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馮國璋,和著名演員馮鞏是什麼關係?

庭州行者


想死你們了!<strong>

說起馮鞏想必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了,著名小品演員,春晚釘子戶,國家一級演員!

而他的身份可不僅僅是演員!

馮鞏是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兩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以及民革副主席。

除此之外,他還有著一個這特牛的家世背景!

其父親名為馮海崗,乃是著名實業家馮家遇的兒子!

而馮家遇先生的父親便是馮國璋,即馮鞏乃是其親曾孫子!

馮國璋這個人乃是北洋時代的一個重要歷史人物,曾擔任過北洋時代的全國大總統,是中國歷史上國家元首之一,算得上是一代風雲人物。

馮國璋最初乃是袁世凱麾下的重要人物,袁世凱小站練兵時,馮國璋便已經跟隨其左右,其後更是成長為袁世凱的心腹,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北洋三傑”,為袁世凱的左膀右臂。

當年袁世凱之所以能夠兵不血刃,輕鬆讓清帝退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馮國璋當時乃是禁衛軍的統領。而禁衛軍是清朝皇室最後可以依賴的武裝力量。在馮國璋的勸說下,禁衛軍當時並沒有做出行動。

再後來,北洋時代開啟,初期南北鬧掰,接連爆發戰爭;而馮國璋則是北洋軍的中流砥柱,成功為袁世凱穩定局面。

不過,他最終還是背叛了袁世凱,面對袁世凱稱帝這樣違背歷史潮流,為當時天下所不容的局面,他做出了正確的歷史選擇,與段祺瑞等人一致通電袁世凱,反對其稱帝。併成為“北洋派中反對洪憲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

最終袁世凱的帝王夢在眾叛親離中破碎。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四分五裂,逐漸形成了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其中直系以馮國璋為首、而皖系和奉系分別是段祺瑞和張作霖牽頭。馮國璋由此成了北洋政府的三大實力派之一。

其政治生涯巔峰是在1917年,大傻子張勳在段祺瑞等人慫恿下,率領辮子軍進京,公然解散議會,驅逐了大總統黎元洪,與康有為等保皇黨一起搞起了復辟。

鬧劇之後,大總統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借勢辭去了這大總統的位子,對於他來說這根本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沒有兵權的他本就是一個只會蓋章簽字的傀儡總統。

黎元洪下野之後,馮國璋被推上代大總統的位置。

其後便是他與段祺瑞的明爭暗鬥,最終馮國璋還是沒能夠鬥過段祺瑞,其在黎元洪原任期期滿之後,便讓出來大總統的位置。

此後馮國璋逐漸退出了權力鬥爭的中心,雖然期間也想東山再起,但時不我待,1919年12月28日突然病逝,時年60歲。

馮國璋雖然是軍閥,有私利之心,勾心鬥角,征伐不斷。

但他和段祺瑞、吳佩孚等大多數北洋軍閥一樣,在大義面前絕對不含乎。其臨死前的願望不是家財後代,而是國家統一。

馮國璋臨終前親口對時任大總統徐世昌說

“和平統一,身未及見,死有遺憾,希望總統一力主持,早日完成。”

馮鞏先生能有這樣一個曾祖父,值得驕傲!

不過話說回啦,其實馮鞏也沒有太沾到這位曾祖父的光!

雖然馮國璋死後給後代們留下了不小的產業,其子馮家遇更是一代實業家。但時代的變遷讓這豪門逐漸破落,到馮鞏這一代,家產也就天津民主路的一棟老宅了。

而且因為祖上軍閥的關係,馮鞏他們家當年還差點被下放到農村。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建黨偉業》中,馮鞏有幸扮演了他曾祖父馮國璋,也算是另一種的相逢吧!


