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西遊記》完全按原著拍會怎麼樣?

合夥吧股權


對於四大名著,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西遊記》,從小就看這部劇長大,不管主動被動,每個寒暑假都要重溫一遍。

《西遊記》原著共有100回,但是86版《西遊記》電視劇只有25集,續集16集,41集的電視劇容量,根本沒法把九九八十一難拍完,因此電視劇對原著進行了修改,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形象,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動。

如果按照原著去拍這部劇,那麼會怎樣?

首先在演員的選擇上就是一個難題,師徒四人,除了唐僧長的還算正常,能找到合適的演員,其他三個徒弟都沒法找到演員。

孫悟空的身高只有一米三,豬八戒和沙僧的身高竟然有四米,你很難想象一個身高只有一米三的猴子是如何舉起定海神針的,你也很難想象兩個身高四米的妖怪是如何在農夫家借宿的,這還不把別人家撞個稀爛。

86版《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的長相都很面善,唐僧一看就是聖人,孫悟空雖然脾氣暴但是熱心腸,豬八戒可愛,沙僧老實憨厚,但是原著中除了唐僧,其他三個徒弟一出場,必須要把人給嚇死。

孫悟空七高八低孤拐臉,獠牙往外生,完全顛覆了我們心中的美猴王形象;豬八戒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這麼大的一張嘴,張口就能吞人,而且他還是一頭黑豬,不是白豬;沙僧口似血盆,眼光閃灼,牙齒排釘,這不就是河妖嘛。

小時候看電視劇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唐僧師徒會嚇到百姓,多可愛的造型啊,看了原著中的外貌描寫終於知道為什麼了,楊潔導演對妖怪的外貌形象美化了。

如果按原著拍出來,肯定會有一大堆網友噴死唐僧。真實的唐僧是一個偽善、懦弱、貪生怕死、害怕受到牽連的老和尚,雖說是金蟬子轉世,被稱為"聖僧",但是他的為人是配不上這個稱號的。唐僧都會在孫悟空殺人後念緊箍咒,他懲罰孫悟空不是因為孫悟空殺了人,而且怕徒弟連累了自己,他在徒弟殺人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該如何脫身,逃脫責任,而不是佛家的慈悲憐憫之心。

取經隊伍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大上,九九八一難也沒有那麼難,因為這一切都是佛祖和觀音的安排,一路上會遇到哪些人哪些事,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不會出現什麼差錯。就算遇到了特別難對付的妖怪,也有觀音這個項目經理在後面撐腰,觀音這個強大的後臺為師徒四人省了不少事,給孫悟空開通了一條綠色通道,讓他隔三差五的就去天庭搬救兵。

《西遊記》原著中含有暴力和恐怖情節,如果拍出來肯定不能過審,觀眾們也無法接受。孫悟空確實殺了不少人,一起性往往就殺個漫山遍野都是屍體,沙僧吃人不眨眼,害死唐僧父母的賊寇在江邊被活剝心肝祭天……青獅白象將獅駝國的人全部吃乾淨,獅駝國直接滅國,然後霸佔獅駝嶺稱王,孫悟空路過獅駝嶺的時候差點嚇個半死,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乾焦晃亮如銀……

