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新三峽:“高峽出平湖”,庫首秭歸縣境壅水目擊記②

歸州城睡矣,故鄉情濃哉

暢遊新三峽:“高峽出平湖”,庫首秭歸縣境壅水目擊記②

秭歸縣老城

5月31日船行終點是位於秭歸老縣城與香溪鎮之間的小河溝,香溪鎮搬遷至溝頂山樑彎月地段,而今因歸州消逝,便取而代之叫新歸州。

該鎮目前的主人是鄭之問和潭科,鄭是書記,譚是鎮長,與我們一行均屬老熟人老朋友.午飯後便趨車沿175水位線以上新建沿公路去揖別歸州古城。這兒離歸州很近,才幾分鐘,車就到了歸州老城之巔。遠遠望去,古城只是—片灰濛濛的砂土之丘了。城後的山坡還剩十幾幢樓房,一所中學還在此堅守著,我知道,後山屬三期水位住戶和單位,暫時還挪不了窩。

麵包車沿後山繞到原先的西門,再沿江轉至鼎心門位置,便停了.一行人除我這個外來戶外,均是土生土長的秭歸人.啟揚,之問與二韓都在這片廢墟里來走動過二,三十年,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他們的心情較我要複雜得多….…對他們而言,.一片沙土可喚起兒時的記憶,—塊殘磚能觸痛成年後的心靈創傷,一堵牆凝聚著幾許歡樂抑或哀愁?一株古樹難道不是一個歸州兒女成長的見證?

暢遊新三峽:“高峽出平湖”,庫首秭歸縣境壅水目擊記②

歸州之夜

在歸州西門,我面向峽口在江面搜尋”九龍奔江”的影子,斯時,它己沒入江底30多米深處,再難謀面;哦,桃花魚,西門口河彎里美名遠揚的桃花水母呢?她也走了,走得悄無聲息,不知走時是否與外遷移民般雙目落淚,一步三回頭…..

西門原先有公路通往水田壩,現己淹沒,水田壩有一條多名字的溪河在此注入長江.韓永強的老家就在溪河對面的長江北岸山坡上,面對早成廢墟的故居和祖先的墳瑩,,他一家三口在水邊呆立良久…..

南門是老城制高點,去年我來時城門樓尚在,斯時樓毀門拆,只剩明朝夯入石門的砂土垛子了.從門垛東望,屈原祠下的碼頭泊著因鬧"非典"而被迫停航的3艘客輪.屈原祠是當年修葛洲壩時從低處移至現址的,因原先確定的蓄水位是150米,現是175米,這座建築又得重新搬遷至新縣城鳳凰山,友人笑曰:”屈老夫子將二次搬家,是老移民了!”

暢遊新三峽:“高峽出平湖”,庫首秭歸縣境壅水目擊記②

屈原故里,秭歸老城

正東方還有迎和門(即東門),它是歸州人辦喜事迎親必經之道.古往今來,無論走親訪友者,從香溪陸路或走水路自碼頭上岸,到后街走東門,去前街則走南門.原先東門下高高低低一條石板街,從早到晚人流不斷,街兩旁生意紅火著哩.到到江邊時,街平道也寬了,由大才子郭沫若手書的”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牌坊即供奉此處,讓男人至此沾點書卷氣,使女兒家在此添些脂粉味…..可惜,所有這些都己成為歷史了,作為遊歸州的常客,面對即將到來的消亡,觸”土”而懷念昔日的遊蹤及其浪漫,從心底湧出四個字一一水火無情!

歸州城睡矣,故鄉情濃哉。

臨走前,我敢說我們每個前來拜渴者,都在內心為歸州城祈禱,然後輕挪腳步,悄悄離開…..

船入支流,河湖之變眼前發生

暢遊新三峽:“高峽出平湖”,庫首秭歸縣境壅水目擊記②

秭歸江岸

6月1日,是三峽大壩正式下閘蓄水的日子。

時逢雙休,我敢說庫區沿庫所有城鎮的居民,都在關注改變川江峽江歷史的重大事件:庫岸和支流漲水!

趕在這一刻到來之前,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王先沛隻身趕往歸州。老先生30多年前曾在歸州和水田壩呆過一段時日,他說專門來,就是想看最後一眼。

趕在這一刻到來之前,生於斯長於斯後來調往遠安縣任縣委正副書記的馬、吳先生,風塵僕僕擁入故鄉的懷抱。

下午,我們十餘人乘坐快艇,從歸州新城出發,,沿庫岸上漲的江水深入秭歸縣的幾條主要支流,實地觀賞壅水後新現美景,亦體驗著當地居民面對“平湖”世界的快樂與憧憬。

快艇駛向水田壩方向的支流,在彎道新建大橋橋墩附近緩行打轉。

我打電話回新聞中心諮詢,同事告知斯時壩前水位為105米。昨天下午我們曾趨車前往水田壩方向甚遠,在岸上感受過支流盈水及其壅向位置。這時從船上看支流峽谷,又見有許多的木船往來其間,料想:從今往後,兩岸村居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通工具,都將因水而變了。

沿江西行,我發現了南岸沙鎮溪的舊址。再上行,便瞥見溪口水面殘存的一座約兩米高的沙丘一一是它,是原先在溪口與峽口之間傲然聳立的古剎“流來觀”嗎?

暢遊新三峽:“高峽出平湖”,庫首秭歸縣境壅水目擊記②

流來觀:已在我們眼簾消逝

友人點頭,又都忙著拍照。

快艇開往沙鎮溪支流,深入數公里,但見該支流壅水後水面甚寬,兩岸青山綠樹倒映在清澈的“湖”裡,使人感覺十分愜意。新鎮搬遷至溪內後山坡,一條彩虹橫架南北,氣勢非凡,從船上只能看到坡後樓房的頂部層次,其樣式讓我這個城裡人羨慕不已。

從流來觀拆返歸州,順“湖”而下,我們的現光重點不再是“湖”心水域,而是選擇壅水後秭歸縣境內的主要支流,深入其間,觀賞兩岸秀美景色和壅水深度及廣度。

先遊了香溪斜對面的郭家壩支流。這兒是該縣工業區,兩岸山坡原在淹沒線下的企業後靠了,規模較大的水泥廠正冒著滾滾濃煙。

香溪河呢,它的寬度一點也不比蓄水前的長江遜色。快艇朝裡開了20分鐘,方才打轉。香溪過去即是清水秀色,倘若不是因蓄水形成的枯枝敗葉漂浮著,香溪真是一位娥娜多姿的美人兒。

位於“牛肝馬肺”峽南岸的九畹溪,是近年開發的漂流勝境,己聲名遠播。快艇從風茅公路的九畹溪大橋穿過,即進入“兩岸連山,重巖疊嶂”之境界,讓人賞心悅目。

暢遊新三峽:“高峽出平湖”,庫首秭歸縣境壅水目擊記②

九畹溪大橋

正高興時,前方顯出兩艘橡皮艇,遊人縱向騎馬式跨在上面,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在毫無汙染的“湖”內遊蕩,頗有詩情畫意也!

實話實說,水庫漲水,九畹溪原七公里妙趣橫生的漂程將減少三分之—。但你瘋夠了,肯定也累壞了。斯時,再由機動遊艇將你接到“湖”裡,或坐或臥,舒舒服服地遊弋著把你送到茅坪港,不就免受漂流完再爬陡坡上山之苦麼?

真好呵,大壩蓄水讓我們半天遊了這麼多支流,感受剄這麼多新奇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