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狗尾巴草,別名狗尾草,屬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釐米,基部徑達3-7毫米。葉鞘鬆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邊緣具較長的密綿毛狀纖毛;有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的作用。生於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馬齒莧:為石竹目、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伏地鋪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葉片扁平,肥厚,似馬齒狀,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柄粗短。花無梗,午時盛開;苞片葉狀;萼片綠色,盔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雄蕊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蒴果卵球形;種子細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國南北各地均產。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活力強,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廣佈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還可作獸藥和農藥;嫩莖葉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飼料。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地膚,別名:地麥、落帚、掃帚苗、掃帚菜、孔雀松。

株叢緊密,株形呈卵圓至圓球形、倒卵形或橢圓形,分枝多而細,具短柔毛,莖基部半木質化。莖分支很多,葉子線狀披針形,單葉互生,葉線性,線形或條形。穗狀花序,開紅褐色小花,花極小,無觀賞價值,胞果扁球形。植株為嫩綠,秋季葉色變紅。果實扁球形,可入藥,叫地膚子。嫩莖葉可以吃,老株可用來作掃帚。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灰灰菜:又名藜,別名野灰菜,灰蓼頭草等,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於田間、地邊、路旁、房前屋後等。

灰灰菜幼苗和嫩莖葉可食用,味道鮮美,口感柔嫩,營養豐富。食用灰灰菜能夠預防貧血,促進兒童生長髮育,對中老年缺鈣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還含有揮發油、藜鹼等特有物質,能夠防止消化道寄生蟲、消除口臭。因此,灰灰菜作為一種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僅為尋常百姓採食,而且登上了賓館、飯店餐桌。 由於灰灰菜的生長特性,決定了其一般多是野生的,無人為因素影響其生長,因而營養價值較高,實至名歸的綠色食品。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刺兒菜:是小薊草的別稱。是一種優質野菜。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於地上部分,有長根莖。莖直立,幼莖被白色蛛絲狀毛,有稜,高30-80(100-120)釐米,基部直徑3-5毫米。有時可達1釐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無毛或有薄絨毛。葉互生,基生葉花時凋落,下部和中部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0釐米,寬1.5—2.2釐米,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有疏密不等的白色蛛絲狀毛,頂端短尖或鈍,基部窄狹或鈍圓,近全緣或有疏鋸齒,無葉柄。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節節草:別名土木賊、鎖眉草、筆桿、土麻黃,是木賊科木賊屬植物節節草的全草。四季可採。節節草屬中小型植物。

多年生,根莖細長入土深,黑褐色。莖細弱,綠色,基部多分枝,上部少分支或不分枝,粗糙具條稜,葉鱗片狀,輪生,基部聯合成鞘狀。孢子囊長圓形,有小尖頭;孢子葉6角形,中央凹入。以根莖或孢子繁殖。根莖早期3月發芽,4月產孢子囊穗,成熟後散落,萌發,成為秋天雜草。廣泛分佈我國各地,性喜近水,農田雜草,中草藥。性味:甘、微苦、平。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根系極發達。稈叢生,基部傾斜。葉鞘兩側壓扁而具脊,鬆弛,無毛或疏生疣毛;葉舌長約1毫米;葉片平展,線形,無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穗狀花序2-7個指狀著生於稈頂,很少單生;小穗長4-7毫米,寬2-3毫米,含3-6小花;穎披針形,具脊,脊粗糙。囊果卵形,基部下凹,具明顯的波狀皺紋。鱗被2,摺疊,具5脈。花果期6-10月。

分佈於中國南北各省區及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多生於荒蕪之地及道路旁。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也有分佈。 [1] 根系極發達,稈葉強韌,全株可作飼料,又為優良保土植物。全草煎水服,可防治乙型腦炎。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燈籠草:是唇形科風輪菜屬植物,直立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多分枝,匍匐根。莖四稜形,葉片卵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闊楔形至幾圓形,邊緣具疏圓齒狀牙齒,上面欖綠色,下面略淡,糙硬毛,輪傘花序多花,圓球伏,苞葉葉狀,較小,生於莖及分枝近頂部者退化成苞片狀;花梗密被腺柔毛。花萼圓筒形,花冠紫紅色,冠筒伸出於花萼,上唇直伸,先端微缺,花葯正常。花盤平頂。子房無毛。小堅果卵形,7-8月開花,9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及西藏東部;生長於海拔至3400米山坡、路邊、林下、灌叢中。

