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開始吃米糊後,應怎樣給他吃奶呢?

初戀寶寶


寶寶開始吃米糊,一般寶寶添加輔食都是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都是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單一到多種的順序。那麼寶寶開始吃米糊,我姑且認為寶寶屬於剛添加輔食的階段。寶寶剛添加輔食,我們都會給寶寶一個適應階段,就是在兩餐之間先給寶寶吃一兩口的米糊,看寶寶的接受程度如何,有沒有出現什麼不良反應。而且剛開始添加輔食只是一天一餐,一餐從開始的一勺逐漸增加。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逐漸減少母乳餵養或者奶粉餵養,而逐漸增加輔食的餵養。也就是說從輔食轉換到主食的一個過程。



應該怎樣給他吃奶呢?輔食顧名思義就是輔助作用。寶寶雖然吃米糊了,但是還是以奶為主。也可以說6個月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這個階段寶寶的主食還是喝奶,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寶寶的主食是奶,輔食是米糊。這個時候添加輔食只是在兩餐之間,一般選擇在我們的午餐時間給寶寶添加米糊,這樣時間好把握。添加米糊的量為從第一天的一口開始逐天增加,前提是寶寶沒有任何的不適。餵奶還是正常餵奶,如早上該喝奶還是喝奶,原來規定的什麼時間餵奶還是照樣喂,只是在添加的輔食的前後頓奶的時間拉長。如早上十點餵奶,中午十二點喂米糊,下午三點餵奶。這個時間隨著輔食攝入量而改變。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我們要開始適當的減少餵奶而增加輔食量。如寶寶6個月的時候一天只喂一餐輔食,一餐三分之一碗(小碗)的量。到寶寶七個月的時候我們輔食量就增加到一餐半碗,八個月就增加到一天兩餐一餐半碗,以此類推。而隨著輔食的增多,奶量就要減少了。我們都知道6個月後奶的營養成分提供不夠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營養才開始增加輔食的,所以我們就是要以食物來轉換奶。寶寶週歲後,食物種類攝入也會增多,慢慢的變成了奶作為輔食,寶寶跟我們大人一樣一日三餐作為輔食。


雖然說寶寶跟我們一樣正常一日三餐作為主食,但是奶還是要喝的。週歲後很多寶寶開始斷母乳了,斷母乳後寶寶還是要補充奶的,在除了一日三餐主食外,早晚還是要給寶寶補充奶,因為奶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鈣,對寶寶的生長髮育有很大的幫助。


全職寶媽小包


每次回答問題之前,我都習慣性的糾正一下題主的問題,我覺得下次你告訴我們,你的孩子多大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大家能夠給你提供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包括孩子的年齡階段是否適合添加輔食,都得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下面言歸正傳,具體的說一下混合餵養的問題:


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母乳餵養和混合餵養的幾個階段:

第1個階段,新生兒期,一般是指的孩子出生的第1個月。

第2個階段,純母乳餵養,一般是指的孩子出生第2個月到第5個月。

第三個階段,混合餵養,一般從第6個月到第12個月,屬於混合餵養時期,也就是母乳加上輔食。

第四個階梯,斷奶期,這個一般是指的第13個月到第18個月。

第五個階段,完全採用正餐時期,這個時期一般是第19個月到36個月。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合適?

首先,你得確定你的孩子正處在混合餵養時期,也就是第6個月,這個時候才是最佳的添加輔食時期。這一時期母乳裡面的營養已經不能完全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比如說母乳裡面含的鐵比起前面幾個月來說已經有所下降,所以處在這個年齡階段,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

其次,如果還在第4個月第5個月,不推薦完全添加輔食,不過第5個月時,可以開始一定的嘗試,為後期(第六個月)正式添加輔食打下基礎。我們孩子開始接受新的食品,也就是添加輔食,他並不是突然之間就開始吃的,而是有一個過程,所以第5個月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嘗試,然後到了第6個月才正式過渡到混合餵養階段。

添加輔食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時機或徵兆?

其實孩子在胎兒時期,儲存在肝臟有一部分的鐵,他可以給孩子提供4個月的成長所需,到了第5個月之後,儲存的鐵已經消耗殆盡,而母乳當中提供的鐵,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孩子的生長需求,所以就要逐漸考慮開始添加輔食。

一般我們看見寶寶隊,母乳沒有過去那麼渴望,吃奶時的興趣出現了下降,出現了吃奶不專心的情況,比如他會停止吃奶,然後東瞧瞧西看看,拿一個小勺子放在寶寶的嘴邊,寶寶會用上嘴唇抿住勺子,寶寶開始有咬媽媽乳頭的行為,出現這些情況就可以開始嘗試添加輔食了。

那麼寶寶開始吃米糊後,應怎樣給他吃奶呢?

