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新海誠《天氣之子》這部影片跟以往風格相比變化大嗎?

音影客


以天氣起名的《天氣之子》,大自然的壯麗,被新海誠用他的畫風語言描繪得非常唯美,尤其是本片有很多天空,光影和城市結合的大空鏡畫面,每一幀都可以當壁紙用。

片中水的描繪,在此前作品《言葉之庭》就已經讓人嘖嘖稱讚,到了《天氣之子》,全片一直出現的水的刻畫,更是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光雨水落在地上濺起的水花,每一個水花打開的形狀都不一樣。

而東京城市的描繪,新海誠等於又是做了一部全新的東京旅遊宣傳片,依舊是AAAAA+的視覺效果。

這也得益於《你的名字》的爆紅,讓新海誠有了更雄厚的資金,去豐富和細化這部《天氣之子》。

當然也有不少報道稱,正因為《你的名字》火爆的原因,才變相讓新海誠和團隊,去製作這部著精神續集意味的《天氣之子》。

所以《天氣之子》也就不得不從各方面,都要和《你的名字》來比較一番。

直接說好了,看完《天氣之子》以後,我認為比起上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確實比不了前作,不管在故事節奏或角色塑造上,都有所欠缺。

不過這些問題其實在《你的名字》就有所體現,但因《你的名字》源起故事戲劇衝突更大更直接,這些問題才有所隱藏。

而這一次的《天氣之子》,其實只是更原始的暴露了新海誠一貫的敘事“缺點”,但嚴謹來說不應該是新海誠的“缺點”,而是他的特色。

新海誠的所有作品,有一種刻意避開類型的歸屬,去把主線故事打散,達到一種亂中有序的感覺,看完新海誠的作品以後,你不太能解釋這是一部什麼主題的影片。

《天氣之子》就是很典型的一部作品,影片跟愛情,成長,友情,環保,神話等等都有關,但又不完全是你想的那樣子。很值得觀看。





芒果瓜小弟


相信大家看《天氣之子》,很多都是奔著“新海誠”這個招牌去的。不過,新海誠表示這一次的《天氣之子》不會是想要和《你的名字》一樣,成為一種標杆,所以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這就對這部電影的一些評價產生了影響。

  雖然看得人挺多,但是評價卻是較為兩極分化。目前各大網站的平均評分基本上是中等偏上的級別,既不是非常不好,也不是非常優秀的感覺,一些低評價的觀眾給出的理由是對這部電影的價值觀產生問題,並且觀觀影結果並沒有達到預期,有些失望。

  其實,新海誠應該突破《你的名字》中的一些刻板印象,這就像是一個演員需要演繹出不同的角色一樣,若是隻能記住一個經典,那他是一個好演員,但是這樣恰恰是這個演員自身無法接受的後果,新海誠應該也是如此吧。

  《天氣之子》這部作品,或許從一開始就並不是一部要超越《你的名字。》的作品,而是一部有意的遠離你的名字的作品。或者說,就像新海誠在訪談中所說的那樣,一部“充滿了任性”的作品。確實,在世界與少女的抉擇中毫不猶豫的選擇陽菜的帆高,這種“直球”出現在一部如此體量的片子中確實讓人感受到一種任性。但是,讓我最疑惑不解的是,在人們異口同聲地提到他們無需為天氣的驟變感到愧疚,無需為世界的改變承擔責任之時,在最後的場景中,目睹朝著淹沒的城市獻上祈願的陽菜,帆高卻堅決地否定了人們的看法,用最肯定的口吻說出——


魚聲精選


《天氣之子》,電影的名字也正和故事一樣,是關於天氣的,用天氣來作為這部電影的一個主題,也正和新海誠導演以往的做法一樣,用天氣來表現角色情緒的變化。在很多時候會特意的用獨白來說明天氣是人們的心境變化以及情緒,所以在作品裡一般藍天白雲也正和心情開朗有關。男主角也正是在這樣的天氣下,以一種這樣的心情來到了東京。女主角也是這樣,面對著病房裡的母親,聽著窗外的雨聲,心情是多麼的悲傷。當窗外一束光芒出來後,女主爬上廢棄建築的屋頂,心裡也是雨過天晴,充滿對未來的想象以及希望。 這種情景的變化也的確能牽動很多人的心。新海誠導演的電影也的確勝在了這一方面,因為新海誠的作品核心是共鳴,共鳴來源於裡面人物的感情變化,而這部作品裡的感情變化很多時候就能從天氣看出來。新海誠導演的作品核心這一點不同於宮崎駿老少都可以看,他的作品彷彿就是針對一類人的。有時候很多人慕名而來去看新海誠的作品,有時候他們也並不能搞懂新海誠的作品告訴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可能有的時候我們就是和作品少了共鳴,無法感覺到裡面人物們的感情。但是《天氣之子》成功的做到了這份共鳴。


偵探小小


小編覺得,《天氣之子》相比於新海誠以前的作品換湯不換藥,沒有實質上的區別。\r

《天氣之子》於今日正式上映,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都是奔著“新海誠”這塊大招牌去的。之前採訪新海誠表示,此次的《天氣之子》相比於之前的《你的名字》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所以大家的關注度更加高,就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產生了一些影響。\r

《天氣之子》有趣的是緊接了《你的名字》中的一句神預言,“或許有一天東京也會消失”,結果在《天氣之子》中東京下了3年的雨,可想而知新海誠對於現實世界有多“絕望”。這次的東京和《你的名字》中的頗有不同,或許就是這雨的緣故吧,但整體敘事來看,大同小異,節奏時快時慢,既有像《前前前世》中響起後拉快的片段,也有舒緩的純音樂響起後的細描刻畫。結尾也大同小異,就是男女主重複,然後放上片尾曲。總之,這次“改頭換面”沒有做到徹底,但內容更加完整,畫面更加唯美,這點值得大家去看。








茵淘小丸


相比之前的作品,較失水準,劇情發展尷尬,老人物的出現打感情牌,成為了一部商業片。並沒有像以往的經典佳作一樣,引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讓人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