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下跌的時候你會不會補倉,平攤成本?

小牧童


如果你是做短線,你買點沒有問題的話,那麼當買入後股票下跌的時候,我會設置好止損位置,到達止損位會馬上止損,不會等到其下跌到一定程度後補倉,攤低成本。

記住,這種情況下,補倉大多是徒勞的,反而可能越陷越深。

做短線,就要有做短線的紀律。否則,該止損的是,你猶豫不決,到頭來會導致被深深套牢,短線變成中線,長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炒股炒成了股東。

短線,就是追逐強勢股,一旦強勢股轉弱,短線滯漲後會出現明顯的拋壓。一方面是獲利盤的湧出,另一方面是前期解套盤的出局,這些都會造成股價的承壓,主力不可能會全盤接手,會讓股價順勢下行,實現籌碼的二次交換,提升散戶的持籌成本。主力也會在高位出局部分籌碼,低位會再度接回,降低持籌成本。而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1-3個月左右,波動可能會達到20%。如果你不及時止損,一方面會被套,另一方面要有一個耐心等待的過程,如果有其他強勢個股,你也會錯過。

做短線,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錯了就馬上止損,不讓虧損擴大,不耽誤寶貴的時間,時間成本也是金錢。因此,短線要堅決執行止損,如果你不止損,等著跌到一定位置再補倉,那麼可能這個位置只是下跌中繼的位置,越補倉,股價越下跌,只能是越套越嚴重,虧損越來越多。

而如果你買入的是頂部區域,那麼你就慘了,如果不及時出局,被套的可就深了,解套可不是等幾個月的事情了。即便是底部出現了,小規模的反彈你進行補倉也意義不大,當然,底部一定會有一個築底的過程,讓你的資金沉澱在弱勢股中,你可能又錯過了其他強勢個股。

如果你是做中長線的個股,在個股趨勢扭轉之後,你如果看好某隻個股,就要在該股的年線或者重要支撐線附近逢低分批買入,當然,你買入後可能 還會下跌,那麼就在重要的位置附近加倉,一直到真正啟動前,你買入和加倉,都是打底倉,倉位不要超過2成。

當股價開始突破啟動後,你可以加倉到滿倉,等待拉昇的紅利。

這種做法也不叫補倉,而是叫加倉!

在我的炒股字典裡,已經扣去了補倉這兩個字。在炒股的前幾年,經常補倉,錢沒了就想辦法再入點。但是後來發現,股價 越跌越低,補倉的錢越來越少,直到沒錢補倉了,股價還在跌。而一些強勢股卻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漲幅。

痛定思痛,股市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市場。補倉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跌破止損位堅決止損,才是最恰當的操作。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和啟發。


禪壹


股票下跌怎麼辦?虧損了10%,30%,50%後怎麼辦?補倉,還是止損?可能這些問題都是困擾著每一個散戶的頭疼事。

那麼,對於補倉來說,是有一個技巧性的,也是有一些所謂前提條件的。在這些特定條件全部滿足的情況下,你才能夠進行補倉。同時,在補倉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今天,我就來介紹下,如何補倉,怎麼補倉,到底怎麼判斷該不該補倉。當然了,由於是我長線投資的擁護者,所以我今天所說的一切知識和理論都是建立與長線價值投資的基礎上,對於短線投機的參考價值並不高,這點非常重要。

首先,我們一定要了解,什麼叫做補倉?為什麼要補倉?

補倉是股市裡一種專業術語,指的是,在你股價下跌的時候,造成了你的成本高於現價,而你的賬面出現虧損,所以需要更多的資金買入同一只個股,從而提高自己的倉位,降低自己的持股成本。

舉個例子,你就會明白了:

就好比,一隻股票的價格為10元/股,你在10元/股的時候買入了1000股,那麼你的成本就是10元/股,你的市值就是10000元(10x1000)。

但是由於股價連續下跌,你所持有的個股股價跌至了5元/股,而你的持有量依然是1000股,那麼你的市值就變成了1000股x5/股=5000元,讓你損失了5000元。這個時候,再次買入就被稱之為補倉。

