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典赤·贍思丁他有5個兒子,後代遍佈雲南、甘肅、新疆

賽典赤·贍思丁他有5個兒子,後代遍佈雲南、甘肅、新疆

賽典赤·瞻思丁(公元1211-1279年),回族人,元代傑出的政治家。塞典赤中亞布哈拉(今烏茲別克斯坦)人。成吉思汗西征時,率部歸元。1224年,任成吉思汗帳前侍衛,隨從征戰。元太宗繼位後,任豐、靖、雲內三州(含大同市、呼和浩特市一帶)達魯花赤(地方官),主管三週民政。繼而任燕京路斷事官等。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任陝西、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相當於省長),後並節制陝西五路四川行樞密院所有大小官屬。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對塞典赤說:“雲南朕嘗親臨,比因委任失宜,使遠人不安,欲選謹厚者撫治之,無如卿者。”於是,他被派到雲南任行省平章政事,時年63歲。在雲南期間,消彌分裂,設置郡縣,維護統一,同時大興水利,對當地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六年中,“興滇之心,事滇之子”興利除弊,大膽改革,深得民心。至元16年(1279年),塞典赤·瞻思丁歸真於任上,送葬群眾“號泣震野”。忽必烈聞訊後,“思震典赤之功,詔雲南省臣盡守塞典赤成規。”大德元年(1279年)追贈塞典赤為“上柱國、咸陽王”。 在擔任雲南省平章政事期間他加強了大西南和內地的聯繫, 賽典赤對雲南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賽典赤修建的松華壩水庫至今仍哺育著生活在昆明的人,昆明的忠愛坊就是為紀念他而修建,為早期開發西南邊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賽典赤·贍思丁有五個兒子,長子納速拉丁,官至雲南省平章政事、陝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三子忽辛,官至雲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裡,官至雲南省平章政事。五子拜顏,司膳郎從六品,據《元史·賽典赤贍思丁傳》中記載所述得知曾獲忽必烈賞“大宛盛香”藥膳食療秘籍。五個兒子都官居高職!

他的後代鄭和,據相關調查資料證明,賽典赤後裔遍佈雲南、甘肅、新疆等地,如回族中納、哈、忽、賽、沙、速、拉、丁等姓的人,基本都是他的後代。據考證,賽典赤為鄭和之六世祖,鄭和的曾祖父拜顏是賽典赤第五子的長子,

從他的家族歷史可知,因為其在朝廷的地位所以他的後裔遍佈雲南、甘肅、新疆,且後代中名人眾多,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他有如此多的後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