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為什麼敢褻瀆女媧,紂王的前世是誰?

薄荷女生


人族之母女媧,實際上卻是妖族。弄清楚女媧為什麼造人,就知道女媧跟人族到底是什麼關係。

人族是怎麼起源的?

女媧娘娘大家都不陌生,留下的傳說故事比較多。

文人墨客因為創作需要時不時就拿女媧開刷,四大名著兩本都跟女媧有聯繫。

《西遊記》與《紅樓夢》的主角都是女媧補天時遺留的補天石所化,足見女媧的影響力。

女媧可以說是一位舉足輕重的神,傳說她跟伏羲一起為人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這些傳說故事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圖:女媧伏羲壁畫

有說伏羲女媧是兄妹,陰陽交合生出了人。這明顯不符合遺傳學定律,因為女媧伏羲根本就不是人族啊。女媧伏羲是人首蛇身,怎麼能生出兩條腿的人?這明顯跨越了種族界限,讓人匪夷所思。

有人就說了,李靖夫婦也是人怎麼生下來哪吒這個三頭六臂的怪物。

哪吒的問題比較複雜,蘊含了古人的生殖崇拜,三頭六臂的形象更像是佛教眾人。“千手觀音、哼哈二將”等等。但是無論哪吒怎麼怪異,即便發育有些畸形,他也是人族的一份子。人族生人族符合遺傳學定律。

我更傾向於女媧泥土造人。故事大概不再贅述,主要講講女媧造人之後的事。

女媧從天地中創造了一個本不存在的生命,她是開心呢還是悲傷?

圖:女媧造人

鴻鈞道祖紫霄宮講道,收下了女媧等六個徒弟。鴻鈞比較壞,他告訴弟子們可以自己修行成聖,也可以做順應天道的事功德成聖,但是隻字不提什麼是順應天道的事。

女媧無意間心血來潮創造人族,憑藉功德女媧第一個位列聖人。成聖之後能力通天,對未來冥冥中有些感應。這種非常弱小的種族必將成為洪荒大地的主人,成為主人自然要驅逐妖族,擠壓妖族的生存空間,女媧能高興嗎?

她創造了人族,被尊為人族之母,面對這種處處尊敬她的生命,女媧的心情相當複雜。她是妖族的神,受妖族供奉,庇護妖族是她的責任。自己創造的生命最終卻成了妖族的掘墓人,女媧實在是高興不起來。

圖:巫妖大戰

畢竟是自己親手創造的,女媧不忍心殺害,留著他們自生自滅了。女媧走之後,洪荒爆發了巫妖之爭。人族弱小自然成了受氣包,誰都想摻合一手,巫妖二族更是把人當做食物,吃人。

這時候不見女媧出現,恐怕女媧也在某個角落裡慶幸呢,都死了才好。

之後人族一改頹廢之勢,高歌猛進,否極泰來。誰也不能阻止人族征服洪荒了,這時候女媧蹦出來了,以大地之母的姿態,庇佑人族。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河之水傾洩人間。哀鴻遍野,到處是人間慘劇。之後就有了女媧補天的故事,補天石沒用完,後來就有了孫悟空和賈寶玉這兩個人。

天補好了,人間洪水災害還沒有解決。

靠人不如靠自己

人族到這個時候已經有傳說可考了。

司馬遷走訪群眾編篡史記,對秦前古史的編寫下了一番工夫。但是有沒有考證這些內容,我們不得而知。暫且認為《史記》的記載都是真實的,那麼女媧補天的時間就很清楚了。天河氾濫,史前大洪水的記載也就這麼一次。


《史記》:“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

女媧以極高的法力把天的這個大窟窿補上了,但是地上的洪水她沒有管。

這時候人族是帝堯在位。堯看著百姓受苦於心不忍,召集大臣尋找治水良策。

四嶽皆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原帝試之。”

四嶽指的是掌管四方諸侯的人,但是這是幾個人呢?不一而足,《史記》認為四嶽是指四人,因此四嶽回答時都是“鹹薦”“皆曰”,王夫之在《尚書稗疏》論述四嶽是四人,孔平仲在《珩璜新論》中說:“吾嘗以四嶽為一人,通二十二人之數。

堯帝問誰能擔負起治水的重任,眾人都說鯀可以。

鯀治水也有神話傳說:《山海經·海內經》: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

圖:鯀治水

這個息壤是什麼東西呢?

