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蝦池養殖泥蚶應如何管理?

夏寒楓


你好,我是晴格格,泥蚶是肉質鮮美,是很好吃的貝類,下面就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為了節約空間,經常會進行混養,蝦和泥蚶混養是利用對蝦和泥蚶所棲息的水層、食性等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養殖環境,有利於維持生態平衡,防止蝦池富營養化,減少蝦病的發生和蔓延,提高蝦池綜合效益, 同時也能收穫美味的泥蚶。

蝦池養殖泥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水質水源:以利用自然納潮為主,水質無汙染,海水比重在1.01-1.02之間,水溫8-31攝氏度,PH值7.5-8.2。

2. 蝦池底質:用15釐米厚的軟泥或者泥沙質都可以,最好是軟泥底質。

3. 水深和麵積:蝦池面積在30-50畝左右比較理想,利於管理。池內蓄水深度在1.5-2米,灘面要求水深0.8-1.2米,最低不能小於60釐米。

4. 平整灘面:蝦池播苗前把中央灘面翻鬆耙平,並劃分蚶苗投放區域,分灘插標。播苗灘面掌握在蝦池總面積的40%左右,蝦池四周留有養蝦環溝。

5. 清池:放養前每畝用100-150千克生石灰或者茶麩餅5-10千克清池,藥效10天左右就會消失,進水必須經過60-80目篩絹網過濾,以防敵害入侵。

6. 施肥培餌:清池以後納入新水20-30釐米,畝施雞糞50千克,尿素10千克,繁殖蝦池裡的基礎餌料。通常放蝦苗以後15-20天基本不用投餌。

7. 蚶苗播種時間:通常在農曆2月中上旬開始播苗,3月下旬左右結束。蝦苗放養比蚶苗晚1個月左右,避免蚶苗受殘。

8. 放養密度:按照蝦池水面計,通常畝播規格10000-14000粒/千克的蚶苗20-35萬粒或者3000-4000粒/千克的蚶苗15-25萬粒。對蝦畝放苗1-1.5萬尾或者大棚暫養苗0.5-1萬尾。

9. 播苗方法:蓄水播苗,水位保持在20釐米左右,均勻的播撒在中央灘面上,通常在上午和傍晚播苗。

10. 調節水位:蚶苗入池以後,水位保持在20釐米就可以了;蝦苗入池以後及時添水;遇到冷空氣和夏季高溫季節,適當調高水位。蝦養殖的中後期要加大換水量,日換水量20%左右。


11. 水質管理:水質要求“肥、活、嫩、爽”,根據水色及時追肥;蝦收捕以後繼續追施尿素3-5千克/畝,促進泥蚶長得更加肥碩。

12. 餌料投餵:堅持定時定點投足蝦的餌料,保證蝦能夠吃飽;水質肥沃,也供給泥蚶充足的餌料生物。

13. 及時收穫:11月上旬-12月中旬,這個時候的泥蚶肉最為肥滿鮮嫩,血多味美,並且氣溫低容易貯存運輸。在蝦被收穫以後,排乾池水,起捕洗淨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利用蝦池養殖泥蚶的方法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吧!祝大家都能夠品嚐到肥美多汁的泥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