該種民間用全草入藥,治功能性子宮出血、膽囊炎、黃膽型肝炎、感冒頭痛、腹痛、小兒疳積、火眼、跌打損傷、療瘡、皮膚瘡瘍、蛇及狂犬咬傷、爛腳丫、爛頭療及痔瘡等症。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鍾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車前;又名車前草、車輪草等。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鬚根多數。根莖短,稍粗。葉基生呈蓮座狀,平臥、斜展或直立;葉片薄紙質或紙質,寬卵形至寬橢圓形。花序3-10個,直立或弓曲上升;花序梗有縱條紋,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狀花序細圓柱狀;苞片狹卵狀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花具短梗;花萼長2-3毫米,萼片先端鈍圓或鈍尖,龍骨突不延至頂端,前對萼片橢圓形。花冠白色,無毛,冠筒與萼片約等長。雄蕊著生於冠筒內面近基部,與花柱明顯外伸,花葯卵狀橢圓形。胚珠7-15(-18)。蒴果紡錘狀卵形、卵球形或圓錐狀卵形。種子5-6(-12),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子葉背腹向排列。花期4-8月,果期6-9月。 [1]

產中國多省地。生於草地、溝邊、河岸溼地、田邊、路旁或村邊空曠處,海拔3-3200米。朝鮮、俄羅斯(遠東)、日本、尼泊爾、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全草可藥用,具有利尿、清熱、明目、祛痰 藥理作用的功效。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蒼耳草:產我國南北各地,多生於荒地、原野、路邊及村落、城鎮曠地。北方主要危害大豆、玉米、小麥、向日葵、馬鈴薯等。南方主要危害果樹。此外還是棉蚜、棉鈴蟲、棉金剛鑽等害蟲的寄主。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地黃: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30釐米,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莖紫紅色。直徑可達5.5釐米,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葉脈在上面凹陷,花在莖頂部略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外紫紅色,內黃紫色,藥室矩圓形,蒴果卵形至長卵形,花果期4-7月。

生於海拔50~1100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處。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最早出典於《神農本草經》。依照炮製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乾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此外,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馬泡瓜

:是黃瓜屬下的植物,原產於非洲,中國山東單縣有大量種植基地,朝鮮也有,普遍為野生。

馬泡瓜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縈蔓生,縈上每節有一根卷鬚。葉有柄,呈楔形或心臟形,葉面較粗糙,有刺毛。7、8月間開花,花黃色,雌雄同株同花,花冠具有3一5裂,子房長橢園形,花柱袖長,柱頭3枚。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鵝蛋,最小的像紐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瓜皮顏色有青的,花的,白有帶青條的。種子淡黃色,扁平,長橢園形,表面光滑,種仁白色。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龍葵:作為傳統的中藥材常用於治療疔瘡, 癰腫, 丹毒, 跌打扭傷,並且龍葵具有抗腫瘤、抗感染、解熱鎮痛等多種療效, 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魯西常見野草野菜大全

苘麻:錦葵科一年生亞灌木草本,莖枝被柔毛。葉圓心形,邊緣具細圓鋸齒,兩面均密被星狀柔毛;葉柄被星狀細柔毛;托葉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被柔毛;花萼杯狀,裂片卵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蒴果半球形,種子腎形,褐色,被星狀柔毛。花期7-8月。

分佈於越南、印度、日本以及歐洲、北美洲等地區。中國除青藏高原不產外,其他各省區均產,東北各地有栽培。常見於路旁、荒地和田野間。

該種的莖皮纖維色白,具光澤,可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紡織材料。種子含油量約15-16%,供製皂、油漆和工業用潤滑油;全草可作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