如此恐怖的場景,就問你,哪個導演會拍出來?即便拍出來也沒法過審。


歷來現實


中國拍了也不讓放。

《西遊記》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黑書。

1神仙是吃人的。奎木狼是天上的28星宿,職位很高的神仙。喝了兩杯就把個彈琵琶的女子給吃了。

觀音和壽星的寵物;只吃小孩兒,非常叼。

2佛教最重要的教義是眾生平等和慈悲感化。

如來佛給了觀音三個圈兒,說遇到神通廣大的妖魔給他戴上,不聽話就唸咒,唸到頭殼裂開,腦漿迸出為止。是徹頭徹尾的暴力組織。

3一般抹黑領導的內容是不讓放的。

孫悟空封齊天大聖。玉帝直接把大聖府建在蟠桃園邊上。這對一個剛剛闖了禍;野性未馴的潑猴。是故意的。

4《西遊記》中的血腥場面非常多。

光一個獅駝洞。骷髏若岒如山。小妖把活人按住了宰殺。堪稱屍山血海。比西遊降魔嚴重的多。

5觀世音身上黑料太多。如來給了三個圈,他只給了唐僧一個,自己私吞了兩個,這種行為會受到佛教的抗議。

……

…………

西遊記的分析比西遊記原著要厚的多


棄天帝的師兄


如果《西遊記》完全按照原著拍(當然電視劇肯定要有一定程度的刪減,我們只說還原度極高的情況下,而且廣電能過審,能上映的情況下)那麼一定會爆火!

其實看過《西遊記》原著的人並不是多數,很多人都是從小被六小靈童版洗過腦的,再加上各種版本西遊記人物的美化,所以對於《西遊記》本身的認知都是美好的,正面的,充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作品。

但是真實的西遊記是什麼樣子呢?

首先《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一定有很多過人之處,不然就憑一隻靈猴和一個善良和尚就能躋身四大名著嗎?怎麼可能...

所以如果按照原著拍攝,那這部《西遊記》就絕對是讓好萊塢、HBO都必須俯首稱臣的,集合血腥、暴力和少兒不宜的一部宏偉的恐怖鉅著了。(但是這些都是廣電不允許的)

我們先看看,我們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面目猙獰,把人蒸曬成幹...

原著中:孫悟空可不是美猴王,它生得十分醜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像屬螃蟹的,肉在裡面、骨在外面。

還有,孫悟空並不喜歡吃桃,它最喜歡吃的是“人”!

原著中: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

而且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孫悟空被唐僧趕回花果山後,就又開始殺人了!!!

原著中:你們去南山下,把那打死的獵戶衣服,剝得來家洗淨血跡,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屍首,都推在那萬丈深潭裡;把死倒的馬,拖將來,剝了皮,做靴穿,將肉醃著,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槍刀,與你們操演武藝;將那雜色旗號,收來我用。

可見孫悟空是如何的嗜殺成性,殘忍無度。

豬八戒也並非86版的懦弱膽小,有色心沒色膽,而是個非常殘忍的妖怪。他曾活生生地摔死了寶象國三公主的兩個孩子。

原著中:把兩個孩子拿到寶象國中,往那白玉階前捽下,可憐都摜做個肉餅相似!

而看起來最老實的-沙和尚,嗜殺更加令人驚悚,他曾經吃了唐僧的前九世,並把這九顆骷髏頭串成項鍊掛在脖子上,還偶爾拿出來把玩一番!

原著中:沙和尚被觀音降伏,講道:“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頑耍......"

這還僅僅是原著中的九牛一毛,其中更有無數令我們瞠目結舌的情節。看過原著才能知道,吳承恩的《西遊記》並非是哄孩子的神話故事,而是真正寫盡人生百態的傳奇故事。


小衣漫談


《西遊記》如果按照原著拍,一句話:不敢想。

1、孫悟空不到130釐米的身高,以及青面獠牙的形象,如果體現在電視劇中,不敢想象是一個什麼樣的形態,如果切實的按照原著來拍,會不會變成一個恐怖片?顛覆了美猴王的形象。

2、豬八戒和沙僧那將近四米的身高怎麼辦?出現在電視中會不會不協調,沒有美感怎麼讓人去欣賞?

等等,都是問題。


電視劇和小說不一樣,前者是屬於被動接受的產物,而後者測需要細心的研究,按照個人意願去主動的接受

每一個故事都一樣,書中和電視劇中的內容不相同,原因如下:

1、書是主動閱讀的產物,主角的形象完全要靠著自己的理解去判定,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一些全靠想象;電視劇側不同,他需要考慮到觀看者的心理以及喜好,對人物剪切拋缺取優,以此,來獲取更好的收視率。

2、很多小說可以盡情的抒發想象,但是如果真要做成電視劇,側需要考慮其他的因素。


如果《西遊記》真的按照原著來演義的話:

