞田”,地主匍伏在地。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到清初,大部份佃戶的地位明顯變化,根據記載,已出現了:“昔則田東分尊,今則佃戶風熾,藉端負抗,幾有尾大之勢焉,”的局面。

而這一切都是清廷反對地主的不法行為,承認了佃戶反封建鬥爭的成果。

又如康熙二十年,清戶部通令:“今紳衿大戶,如有將佃戶、窮民、貧民欺壓為奴等情,即行參劾”。當時的《大清律例》規定;佃戶不能欺慢地主,拖欠租稅,但地主虐待佃戶也是違法的,“凡地方鄉紳私置板棍,擅責佃戶者照違制律議處”,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另外,清代逐步廢除徭役,這一舉措不只是關係小自耕農、手工業者、商人、作坊主的切身利益,而且對變化中的佃戶也有很大的影響,佃戶只向地主交租,不為地主服役,並有遷徙自由,不再依附地主。將力役之徵改為僱工制。小自耕農除按田地交納賦稅外,沒有差役和其他負擔,以致出現了“民不知徭役”的局面。

清代改變明代把佃戶列為畸零戶或帶管下戶的作法,承認佃戶是“良民”,戶籍冊上“有市民、鄉民、佃民、客民之分”,佃戶和其他民戶並列,都是正式戶口。並允許佃戶的子孫參加童子試。他們從私家地主的控制下轉移到封建國家的管理範圍之內,結束了明中期以來的落後狀況。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明代,在城市中是實行兩稅法和坊甲制,當時的手工業者,商人和作坊主苦於僉商召買和供應官府。而清代廢除了兩稅法和坊甲制,推行一條鞭法,取消僉商召買,減免供應官府,對商人和作坊主只徵商稅,不派商役,對手工業者也分別徵稅,禁派工役。清廷裁減各處的關卡,對關津的陋規進行革除,禁止各項私費,有利於商品的流通。比起明代來,清代的手工業者、商人和作坊主獲得了寬闊得多的發展天地。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以上這些的清王朝這些社會改革,基本都取得了成功,這為清代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社會條件。

3、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入關後清王朝改革的成功,直接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從清兵入關到鴉片戰爭這段時間內,世界在風雲變幻中生了巨大的變化,歐美的許多國家都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而此時中國的封建社會此時也進入了衰落階段,清軍入關後,明末衰敝的經濟很快得到恢復,並向前發展。出現了“承平百餘年,海內殷富,為曠古所未有”之局面。

當時的中國雖處在封建社會,生產上進行的一直是手工勞動和手工操作的機器生產,但十八世紀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水平,並不低於當時歐美的資本主義國家。一個很重要的例子就是,當時的歐洲人還是在議論是用輪作代替休耕時,中國人早就不存在休耕的問題。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另外在工業上,十八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重視對鐵,煤和紡織品的生產。而中國除這些工業外,還重視製鹽業、陶瓷業、造紙業、製茶業、製糖業等生產。除出口外,主要適應三億人口的需要,總產量比起任何一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來都要高。

當時的英國是歐洲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農業人口仍居多數。其紡織業,在十八世紀的主要是毛紡織業,其次是棉紡織業,在整個紡織業中存在著大量手工勞動,發明和改進的紡織機都是手工操作的。而這樣的紡織業是很難與中國的紡織業相匹敵。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以上我們分析了清兵入關的一些主要的歷史功績。至於它的過失呢?我想最重要的莫過於閉關政策。

閉關政策始於明代,清王朝沿續下來。清初實行海禁,斷絕內地和海上的往來,致使沿海地區的對外貿易陷於停頓。後統一臺灣後,清廷開放海禁,允許商民“出海貿易”,同時,在廣東的澳門,福建的漳州,浙江的寧波和江南的雲臺山等地設立四處海關與外商通商。

這些海關除與亞洲各國有商業往來外,也與歐洲商人有著貿易往來。但是當對外貿易還未大搞起來的時候,閉關的氣氛又轉濃了,清廷禁止中國商船到南洋貿易。當時英國等歐洲商人在沿海一帶有許多非法活動,因此清廷在乾隆二十二年關閉了漳州、寧波和雲臺山三口,僅在廣州留一口與英國等歐洲商人交易,後又作出限制外商行動的規定,最後全面地推行了閉關政策。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從明代起,通往歐洲的絲綢之路就以斷絕,清代西班牙、荷蘭、英法等殖民主義者又控制和侵佔了東南亞一帶,造成中國海上貿易的很大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清王朝不僅沒有設法衝出去,反而實行閉關政策,等於把中國完全封閉起來,與世隔絕。而這種閉關政策明顯是有有抵制歐洲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犯和擴張的作用,但最終卻得不償失,失去和減少了與歐洲人的接觸,不能認識世界的形勢,不能利用工業革命前的有利時機來擴大中國的對外貿易,促進國內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其次,清軍入關後對漢族人民的損害。從圈地、逃人到剃髮令,這些措施基本都具有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雙重性質。清統治者為保存入關前落後的生產關係,在近畿一帶圈地,共圈佔了十五萬多頃土地,其中有荒田,但大部份是漢民土地,分撥給八旗王公宗室和旗丁佔有,稱作旗地。對漢民的騷擾甚大。

剃髮原是滿洲習俗,男子剃去頭頂四周邊發寸許,中間保留長髮,編成長辮留在腦後,稱作剃髮或剃頭。清軍入關後,對漢人也限期剃髮,但剃髮令不嚴,不剃也可以,多爾兗還因“甚拂民願”,允許漢人照舊束髮。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清軍入關?是“不幸”還是幸

但在順治二年六月攻下南京後,多爾兗認為大局已定,又開始嚴下剃髮令,限以旬日,不從者以軍法從事。這樣一來,江南地區的民族矛盾激化,反清浪潮四起,最終,清軍付出沉重的代價,才將反剃髮的抗清鬥爭鎮壓下去。

清兵入關的消極面除閉關政策影響較大外,其他都是局部的,暫時性的問題,不能同關係全局,具有長遠意義的積極面相比。

寫在最後:

清軍入關不僅改變了清朝和滿族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命運。它結束了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統一。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因而對於其入關作用而言。絕對是利大於弊,我們也因此有理由可認為清軍的入關是一件幸事。


關注說歷史講考古,旨在給你帶來專業的、學術的歷史和考古知識!也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