晉代郭璞《山海經注》引用《歸藏·啟筮》說:滔滔洪水,無所止極。伯鯀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並稱“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息壤可以自動增長並永無極限,肯定是仙家祭煉的寶貝。


這個傳說很考究,這個帝是誰呢?息壤不是凡物,不是堯能擁有的東西。因此只能是天帝。我們大膽揣測一下,鯀立下誓言去治水,但是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這場災害是天神引發的,鯀覺得也要用神的寶物才能治水,於是冒著風險盜竊息壤。如果能治理好洪水也是大功一件,自己身死也不算什麼,鯀也是很有勇氣的。

但是女媧補天不治理洪水因為什麼呢?

因為人族必有此難,此時治理洪水不僅沒有功德還對自己有害,因此女媧不幫助人們治水。女媧於是閉關修煉掐指算著等到時機到了再去治水,不僅得美名而且有功德,兩全其美。

天帝聽起來很厲害,但是比起聖人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天帝可不敢跟女媧搶功勞。鯀如果用息壤治水成功,肯定是大功一件,天帝肯定收益很大。因為鯀是凡人,得到功德不會提高道行,只會增加人族的氣運。但是天帝就不同了,他是個練家子,不知道修煉多少年的老道,如果有功德在身很有可能成聖。

活的時間久了人就惜命,天帝也是這樣。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天帝雖然沒啥實際權力但是地位高啊,他手裡的可不是單車而是跑車,跑車換摩托,他不敢賭,因此他要殺了鯀。再不濟也不能讓他治水成功。

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找個藉口就把鯀殺了。祝融就是人間洪水滔天的罪魁禍首!反而來誅殺治水的能臣,十分黑暗。

《史記》: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

鯀治水九年,水禍沒有退卻。可能是治水方法不對,也可能是又下大雨。反正治水無功就得懲罰,這時候天下共主已經成為了舜,新官上任三把火,於是舜殺鯀,天下人都說舜做的好。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治水九年,期間有多少辛苦。舜殺鯀讓人心寒。

結合神話和史書,鯀因治水而死應該是共識。

但是洪水還在人間肆虐,舜殺鯀並不解決問題。上哪再去找人才治水呢?舜看中了禹,一是有治水經驗,禹是鯀的兒子,多少知道點治水的常識。二是名字起的好,禹跟魚諧音,如魚得水,彷彿就是為了治水而出生的。不管怎麼說舜相中了禹。

《史記夏本紀》: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這場洪水非常浩大,鯀治水九年禹治水十三年,加起來二十多年。治理洪水花了二十年,可見這場洪水的可怕,背後沒有天神的影子是不可能的。

西方人也有記載,這是諾亞方舟的故事,不再贅述。他們靠上帝治水,結果生靈死亡迨盡,每個物種更是活下來三五個。中國祖先自己治水得到的是五千年淵源文化。

禹治水成功,獨享功德。兒子啟建立夏朝,於是功德就用來庇護夏朝。

這件事讓女媧很不高興,本來是自己的功德被一個凡人竊取,她能高興嗎?

但是夏朝受功德庇護,女媧也不好做什麼出格的事。夏朝建立之後,《夏本紀》再未提洪水的問題,夏朝是真正得到護佑的。

殷商,由來已久的矛盾集中爆發

時間到了殷商。湯滅掉夏桀建立商朝,但是商朝沒有功德庇護啊。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三百年對女媧而言只是一瞬間而已,女媧覺得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雖然夏禹作古,大地上的人已經不是原來的人了。但是他們畢竟還是人族的一份子,父債子還罷了。用什麼辦法呢,還是洪水。

商人,善於經商。古代交通不便,陸地運輸比不上水路,善於經商一定是居住在河網密佈的地方。經常跟水打交道,自然曉得水性,但是商朝卻因為水患數次被迫遷都,這實在是令人費解,根本說不通。一個玩鳥的卻被鳥啄了眼睛,很無語。如果不是史書出錯,就是背後有人暗害。

