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翠色山巒下,商居掩古城。花溪迎曲巷,歲月久悠增。”每每看到這句詩的時候,不禁被麗江古城悠久唯美的景觀所折服,被雲南壯麗景觀所吸引。而近幾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雲南的秀美景觀受到國內外遊客的爭相追捧,流連忘返,樂不思蜀。我和閨蜜經過一番辯論後,便打算去雲南的麗江木府,探訪這座百年曆史建築,為何被稱為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木府位於雲南省麗江古城的獅子山下,是我國4A級風景區,受到了五湖四海的遊客的歡迎。我和閨蜜這次是自駕遊的,這樣能夠沿途欣賞到麗江古城的優美風光,感受這座異域風情的古城帶給我們的全新體驗。行走在麗江古城中,四周是形形色色的遊人和當地人,大家三五成群,高談闊論,講述這座古城的人文歷史。邊走邊看,邊走邊聽,不知不覺間,便到了木府。

納西族在明朝之前,是沒有姓氏的。在朱元璋建國後,納西族土司聰明智慧,率領部下歸順明朝,甘為人臣,這讓明太祖朱元璋很是欣慰,便將自己的姓氏“朱”去掉一橫一撇後,賜了土司木姓,從此之後,納西族土司便將自己的父子連名制改為了漢姓,並將自己的姓氏階層化,“官姓木,民姓和”。並且,在現在的麗江木姓,據說都是當年的貴族,也就是木氏土司的後代,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有幸碰到一位呢?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看著眼前這座金碧輝煌的建築,我整個人有種穿越到古代的感覺,雄偉大氣,壯觀無比。木府採用的是明朝中原的建築風格,並保存了唐宋中原時期的粗獷古樸的建築風韻。閨蜜告訴我,我國建築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而木府是坐西朝東,風水極佳。同時,木府一種俗稱,指的是麗江的木氏土司衙門,也可以被稱為木氏家族的王宮,歷經了元朝、明朝和清朝,在它鼎盛發展時期,曾經木府達到了一百多畝,有近乎一百座建築,當真是繁盛至極。所以,有學者曾說“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高大雄偉的建築上揮灑著“忠義”兩個字,有不少遊客在拍照,我突然間想到這兩個字似乎還是有故事的。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木氏土司對朝廷當真是忠貞不二,行事風格深受皇帝的喜愛,也多次得到皇帝的褒獎。而木氏土司每年上貢給朝廷的東西,也是不計其數,使得明神宗很是感動,便御筆親賜“忠義”,還給它見了石碑坊,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後來重新建造的,原來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摧毀了。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從硃紅色的木府儀門建立後,瞬間眼前恍然開朗,廣闊的地面上乾淨而透著股莊嚴,在它的正前面,雕刻精緻的漢白玉基座上,聳立著一座宏偉壯觀的宮殿,一波磅礴之氣隨之而來,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那句“北有故宮,南有木府”,當真是受之無愧。這座殿是議事廳,在它的門頭上,揮斥方遒的書寫著“誠心報國”四個大字,而且一排過去有三塊,分別是明朝的朱元璋、朱棣、朱厚熜三位皇帝在各自當政時期,給予木府的賞賜,由此也能看到當時朝廷和木府的關係親密,也反映出木府當時的興盛。在議事廳前的空白場地是閱兵場,是當時木氏土司訓練兵士的地方,看上去還真的挺氣派的。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從大門進去後,便是土司討論政治的大殿。旁邊一個叔叔在哪兒聲情並茂的給孩子講述這個大殿的歷史。簡單來說,木府有“麗江紫禁城”的稱號,那麼,這裡就相當於“金鑾殿”。正前面的大殿中央上寫著“勵精圖治”四個大字,代表這激勵。畫風雕龍的屏風中間是一個二尺臺座,中間是一張虎皮椅子,還擺有一張茶几,虎皮椅子的兩邊擺放著兩個精緻的青花瓷瓶,上面插著錦雞羽毛,它們的大小和高低不一樣,看上去晶瑩潔白,造型優美,上面的圖案也是精妙古樸,淡雅脫俗,肯定價值不菲。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殿的天花板上有三個藻井,雕刻精美,中間的是千禧盤龍。一般來說,龍是九五之尊的象徵,木氏土司這麼做,難道不怕朝廷的怪罪嗎?若是仔細看的話,這裡的龍爪少了一隻,而將龍放在上方,表明了自己的所有行為都是在皇上的眼皮下做出的,自己不會以下犯上。而且,那張椅子上的虎皮,也在暗示他無心朝政,只想佔山為王,做個土司就可以了。另外,還彰顯了“出門是諸侯,關門是天子”的顯赫地位,不得不說,這人著實是大智慧啊。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在議事廳的後面便是萬卷樓,聽到名字,大家便知道這應該是讀書的地方。它緊挨著萬卷樓,再次說明木氏家族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因為,文化傳承才是最穩定最悠久的,這也是木氏家族能夠數百年興盛不曬的一個關鍵因素。萬卷樓是一座三層建築,一樓是讀書的地方,二樓是藏書的地方,三樓是寫書的地方。根據當地的史料記載,原本這個樓裡藏著千卷東巴經、六公土司詩集、百卷大藏經、眾多的名人名畫等,都是一些瑰寶。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明史·土司傳》中記載:“雲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再次說明了木氏家族對教育的重視。而在麗江22代土司中,其中最有作為的便是木增。木增不僅學以致用,還善於總結經驗,倡導漢文化,甚至於還積極引進中原的各種人才,促進麗江的各項發展。同時,他還善於結交朋友,曾和徐霞客結交,並資助他在麗江的考察。