白話歷史君


馮國璋是著名相聲演員馮鞏的太爺爺,也就是曾祖父。不過馮鞏不僅沒有沾太爺爺的光,小時候還為此吃了不少苦。

馮國璋是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和段祺瑞、王世珍併成為“北洋三傑”。1916年袁世凱死後,馮國璋出任民國副總統,併成為直係軍閥的首領,可謂權傾一時。

由於直係軍閥內部發生分裂,所以馮國璋的權力並沒有維持多。1919年馮國璋辭去副總統職位,並於當年病逝,終年60歲。馮國璋掌權期間置辦了不少家業,給後人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幾代人都花不完。

馮鞏的爺爺馮家遇還算爭氣,靠著留下的遺產和馮國璋的關係,創辦了不少企業,生意做得不錯。但馮國璋去世後,馮家遇的事業便一落千丈,到抗戰勝利時,家產已經所剩無多。新中國成立後,馮家就只剩天津的一套祖宅了。

馮家遇生有6個兒子,馮鞏的父親馮海崗是老三,以當時的國內形勢,馮鞏家不僅沒有繼承什麼遺產,還因為馮國璋“大軍閥”的身份吃了不少苦。他們家被迫從祖宅搬出,住進了狹小的房子,父親還丟了工作,生活十分清貧。馮國璋估計做夢都想不到,他的後人竟然淪落如此。

雖然馮家沒有出過搞文藝戲曲的人,但馮鞏卻是個例外。他上學的時候就對曲藝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還因為出色的天賦被馬季收為徒弟,名氣也越來越大。

不過等到他真正找工作的時候,卻因為太爺爺馮國璋的原因過不了政審這一關,因此無緣文工團,後來只能分配到紡織廠做工。

不過馮鞏卻一直沒有放棄曲藝這條路,最終得到了領導的賞識,並於1986年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自此30年沒有間斷,併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現在形勢變了,馮鞏也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太爺爺了。2010年,馮鞏出演了《建黨偉業》,在劇中飾演了太爺爺馮國璋。箇中滋味,一言難盡。


石頭說歷史




近二三十年,春晚上一句“想死你們了!”讓無數觀眾感覺到了溫暖,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這話是馮鞏說的。

2009年,馮鞏出演了電影《建國大業》裡面的馮國璋,大家發現,馮鞏和馮國璋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難道這兩人有什麼關係?

確實有,而且很近,馮國璋是馮鞏的曾祖父,親的,沒有一點水分。

1、



馮國璋出生在1859年,比馮鞏大了整整98歲。馮國璋的發跡是從天津小站練兵開始的,當時的馮國璋從日本學習回來,專業能力不錯,授課能力很強,是袁世凱絕對的的左膀右臂。

北洋三傑中的“北洋之狗”說的就是馮國璋。1911年12月15日,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禁衛軍“總統”,兼職察哈爾都統,正是這樣的任命,讓禁衛軍在溥儀和裕隆太后退位時,沒有進行反抗,因為馮國璋曾經是這支禁衛軍大多數骨幹尊敬的馮老師。

1913年7月,馮國璋受命出任了江淮宣撫使,1914年,馮國璋晉升為陸軍上將。袁世凱去世後,馮國璋成為了副總統,此時黎元洪為總統。1917年7月,馮國璋成為了代理大總統。1918年8月份,馮國璋辭去了副總統之位。1919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60歲,留下了300萬大洋的遺產。

2、



馮國璋有五個兒子,其中第三個兒子叫馮家遇,出生在1888年的天津。馮國璋的這個三兒子很厲害,曾留學德國,後來投身實業。在抗戰期間,汪偽政府華北政務委員長大漢奸王克敏數次邀請馮家遇出任高官,但被馮家遇以生病為由拒絕。為了逼真一些,馮家遇不惜用黃膽水塗面,真是認真,理由只有一個:不做漢奸,不為汪偽政府做事。

馮家遇在1953年去世了,享年65歲,比他爹多活了5歲。馮家遇有六子七女,其中,第三子馮海崗出生在1920年。

馮海崗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後來在天津市河北區房管局工作。馮海崗有三個兒子,第三子,也就是最小的兒子,就是著名相聲演員馮鞏。馮海崗在1993年去世,享年73歲。

