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文|武品文史

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古代皇位的傳承非常有講究,一般情況下都是“立嫡,立長”,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防止子孫們相互爭奪帝位。此外,皇帝因為後宮嬪妃眾多,所以子女也很多,這些子女大多都成為諸侯王,分散武將手中的兵權,以此來穩固皇權的統治地位。但是有些皇子的野心較大,在羽翼豐滿之後就開始窺竊皇位,所以在皇帝去世之後,就會出現為了爭奪皇位而兄弟相殘的鬧劇。

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有一位太尉名叫呂婆樓,後趙建武四年的時候,呂婆樓喜得貴子,為了光復門楣,於是取名呂光。呂光不愛讀書,卻愛武功,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成年後的呂光憑藉超高的武藝被前秦丞相王猛看中,於是王猛就把呂光推薦給了前秦王苻堅。之後呂光跟隨苻堅四處征戰,並立下不少汗馬功勞,苻堅也非常高興,就封賞呂光為鷹揚將軍。

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公元383年,前秦王率領百萬大軍想要一舉消滅東晉,結果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王苻堅被姚萇殺死,前秦也已經名存實亡。此時呂光討伐完西域,正在回師的途中,聽聞前秦王苻堅被殺,無奈之下佔領了涼州,自立為王,到了公元386年改稱天王,國號稱大涼。

在呂光的耕耘下,大涼國立日盛,自己也是日漸衰老,因為這個時代的叛將貳臣太多,因此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交給自己的幾個兒子去辦,其中長子呂纂最為出色,呂纂不但弓馬嫻熟且為人和善,因此深得呂光欣賞,所以每次遇到戰事,呂光都會派遣長子呂纂出戰,呂纂也逐漸掌握了兵權。

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儘管呂光喜愛呂纂,但是由於他是庶出,所以呂光無奈之下立皇后的兒子呂紹為皇太子。在公元399年,呂光突然病重,然而呂光心中有一塊心病沒有解決,那就是幾位皇子之間的關係並不好,為了能讓幾位皇子和睦,呂光任命長子呂纂為太尉,二子呂弘為司徒,並把皇位傳與三子呂紹,自己就成為太上皇。臨終前,呂光當著眾皇子的面苦口婆心地說了一番話。

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呂光對呂紹說:“我死後,一定要讓你的兄長呂纂統帥軍隊,而呂弘可以管理朝政,這樣就可以讓國家渡過難關,一定不能相互猜疑,不然國家將危在旦夕。”

呂光對呂纂說:“你們兄弟之間的和睦,關係著大涼的未來,以你之才完全可以勝任皇帝之位,但無奈祖宗禮法在前,希望你可以理解,另外國家尚未安定,人心也未盡收,你們一定要團結一致,否則國家將危在旦夕。”

呂纂和呂弘聽完跪地大哭,紛紛表示遵從父命,呂光聽後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呂光死後,呂紹卻漸漸的擔心起來,以前有父皇的照顧,自己才能一帆風順,現在父親去世,自己雖然是皇帝卻並無實權,如果呂纂謀反,自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想歸想,呂紹卻沒有付諸行動。

反而呂纂在二弟呂弘的挑撥之下率領軍事除掉了呂紹,成為了後梁的君主,也就是後涼靈帝。

沒過多久,假裝臣服的呂弘突然率兵擒王,想殺死呂纂成為皇帝,奈何呂纂手下兵強馬壯,三兩下就把呂弘擊潰,兵敗後呂弘被殺,妻女也都被呂纂賞賜給了屬下軍官。然而中國有句古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呂纂堂弟呂超趁著呂纂根基不穩舉兵作亂,並一舉擊潰呂纂,殺死了呂纂,隨後擁立哥哥呂隆成為國君。

皇帝讓大兒子輔佐太子,大兒子說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滅了弟弟

呂光死前的苦口婆心,沒能消除幾個兒子對權力的慾望,兄弟幾人,除了西域大都護呂覆保全了性命,其他人都因為沒有聽從父親的指示而導致悲劇,這也就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