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主德川家康最大的剋星,其家族四代皆死於這把妖刀之下

日本刀是對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與中國刀不同的是,日本刀的刀柄與刀刃比例是1:4,使用時雙手握柄,以劈砍之術見長,堪稱是攻守兼備,抗倭名將戚繼光曾讚歎日本刀為“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斷!”

雄主德川家康最大的剋星,其家族四代皆死於這把妖刀之下

日本刀源自於日本本土的蕨手刀,早在日本古墳時代的中期,就已經出現了鐵製的日本刀劍(也有學者認為是唐二代)。

日本刀在製法上集合了相當高的技藝,傳統的日本武士刀按傳統制刀工序製成,用玉鋼和庖丁鐵兩種軟硬不同的材質搭配而成。鍛造是日本刀制刀的第一步,即將鋼料加熱至赤紅而進行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之後再摺疊起來捶打。如此反覆,通常的鋼塊少則捶打7至8次,多則達20至30次,每次都要捶打百錘之上,這樣就可將鋼中的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增加了鋼材的彈性與韌性。最終鍛造出來的日本刀強韌鋒利,而日本刀上那些特有的花紋,就是這樣千錘百煉而出的。

雄主德川家康最大的剋星,其家族四代皆死於這把妖刀之下

早在宋朝時期,當時的中國人就已將日本刀稱之為寶刀了,歐陽修曾經作過一首《日本刀歌》: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該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

傳聞其國居大島,土壤沃饒風俗好。

其先徐福詐秦民,採藥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貢獻屢往來,士人往往工詞藻。

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

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鏽澀短刀何足雲。”

雄主德川家康最大的剋星,其家族四代皆死於這把妖刀之下

關於日本刀的優劣,在日本的《懷寶劍尺》一書之中,將日本刀分為了:最上大業物、大業物、良業物和業物四個等級。

我們必須承認,日本的確是一個殘忍的民族,他們為了檢驗一把日本刀的成色,竟然出現了專業的試刀者,即活人試刀者。當然也有死人試刀者,即將人的屍體疊落在一起,能砍斷一層屍體的刀稱為“一胴”,兩層的稱為“二胴”,依次類推,據記載,日本曾經出現過“四胴”甚至是“七胴”的寶刀。而且那些經過試刀的日本刀,通常都會在刀上刻有“某年某月某日於某處切斷什麼或斷幾胴”等銘文。

雄主德川家康最大的剋星,其家族四代皆死於這把妖刀之下

“村正妖刀”:日本三十六把名刀之一。

村正是一家三代的鑄刀人的名字,同時也是他們家產品的名字,在圍棋中有個“二間高夾定式”,就叫做“村正妖刀”。村正刀鋒利無比,刀刃兩邊一致的波浪形紋就是“村正刀”的金字招牌。據很多“村正刀”的擁有者宣稱,當人拿上了這把刀後便會失去常性,因此,“村正刀”被視為是一把不祥的、嗜血的“妖刀”。

雄主德川家康最大的剋星,其家族四代皆死於這把妖刀之下

一代雄主德川家康的剋星,德川家族死於“村正妖刀”的不計其數。

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於1535年死於“村正刀”下。1549年3月,德川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被暗殺,而刺客用的也是“村正刀”。而德川家康本人,也曾在幼年時被村正刀傷了手指。1579年,德川家康嫡子信康,又是死於一把名為“勢州村正”的刀下。經過這些不祥的經歷,德川家康認為“村正刀”是德川家的剋星,因此被稱為“村正妖刀”。

雄主德川家康最大的剋星,其家族四代皆死於這把妖刀之下

“妖刀村雨”:日本三十六把名刀之一。

“村雨刀”又名“村雨丸”, 據說有一種驗證真假“村雨刀”的方法,只需凌空揮出一刀,如果揮刀的過程中有水滴滲出,那麼就是真品“村雨刀”。相傳“村雨刀”在拔出殺人的時候,帶著殺氣的刀鋒便會凝結有露水。而在斬殺人之後,此刀的刀鋒竟會有水流出來清洗血跡,這種情景就如同村雨清洗葉子一樣,又因此刀的殺氣太重,不血不歸,所以被稱為"妖刀村雨"。

雄主德川家康最大的剋星,其家族四代皆死於這把妖刀之下

古代的日本只有武士才有資格佩刀,武士的佩刀分為一長一短,而這兩把刀的使用上也有分別,長刀是主要武器,短刀則是備用武器,只有是在長刀損壞時,才會使用短刀。

日本武士均已自己的佩刀為榮耀,自己的佩刀視若生命。眾所周知,日本人都是靠左邊行走,那是因為他們的刀佩帶在左面,這樣即使是兩個武士在狹巷中相遇,他們的刀鞘也不會互相碰觸。更有甚者,日本武士到朋友家探訪,也會先在玄關把刀解開,然後用右手提著進入屋內。因為用左手提刀表示可以隨時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不禮貌的表現,所以你必須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除非你是左撇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