1、這部電視劇如果一絲不差的按照原著拍,完全沒有生存的空間和價值,人物形象不好設定,心理描述也因為過度的劇情描述而偏離,你根本無法過多的去要求調整。

2、依照當時的環境及拍攝條件,無法完成這麼大型的製作工程,書內的很多描述,是現實中給予不了的,必須要一定程度上做出妥協。

綜合上述,立水認為,如果照搬原著技術問題解決不了,拍出來的內容,也會很乾涸,缺乏觀賞性,自然也就少了一部經典之作。


立水


下面《大聖歸來》的海報,我覺得比較符合原著中描寫的基本人物設定。我很喜歡。

三藏法師,“丰姿英偉,相貌軒昂。齒白如銀砌,唇紅口四方。”

行者,“身軀鄙猥,面容羸瘦,不滿四尺”,背一條鐵棒,“碗來粗細”。

悟能八戒,“長嘴獠牙,剛鬃扇耳,身粗肚大,行路生風。”

悟淨和尚,“晦氣色的和尚”,“身長丈二,臂闊三停,臉如藍靛,口似血盆,眼光閃灼,牙齒排釘”,項下懸著九個骷髏。

所以取經團隊站在一起看起來是這樣的。大家的身高體型都有明顯差距。



影漫博士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不僅僅是一部神話小說,裡面寫出來的第二層甚至第三層深意實在是不少,在很多人心中西遊記都是兒時的美好記憶,可是有些情節不加以修改,根本就不可能適合當前的價值觀,比如唐僧怪孫悟空不給他去化齋飯,說得難聽又自私,似乎不符合高僧的形象,又比如黃獅精,黃袍怪,等等實在是妖怪的一股清流,拍的太好又不免被懲惡揚善,而整本書都在質問著我們,到底什麼才是惡?什麼才是善?什麼是正?什麼是邪?如果天庭是正,為何鳳仙郡郡主打翻貢品被狗吃了,天庭就罰當地百姓三年沒有一滴雨水?很多書中對話 ,竟無法直接作為臺詞,因為太顛覆人們對西遊記賦予的那種“正”的概念這些大概是最難拍的地方再就是,書中場景的描寫,想象力真的沒法去形容,如果按書中描述拍,怕是阿凡達,魔戒哈利波特這些都要遜色很多。再一個就是西遊記其實是披著神話外衣的官場諷刺小說,它的核心主旨是在諷刺當時朝堂上的黑暗與黨爭。主線是在講一派人利用常見走過場的形式去提拔一個內定的人選而另一派時不時阻撓,下絆子,扔小鞋,告御狀,甚至明目張膽的下手阻攔說白了就是朝堂上的競爭,而且有你死我活的意思。而且小說裡一直在罵,基本上是指著鼻子罵,從上到下,從皇帝到小兵,一個沒落下全罵了個遍。小說最厲害的地方是伸話玄幻的外衣做的太好了。一般人還不怎麼能看的出來,可身在其中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赤裸裸的在諷刺自己。這種深度異常深厚的文學作品,依著原著就沒法拍,拍出來也是遭禁的命。

再來說一說長相,86版的西遊記師徒四人,造型都還不錯,唐僧很帥,孫悟空也蠻酷的,八戒也不是很醜的樣子,沙僧憨厚老實,很多讀過原著的人看到後表示非常不滿,為什麼不尊重原著呢?為什麼不按照原著來拍?孫悟空身高不滿四尺,四尺,即1.33米,所以說孫悟空的身材非常矮小還不到一米三,唐僧到如原著一般丰姿英偉,相貌軒昂,妥妥美男子一個,豬八戒,是野豬的形象黑色書中有言是卷髒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您想想這能好看麼。沙僧的兩個特徵晦氣色臉,紅頭髮,晦氣色就是青不青黑不黑竟然比豬八戒的顏色還要深臉是藍靛色的,牙入排釘,實在是醜的很,而且如果真實的弄了出來估計會嚇到小孩子也是有可能的。