3、



馮鞏原名馮明光,出生在1957年。由於曾經出身顯赫,在十年動亂時期,馮鞏沒少受罪。

1973年,馮鞏拜師馬季,開始了自己的相聲生涯。1986年,馮鞏開始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第一次春晚節目是《虎年說虎》,但當時搭檔還不是牛群,是劉偉。1988年,馮、牛開始搭檔,開始被廣大中國人熟悉,那獨有的馮氏喜劇(相聲或小品)成為了春晚不可或缺的節目。

目前,馮鞏是相聲表演藝術大師,國家一級演員,擔任過中國曲藝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等職務。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北洋軍閥馮國璋的第三個兒子是馮家遇,馮家遇第三個兒子是馮海崗,馮海崗第三個兒子是馮鞏。曾祖父馮國璋被天下人熟知,過了三代,馮鞏又是被天下人熟知,真是一個循環。

雖然,馮鞏只是一個演員,但其做人做事可圈可點,深受親人、朋友和粉絲的認可。可以說,馮鞏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自己,無愧於自己的人生。


藍風破曉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哈哈……”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上吊”沒下巴,嘴巴特別貧,春晚釘子戶笑星馮鞏同志。


馮鞏不僅演小品,而且參演過電影,還曾獲得過金雞獎影帝稱號,絕對是實力派大明星。2009年馮鞏參演了《建國偉業》裡面的馮國璋,造型一出,令無數國人驚掉了下巴,因為他們實在太像了,簡直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一樣。

驚訝之餘,大家查了查馮鞏的家譜,發現馮鞏真的是馮國璋的後代,而且血緣非常的近,他居然是馮國璋的曾孫子,親的曾孫子!


搞了半天,笑星馮鞏是大總統的後代,是真正的名門之後啊!

袁世凱手下有三個著名實力派人物,人稱北洋三傑,又稱龍虎狗三兄弟,王世珍是北洋之龍,段祺瑞是北洋之虎,馮國璋便是那北洋之狗。

狗不是個好詞,狗漢奸,狗東西等等都是罵人的話,馮國璋怎麼會得了這麼個稱號啊?

我們知道,狗有個突出的優點,那就是對主人絕對的忠誠,馮國璋就是一隻對袁世凱絕對忠誠的好狗狗。


馮國璋祖上是明朝開國將領馮勝,到了馮國璋這一代,已經家道中落了。後來機緣巧合,馮國璋有幸以公使隨員的身份到日本考察學習,期間馮國璋系統學習了日本的軍事理論,並整理了許多先進的軍事資料。

回國之後,馮國璋把這些資料獻給了袁世凱。袁世凱對馮國璋刮目相看,於是讓他與王士珍、段祺瑞一起編寫了《訓練操法詳晰圖說》,這個教材後來成了北洋新軍的教科書。

袁世凱成了大總統之後,馮國璋也跟著飛黃騰達了,成了陸軍上將,袁世凱陰謀稱帝之時,馮國璋竭力勸阻,規勸無效之後,馮國璋最終與袁世凱決裂。


袁世凱僅僅做了83天皇帝,就在一片聲討和責罵之中鬱鬱而終了,黎元洪成了新任總統,馮國璋成了副總統。

兩年後,馮國璋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60歲,留下了300萬大洋的遺產。

馮國璋有五個兒子,三兒子馮家遇是馮鞏的爺爺,馮家遇有六個兒子,三兒子馮海崗是馮鞏的父親,馮海崗有三個兒子,可巧的是,馮鞏也是老三。


套用馮鞏的名人名言:低調!才是最牛叉的炫耀啊!


一半秋色


北洋軍閥馮國璋,和著名演員馮鞏是什麼關係?(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電影《建黨偉業》裡,袁世凱看到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的消息,一氣之下扔掉手裡的報紙,鏡頭切換到馮鞏扮演的馮國璋,影院裡,大家不約而同的笑出聲來,夾雜著“哈!馮鞏!”的聲音,不得不說,基因這個東西,有時候真的很強大。