而當你在5元/股的時候再次買入1000股,你的持倉就會變為2000股,而你的成本就會從10元/股跌至了7.5元/股。也就是說,當股價上漲到7.5元/股的時候你就回本了,當股價上漲到10元/股的時候,其實你已經盈利了。這就是補倉給散戶所能夠帶來的優勢,降低成本,縮小回本的股價上漲空間。

其次,我們要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進行補倉。

股票投資是需要技術和經驗的,同樣的,補倉更是如此。你不能盲目的補倉,因為股價下跌的空間你無法預期,而你的資金又是有限的,所以補倉過早往往會導致資金損害太快,倉位過重,虧損過大。

就好比,一隻個股從10元跌至了底部2元,但是你在7元、8元、甚至9元的時候就早早進行了補倉,那麼不但加重了你的持股數量,而且還在7元、8元、甚至9元下跌到2元的過程之中,加大了你損失,這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我們要在補倉之前,瞭解週期的位置,個股的估值,以及個股下跌的原因等,才能做一個最終補倉的決定。

第一步,瞭解週期!

要知道,大部分的個股都是一個圍繞熊牛週期進行漲跌的規律。也就是說,牛市會大漲,熊市會下跌。所以,對於補倉來說,第一步就要確定週期到哪裡了!

千萬不能在牛市末期的高位補倉;

也不能夠在熊市下跌的中前期補倉;

一定要在熊市底部區域裡進行補倉;

這樣你買入的成本會很低,股價下跌的空間也會有限,而未來的上漲幅度則會非常大。

而判斷熊市底部區域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通過估值,形態,以及下跌時間和幅度進行一個綜合的參考和分析。

就好比,參考2005年、2008年、2012的大熊市底部區域的數據,如果下跌的幅度,下跌的時間,已經目前的市盈率,市淨率等都已經接近,甚至跌破前期熊市數據的時候,那麼週期上的底部區域就大概率成立,就可以考慮補倉。

第二步,瞭解個股估值和位置!

如果大盤的週期上已經確認了是熊市底部區域,那麼接下來就是確認個股。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個股會出現跌透,跌慘,跌的無人問津的狀態,但是恰恰這個時候,也是最應該克服恐懼,逢低開始補倉的好時機。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預判個股是否存在補倉價值,以及預判個股的估值是否過低,價值較高:

1)股價跌至淨資產附近,甚至跌破淨資產;

2)市盈率跌破22倍,甚至跌至3-5年內的新低位置附近;

3)剛上市的幾年的新股出現了破發的情況;

如果出現以上三點中的一點,或者兩點那麼恭喜你,個股已經跌出了空間,可以考慮補倉!

第三步,判斷個股的基本面有沒有發生問題!

如果大盤週期到位,個股處於超跌,低估,高價值的狀態。最後我們需要判斷的就是個股有沒有出現基本面的變化。

就好比:

1)主營業務喪失了盈利能力;

2)負債過大,超過了70%;

3)股權質押比例過重,超過了60%;

4)業績嚴重虧損或者出現了時虧時贏的狀態;

5)公司有沒有出現密集的辭職,調動現象,有沒有出現大股東頻繁減持,清倉減持的現象;

如果出現了以上五點中的任意一點,那麼就不應該補倉,反而應該止損。因為說明公司的基本面出現了問題,但是如果以上五點都未曾出現,那麼很有可能就是熊市下跌造成的錯殺,可以大膽補倉,是一個降低成本的好機會,更是一個佈局的好時機。

記住,只有以上三個步驟全部考慮分析清楚,同時滿足了補倉的標準,才意味著你可以開始補倉了!


最後,我們來聊下,如何補倉?

補倉是一個技術活,是一個需要自律,需要嚴格控制,而不是隨意性,情緒化的操作。良好的補倉策略往往可以讓你處於更主動的位置,並且可以讓你獲得更低的成本,過多的優質籌碼,更大的贏面。

第一,補倉的策略一定是金字塔的黃金形態,估值越高,買入的倉位越少,估值越低,買入的倉位越多。

第二,補倉一定要懂得分時,分批,逢低的原則。

既然我們是做長線價值投資的,是做熊市底部區域佈局,牛市獲利的,那麼補倉只要在底部區域裡儘可能買入較多,低位的籌碼,拉低自己的成本,即可。

我們可以看到,在底部區域裡想要精準的踩點買入最低位置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可以做到精準的踩點買入和賣出。

