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抱養的女兒得了精神分裂症,這意味著什麼?

催鷹櫻


精神分裂症患者抱養的女兒得了精神分裂症,既然是抱養,這就要深思當初孩子的親生父母為什麼將其拋棄了。

前幾天義診,見到有這樣一個家庭,家裡兄弟5個人,其中有三個都是精神病患者,而這三個患者之中,其中有2家的子女也患有精神疾病,另外一家因為擔心遺傳,一直沒敢生育。

精神分裂症個體確實存在明顯的遺傳因素。當然我舉例子的這個家庭屬於遺傳傾向更高的一個。

國外有關精神分裂症的家系遺傳調查,發現本病患者的近親中,發病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家庭,而且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


基於這個遺傳理論,我們重新回到題主的問題,自己沒有精神問題,但抱養的孩子也患了精神分裂症,這裡就有一種可能:患兒的親生父母之中,可能有一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可能是害怕今後的生活負擔,也可能是考慮到孩子長大後會發病,所以將其遺棄。

同樣也是前一段時間,我接觸到這樣一個有愛心的老人家,年輕時在雪地裡撿到一個棄嬰,一直將孩子撫養至今,然而,孩子從20歲被診斷精神分裂症,目前已經12年的病史,目前精神殘疾二級,老人家為了這個孩子一生沒有結婚。


我們的理解中,一直為人精神病人會對他人或者社會帶來安全隱患,其實,很多時候,ta們也屬於受害人群。

很多精神患者會無目的的外走,尤其對於家屬監管不到位的家庭之中。這些患者外走過程中,通常是睡在街上、橋下,飲食通常是撿食髒東西吃。其中就有一些女性患者,在流浪過程中遭到歹人居心叵測,受到迫害......

工作中有幾例這樣的情況,由殘聯救助人員將流浪病人送至醫院治療,然而,通過住院體檢,發現女方正處於妊娠期。由於從事於相關工作,我們精神科醫生接觸到的患者群體更多,對於題主所言,我想到了另外一種假設,女患者在非自願情況下,被他人誘騙導致懷孕,產下患病嬰兒。

當然,除了遺傳因素,我們不排除,患者親生父母確是正常人,然而,其他因素導致發病

雖然精神分裂症具有高遺傳傾向,但同時也有其他致病因素。如環境因素、心理因素、軀體疾病的因素。

環境因素:如母孕期的病毒感染、或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應激事件(包括父母關係不和、生活中經常受人排擠、以及一些面臨一些大的災難等)。

心理因素:社會常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得精神病的人都是因為想不開,內向。雖然此言論過於武斷,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美國精神病學家經過調查研究發現:患病率在地經濟地區的發病率明顯要高於經濟發達地區,其概率比大概為9:1,,同時,臺灣有學者調查發現:當地無職業和技術性低的職業人群發病率更高。

軀體疾病因素:通過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個體中,存在腦室擴大、腦溝增寬的改變,而且基於腦神經遞質學說的解釋,有些學者認為精神分裂症也可能屬於器質性精神疾病。而且,諸如癲癇患者,腦外傷患者,長期患病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改變。


綜上,抱養的女兒得了精神分裂症,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後天某種因素導致的繼發性病變,不過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都應該理解和支持題主的善心,希望科學早日攻破精神疾病,為更多的患病家庭解決困境。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將持續更新相關醫學問題


精神科汐煒醫生


首先精神分裂症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一定要搞清。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有一種刻板的印象,就是從結果倒推原因,從現象中推測原因。比如說有這樣一家人,她媽媽是精神分裂症,她自己也是精神分裂症,人們就會推測出那個孩子患上精神分裂症是她媽媽遺傳給她的,是先天就得了這個病。但是沒有人思考過她媽媽又是怎樣患上抑鬱症的。

依據我國一直在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前行的諮詢工作者的實踐探究,發現了精神分裂症的形成原理。

我們一個人最開始可能會因為一件事的發生而產生一般心理問題,而一般心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或者是解決方式錯誤,發展成嚴重心理問題,又沒有得到好的處理,就會加重成為心理障礙,而在逐步演變的過程中會加重或是固化一些想法,形成了一種更加易痛苦的心理結構,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質變為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所以歸根結底精神分裂症實質是屬於心理疾病中的重度疾病。