馮鞏和馮國璋的關係是這樣的:馮鞏的父親叫馮海崗,爺爺叫馮家遇,這個馮家遇正是馮國璋的第三子,馮海崗又是馮家遇的第三子,所以,馮鞏是馮國璋的重孫子。

馮國璋其人

馮國璋是河北河間人,家裡很窮,但是上學非常刻苦,正因為家裡窮,畢業後當了兵,開始是一名伙伕,因為能吃苦還有文化,很快被保送到武備學堂攻讀步兵科,1890年因為成績優異留校當了教員。

因為崇拜聶軍門(聶士成將軍),就投到他的部隊,中日甲午戰爭,馮國璋隨聶士成入朝作戰,日本人多,武器又好,清軍戰敗了,馮國璋跑到鴨綠江邊,正愁沒法過河,從小樹林跑來一匹灰黃色小高麗馬,馮國璋和衛兵閻升拽著馬尾巴過了河,逃過一劫,這匹母馬成了馮家的大功臣,從此專人照看。

甲午戰爭後,馮國璋被聶士成推薦為清國駐日本大使的陸員,前往日本,他時刻留意日本動向,並寫了一本關於日本軍事的書。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回國後,馮國璋被任命為營務處總辦,追隨袁世凱小站練兵,他把這本書獻給袁世凱,袁大加讚賞,稱他為“軍中學子第一人”,不久跟著袁世凱去山東剿滅義和團,從此名聲大噪,與王世珍、段祺瑞並稱“北洋三傑”。

1906年馮國璋任陸軍貴胄學堂總辦,由於對貴族子弟學生管理嚴格,反而被這些親王大臣刮目相看,迎來人生轉折,1911年,他跟隨袁世凱鎮壓武昌起義,攻陷漢口,被清廷授予二等男爵,馮國璋大哭“想不到我一個窮小子,現在竟封爵了,這真是天思浩蕩,我一定要為朝廷效力!”,第二年清帝就退位了,馮國璋被任命為直隸總督。

1913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馮國璋攻克南京,這一年,袁世凱把自己的家庭教師,36歲的周道如送給馮國璋做老婆,這一招一箭三雕,一是報答了周道如十多年來教育袁家子弟的恩情,二是籠絡了馮國璋,因為馮國璋正房去世已久,只有一個丫頭當姨太太,三是在馮國璋身邊安插了一個耳目。馮國璋喜出望外,婚後不久,恰逢馮國璋60大壽,周道如40歲,夫婦合成“百歲雙壽”。

1916年袁世凱病逝,馮國璋當選副總統,黎元洪當選總統,與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1917年張勳復辟,黎元洪下臺,馮、段二人討伐張勳,黎元洪、張勳被趕走,在段祺瑞的擁護下,馮國璋走上了人生巔峰: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

剛當了一年的總統,就被段祺瑞脅迫下臺,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因傷寒病過世,終年60歲。

馮國璋的後人

馮國璋共有2個正房5個姨太太,結髮妻吳夫人,為馮國璋生了3個兒子(馮家遂、馮家遇、馮家迪)1個女兒(馮家遜),第二任周道如,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周夫人嫁過來三年就病逝了,由大姨太彭金梅料理家事,彭氏本是正房吳鳳的侍女,11歲隨嫁到馮家,黑黑瘦瘦的彭氏女大十八變,被馮國璋納為第一房姨太太,彭氏生了四子馮家邁和二女馮家禎、三女馮家賢。

一直到馮國璋去世,彭氏都沒有被扶正,倒是馮國璋原配夫人的女兒發話,把彭氏扶正,此時彭氏已經病故,就在彭氏的靈堂上,馮國璋的大女兒說“扶正了吧”,彭氏的兒子不停磕頭,謝謝大姐。

彭氏之後,馮國璋還有四位姨太太,二姨太韓氏,氏馮國璋在保定知府府邸見到的一名歌姬,知府見他喜歡,慷慨相贈。三姨太何氏,氏清末陸軍大臣鐵良家中的侍女,為拉攏馮國璋,將這個小巧玲瓏、如花似玉的侍女相贈,何氏生下四女馮家蝶。四姨太程氏最受寵,為馮國璋生下五子馮家周。五姨太胡氏,因為沒有生兒育女,很少人提起她,據後代回憶,馮國璋病逝前,胡氏天天陪伴身邊聊天解悶。