但是對於長線來說,只要底部區域的震盪洗盤箱體成立,那麼箱體裡的任何買點,都是有所盈利的。只不過對於未來的主升浪是一個盈利或多或少的結果罷了。

那麼我們只需要在補倉的時候,做到逢低,分批,分時即可。就好比對於大部分的熊市底部區域震盪洗盤,都是一個少則幾個月,多則1-2年的週期,而底部區域的震盪洗盤幅度基本都是在上下100%~200%的空間幅度。

因此,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倉位分為10-20份,把補倉的間隔定位1-2周補一次,或者1個月補1-2次即可。根本沒有必要每天補好多次,每週補幾次。這樣的價格波動太小了,補倉的資金也太容易過早耗盡,會讓你失去一個主動權。

綜合來看,補倉是一門技術活,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磨鍊,也需要對於個股,行情,週期做好充分的分析和判斷,才能夠去做的一件事。

可惜大部分的散戶補倉靠的都是感覺,看的都是股價,參考的都是自己的資金餘量。覺得應該補倉了,自己就補一點,覺得股價低了比成本低了,就補一點,認為自己的餘量資金還有很多,就補一點。

這些都是錯誤的補倉策略。

真正優秀的投資者,都是等待到一個底部區域裡,一個個股低估,佈局價值很高,未來空間很大的時候,才會進行一個補倉。這才是好的選擇,更是能夠幫你賺大錢的補倉策略。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我的【專欄】裡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股票下跌的時候,補倉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也可能是一次回本的機會,關鍵還是在這隻股票的身上,到底值不值得你去補倉。

為什麼要補倉?

假設剛開始,你以每股20元,買入10000股,你的投入成本就是20萬元,股票成本價每股20元。

當股價跌至每股10元,這個時候你打算補倉,再買入10000股,這次花費的成本是10萬元,前後總成本加起來是30萬元。股票的成本價從剛買入的每股20元,降至每股15元;而此時的總市值為20萬元,目前虧損10萬元。

接著股價從每股10元漲至每股15元時,剛好是收回成本的時候。假設我們沒有補倉,那麼股價就必須漲到20元才能回本。

補倉的好處就在於縮短回本的時間,但是投入的資金會更大,而且存在潛在風險。

補倉的誤區

1、補倉是很講究時機的方式,那麼我們該在下跌5%、下跌20%、下跌50%等等哪個時候補倉呢?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完全是憑靠感覺去補倉。

2、很多人補倉可能就是一個原則,股價在突然大跌的時候,也就是走出長陰線的時候就會進行補倉,越跌越補,是常見的錯誤行為。

3、賬戶內的資產從一開始就全部買入了股票,等到需要補倉的時候,著急著從場外尋找資金入市補倉。

4、一次性補倉完成,很多人在買入股票後一段時間發現下跌明顯,就把所有的補倉資金一次性在這個階段進行補倉,但是可能存在二次下跌,這時候去哪裡找錢補倉呢?

如何補倉?

1、判斷大趨勢。補倉要配合股市的整體趨勢,假設處在牛市的高位或者熊市下跌中繼等階段不應該繼續補倉,而且這個階段是比較容易判斷出來的。最好的時機是在牛市早期和中期進行補倉,個股依然存在下跌的可能,也是補倉的好時機,當然這個階段會比較難判斷。

2、股票的潛力。買入股票時大家都是看好這隻股票,但是過程中總是有很多因素影響,導致中途股價下跌,這個時候就要對股票進行重新評估,是否還有較好的發展空間,股價什麼時候能夠止跌,這些就是補倉的時機或者是止損的階段。

3、補倉的位置。很多人認為是股價下跌厲害的那一天補倉為宜,其實不然,跌得厲害的時候常常無法判斷未來這隻股票是否還會不會繼續下跌,只有在個股出現有效反彈的時候才能確定股票是否重回上升趨勢,沒有誰能夠補在最低點,最低點反而是最危險的位置,因為沒有人知道還會不會更低。

4、配合業績等。補倉要講究時機,分析上市公司的業績狀況是必然的事情,下跌是否與業績走壞有關?如果排除掉這個因素,那麼未來一次公佈業績的時候會對股票有提振作用,此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提前補倉。

總之,股價下跌的時候,不應該急於補倉,而是分析清楚下跌的原因以及能否具備反轉的趨勢,再進行補倉時機的確認,盲目進行補倉只會加大損失,事倍功半。


商界書生


股票下跌的時候,補倉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也可能是一次回本的機會,關鍵還是在這隻股票的身上,到底值不值得你去補倉。

為什麼要補倉?

