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有哪些可悲的細節?

小方說歷史1990


這個內容我覺得黃獅精可以回答。

眾所周知,86版《西遊記》對於妖怪的刻畫往往是兇狠醜陋的,他們不是殺人放火就是打砸搶燒,於是就需要孫悟空去平亂,收服,擊殺。

但是偏偏有這樣一個妖怪,黃獅精,可以說是與眾不同。

黃獅精出現於《西遊記》第八十八回,起因是黃獅精看到孫悟空等人的武器,覺得很喜歡,就偷回去了,結果被孫悟空找到了。

在原著的描寫中,這是黃獅精第一次偷盜,然後內心還是十分糾結,最後因為太喜歡還是偷走了。

偷走之後還要開個“品鑑會”,這裡原著的描寫把這個妖怪描寫的太可憐了。開“品鑑會”請個好哥們過來,得吃東西啊,就讓小妖拿錢去集市買,沒錯,一個妖怪拿錢去買東西。後面的描寫更讓我心生憐憫,兩個小妖拿到錢,想的是自己先拿一些,然後去買兩件過冬的棉衣。

這絕對是我見過混的最慘的妖怪,連過冬的衣服都沒有。然後這兩個小妖被孫悟空發現了,孫悟空自己他們假扮進入洞穴,這裡有個小細節,黃獅精問他們買東西花了多少錢,他們說25兩,還欠人五兩,於是帶人過來要錢。

要是別的妖怪,還給你錢?直接把你抓過來吃了,結果黃獅精還真的給店家5兩,這哪是妖怪啊,正經生意人。

黃獅精住的地方也不一樣,原著裡是這樣寫的:周圍山繞翠,一脈氣連城。峭壁扳青蔓,高崖掛紫荊。鳥聲深樹匝,花影洞門迎。不亞桃源洞,堪宜避世情。

這分明就是桃花源啊,別的妖怪髒亂差不說,吃的人骨頭到處都是,跟別的同行一比,他這裡就是度假村啊。

最後的結局是孫悟空打跑了黃獅精,殺光了他所有的小妖,還一把火把人的家燒了。黃獅精見狀,想撞牆自殺,沒錯,一個妖怪,要撞牆,要自殺,而且還是戰鬥力不低的妖怪(初次交戰和孫悟空等三人打的有來有回)。

後來黃獅精的哥們:九頭獅子和黃獅精還有一群雜毛獅去找孫悟空打架,很明顯,沒打過,九頭獅子被主人太乙救苦天尊收走,黃獅精和其他的獅子要說死了也就算了,最後的結局是被城裡的屠夫剁成小塊,分給城裡的人吃了。

不得不說,在這一回裡, 孫悟空才更像是個妖怪。黃獅精住的離城區老遠,不偷不搶,手下的小妖窮的都沒衣服穿,就偷了三件兵器,而且還沒來得及好好看,就別孫悟空滅門,燒家,死了還被人分屍。

最可悲的細節應該就是黃獅精撞牆自殺這一段,一個妖怪,一生清貧,自殺未遂,最後落得個分屍的下場,實在可悲。


吃瓜看娛樂


我覺得西遊記原著最悲劇的妖怪就是荊棘嶺十八公等和杏仙了。


我到現在都很難理解作者為什麼這樣寫。荊棘嶺的這般妖怪都是對唐僧無害的綠色植物,只不過和唐僧飲酒對詩,杏仙雖然想與唐僧結好,但是沒有加害他的意思,最後卻被悟空八戒全部打殺。老版電視劇改編了原著,美化了唐僧師徒。下面讓我們看看原著是怎麼寫的吧。