1918年10月29日,馮國璋攜彭氏、胡氏迴歸故里,離村子半里路,59歲的馮國璋下車步行,與鄉親問好,並在家鄉創辦了“馮氏養正學堂”,編寫了《河間縣誌續編》,還慷慨解囊,撫卹貧弱。

馮國璋留下的財產並不多

歷史書上有名的馮國璋”北海放水賣魚“故事,文革期間,馮家有人專門證實過此事,是一位副官打著馮國璋的名義乾的,被馮國璋知道後,連罰帶打最終開了這個副官。

馮國璋去世後,把兄弟王世珍主持分家,每房都分了宅院,三個成家的兒子分的多一些,兩個小兒子少一些,四個女兒則更少。

馮鞏的爺爺馮家遇還算爭氣,靠著這點遺產和馮國璋的關係,創辦了不少企業,馮國璋去世後,家道中落,新中國成立後,馮家只剩天津一套祖宅了。

馮家遇生了6個兒子,馮鞏的父親馮家崗排行老三,因為是大軍閥的後人,吃了不少苦,被迫從祖宅搬出來,丟了工作,生活清貧。

馮家沒有出過搞文藝的人,馮鞏卻是個例外,從小就對曲藝感興趣,後來被馬季收為徒弟,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因為馮國璋的關係,過不了政審,無緣文工團,只能到紡織廠工作,最終,憑藉優秀的天賦,於1986年登上春晚舞臺,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現在,馮鞏終於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太爺爺了,2010年,他出演《建黨偉業》,飾演太爺爺馮國璋,箇中滋味,一言難盡。





葛大小姐


馮國璋(1859~1919)河北河間人,他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是繼袁世凱死後的第一任副總統。

袁世凱死後,根據民國憲法規定,袁在“金匱遺書”中指定黎元洪繼任總統,馮國璋為副總統,總理是段祺瑞。



接下來黎總統和段總理尿不到一個壺裡,經常發生矛盾,於是發生了民國時期的“府院之爭”。

段總理架空黎總統,黎元洪憤而辭職,段總理重新組閣,副總統馮國章代理總統行使總統權力。

馮國璋是北洋三傑之一,是袁世凱生前十分倚重的將領。(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

“北洋三傑”的外號分別是:王龍、段虎、馮狗。說馮國璋是狗並無諷刺之意,是說他的忠誠護主如狗。

不過馮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愛財如命。段深知這一點,稱其有“錢癖”。

馮進入中南海後,發現池中的“放生魚”很肥很大,又聽說這些放生魚的頭上都戴著金牌牌。

馮心動了:“如果把魚打撈出來賣錢,我肯定能賺一把”。於是他打著清理池中汙泥的幌子,抽乾中南海魚池裡的水,捉魚賣魚。

把魚拉到市上去賣,這些魚都是前朝人放生的,又大又肥,十分搶手,當時小報刊文標題為:“總統魚暢銷,飯店老闆瘋搶”。

民國七年(1918年)8月13日,馮國璋辭去副總統職務,次年(1919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終年60歲。

馮鞏是我國著名的小品相聲演員,他的情況想必大家都熟知,知名度比馮國璋大的多,春晚一句“想死你們了”成了經典。




有人問了,馮鞏和馮國璋什麼關係呢?

還別說二人關係匪淺,馮國璋是馮鞏的曾祖父,也就是說,馮國璋是馮鞏爺爺的老爸,也稱“三世祖”。

馮國璋一生育有5個兒子,分別是:馮家遂、馮家迪、馮家遇、馮家邁、馮家周。

親們發現了嗎?馮國璋的兒子們都帶“家”字,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馮國璋生前曾修《馮氏家譜》規定,以後子孫起名須從“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十個字為排輩次序。