再往後走,便是護法殿,也被稱為後議事廳,是土司用來祭祖和商量家庭事宜的地方。在大殿外面高高掛著一塊牌匾,上面行雲流水的寫著“為國干城”四個大字,它是明朝嘉靖年間楊慎送給知府木公的,形象而生動的讚賞了木公報效祖國,辛勞為民的品質,後來也被作為木架的家族信條。護法殿和很多家族祠堂差不多,主要強調的是德行,注重個人的品德教育,也為後來的木氏家族培養了無數人才。走到後門的時候,我們發現後門上掛著一幅牌匾,上面寫著“喬木世家”,代表的是貴族世家,再次彰顯了木氏土司的家族地位。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木府景區裡面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辦公區、生活區和文化區,剛剛我們看的是辦公區,接下來我們打算先去看看文化區,文化區是由玉音樓、光碧樓、三清殿等組成的。穿過光碧樓和玉音樓,我和閨蜜直奔三清殿。三清殿建在獅子山上,是一座三重簷的攢尖頂樓閣式的木質建築,它是木氏土司用來傳播道教精神的地方,在中堂裡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兩邊分別是道教三清和八卦圖,甚至於在這裡還有抽籤看相的道士,不過真正去做的遊客不多了,畢竟,就像電影裡哪吒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在獅子山上,生長著倒生樹,枝繁葉茂,極具生命力。閨蜜說木府的土司在去世後,都會從這棵位置最高的松樹上升入天堂。為了不放其他人也有這樣昇天的機會,這棵樹就變成了倒生樹。聽完我整個人震驚了,這世上還有這麼玄乎的事兒?閨蜜這才告訴我,倒生樹其實是被雷擊擊中後長成這樣的。並且,站在三清殿上,可以鳥瞰到麗江古城和木府的全部風貌,木府雖有王者之氣,卻偏居一隅,使得麗江古城將更好地面貌展現給世人。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木府的生活區指的就是家院,因為當時建築佈局的設計,為了更好的為百姓服務,木氏土司修建了過街樓,連接前後兩院,直接穿府而過,非常便捷。同時,也提高了木氏土司體察民情的效率,真正的做到為百姓服務。有人形象生動的將其比作是連接民心的“立交橋”,這也是木氏家族能夠興旺數百年的另一個原因,畢竟,就像唐太宗李世民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既然木府仿照的是當時的紫禁城建築風格,那麼,怎麼少得了花園樓閣呢?所以,接下來,我和閨蜜便去了“玉花園”,它是不是和“御花園”很諧音呢?不錯,這當然是為了避諱。花園裡花草茂盛,亭臺樓閣,香榭小院,風格獨特,景色優美。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藏在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風雲》曾在此拍攝,宏偉闊氣

看了仍覺看不夠,整個人還處於一種震撼中。閨蜜告訴我,這裡曾是《木府風雲》的拍攝地,想起那部情節跌宕的電視劇,再回想自己剛剛看到的一切,我有種自己置身在那個雲南納西木氏土司統治當地的時期,各種恩怨情仇,家族內部的爭權奪勢,莘莘學子努力拼搏的畫面,再看看今天這座偉大的建築,似乎看的不是一個家族的興衰史,而是一個地域的輝煌史,更是一個國家的發展史。

另外,通過查到的資料,我還知道了在1996年2月3日的麗江大地震中,木府幾乎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後來麗江政府為了弘揚和發展民族的文化,便向世界銀行貸款巨大資金恢復重建木府,原本麗江政府的預算的重建費用是2500萬元,但世界銀行經過自己的核算後,批給了3500萬元,才有了今日如此壯觀的木府。若是你不知道去哪兒,便來木府轉轉,它的辦公區被稱為“紫禁城”,它的生活區被稱為“大觀園”,這些,都不是說說而已,看了,你就明白了。

溫馨小貼士:

地址:雲南省麗江古城獅子山下

門票:60元

時間:9:00—17: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