《史記商本紀》: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

一個安定的國家屢次遷都也給搞的不安定的。盤庚又回到故都是在向天神宣戰,我商人不認輸,神仙也不行。

但是商已經衰落了,司馬遷甚至數次寫道: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殷道,諸侯或不至。河亶甲時,殷復。陽甲之時,殷。帝小辛立,殷復

直到商王武丁的時候,已經用了四個衰,但是商仍然堅挺著。平常朝代一個“衰”字就足以亡國了,商朝不簡單。武丁也這麼覺得,他想要商再次復興。

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懼。

武丁要效法祖先湯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是耳邊卻響起了“飛雉”的聲音,這不是天神作怪是什麼?

武丁之後,司馬遷記載:帝甲淫亂,殷復衰。帝乙立,殷益衰。

率衰率興,率興率衰極大的損耗了商的國力,但是商還是堅挺到了紂。

女媧坐不住了,商生命力頑強的怕人。

紂王為什麼敢罵女媧

前邊講了這麼多,女媧與人族的矛盾在商朝集中爆發。

那麼女媧在商代是個什麼神呢?

對神的供奉一定程度上變現了神的地位。

商朝人信鬼神,因為那個時候距離上古並不遠,仙人的傳說非常多。但是女媧的身份很尷尬,女媧作為人族之母被供奉,但是卻不承擔責任,只想著功德修行。

所以在商朝的時候,人們對女媧是不太感冒的,頂多是二流神,形象不怎麼樣。商人真正信奉的是“玄鳥”。

紂的時候國家已經衰落,但是紂並不是傻子。

能在諸子爭鬥中坐上王位單憑嫡長子的地位是遠遠不夠的。

他發現商朝衰落的原因是女媧暗害,怒火滔天因此大罵女媧。這種可能是存在的。

群臣皆曰要給女媧上香,紂王道: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

他內心對女媧是不屑地,因此後面作詩戲虐她。

圖:眾多的女媧廟

如果崇拜一個人能這麼做嗎?更別說是神仙了。

於是女媧找到藉口派狐狸精,迷惑君王,禍害朝廷。

從幕後轉變到臺前,眾神直接參與這場謀劃,藉口竟然是昏君荒淫誤國!可笑。

於是紂王身死國滅。

一個神仙六根清淨,凡人的一句責罵對她是毫無影響,為什麼她動這麼大氣,要滅了商朝?

這其實是一種博弈,古代帝王被稱之為人皇,擁有封神的權力。

紂王辱罵女媧傳遞出一種信號:紂王有意讓女媧的香火斷絕。

斷絕香火可不得了,等於是不被世人承認了。

女媧忍受不了,這才有了封神之戰。


良人說史


補天造人的女媧,與凡間的紂王,原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從這一點來講,紂王再色膽包天,也沒有機會玷汙女媧的真身。不過,由於商代供奉著女媧娘娘的神像,反倒給這個昏君了個意淫的機會。

紂王褻瀆女媧一事,見於《封神演義》。這不志怪神話小說,是據武王伐紂的故事演義而來,而其開篇便是講述了紂王的荒淫無度,並由此招致了女媧娘娘的懲罰。

歷史上的紂王,聲名著實不好,是個好色、貪婪、殘暴的君主,最終眾叛親離。《封神演義》一書,便是從紂王的無道開始的,而最荒誕的情節,便是紂王在女媧娘娘的神像上寫了首“淫詩”。

當時,紂王受朝臣奏請,於女媧誕辰之日前去上香,以彰顯尊敬。結果,商紂王到了女媧宮後,竟對女媧娘娘的神像起了邪念。面對國色天香的女媧神像,商紂王雖未上下其手,卻忍不住題了首輕薄的詩: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在紂王的詩中,描述了女媧宮的景象和女媧的容貌,已然盡顯輕薄之意。而更人神共憤的是,他還用“取回長樂侍君王”這樣的詩句來佔女媧的便宜。

商紂王的舉動,受到了丞相商容的勸諫。可是,紂王自己卻大言不慚的辯解:

“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毋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萬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見孤之遺筆耳!”