比如他叫馮國璋,他為兒子們起名用“家”字,孫輩用“海”字,以此類推。

馮國璋的孫輩起名用“海”字,馮國璋的孫輩主要有:馮海岱、馮海嵊、馮海巖、馮海崗、馮海島等。


馮國璋開枝散葉子孫眾多,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馮國璋的兒子馮家遇身上。

馮家遇是馮國璋的第三子,出生於天津,他就是馮鞏的爺爺,年輕時曾赴德國留學,回國後當過一段直隸兵工廠幫辦。後經商,開辦東方油漆廠,參與創辦保定電燈廠,天津恆源紗廠等。

馮家遇生6子7女,第三個兒子名叫馮海崗,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教育系,曾在天津市河北區房管局工作。

馮海崗育有三個兒子,其中最小的兒子就是馮鞏。




按照家譜來說,馮鞏的名字應該帶“禁”字,老爸馮海崗認為“禁”字含義不好,於是商定越過“禁”字。要不馮鞏應該要馮禁鞏。

不過到了馮鞏的兒子,起名又重新回到了家譜十個字上來了,馮鞏的兒子起名叫馮開誠,按家譜的規定帶上了“開”字了。

綜上捋順一下關係就是:【馮國璋→馮家遇→馮海崗→馮鞏→馮開誠】親們明白了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秉燭讀春秋


馮鞏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演員,特別是他演的小品,如果說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為第一梯隊,那麼馮鞏的小品,絕對是第二梯隊,很有意思。

馮鞏屬於那種“不聞其人只聞其聲”就能知道他是誰的喜劇演員,一句“我想死你們啦”,成為他的口頭禪。


說到馮鞏,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馮國璋,他是馮鞏的曾祖父!馮國璋是清末直係軍閥首領,與段祺瑞,王士珍並稱為“北洋三傑”。

以前只知道馮鞏是個很優秀很厲害的演員,但並不清楚他的家世,後來無意間在網上看到說馮鞏就是馮國璋的曾孫,瞬間又感覺馮鞏厲害了許多。

馮國璋,那可是北洋軍閥時期的重要人物,曾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在當時來看,絕對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馮鞏的祖父馮家遇,屬於那一批以實業救國的有志青年,早年間曾留學德國,回國後創辦了包括東方油漆廠在內的大批企業,大力發展實業,用自己的方式報效國家。


新中國成立後,馮家遇將自己創立經營的所有產業都捐獻給了國家。

馮鞏的父親母親,都是畢業於輔仁大學的學生,後來又從事教育工作。

馮鞏1977年參軍入伍,1984年成為中國廣播藝術團成員,1986年首次登上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並表演小品。

後來馮鞏又多次參與了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最受人們喜愛的喜劇演員之一。
我記得在哪個影視劇中,馮鞏飾演過他的曾祖父馮國璋,具體那個影視劇我也記不得了,好像是《建黨偉業》吧。


Mr與川


北洋軍閥馮國璋是著名演員馮鞏的曾祖父,也就是馮鞏爺爺的父親。

馮國璋是袁世凱手下的北洋三傑之一,和王士珍、段祺瑞齊名,先後出任過直隸都督、江蘇都督、副總統、大總統之職,可以說也是一位風雲人物。不過在總統任上時,他的老同僚國務總理段祺瑞權力抓的很緊,馮國璋一直被壓的死死的,有點憋屈。

馮國璋還擅長斂財,在總統任上甚至把中南海歷年清朝皇室放生的魚撈出來賣錢,消息傳出後輿論譁然。馮國璋去世以後,留下了相當數量的遺產,現金、地產等總計大約價值400多萬銀元。

馮國璋有五子一女,馮鞏的爺爺馮家遇是馮國璋的三兒子,他曾經在德國留學,學的是化學冶金專業,歸國以後自己從事實業,主辦了東方油漆廠,還參與創建了保定電燈廠、天津恆源紗廠等工廠,自己開創了一番事業。

而馮鞏原名馮明光,到他這一輩可以說沒沾馮國璋什麼光了,反而一度被拖累。不過馮鞏靠著自己努力,還是成了一位相聲明星,後來還從事小品和影視創作,成為全國人民所喜愛的一位演員。可以說也沒靠祖上的餘蔭,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馮鞏曾經在銀幕上出演過自己曾祖父馮國璋,每次看到總覺得他會冒出“我想死你們啦”這句臺詞