《西遊記》第六十四回:三藏正自點看,漸覺月明星朗,只聽得人語相談,都道:“十八公請得聖僧來也。”長老抬頭觀看,乃是三個老者:前一個霜姿丰采,第二個綠鬢婆娑,第三個虛心黛色。各各面貌、衣服俱不相同,都來與三藏作禮。長老還了禮道:“弟子有何德行,敢勞列位仙翁下愛?”十八公笑道:“一向聞知聖僧有道,等待多時,今幸一遇。如果不吝珠玉,寬坐敘懷,足見禪機真派。”三藏躬身道:“敢問仙翁尊號?”十八公道:“霜姿者號孤直公,綠鬢者號凌空子,虛心者號拂雲叟,老拙號曰勁節。”三藏道:“四翁尊壽幾何?”勁節十八公笑道我亦千年約有餘,蒼然貞秀自如如。堪憐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機。萬壑風煙惟我盛,四時灑落讓吾疏。蓋張翠影留仙客,博弈調琴講道書。三藏稱謝道:“四位仙翁,俱享高壽,但勁節翁又千歲餘矣。高年得道,丰采清奇,得非漢時之四皓乎?”四老道:“承過獎,承過獎!吾等非四皓,乃深山之四操也。

後面就是飲酒對詩,唐僧和樹妖們相處十分愉快。接下來杏仙出場了,"正話間,只見石屋之外,有兩個青衣女童,挑一對絳紗燈籠,後引著一個仙女。那仙女拈著一枝杏花,笑吟吟進門相見。那仙女怎生模樣?他生得-- 青姿妝翡翠,丹臉賽胭脂。星眼光還彩,蛾眉秀又齊。下襯一條五色梅淺紅裙子,上穿一件煙裡火比甲輕衣。弓鞋彎鳳嘴,綾襪錦繡泥。妖嬈嬌似天台女,不亞當年俏妲姬。

這幾個藤精樹怪,似乎是全書最“文雅”的妖怪。其實我覺得唐僧在和這幾個妖怪談詩的時候才是全書中少有的表露其“真性情”的一刻。讓我們感到,唐僧繼承了老爸的文學基因,如果他不當和尚,沒準還是一個不錯的文學青年,更多的時候,書裡的唐僧象是戴著一個假正經的面具,或者只是一個“取經人”的形象符號。其性格遠不如猴子豬來得清晰豐滿。當然,可憐的沙僧連這一刻“真性情”的時刻都沒有。


這幾個老樹妖會朗誦作詩,杏仙會作詩跳舞,簡直一群文工團藝術家,結局呢?行者道:“你不知,就是這幾 株樹木在此成精也。”八戒道:“哥哥怎得知成精者是樹?”行者道:“十八公 乃松樹,孤直公乃柏樹,凌空子乃檜樹,拂雲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楓樹,杏仙即 杏樹,女童即丹桂、臘梅也。”八戒聞言,不論好歹,一頓釘鈀,三五長嘴,連 拱帶築,把兩顆臘梅、丹桂、老杏、楓楊俱揮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鮮血淋漓。  三藏近前扯住道:“悟能,不可傷了他!他雖成了氣候,卻不曾傷我,我等找路 去罷。”行者道:“師父不可惜他,恐日後成了大怪,害人不淺也。”那呆子索 性一頓鈀,將松柏檜竹一齊皆築倒,卻才請師父上馬,順大路一齊西行。


唐僧沒有堅持攔阻,八戒也不知今天為何這麼勤快,總之一個沒留全部打殺了。這群無害的綠植是不是比較可悲呢?