假設剛開始,你以每股20元,買入10000股,你的投入成本就是20萬元,股票成本價每股20元。

當股價跌至每股10元,這個時候你打算補倉,再買入10000股,這次花費的成本是10萬元,前後總成本加起來是30萬元。股票的成本價從剛買入的每股20元,降至每股15元;而此時的總市值為20萬元,目前虧損10萬元。

接著股價從每股10元漲至每股15元時,剛好是收回成本的時候。假設我們沒有補倉,那麼股價就必須漲到20元才能回本。

補倉的好處就在於縮短回本的時間,但是投入的資金會更大,而且存在潛在風險。

補倉的誤區

1、補倉是很講究時機的方式,那麼我們該在下跌5%、下跌20%、下跌50%等等哪個時候補倉呢?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完全是憑靠感覺去補倉。

2、很多人補倉可能就是一個原則,股價在突然大跌的時候,也就是走出長陰線的時候就會進行補倉,越跌越補,是常見的錯誤行為。

3、賬戶內的資產從一開始就全部買入了股票,等到需要補倉的時候,著急著從場外尋找資金入市補倉。

4、一次性補倉完成,很多人在買入股票後一段時間發現下跌明顯,就把所有的補倉資金一次性在這個階段進行補倉,但是可能存在二次下跌,這時候去哪裡找錢補倉呢?

如何補倉?

1、判斷大趨勢。補倉要配合股市的整體趨勢,假設處在牛市的高位或者熊市下跌中繼等階段不應該繼續補倉,而且這個階段是比較容易判斷出來的。最好的時機是在牛市早期和中期進行補倉,個股依然存在下跌的可能,也是補倉的好時機,當然這個階段會比較難判斷。

2、股票的潛力。買入股票時大家都是看好這隻股票,但是過程中總是有很多因素影響,導致中途股價下跌,這個時候就要對股票進行重新評估,是否還有較好的發展空間,股價什麼時候能夠止跌,這些就是補倉的時機或者是止損的階段。

3、補倉的位置。很多人認為是股價下跌厲害的那一天補倉為宜,其實不然,跌得厲害的時候常常無法判斷未來這隻股票是否還會不會繼續下跌,只有在個股出現有效反彈的時候才能確定股票是否重回上升趨勢,沒有誰能夠補在最低點,最低點反而是最危險的位置,因為沒有人知道還會不會更低。

4、配合業績等。補倉要講究時機,分析上市公司的業績狀況是必然的事情,下跌是否與業績走壞有關?如果排除掉這個因素,那麼未來一次公佈業績的時候會對股票有提振作用,此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提前補倉。

總之,股價下跌的時候,不應該急於補倉,而是分析清楚下跌的原因以及能否具備反轉的趨勢,再進行補倉時機的確認,盲目進行補倉只會加大損失,事倍功半。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點贊關注我⭐免費獲取更多市場背後的技術!)


頂鑫集團


對於大多數散戶炒股來說,都有著這麼一個習慣,那就是能賺錢的單子拿不住,漲個三五點之後,就急於出手,生怕到了嘴邊的肥肉長了腿跑了;相反的是那些虧錢的股票,散戶們的心態卻反而非常好,我就是拿,我不僅拿的住,我還能補個倉,抄個底。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散戶不願意賣出卻喜歡補倉的原因

也不說什麼虛的,大家炒股的目的肯定都是為了賺錢。而這時候股票出現虧損的時候,通常情況都是不願意賣出去的,因為一旦賣出去就等於那虧了的錢就是打水漂了呀,所以大多數的散戶都是選擇寧願在等等,萬一出現回本呢?

