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文 | 美物計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作為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主題曲,

這首《敢問路在何方》可謂家喻戶曉。

據統計,這是世界範圍內

流傳最廣的華語歌曲,

海內外90%的華人都聽過這首歌,

而且能夠哼唱。

最近,這首歌再次登上熱搜,

起因是央視中秋晚會上,

譚維維對其搖滾化的改編。

對此,觀眾的反響不同,

有人覺得“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

也有人覺得“辣眼睛”“毀童年”。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更有網友發帖聲稱自己女兒

因為聽譚維維改編的《敢問路在何方》

被嚇到住院......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之後,這首歌的原作曲者,

我國著名作曲家許鏡清先生髮文表示,

且歪曲了作品本意”的做法,

他不能接受,也非常不喜歡。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離譜的是,

許鏡清發出這條微博之後,

卻遭到某些槓精圍攻:

“不就是為了錢嗎?”

“您是打算封死中國音樂人的成長環境嗎?”

“一輩子就指著《西遊記》的老本活著”。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這樣的攻擊讓77歲的許鏡清始料未及,

最終不得不刪除了那條微博。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作為電視臺復播率最高的電視劇之一,

86版《西遊記》已成為一個歷史符號,

它獨樹一幟,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

而劇中的音樂,即便時隔多年,

依然熟悉到一聽音樂,自動腦部畫面。

《雲宮迅音》《敢問路在何方》

《女兒情》《天竺少女》......

每一首都經久不衰,成為傳世佳作。

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

這眾多的神曲,

出自許鏡清一人之手

這些作品,普通人有一首就能吹一輩子。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許鏡清對音樂有一種天生的敏感,

小時候每當縣裡的大喇叭播放節目,

他就會興沖沖地跑去聽,

也喜歡看東北二人轉,

因為買不起票,

就透過戲場周圍的縫隙看“眼兒戲”。

有一年冬天特別冷,

許鏡清看二人轉入了迷,

腳趾凍傷了都渾然不知。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之後,許鏡清考入哈爾濱藝術學院,

1964年畢業後進入北京農業電影製片廠,

走上了作曲之路。

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大量電影音樂。

作品幾乎涉及了音樂創作的各個領域:

民族管絃樂、交響樂、電聲音樂、戲曲音樂,

顯示出他的音樂創作才華及深厚的藝術功底。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1983年,許鏡清被推薦至西遊劇組。

《西遊記》的拍攝是一件國家級的大事,

劇組請了很多作曲家,

由於當時許鏡清名氣一般,

所以他自己並沒有抱太大希望。

但事實證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這次,許鏡清終於迎來了藝術生涯的春天。

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為

《生無名 本無姓》的詞本配曲,

在這之前導演楊潔已經否定了7位作曲家。

許鏡清很快就寫完了曲子,

導演楊潔聽了他的配曲後很滿意,

隨即拍板“就定許鏡清”。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西遊記》拍攝的四年期間,

許鏡清作曲15首,配樂上百首,

在這些作品中,

許鏡清最喜歡的是《女兒情》

和《敢問路在何方》。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

女兒國,城牆外,

女王陛下望眼欲穿,目送玄奘絕塵而去,

這一幕感動過多少人。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拿到歌詞後,許鏡清腦海中浮現的是

唐玄奘與女兒國國王獨處的那場戲:

“劇本寫得很美,拍攝的景象也很美,

小園香徑,亭臺樓軒,

楊柳依依,紅葉豔豔,

一雙鴛鴦水中徘徊,雖在人間,卻似神仙。”

許鏡清用手指敲打節拍,

很快“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

的旋律就躍然紙上。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女兒情

吳靜 - 空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

是《西遊記》的標誌性音樂,

最初這首歌只是定為插曲,

當許鏡清拿到歌詞後,

對“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

非常有感觸,

可一時找不到好的曲調來相配。

一天,他坐公交車前往某地辦事,

經過菜市場時,

看到來往的人們為了生活奔波,

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折磨,

突然之間,他想到了母親的辛苦,

想到了自己的以往。

一段曲調突然從腦中衝出。

他怕忘記了,公交車一停趕緊衝下來,

掏出一個煙盒,向小學生借了支鉛筆,

鋪在電線杆上把剛才想到的曲譜記了下來,

一首偉大的經典著作就在電線杆上誕生了。

這首曲子寄給楊潔後,

楊潔大加讚賞,直接改為片尾曲。

《豬八戒背媳婦》也是許鏡清的得意之作,

幼年時看過的二人轉為他提供了創作源泉,

這首曲子借用二人轉元素。

許鏡清從小就喜歡摸樂器,

各種樂器他都略通一些,

因此對樂器的選擇是有執念的。

《豬八戒背媳婦》的時候,

他要求演奏一定用板胡而不用二胡,

理由是二胡悲慼,

而《豬八戒背媳婦》是詼諧的,正適合板胡。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豬八戒背媳婦

許鏡清 - 西遊記 系列歌曲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要說最難產的,還屬片頭曲《雲宮迅音》