而之所以大家覺得遺傳是因為很多資料呈現出來的是有家庭中有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症,下一代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非常大。都以為是生理當中攜帶的遺傳,卻往往忽視了家庭教養的影響,也就是這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媽媽她直接接觸孩子,和孩子呆的時間最長,她的精神病狀思維模式會隨著她的一舉一動而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形成模仿。因而孩子 也就成了精神分裂症。


心靈守護師張楠


先來說一說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問題

首先,確定的說,精神分裂症一定是存在遺傳學基礎的,這一問題在本世紀的很多醫學研究中都得到了證實,而且科學家們還確定了很多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但目前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往往是一種幾率遺傳。比如我們在家系研究中發現,父母雙方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患病風險值接近40%,父母雙方有一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患病的風險值在12%-15%,兄弟姐妹中有人患病的風險值也是12%-15%,祖父或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有一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患病的風險值在6%,而我們普通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值在0.5%-1%。

上面這張圖就是醫學界目前能夠確定的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致病基因。

所謂遺傳因素,是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確定的事情,我們很難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的出身也不是決定我們未來的唯一因素,不是嗎?

就好比題主在題目中說的這種情況,精神分裂症患者抱養的女兒,本身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存在血緣關係,不應該產生遺傳,但為什麼也會發病呢?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真的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問出了很多人的疑問。

為什麼精神分裂症家庭內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會發病呢?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在一個精神分裂症的高發家庭中,也就是精神分裂症在一個家庭中的聚集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種:

第一種當然是遺傳因素,我們上面做過詳細的介紹;

第二種是環境因素,包括共同的生活環境,比如飲食、住宿、汙染、感染等等;

第三章是家庭中尤其是父母對患者的影響,尤其是小孩子,會通過學習和模仿一起生活的父母,所以不單是生活習慣,一些病態行為也延續到下一代身上。

所以,你說的被抱養,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之所以能夠發病,就是和分裂症的養父母在一起生活,學習和模仿到了患病養父母的一些生活習慣和致病行為,同時也滿足第二種原因,共同的生活環境,所以,發病也就不那麼難以理解了。

曾經前蘇聯有一個著名的醫學實驗,寄養子研究,將父母中有人患病的雙胞胎其中的一個送到正常的家庭去培養,結果長大後還是有發病的。同樣的將沒有遺傳風險的雙胞胎中的一個送入精神分裂症家庭培養,結果長大後也還是有發病的。這樣的研究雖然存在道德風險,現在已經早已叫停了,但還是可以明確的表明,遺傳因素的存在,與其它兩種因素的共同致病因素。

關於精神分裂症的遺傳與真正的發病機制,目前仍然在研究當中,但現有的醫學水平是任何多因素致病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的疑問,有關於精神分裂症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我會幫助你解答的。


我說精神


首先,精神分裂症是沒有傳染性的,絕對不存在傳染的可能。

第二,既然是抱養,就不清楚孩子的父母情況,如果孩子的親生父母有一方也存在精神分裂,就是有遺傳傾向。(雖然概率不是很高,也要考慮)。

第三,家庭環境也要考慮,孩子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家庭,也會 有影響。

第四,具體到個人,孩子出生時是否順產,以及是否有其他疾病影響發育都有相關性。

最後,不論是什麼原因,治療才是最重要的,早發現早治療,預後好。


心理醫生張世寧


精神分裂症患者抱養的女兒得了精神分裂症,這意味著什麼?

這個例子說明遺傳說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心理疾病不會遺傳,但情緒能傳染。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成年人,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一天天提心吊膽的生活,身邊的孩子就沒有安全感,也會形成敏感多疑的個性,這種個性的人,抗打擊、抗挫折能力很弱,遇到點刺激驚嚇就可能形成心理問題,甚至是比較嚴重的精神分裂症。


霍體清


本身包養就給了孩子親情阻斷無形的傷害,又天天面對非正常人家環境,雪上加霜。不瘋才怪!真實案:精分的孩子送到正常家裡撫養,健康聰明沒遺傳,而身邊養大的瘋顛嚴重流落街頭不成人樣


蘇修玲


傳染不知道。

但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有些非常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