在紂王口中,那首淫詞濫調,竟然是對女媧容貌的讚美。要知道,女媧乃是上古女神,怎容得半點褻瀆?由此,商紂王的舉動,引發一連串的後果。就這樣,商紂王引發了神靈的震怒。

商紂王原本就不是什麼盛世名君,又對女媧娘娘犯下了如此大不敬的罪過,自然難逃亡國的厄運。就這樣,商紂王招到了妲己及女妖們的迷惑,變得更加荒淫暴戾,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史海爛柯人


紂王為什麼敢褻瀆女媧,從神話的角度來說,是因為紂王是人皇,不僅天賦異稟,而且有大氣運在身,是上天選定的人間帝王,所以紂王不怕女媧。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就要說說君權和神權的鬥爭了

記得電視機《康熙王朝》中一個老和尚問他的弟子,菩薩和皇帝誰大?弟子說:當然是菩薩大,因為只有皇帝拜菩薩,從來沒有菩薩拜皇帝啊!但是老和尚搖了搖頭,說到,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障眼法,雖然菩薩很有權威,可以讓君主低頭,可是菩薩是虛無的,對於百姓來說只有皇權是真的

這就是君權和神權在中國最真實的寫照

與西歐不同,西歐的君權來自神權,而中國的神權卻來自君權。西歐國家古時候需要羅馬教皇的加冕才是君主,但是中國古代的神很多卻是君主封的,神權宗教我國自古以來在我國起到的都是保護王權的效果,在個別朝代雖然有君首要“敬天”的要求,但是本質上不會對君主起到任何實際效果,不過是對君權的一種體面上的約束,所以紂王才敢對一個虛無的神靈不敬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紂王,本叫帝辛。紂這個諡號是周朝人給他加的。中國5000年曆史得到這個惡諡的唯有此人(可以看出周朝人是多麼憎恨紂王),這個諡號是天下最壞的一個諡號。

我們在討論為什麼紂王敢褻瀆女媧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周朝人為什麼如此憎恨的紂王。我們通過由淺及深層層分析的辦法來揭開這個秘密(文章較長)


第一部分,諡號的秘密:紂王不祭祀天地。

如果說,只是單純的為了朝代更替而想出的征討理由,那麼在取得政權之後,周朝人應該會用比較平緩的理由,來給紂王蓋棺定論。畢竟已經得了天下,對於前朝的帝王,適當的進行寬恕,也表達了本朝帝王的心胸。

但周朝然依然如此痛恨紂王,這就很奇怪。我們通過周武王他的討伐紂王檄文中有這麼一條:就是紂王對祭祀很不上心(疏於祭祀),而祭祀重點是:天,地,祖先。紂王不可能不祭祀祖先。那他疏於祭祀的肯定就只有天地。



第二部分,女媧的秘密:女媧造人分三六九等。

通過神話傳說,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有以下的印象:女媧在造人的時候,最開始用手來捏泥人的,後來太累了,就用樹枝蘸著泥漿灑豆成兵。

但同時在史記中也明確記載:女媧是黃帝的五世奶奶,是蚩尤的六世奶奶(女媧生太昊,太昊生少昊,少昊生少典,少典生烈山、軒轅(黃帝),烈山生神農,蚩尤)。

而眾所周知,女媧是人首蛇身。文獻中也記載,軒轅黃帝和蚩尤也是人首蛇身。

那這樣的話,女媧造人實際上是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人:女媧的後代。他們是女媧親生的。

第二等人:女媧用手捏出來的,我們叫他雙足人。

第三等人:女媧用樹枝佔了泥漿,撒出來的。

而這其中第2種人和第3種人都是兩條腿的人,第一等人是人首蛇身的。



第三部分,舜和禹的秘密:雙足人的崛起

1太昊→2軒轅黃帝→3帝休→4少昊→5顓頊→6帝嚳→7帝摯→8帝堯→9帝舜→10帝禹

特別說明:這個順序中一直到7帝摯,他們的上下關係都為父子關係。而7-8的關係為兄弟關係,他們都存在著血緣關係。都是女媧的直系後代,都為人首蛇身,是第1等人

但堯和舜之間是君臣關係,不存在血緣關係;

舜和禹之間也是君臣關係,不存在血緣關係。

也就是說到了舜和禹的時候,地面上的統治首領便由第一等人變成了第2等人——雙足人。而夏朝的建立,是雙族人建立的第1個人族王朝.