當時楊潔給許鏡清的任務,

就是寫一段音樂,傳遞整個西遊記的意境。

至於怎麼寫,楊潔自己也說不清,

只能告訴許鏡清“隨便寫”,

這讓他很犯難。

許鏡清想過把師徒四人當主題,

也想過把孫悟空當主題,

但總感覺有所不妥,一連數日沒有動筆。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有一天,許鏡清無意間聽到

窗外的工人拿著吃飯的鍋碗瓢盆敲敲打打,

碰撞發出了的“叮叮噹噹”聲,

讓他一下子來了靈感,

“噔噔蹬蹬,噔噔蹬蹬”的節奏出現在腦海中。

許鏡清說,

這個節奏傳遞的是一種正義感力量感,

可以理解為孫悟空的力量,

也可以理解為唐僧的堅韌,

是整個西行之路的總基調。

但僅有力量還不行,

之後他繼續構思,

一天腦子裡突然就遠遠飄來一個女聲,

於是有了第二種元素,

這個元素是美的,是空靈的,

是九天上的宮闕,也是西去路上的妖精,

是籠罩了西遊記的神仙色彩。

這首曲子還是最早的國產電音,

當時,電聲音樂剛傳入中國,

許鏡清在錄音棚聽到了電子鼓的聲音,

幾乎是一瞬間就認定了,

這就是孫悟空出世時該用的樂器,

當時中央電視臺還沒有電子鼓電子合成器,

更沒有用電音作配樂的先例。

許鏡清打定主意之後,從私企借來電子鼓,

錄完之後,卻被批評:“電音是西方的,

怎麼能放到中國古典名著中來?”

許鏡清差點丟飯碗,

幸好被導演楊潔力排眾議,

中國最早的電音作品這才被保存下來。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幾十年過去了,

《西遊記》成了重播次數最多的電視劇,

沒有之一。

許鏡清嘔心瀝血創作的曲目捧紅了

蔣大為、李玲玉等歌手,

但他自己卻未從中得到應得的紅利。

當《西遊記》播出後,

許鏡清就夢想開一場音樂會。

一個國家級的音樂大師,

開一場音樂會那還不是易如反掌。

然而,事實卻與我們的想象天差地別。

因為他根本就沒錢,完全無力舉辦音樂會。

很多人都覺得難以置信,

《敢問路在何方》《女兒情》傳唱度這麼廣,

多次被人使用和演唱會上翻唱,

作曲家難道不應該拿到不菲的版權費嗎?

但事實是,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2008年左右,彩禮大行其道,

《豬八戒背媳婦》成為熱門,

許鏡清向50多個網站,

但最終等來的只有8000塊,

平均每家網站100多塊,

最少的只給了兩塊七,

他至今都在納悶,

那兩塊七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2014年,韓寒拍《後會無期》時,

想要用《女兒情》那段音樂,

找到了許鏡清和導演楊潔,

他們倆驚訝極了。

因為這是西遊記播出28年來,

許鏡清曾說:“這些年來,主動找到我

支付音樂使用費用的只有三部電影,

分別是《後會無期》、《惡棍天使》

和最近上映的《三打白骨精》。

為什麼記得這麼清楚?因為就這麼幾家。”

靠版權費開音樂會怕是永遠都沒有希望了,

但如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

無所畏懼地一路前行一般,

為了實現開音樂會的夢,

許鏡清也不顧艱險奮力前行。

為了尋求資金,

許鏡清幾乎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被戲耍,被欺騙,

曾經有一位老闆,承諾贊助音樂會,

許鏡清興沖沖地自掏腰包近20萬元,

去錄音棚裡重新編排了音樂,

再拿去給他聽的那一天,

對方喝醉睡著了,之後再也沒了後文…...

最終只能靠無數熱血的網友慷慨解囊,

用3個月時間,眾籌到了461.5萬元,

許鏡清終於在2016年開了第一場音樂會。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演出快要結束時,許鏡清走到臺前,

主持人問道:“您最想跟觀眾說什麼?”

許鏡清的眼淚不停地落下:

“我就想哭,忍不住了。”

然後他開始了感謝,

每一次感謝鞠一個躬,

到最後已經數不清鞠了多少躬。

音樂會結束後,

參與眾籌的29016位網友的名字

都出現在致謝名單裡,

一位都不少。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2017年,許鏡清走進《朗讀者》的演播廳,

在節目中,董卿說:

許老師人生的這第一場音樂會

似乎來得晚了一點

他說:

“不晚,我想只要我活著就不晚。”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但如今這位擁有《西遊記》音樂著作權的人,

不過是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是拿回他本該得到的部分,

卻遭到了冷嘲熱諷。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如果一名創作者連自己的作品都保護不了,

維權還要被說成圈錢,

那麼還有誰願意去創作?

很多人常說:

我們欠某某某一張電影票,

欠某某某一張演唱會門票。

這些都是人們情懷的表達,

而對許鏡清,

這個用自己的音樂陪伴幾代人成長的藝術家,

不是也承載著我們的情懷嗎?

我們是否也欠他一張音樂會門票?

希望今後,

每一位藝術家都能得到基本的尊重。


77歲的老藝術家被罵上熱搜:對版權的無知,是對藝術最大的不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