在剛開始虧幾個點的時候,他們總是想著,這只是正常的回調而已,這時候就應該補倉。

這個無腦補償的結果就是股票再次下跌,這時候他們又會想著,沒事,肯定是主力洗盤,繼續補,不會錯。

通常這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股價好像就跟他們作對似的,就是要跌,到了這時,乾脆就放飛自我了,虧都虧成這德行了,繼續補,降低點成本。

結果就是,從原來的只虧幾個點,演變成最後的虧十幾點甚至是幾十點。到了這個時候他們才會發現,股價已經是走出了完好的下跌通道,後悔的不行不行的,總想著自己為什麼這麼犟呢,早點賣掉多好。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吃,最後只能任人魚肉。

散戶抄底的誤區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散戶來說,都想著抄底。為了能夠抄底,一次次的學習各種理論,各種推理,到頭來卻發現全部都不適用。這時候怎麼辦?回過頭來數浪去吧,開始研究波浪理論,研究的結果就是波浪看上去簡單,其實裡面的彎彎繞也是不少,可謂是大浪、小浪、細浪、延伸浪,一浪接著一浪,就是浪你個浪。看似C浪已經完成,其實下跌剛剛開始。

網上的“專家”動不動就是底部來了,開始行動啊。這些話一說,散戶們便像沒了頭腦一樣,導致的結果也就是在炒股的過程中,不是在抄底就是在想著怎麼抄底的路上。

到底什麼是底部?可以準確預測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真正的想過,到底什麼是底部?底部是否可以準確地預測到?底部的形成是由多因素共同所導致的結果,不是單單某個因素所主導的,而這其中很多主導因素都是你無法準確預測和度量的。就比如,主力什麼時候會進場、吸籌會吸多長時間、洗盤會在什麼時候等等,所以底部的確認還是有著很多的變量是不可控制的,再想要抄底,那成功率自然就很低了。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凡事要順勢而為,畢竟底只有一個,它也不是人人都能抄到的。

現在股市行情不會操作的朋友不要急,現在你不需要任何費用,不需要去調研上市公司,但你必須掌握這個神奇的指標!這個神奇指標,對漲停板的判斷準確率達到 93% 以上,都是我多年實戰總結出來的----獵浪能手指標,現在全部免費分享給來交流學習的朋友,此指標有一個精華口訣:主圖放心買信號即提示買入,附圖全倉殺入信號即提示加倉,同時出現放心買和全倉殺入信號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

接下來介紹一下獵浪能手指標的幾種形態:

【全倉殺入信號】

弘高創意27號出現全倉殺入信號,3天拉昇33個點。

【洗盤離場信號】

賽騰股份出現洗盤離場信號,之後股價下跌,25日出現放心買入信號,5天漲幅40個點。

有人會說指標是馬後炮,那是你不會用,不會分析,有一句話說的好,存在即合理!我們雖然不能全部靠指標選股,但我們要學會用指標,結合市場各方面進行分析,才不會被套死!閒話我就不多講了!

指標的特點:

1、獵取主升浪主圖:股票,講究的是洞察力,一旦介入,就可以閒庭信步,不需要每時每刻都去關注股價的漲跌,而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2、買點確認副圖:副圖和主圖一樣,信號出現頻率不高,同時參照,提高成功率。

獵浪能手升級版使用說明書:

1、做趨勢,抓波段,需要投資者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不被一時的漲跌左右,理性持股,因此,按指標買入後,並不會每天都是上漲,這也要求投資者自身有一定的技術分析能力,一旦出現超預期情況,還是要及時進行止損。

2、主圖中【撤退】的賣出信號相對來說有點遲,有時候回撤20%以上都不會出現,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遇到大陰線時,及時止盈。

3,、這套指標也有抓到連板妖股的可能,這就需要投資者能對市場熱點做出一定的分析了,妖股可遇而不可求,雖然每天那麼多漲停板,其實真正能買到的投資者,並沒有幾個,不必過於執著,一切隨緣,失之我命,得之我幸。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正確,可以關注我,並評論點贊轉發!