第四部分,大禹治水的秘密:第1等人與第2等人的第一次戰爭。

我們都知道,水神與火神發生了大戰,水神共工戰敗,一怒之下撞倒了不周山,把天給捅了個窟窿,於是天上便降下了大洪水。於是女媧用五彩神石補天。

神族之間曾經爆發了戰爭,導致了地上的人族被禍害了。大禹用了13年,終於將大洪水給治理好了。

這是人族第二等級次與等級的交鋒。後來煩的兒子自己建立了夏朝

.當商朝取代了夏朝,傳過了17代31個王,一直傳到紂王手裡的時候,那個時候骨子裡對第1等人的敬仰已經消失,他們覺得人善被人欺。

這才發生了紂王在女媧娘娘廟裡調戲女媧娘娘的故事。因為紂王心裡就根本沒把女媧當成是自己的親人。

如果照這個思路思考下去的話,根據第3部分中那個排位順序,紂王的前生只能在舜或者大禹之間。

如果我們再考慮到大禹治水了,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那他說明他對第一等人的意見是很大的。所以我判斷紂王的前身是禹。

我是少校柳下惠下惠一家之言,拋磚引玉。如有雷同,純屬扯淡。


少校柳下惠


沒想到我隱藏那麼深,都被你發現了。

嗬……嗬……真不簡單!

沒錯!其實我的真實身份是盤古大帝!

紂王這個身份不過是我在人間的一個念頭而已。

既然大家已經發現了我的身份,那我就稍微透露一下,我和女媧之間複雜的關係。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天地,是我一板斧劈開的。

我為什麼要劈開這天地?因為我在找與我一同出生的女媧!

我是一個男人,這點應該沒有人會懷疑吧?

要明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如果我是天地間唯一的生物,那就不會有你們了。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混沌就是道,就是那個一,然後我和女媧就是那個二。

後面那個三生萬物就比較重口味了,你們確定要知道嗎?

……

好吧,沒想到你們這麼重口,那就說你們聽聽。

我和女媧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兒,第二個孩子是個兒子。

沒錯,就是你們想的那樣,我和我們的女兒生了一個小外孫。

然後女媧……女媧當然就生氣了,然後把我的身體打碎,化做了滿天的繁星和滿地的山河。

非但如此,她還煉製了五色神石,將我的身體封印了!!!

還美其名曰是“補天”!

更可恨的是,她還謊稱我們的孩子都是泥涅的!!!!

還把造人的功德全部歸功於自身,實在是可惡至極!!!!

至於我為什麼會轉生為紂王,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想知道的話,就關注我吧~


咕嘟歷史


做人不要飄,女神也有刀!

紂王去女媧廟上香,看到女媧像後,起了淫心,在牆上題了一首詩: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真是好詩啊!特別是最後兩句,暴露了紂王好色的本性。

女媧像:


見過無數美女的紂王對著一個泥像也能動了淫心,真讓人不可思議。 跟著去的商容勸諫,紂王不聽。

商容也是老糊塗了,也不知道等紂王走後,派兩個人把這詩抹掉,就讓它留在牆上被女媧娘娘看到,然後再發生一系列的事。

看來真是商朝氣數已盡了。 紂王從來沒有想過褻瀆神靈,見到美女走不動路,是他的一貫作風。

紂王劇照:


不但對女媧神像是這樣,就是對狐狸精妲已、胡喜妹,還有玉石琵琶精,都表現出一貫作風。

色心起時,管你什麼娘娘。 紂王的前世是誰已不可考,但請不要忘記,不管你是誰,都是女媧用泥捏出來的,在女媧眼裡,你就是一灘泥。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關於“紂王褻瀆女媧”一事並非屬於真實歷史的範疇,而是家喻戶曉的《封神演義》之中虛構出來的情節,之所以構造這一憑空而出的情節,主要就是為了給其後“武王伐紂”以及“封神大任”做下鋪墊。從這一角度來分析此事的話,那麼“商紂王褻瀆女媧娘娘”這一情節就是必然的了。