西遊記如果完全按照援助去拍,不用想,按照當時的審片要求,根本都不可能過審,當然放在現在也不可能過審。原因如下:


  1,首先肯定是18禁,有很多血腥的內容,比如把害死唐僧父母的賊寇在江邊活取心肝祭天,實在嚇人。

  2,大家會發現唐僧其實沒那麼高大上,他取經並不是為了普度眾生,他自己也曾說取經是為了名利。

  3,師徒四人的感情其實並沒有影視劇裡的那麼好,尤其是豬八戒最討人厭,並不是一個憨厚可愛的形象。

  4,大家會發現所謂的八十一難其實根本不難,取經事業並不偉大,因為大部分妖怪都是觀音和如來安排好的,他們只要按流程走完路就行,反正一碰到解決不了的事就找觀音,找神仙,就像是提拔一個幹部,其實已經內定了,但還要你去走過場。

  5,唐僧實在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慫貨,遇到危險只會哭,就像一個官二代,因為有如來做靠山,才能成為取經人,最後成佛。悟空才是這個團隊的頂樑柱,大小事都靠他,感覺唐僧配不上這份榮譽。

  6,豬八戒真的很齷齪,高小姐完全被玷汙了,這個禽獸;沙僧是個吃人不眨眼的貨,簡直是魔鬼;悟空曾經也殺過很多上花果山打獵的村民,而且很殘忍,滿山都是血那種。

  要說完全按照原著拍不是不可能,但關鍵是播不了啊!很多情節真的是很汙,很恐怖的,鑑於一些朋友沒有看過原著,我就舉幾個例子吧:

  1、“那個要貼胸交股和鸞鳳,這個要畫壁歸山訪達摩。女怪解衣,賣弄他肌香膚膩;唐僧斂衽,緊藏了糙肉粗皮。 ”——寫得很委婉了。

  2、“那怪就都摸魚,趕上拿他不住:東邊摸,忽的又漬了西去;西邊摸,忽的又漬了東去;滑扢虀的,只在那腿襠裡亂鑽。原來那水有攙胸之深,水上盤了一會,又盤在水底,都盤倒了,喘噓噓的,精神倦怠。八戒卻才跳將上來,現了本相”——豬八戒,你還說你不淫蕩?——扢,有摩擦的意思...

  3、“被行者看見: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酥胸白似銀,玉體渾如雪。肘膊賽凝胭,香肩疑粉捏。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膝腕半圍團,金蓮三寸窄。中間一段情,露出風流穴。 ”——悟空,沒想到你是這種人。風流什麼??汙承恩,你是魔鬼嗎

  4、“那怪慌了手腳,那裡顧甚麼羞恥,只是性命要緊,隨用手侮著羞處,跳出水來,都跑在亭子裡站立”

  “到了石橋上站下,念動真言,霎時間把絲篷收了,赤條條的,跑入洞裡,侮著那話,從唐僧面前笑嘻嘻的跑過去。 ”

  ——實在是。辣眼睛,八戒和長老好福氣啊,不過這能拍嗎……

  5、“卻說孫大聖進於洞口,兩邊觀看,只見: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躧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乾焦晃亮如銀。真個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膽,第二個凡夫也進不得他門。”——膽小的是不敢看的,膽大的怕也會噁心吧,這畫面拍出來怎麼上電視?


晨瑤影視文化傳媒


小說與劇本從來都是兩回事,沒有完全按原著拍這種說法。從《西遊記》誕生起歷代改編者無不掛上個人喜好,如果按照當今熱播美劇的拍攝效果拍,忠於原著的血腥確實更博眼球。可惜《西遊記》掛單在中國大陸,根據未成年保護法,嚇唬小孩子會被重判。而且《西遊記》的觀眾不乏婦孺老人,按照當年聊齋嚇死人的拍法,光索賠就不夠劇組回本。所以翻排古代經典作品要慎之又慎,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是大事,還不僅僅是因為《西遊記》原著很黃很暴力。中國大陸現行的觀影制度尚未分級,不久的將來強拍《西遊記》的願望或許會得以實現,豬八戒沙和尚身長几尺都好說,要多暗黑可以有多暗黑。到時候吐槽的風向又變了,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嗎?