其實在6個月之內(前5個月),孩子都勉強算是純母乳餵養階段,不用特意的非要強調添加輔食,除非確實母乳不夠吃。但是可以做一些添加輔食的嘗試,不要過於強求就行。我們應該還是以母乳餵養為主。

從第6個月開始可以正式添加輔食了,但是大家要注意一個原則,這個時期孩子仍然是以母乳餵養為主,什麼叫做輔食?當然就是輔助餵養,它只是起著輔助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弄清楚主次的關係,每次給孩子吃東西之前,首先我們要喂他吃奶,等到兩隻母乳都吸空之後,在給孩子喂輔食。

有些家長朋友搞不清主次的關係,首先給孩子喂輔食,最後再喂他吃奶,如果是這樣做了,就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逐漸的輔食代替了主食(母乳),導致孩子不願意吃母乳了,而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必須要中斷母乳餵養,我們一般主張孩子吃母乳至少要吃到8~10個月,有條件的可以吃到12個月。

所以我們對於混合餵養時期的孩子,我們的原則是,先餵母乳,後喂輔食,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從第6個月到12個月,母乳或者是奶粉和輔食的比例,隨著月齡的增加,母乳逐漸減少,輔食逐漸增加。


那麼對於添加輔食和餵奶,有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呢?原則上說來應該是按需餵養,標準肯定是有的,但大家不要死搬硬套,要根據寶寶的具體表現來確定:

在第6個月的時候,乳類(母乳或者奶粉)和輔食的比例為8:2,每天添加一次輔食就可以了。第7個月為7:3,每天添加兩次,第8個月為6:4,每天添加兩次,第9個月為5:5,每天添加兩次,第10個月為4:6,每天添加兩次,第11個月為3:7,每天添加兩次,第12個月,2:8,每天添加三次,第13個月開始斷奶,全部改用輔食。


育兒教主


寶寶開始吃米糊,你的寶寶應該六個月以上了,六個月的寶寶應該有一定的飲食規律了。一般建議四個小時吃一次,如果米糊吃的多就算一餐正餐,如果吃的少就補充奶粉。

一般早晚肯定是要喝奶粉的,中間時間喂米糊或者米粉,還可以在裡面添加一些其他輔食。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三個小時吃一次,不能再按需哺乳了,定時定量對寶寶的成長髮育好。




吃貨小蚉寶成長季


寶寶6 個月大左右,已較有規律地吃奶,大約每天五次。不需要在晚上睡覺後吃「夜」奶。

寶寶在嘗試吃米糊和其他固體食物初時,只吃較稀的糊、分量少、種類不多,仍然是以奶為主要食糧來吸收營養,所以餵奶次數和分量不應減少 。

剛開始餵食固體食物時,每天只吃一至兩次,寶寶適應後可增加至三次。餵奶時間到,先讓他嘗試吃固體食物。別在寶寶餓壞的時候讓他嘗試固體食物,因為他會心急要吃奶,對羮匙沒興趣,吃完了便喂他吃奶,吃多少由他。

隨著寶寶咀嚼和能吞下較稠的食物,他吃固體食物的分量會增加,而補奶的分量便會有所減少。所以家長給他的食物必須是鐵質豐富,而且稠度適中,能供應寶寶所需的熱量。

當寶寶的固體食物加入了新食物或質感變得粗糙些,如果他未能接受,便會吃少了固體食物而多吃奶。所以家長要細心觀察,按他的需要來餵奶。若他要是吃飽了,不願再吸吮,轉開頭,推開你或奶瓶時,家長便要停止餵奶。

到了八、九個月大,大部分的寶寶已不用餐後補奶,每天吃兩次固體食物,吃奶三次,每天吃奶分量大約是 500 - 600 ml 。

進食固體食物的發展過程因人而異,家長鬚因應寶寶的適應情況來餵食固體食物和奶。


滿分媽媽


迷糊又稀到稠,由少到多,每天添加2頓即可,1歲以前寶寶還是以奶粉或者母乳為主,保證每天600-1000的奶量,尤其是不喝奶粉的寶寶忌在添加輔食後一天三頓,會對寶寶的脾胃造成傷害,如果寶媽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奶和迷糊的時間,可用奶衝米乳等餵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