智圓行方1230


《西遊記》中玉鼠精的愛情就是十足的悲劇

玉鼠精為了與唐僧結親,可謂煞費苦心,種種細節表明她本質上還是個懷春的少女,對“愛情”充滿浪漫的幻想。她知道唐僧不能吃葷,就精心安排素宴款待。僅憑這一點就把那些割腥啖羶、茹毛飲血的野蠻妖怪比了下去。她若僅僅想盜取元陽,直接強推就可以了。但這位老鼠精偏要花前月下玩浪漫,打扮地花枝招展忙前忙後。唐僧把孫悟空變成的桃子拿給她,她竟一點防備都沒有從而吃了大虧,足見這玉鼠精對唐僧是真愛了。
為了得到唐僧獲取元陽,玉鼠精從假扮落難女子開始就導演了一出連環好戲。
她依靠“美人計”騙得豬八戒好感和唐僧同情;取經路上,唐僧面對無數妖怪的勾搭都紋絲不動,唯獨在面對老鼠精時喊了一聲“娘子”,從中就能看出她的魅力了。 她“遠交近攻”,傍上如來和李天王進行自我包裝,敢在孫悟空嘴裡偷肉,這既需要勇氣更需要智謀和決斷。
她“金蟬脫殼”,使用調虎離山計騙走唐僧三個徒弟,自己的真身直取敵人後方,幾次把孫悟空急得抓耳撓腮……
為了誘哄唐僧,玉鼠精連與金蟬子“前世姻緣”這種在中國古典神話中都用爛了的招數都拿來出擊,可以說風流浪漫到了極致,連孫悟空都開始擔心唐僧經受不住又被哄了。
《西遊記》第八十二回《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中玉鼠精所言:
“夙世前緣系赤繩,魚水相和兩意濃。不料鴛鴦今拆散,何期鸞鳳又西東!藍橋水漲難成事,佛廟煙沉嘉會空。著意一場今又別,何年與你再相逢!”
玉鼠精可謂是機關算盡,但最後她的美夢還是落空了,這是為什麼呢?
縱然有她確實敵不過孫悟空本人的緣故,但是根本原因是她夢想與唐僧成就好事,可是對方並不願意,自己熱臉貼了人家冷屁股。
“半截觀音“不過是”半截“道行,男女之事如果只有一頭熱絡,另一方冷冷淡淡,那終究不是美事。古人云”強扭的瓜不甜”,即便唐僧依了這玉鼠精,日後雙方也談不上什麼幸福可言。
放在現實社會中,玉鼠精的行為頗像陷入瘋狂單戀的少男少女。她為了在只有一個人的“愛情”中扮演嬌妻,使盡渾身解數,對唐僧體貼周到。唐僧對她無此意思,但是玉鼠精完全視而不見,反而大大誇張了唐僧微不足道的“意思”,比如遞一杯酒、送一顆桃,玉鼠精都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是唐僧“夫妻恩愛”的表示,自己歡喜地要上天入地,完全不曉得提防這其中有詐。
看到這裡,不覺為這女妖精感到一些可憐和惋惜。其實世間飲食男女像玉鼠精這樣活在“痛並快樂著”的單戀中的人又數之不盡,他們為一廂情願的愛情耗盡了自己的心血。玉鼠精的愛情悲劇告訴我們——
欲成好事不能一頭熱,“半截觀音”不能只做半截。
玉鼠精的連環計,最終輸在“半截”上。她機關算盡太聰明,但是一腔熱血錯付了人。最終她那身份尷尬的乾爹也顧不得什麼“父女”情分,下界收走這給自己惹事丟臉的妖精,玉鼠精忙前忙後,最後落得滿盤皆輸。

微信公眾號“故紙堆間”

小方說歷史1990


個人覺得最悲情的莫過於動情,從始至終唐僧只動了一回情,就是女兒國。在電視劇中,女兒國國王對唐僧一見鍾情,還在半夜把唐僧騙到自己閨房,幸好這時琵琶精及時把唐僧抓走了,要不還真讓人擔心唐僧會因此破戒。這一集才是最有感情的唐僧,雖然是藝術形式,但也讓人感動

還有一回最讓我感動,在三打白骨精故事中,唐僧要趕走孫悟空。孫悟空揮淚叩頭拜辭長師,尤其撫摸白馬那一段看一次就想哭。孫悟空心中悲憤,沒想到師父真要趕自己走,因此悲傷窩火,流下淚來。同時他自己也想到,只有跟隨唐僧才能修成正果,不當妖怪,否則總有一日會覆滅。

個人觀點,謝謝。


史文今


最可悲的當屬於孫悟空被唐僧收復,自己一身通天徹地的本領,卻被一枚小小的金箍所打敗,何起可悲,本身一代妖王,甚至媲美妖帝的水準,但是卻太心急,打上天宮,被如來佛祖收到五指山下,歷經滄桑!

本來屬於孫悟空能力高爆發期限的,愣愣被推遲了500年,如果500年的時間全部用於修煉,那麼世間何人再敢與孫悟空叫囂,一根定海神針,估計滿天神佛都要惶恐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