《封神演義》中,本來懷著一顆頗具誠意的君王之心的商紂王在眾人引導下走進了女媧神殿,放眼望去,只見商紂王突然雙眼放光,目之所及的停留點就是眾人尊奉的女媧娘娘。紂王見到美麗般若的女媧娘娘後,瞬間心生邪念,欲圖霸佔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天之共主”。


當時的商紂王面對女媧娘娘的花容月貌之時,便不知覺地心生淫念並且揮筆提寫了一首“淫詩”來表達對“試圖佔有女媧娘娘”的強烈慾望,這首詩為:“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僅觀詩中內容,便深解紂王意。關於紂王為何敢輕易對女媧娘娘產生輕薄褻瀆之意,依我個人之見,只是單純因為紂王無知吧!這層含義貌似就是《封神演義》當中面對觀眾所產生的最直觀印象了吧?


在紂王無知的題詩以後,當時的丞相商言也曾竭力勸阻過紂王,《封神演義》言:“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親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順風調,兵火寧息。今陛下作詩褻瀆聖明,毫無虔敬之誠,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願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無有德政耳。”儘管有人冒死勸諫,但紂王卻絲毫沒有在意,這也難免會激怒女媧娘娘,先以“妲己三狐”迷惑紂王,後使玉虛宮門人相助武王進行伐紂大業,這就是對“紂王褻瀆女媧”的懲罰。


關於紂王的前世一說,似乎在歷代史書和《封神演義》當中並未有所提及,我們不過只是看到了商周大戰的另一面,不僅僅只是人類之間的戰爭,更像是一次“誅仙大戰”,故給紂王的“前世今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黑紗。既然武王姬發有玉虛宮門人相助,那麼紂王帝辛自然而然也會有“仙人道友”前來助陣,這一切的一切也只是《封神演義》虛化出來的罷了,而且在此書中對於紂王帝辛的前世真身也並未有過任何提及。就像是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一樣,申公豹也在盡職盡責地輔佐著商紂王,商紂王也好,周武王也罷,他們只是凡人肉身。待到姜子牙榮登封神臺之時,紂王有幸被封為“天喜星”,專職掌管人世間一切嫁娶之事,這便是帝辛的結局了。


小鎮月明


這個商紂王做的事情的確有點太過分了,居然連女神都來拿出來開涮。人間帝王在神面前顯然要低了一個檔次。

當然他是不可能真正的侵犯到女神的,於是自己寫了一首詩去褻瀆女媧娘娘。然而他不明白自己,雖然是人間的帝王,但是在神面前只是一個棋子而已。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這首詩寫的未免太過於露骨而女媧對他也沒有客氣,立刻就放出軒轅墳三妖去禍亂商朝。

而商朝被滅掉之後,雙紂王也自焚,最終被封為天喜星。

天喜星只是眾多群星中的一顆而已,可見商紂王的身份就是一顆棋子。就是改朝換代讓商朝滅亡而已。

要說商紂王並非一無是處,其實他是天資聰穎的一個人,而且力大無窮於是他受到他父親的欣賞被立為繼承人,而等到他上位之後,做的事情也並沒有昏庸之處。

一方面發展農業,讓商朝的經濟更加的繁榮,一方面擴大了自己的地盤。然而在商紂王東征西逃的過程中。西邊的西周卻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憑藉著突然襲擊,擊敗了商紂王的軍隊。

紂王也就自焚而死。其實從史實角度來講,他並不是一個昏庸的人。他只是沒有對手下的一些人沒有足夠的警惕,沒想到自己手下的人會對他反戈一擊,突然襲擊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最終兵敗身亡。

而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既然周朝已經獲得了江山。自然他要妖魔化前代的君主,尤其是最後一任君主。