不沉的經遠


每年春晚馮鞏那句“我想死你們啦”,都讓我們感到特別的熟悉。馮鞏——和藹可親的老藝術家。馮國璋——叱詫風雲的北洋三傑。二者一文一武,又同姓馮,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話不多說,看圖。瞧這眉眼、臉型和這法令紋。除去鬍子來看,倒真有幾分神似,只不過氣場截然不同。還真別說,二人關係匪淺,這馮國璋正是馮鞏的曾祖父。

北洋三傑之馮國璋,功績偉業以和為貴

馮國璋1859年出生於河間縣西詩經村,1889年畢業於天津北洋裝備學堂。隨後跟隨聶士成四處征戰,曾經歷過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

後來經聶士成推薦以清朝駐日公使裕庚隨員身份赴日,軍事才幹得到大幅提高。回國後受到袁世凱的賞識,編制軍事教材,輔佐練兵。

憑藉出色的練兵術,馮國璋成為了袁世凱的心腹。也正是“老師”這一角色使得北洋軍閥集團中有很多都是他的門生,在後來的奪權分裂中起了很大作用。

最初,袁馮二人關係非常好。即便後來袁世凱失去了清廷的信任,馮國璋依然與其暗中保持聯繫,數次關鍵時刻都為袁世凱纂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當袁世凱稱帝野心逐漸暴露之後,袁馮二人逐漸離心。民國五年,馮國璋公開反對帝制。全國上下民憤不斷,北洋集團很快四分五裂。

也終於在這一年把袁世凱熬死了。同年馮國璋被推選為副總統,坐鎮南京。民國八年,60歲的馮國璋突然病逝,一生期盼以和平統一的他最終沒能親眼目睹,這也成為了他的遺憾。



以上就是這個集軍閥、地主、資本家三個角色為一體的馮國璋的故事了。究其一生,也算是一個有遠見有熱血的末代將才。

馮鞏――自身很努力,太爺給自己壓力

正因馮國璋死時有憾,所以他對後代寄予了厚望。馮氏一族在此後的百年間也不負眾望,均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在各個領域都出現了許多人才。

不過,雖然祖輩有奇才高就,馮鞏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好處。相反,他因為這個太爺吃了不少苦。

1910年,馮國璋曾為《馮氏家譜》重修作序,規定後代子孫以“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做字排輩。

到了馮鞏這一代理應以“禁”字取名,可其出生之時正是1957年。為表忠心,馮鞏的名字並沒有遵循祖訓。到了馮鞏的兒子時才以開做字,取名馮開誠。

也是這一時期,馮家沒落到了極點。一度捉襟見肘。當時由於政治原因,祖上的敏感身份使得馮鞏一家成了反革命家庭。

不得已,11歲的馮鞏和其二哥跟隨母親來到了“貧民窟”——大昌興衚衕20號,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直到20世紀末,新中國迎來了曙光,馮氏家族才再度崛起,當然這都是後話。馮鞏自幼就有文藝天賦,偶得良師賞識開始痴迷於相聲表演。十幾歲的他期望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角。與此同時,周圍人的歡聲笑語也一直激勵著他,彷佛告訴他“你可以成功”。