問答大師


  • 補倉在投資中屬於數學題,既然是數學題,那就需要精準而不是隨意,很多投資者投資股票都具有很強的隨機性,但是想要在股市長期贏利還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否則很容易出局。

  • 補倉通常是投資者買入價格相對較高產生的,如果在上漲趨勢中補倉是給投資者攤低成本的機會,並且擴大了盈利範圍,這其實短時間內投資者處於虧損之中,長期來看也許是一件好事。

  • 如果股市整體處於下跌之中,投資者在高位買入,繼續下跌後,補倉買入來攤低成本其實是一件風險很大的操作,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數字化案例詳細的解讀一下。

  • 例如一位投資者朋友在一隻股票處於上漲趨勢中買入,當時買入價格是100元一股,買入10手,成交額10萬元,但是買入不久後股價開始下跌,跌到了90元一股,下跌幅度10%,如果此時開始補倉的話。

  • 此時的市值是9萬,浮虧1萬元,此時如果在買入10手,成交9萬元,賬面情況如下:

  1. 賬面總金額19萬元。
  2. 手中持有20手股票,也就是2000股。
  3. 平均成本價格95元。

如果股價開始反彈,漲到原來價格100元的時候,反賺一萬元,這就是補倉的魅力所在,這道數學題算清之後,投資者會毫不猶豫的在上漲趨勢中補倉,但很多散戶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是根本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的。


還有一種就是在下跌趨勢中補倉,這是極其危險的,因為這種投資是一個減法,越補倉虧損幅度越大,投資者都知道A股市牛短熊長的狀態,這不但是虧損的問題,還會嚴重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從而導致投資者對A股產生風險季度厭惡情緒,一定程度上延長了熊市的時間週期,所以補倉對於投資者來說一定要分清楚當前的趨勢,這也是社長額忠告。

社長財經


我炒股有一個習慣,一般股票被套了不會補倉,平攤成本的;我會根據股票的情況做出兩種操作,要麼就暫時持有扛著觀望先,要麼就認輸止損出局,一般都不會補倉的,下面說說我不會補倉的原因。

首先在買股票之前,肯定都會等於一個買點出現的,在建倉之時股票的買點非常重要,並非是盲目地去隨意亂買;我個人炒股就是這樣,預期的買點不出現,我是不建倉,寧願錯過也不能踏錯。錯過了可以建倉另外的股票,踏錯了損失的就是金錢,時刻保持理智操作。

所以在建倉股票之前都是提前已經把握了買點,而把握買點之後再度建倉持股,既然持股了股票還在下跌,證明把握的買點不好,把握買點失敗了。既然把握買點失敗了,肯定要做出相對於的操作策略。

很多散戶會在這個時候進行補倉攤低成本是第一個操作要點,總以為補倉是解套的最快方法。卻不考慮補倉的風險,很多股票一旦走壞了,補倉是最蠢的方法,只會把自己越陷入越深,等於把自己的坑越挖越大,這就是我一般不補倉的真正原因。

除非一種情況我會採取補倉,自己的買點失敗了,而股票趨勢沒有走壞,主力的資金沒有放量下跌,只是稍微的進行寬幅震盪進行洗盤。但跌到重要支撐位置,企穩之後放量拉昇之時我會採取補倉攤低成本進行解套。

但當自己的股票下跌了,如果是放量下跌了,證明主力的籌碼鬆動了,這個時候我必然會進行認輸出局割肉。還有就是趨勢走壞了,股票指標均線,KDJ等指標形成死叉,這個時候我也會進行止損出局。

總之一隻股票被套後是選擇止損割肉是第一要考慮的問題,而並非是考慮補倉;很多散戶就是把這兩個操作顛覆過來了,事先考慮的是補倉,直到倉位全部補完了,最後不管不問了,最終扛著到腰斬,越持有套的越深,這就是盲目補倉的後果。從這裡說明炒股要學習止損的重要性。


老金財經


股票下跌的時候對於我個人而言一般不是補倉,因為我主要以做強勢短線為主。做短線最忌諱的就是補倉,有時候方向不對進行補倉容易是自己越套越深。

對於股票交易,無論是對自己還是一起討論交易的朋友我都會重點強調倉位管理的重要性。如果缺乏這點意識,對不起!理念上有衝突,無法交流,交流多了思路反而更亂。

倉位管理涉及補倉和減倉的問題,很多散戶在操作過程時不倫不類,既不是短線也不是中線,就出現了短線變中線,中線變長線的現象。這只是好聽點的說法,說白了就是被套牢了。

很多人補倉是為了攤底成本,但我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對,特別是短線而言這是極其錯誤的操作方法!