其實中國內地要參考國外或者香港現行的電影分級制度還有一定的難度,事實上牽涉太多利益上的問題,把幾十萬少兒老年觀眾拒之千里對票房影響巨大。且不說分級的邊界、對接的法規、執行的具體和產業的平衡,沒有一樣是電影行業通過行政管理一己之力可以解決。另一方面,強制性的推行電影分級隱患不明,期待在未來可以嘗試解決。比如電影分級會不會形成嚴格的行政審查,使電影的藝術性遭受沉降。更有可能受到利益集團擺佈,形成不正當競爭。這種不良現象在國外已經司空見慣,犯不著來中國大陸掀起波瀾。但是民間影業自行發展的分級嘗試已經開始,比如博納影業以票房和內容區分的分級標準,給電影市場帶來一絡活水,按原著拍《西遊記》又見曙光。



百八子黑戶


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會顯得有主次不分、頭重腳輕吧。西遊記小說的開篇,神猴出世,拜師學藝大殺四方。同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寫到唐朝為什麼需要取經人。這個起因,僅僅是涇河龍王尋釁和算命之人打賭,為了讓人出醜,故意改了行雲布雨的時辰。但是這一改卻犯了天條,按律當斬,監斬人是唐朝丞相魏徵。涇河龍王一次昏招之後開始了連續作死,他不去求玉皇大帝,卻求唐王李世民拖住魏徵,讓魏徵無法按時斬他,好讓他免於一死。(這個腦回路也是清奇)


唐王自然是同意的,他拖住魏徵下棋,但魏徵卻在下棋間睡著,靈魂出竅斬了龍王。這麼一來,龍王接著智商掉線,他開始冤魂不散纏著唐王,緊接著唐王遊地府,見識到種種可怕的景象。

唐朝需要取經人求取真經普度眾生,與此同時,神猴早已大鬧天宮被囚在五行山下,需要取經人救助,而觀音大士早已在尋覓取經人的蹤跡,這三條線並行,是為取經之前的鋪墊。且不說地府中種種比較可怕的景象不適宜放在電視劇中播出,僅僅是這三塊內容如果全都展現的話顯得該多麼頭重腳輕、喧賓奪主。而且涇河龍王的一段故事和全文聯繫不大,完全可以獨立成篇,因此,央視85版西遊在這段的改編中刪減有度,既保留了原著精髓,又照顧了觀眾的觀看體驗。

而且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說,《西遊記》開頭的過分冗長、離題萬里讓我在小時候幾次拿起又放下,我認為完全按原著拍從這一點就不適宜。


大先生的故紙堆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玄幻世界也一樣。

如果完全按《西遊記》原著來拍,我們會發現,真實的西遊世界絕對不像86版西遊記那樣輕鬆詼諧。

86版已經是經典中的經典,但是呢,同一個導演拍的西遊記續集就差了很多,太走童話路線了。你如果認真對比一下會發現,後來的西遊記,孫悟空居然用起了美顏。沒有了86版那種滄桑厚重忠實感。

而且不得不說,86版是目前為止,最接近原著精神的一部,可惜刪節太多了,有許多環節沒有拍出來。


吳謀


如果要按原著來,那麼《西遊記》中血腥的一塌糊塗,以一般中國人的接受能力來看,會感到非常的噁心難受。《西遊記》的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妖怪遍地走,人命不如狗!仙佛不作為!凡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這裡的妖怪說吃人就吃人,有些直接生吃的,你這種場景能拍嗎?拍了你接受的了嗎?更有大鵬這樣的變態,吃了一整個國家的人,這國家被妖怪佔據,別說你了,就是殺人不眨眼的孫悟空看了都有點慌!這活生生就是恐怖片!豬八戒在盤絲洞遇見七女洗澡時的場景,根本沒法拍。

只怕會給小朋友們留下心理陰影……也沒有現在拍出來經典,在人們心裡留下來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