於是,他刻苦學習,賣力演出意圖證明自己,盼望著當上一名文藝兵。他滿懷期待得參加了軍區文工團的面試,初試順利通過,複試也順利通過。

各區文工團慕名來函,眾人好不羨慕。瀋陽軍區文工團第一個派人來到了馮鞏的學校,他們帶來了介紹信、報名信還有一張政審表。

文藝兵也是兵,那身綠衣服可不是那麼好穿的,而馮家的政治外衣一時半會還披在身上。所以馮鞏的出身成了最後的一道閘門,將馮鞏擋在了文工團的門外。

多年努力功虧一簣,馮鞏打心眼裡討厭這個坑了後人的太爺。不會一次打擊並沒有將其擊潰,他仍在靜候佳機。

終於1977年,政壇交替,人民稍有喘息。馮鞏幾經波折,如願當上了文藝黑兵。不過因為“黑”不敵政,一張大布報將他離職處理。

堅韌如馮鞏,他學習,演藝,做工三不誤。1980年,馮鞏這塊金子終於等到了光明到來的這一天。23歲他背上行囊,離開天津,坐上了信心念唸的去往北京的火車。

此後的他入了文工團,當了真正的兵。入了黨,成為了政協委員。有學歷也有了夢想,和他的相聲小品一起活躍在熒幕上。



從天津到北京,這短短120餘里的路程,他走了整整8年(從1972年學習相聲開始)。之所以這段路走得如此艱難,還是要感謝他那素未謀面的太爺——馮國璋。

雖然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不過事實證明,家風家訓可傳世,而這官階榮譽及財富卻未必能流芳千古啊。搞不好還是口丟不掉的大黑鍋。


史之策


真的有關係,這倆人可不是隻都姓馮那麼簡單。

很多人想象不到,身為笑星的馮鞏,竟然是民國大總統的重孫子,原來低調的馮鞏身世竟然如此顯赫。

雖然馮鞏是民國大人物的後代,是他也沒有任何貴族子弟的嬌氣,他也是從最底層幹起來的。早年馮鞏曾經在天津紡織機械廠工作,乾的是鉗工,每個月工資只有35塊錢。

馮鞏祖上其實都挺厲害的。

除了有馮國璋這一個北洋三傑之一,直係軍閥創始者,和民國大總統的曾祖父之外,他還有個愛國民族資本家的祖父。

馮鞏祖父

他爺爺馮家遇,是老馮的第3個兒子,也非常厲害。由於馮國璋家教教育的好,孩子們從來都不以大總統的兒子自居,都是克勤克儉,勤奮努力。

馮家遇先是靠自己考入北保定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後來考取赴德國留學,進入柏林工學院專工化學冶金專業,回國之後直接擔任了直隸省兵工廠幫辦。

袁世凱稱帝之時,馮家遇對袁世凱的復辟非常不滿,於是怒而辭職。

下海從商之後,曾經主辦過東方油漆廠,參與創建過保定電燈廠,天津恆源紗場,So, 他還是一個金融實業家,他創辦過大陸銀行,大成銀行,是一個發明家,他研製出生產了貓牌磁漆,作為民族工業,打敗了日本的同行業品牌。

最關鍵的是作為馮國璋的兒子,他沒有給馮國璋丟臉,也沒給中國人丟臉。

抗戰期間,給馮國璋這個知名人物的兒子,馮家遇自身也在工商業多有建樹,名望頗著;於是日本人就拉他出來做官,做偽政權的高官。

馮家遇恥於賣國行為,把黃膽水塗在臉上,假裝病重,多次推遲不肯做官,全了馮家的名節。

馮家遇給他的子孫留了三條規矩:

第一不能在租界內購置房產,尋求外國保護;
第二,不許出洋讀書,娶外國老婆。第三,不準帶鑽石戒指。

這顯著體現了一個民族資本家的愛國之心,而第三條,是因為當時的鑽石戒指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且十分昂貴,所以馮老爺子希望自己的兒孫們能夠以國家為重。

1953年馮家遇去世。

馮鞏他爸

馮家遇第三兒子是馮海崗,這是馮鞏的父親。對於北京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系,建國後曾經在天津市河北區房管局工作。

動盪特殊年代,他們一度全家人被趕到大興衚衕的一個大雜院中居住,住在一間僅有12平方,沒有窗戶的小屋,因為是軍閥馮國璋的後人,他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但是後來由於馮鞏成為著名的相聲演員,馮家也就再一次起勢,人們也逐漸知道馮鞏,有一個近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曾祖父。

如今的馮鞏,雖然沒有他曾祖父那麼厲害,但其實也已經很不俗了,馮鞏是民革中央副主席,十三屆政協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第二屆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享受正部級待遇……

馮鞏還曾經在建黨偉業中出演過他曾祖父馮國璋的角色,頗有神似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