於是編出了酒池肉林的段子。這個段子想想也就不靠譜,畢竟酒和肉放在露天中很快就會腐敗的。沒有哪個人會大膽的讓君王吃臭肉喝酸酒的。

所以說一些正式史書的記載未必就靠譜。

封神演義,本身就是一部小說,許仲琳自然要編出一些更加吸引人的段子。

自然要曖昧的寫一下商紂王調戲女媧娘娘的故事來引出整個故事。

這樣看上去商朝滅亡,周朝興起,更加的具有正當性。

畢竟是商紂王自己驕奢淫言丟到了江山,更加顯出了周朝是多麼的正義。其實未必是那麼一回事。


奇葩歷史大觀


其實,紂王是沒有前世的。為什麼褻瀆女媧,可能是女媧需要吧,要不然咋封神?現代人所知道的紂王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是歷史上殷商末代君王子辛或者說帝辛。他是帝乙的兒子,作為嫡子繼承王位。在任期間東征西討。極大的擴大了殷商控制疆域。

在世人所知的他的行為好壞的版本中,流傳下來的只有來自於周人以及後世的記載。根據現有的史料,他是被黑化了。這個也大概是歷史慣例。俗話說,人死以後蓋棺定論,但是他死了幾千年,他的罪名是逐次累計增加的。

另一個則是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紂王。這個角色借用帝辛的大致故事之外,其他的成分完全靠的歷史上所有累次增加的罪名,可以說是商紂自從有了這個諡號之後的集大成之作。

拋開歷史不談,因為畢竟史料有限,一個歷史人物,在位三十餘年的人,功過不是一句壞話就可以斷定,在我們現在能接觸的資料無法全面的概況,只能等以後考古、歷史等類目的人進一步挖掘真相。

我們今天分析一下小說《封神演義》,歪史認為,這個小說的宗旨可以一句話概括,那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罪。在全面一些就是,一些神仙為了洩私憤而不惜大動干戈,然後巧立名目,把自己包裝成正義的象徵,然後就義正言辭的殺人越貨。

商紂王的昏庸是怎麼來的?故事線分兩條。

當然來自於色心!但是,食色性也!人之常情,畢竟柳下惠很少。

於是第一條故事線出來了!帝辛例行公事,不知道他們的祭祀是多久一次!前往祭祀煉石補天的女媧,這次祭祀就惹來了一堆的腥風血雨。他看見了女王的塑像,被這位仙子迷住,一時間詩興大發,題了一首詩。

回來享用祭品的女王不想自己被褻瀆了,於是召來一群磨人的小妖精前往禍害帝辛的天下。他們陷害忠良、濫殺無辜,導致老百姓流離失所。還不夠洩憤,一定要成湯江山滅亡。

歪史很納悶,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帝辛褻瀆你了,你知道搞死她不就完了,至於讓成千上萬的人賠死?可能神仙的思維與凡人不一樣,他們的理由很正義:一切都是天意!言外之意,被炮烙、挖心的人的死都是天意,問題是天是誰?

歪史想說,讓該死的天意去死!天意是一個很詭異的詞,總是時不時的冒出來,有隨時會藏的無影無蹤!

第一條線索安排好之後,第二各也不緊不慢的出來了。上古大仙之一的元始天尊要搞個封神榜!

可是,你封神就封神吧,禍害老百姓幹啥?在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兩位大仙的協調之下,制定了名單,所封之人,不是原來二人門下,就是他們門下的門下,有極少數是不屬於他們兩個派系。

我說大仙,你這樣折騰直接封就完了,搞什麼順應天意,助周滅紂?你要知道,你們東邊一派,西邊一排,為了你們的封神榜的名單,活活搞死了很多無辜的人!誰讓你們是大仙?


歪史


雖然是秀色可餐,人也不要太貪。不能貪吃貪財貪戀女色,尤其是美女,儘管貌美如花,也能送了你的命。

紂王也是如此,儘管貴為君王,儘管文韜武略,可惜在自大之餘,被勝利衝昏頭腦,被權力衝昏頭腦,為所欲為,居然想把神明給玷汙,女神女媧娘娘是什麼人,補天的人,造人的人,你讓這樣的人踩在腳下,自然難逃一死,你的江山也在劫難逃。不管你是誰,只要你作惡。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看得出紂王貪淫好色,對待泥塑的女媧尚且如此,何況其他女人,難怪後宮充斥著野雞精狐狸精等。

沒有什麼背景,否則姜子牙封神也不會只封了個天喜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