在股市中交易講究順勢而為,下跌補倉明顯違背了這個市場最簡單的道理。我們做短線時並不是看到某隻股票有機會就上大倉位,而是先用小倉位試倉。小倉位試倉順利時才會中途加倉博取主升浪。

短線的做法是順應趨勢向上加倉,而不是逆趨勢向下補倉。做短線講究預期,符合預期加倉,不符合預期減倉甚至清倉。

比如,最簡單的打板操作,打板的預期是博取次日的溢價。但是,次日沒有溢價就是不符合預期,應該清倉。這個時候加倉名義上是攤薄成本,但實際上是增加風險。這種情況一旦遇到A字殺跌,連挽回的餘地都沒有。

我是主要做短線,分享的是短線經驗,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交流。當然,只能在認可倉位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交流。倉位靈不靈活能看出某個人短線上的造詣,只要保證隨時有倉位出擊的賬戶才是做短線的好賬戶。

因此,對於主做短線的我來說,股票下跌不會補倉,不符合預期的品種不值得補倉。只有保證好倉位管理的紀律性,才能像蛇一樣靈活做交易。


50計劃


股票下跌的時候可以補倉,不過要看什麼情況了,不同的情況處理方式不同。

這裡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個股和指數所處在的位置非常高,股價的漲幅也非常大的時候,此時如果指數和個股出現同步的調整,一般是不能補倉的,因為指數的位置與個股位置都比較高,你沒有辦法知道什麼時候是真正的底部,一般股市出現大波段調整的時候,是很難判斷真實的底部,這個時候你越補可能虧損的越嚴重,等你把所有的資金補完了,也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比如說2007年6000點大跌的時候有個公司交中國鋁業,從最高點60多元一直跌到了6元以下,你想想如果你從60元開始補倉,最終的結果是怎樣的。

二是還要看你手中持有的是什麼品種了,現在市場的結構化比較嚴重,對於垃圾股和質地不好的公司來說,迎接的則是股價的持續下跌,垃圾股位置低了還能再低,那麼對於這些品種你就不能簡單的從價格的便宜去衡量是否可以補倉了,不僅不能補倉,而且見到高點就要賣出,因為有些品種能從幾元錢跌到幾毛錢,你補倉的越多虧損的越多。

三是對於那些品牌公司,也就是市場中的所謂白馬股,這些品種可以長期持有,對這類品種在下跌的時候是可以補倉的,比如說股價每下跌10%,你可以補倉剩餘資金的10%的倉位,就這樣持續下去,等有一天止跌了開始上升趨勢的時候,把剩餘的資金全部跟進,這樣你此前補倉的資金就慢慢盈利了。

總之,是否補倉還是要看一個公司的基本面,好的公司總體可以補倉,對於市場位置比較高,業績比較差的時候就要回避補倉行為。


春意萌生


股票下跌的時候我是會補倉的,這樣有利於攤低持倉成本,以期儘快獲利!

 

當然這是有前提的。本人選擇的投資標的,我認為沒有一倍以上的漲幅空間不會去購買它持有它。當我選擇購買它之前我會逛股吧看談論,確認它會不會有我不知道的所謂的“雷”存在;會對它的主營業務收入等財務指標進行一個簡要的分析;會對它的價值進行評估;還會對整個市場進行分析是否是正確的買入期。

 

這些分析不一定會正確,所以就有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被套”的事情出現。但是我有心理準備,我估計這個股票的極限下跌價格在什麼位置?所以我自然會選擇補倉來攤低成本。

 

十多年前我會選擇在我買入股票價格下跌後斬倉割肉的辦法,但是現在基本不會這樣來操作!2019年我認為股市是到了該投資的時候了,整體市盈率並不高,一直在中位線以下。另外註冊制的推出更有利於市場健康發展!

 

今年我的操作很少遇到得到市場認可一路走強的股票,比如格力、茅臺什麼的。我購買的是一些低價低市值的股票。在別的投資人的眼中,可能是一些垃圾股。但我認為股市的價值投資並不是只有少數股票可以值得投資購買的,恰恰相反,在合適的時候是大多數股票都能具有價值投資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今年的實際效果就是還不錯的,所以我會選擇我看好的買進的股票哪怕是下跌我會選擇補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