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句子被你當做一生的座右銘?

長夜初晗


有兩句話一直影響,並改變著我。

一,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李叔同的《晚睛集》中提到:世界是個迴音谷,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你大聲喊唱,山谷雷鳴,音傳千里,一疊一疊,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因它在傳遞你心間的聲音,綿綿不絕,遂相印於心。

生活中並不是努力了就立馬有回報,並不是付出了便能看見成效,從付出到收穫,有極為漫長的道路。這漫長的道路更是艱辛和汗水,是迷茫和未知,不知道何時成功。很多人也便就此放棄,碌碌無為一生。

記住這句話,別管發生什麼,堅信這句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你會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二,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有人說這句話是來自法國的某個詩人,但我第一次看見是在宮崎駿的動漫《起風了》中。

風是無處不在,且無法阻擋的,就像生活中的苦痛,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阻止它開始,它會不斷入侵你的生活,你的生命。但即使這樣,也不能放棄,要奮鬥,要努力,要生存的更好,絕不能向生活中的風暴低頭。這句話還有另外一種翻譯,與大家共勉: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海志


我的座右銘:落後就要捱打。

或許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都有落魄的灰暗階段,只不過是或長或短,或深或淺罷了。我最為灰暗的階段就是讀研期間。

導師因為我是專科出身,各種嫌棄各種不屑。我和他第一次見面,他問我為什麼選他做導師,認識科裡的誰。我一個沒見過世面的農村孩子,就如實說報他是偶然,根本不認識科裡的任何人。多年後的今天我才明白,他就是試探我的身份背景,看看我有沒有過硬的關係,需不需要因為裙帶關係對我區別對待。

初次見面他連正眼都沒瞧過我,我當時就知道,未來的日子肯定不會太好過。然而,日子遠比我能想象的難過N 多倍。如果當時我知道後來發生的種種,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否挺到畢業。

我在科裡呆了三四個月了,他喊我還是“那誰”。要知道,他連科裡的最年輕臨時工都記得人家姓什麼。我知道,他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噁心我。我的所謂的師兄弟姐妹也是通過各種方式嚮導師站隊。人品好點的,我和人家說話人家還理我。至於那些老油條們,根本不答我的茬,生怕會站錯隊伍一樣。

有一次學生群裡組織去外地參加一個學術會議,他在群裡點了所有人的名字,除了我。我當時就想,你直接說不讓我去不就得了,還搞得那麼複雜,累不累呀。最後唯一沒去的我給他們辦的來回路費的報銷事務,你說欺負人不。

他直接把我交代給一個所謂的師姐,這個師姐簡直就是個吃人不吐渣的主。白天他就可勁溜我的腿,根本不讓閒著,連日常工作也只能擠到下班之後幹。我常常加班到深夜,換來的是他口中的工作效率低業務不行。他還抓住所有機會,在科里人最全的時候各種口無遮攔的斥責,從工作到生活到人品,搞得我上班和上墳似的。每天我都特別怕天亮,因為又是痛苦的開始。

我的論文導師連題目都沒管過,畢業答辯都不去,工作更是不聞不問。畢業宴請時,他當著所有師兄弟姐妹面,還旁敲側擊的要求學生要對他感恩戴德。他竟然還在飯桌上說,他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視如己出。更有意思的是,一群碩士博士又是表忠心又是感激涕零。那場面,外人看來真心是動人的師生情。不過,在我看來就是滿滿的套路。

那頓飯是我讀研期間和他相處最長時間的一次,沒有之一。也是我這輩子,吃的最倒胃口的飯,沒有之一。畢業之後,我還常常夢到我在科裡發生的種種,醒來已是淚流滿面。

很多雞湯文,比如英雄不問出處,比如努力就會成功,比如苦難是生活的饋贈,這些都是文人墨客粉飾太平的自欺欺人的說辭罷了。還是鄧小平說的比較實際,落後就要捱打!



可可的菜園子


我是你的朋友夜航船,這是我的答案!

我初中語文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

奮鬥不論出身,勞動不分貴賤。

那其實是老師在我作文卷子上的一句評語。我記得當時是一篇以努力奮鬥為主題的作文,我是這麼寫的:

一天清晨,從馬路遠處疾馳而來一輛紅色的跑車,鋥亮的車身能反射出早晨並不刺眼的日光;而馬路對面一位環保工人揮動著掃把,重複著每天枯燥的勞動……

我清楚的記得當初以此開頭是為了利用強烈的對比突出奮鬥帶來的差距,明顯影射著不奮鬥就只能成為環衛工人的意思。

發下卷子來老師沒給我分數,只給了一句評語:

奮鬥不論出身,勞動不分貴賤。

到了今天我還十分十分感謝老師的這句評語,讓我每次想起當初那篇作文都羞愧難當。也正是老師這句話讓我對所有勞動者都心存尊敬。也容易理解別人生活之不易,包容生活中服務行業從業者的失誤。一句話醍醐灌頂,一句話拯救一個初中生即將歪掉的價值觀。


你的朋友夜航船


看到這一個問題

我心裡不經默唸了起八個字

自強自立自信自愛

那是我初一那年

給自己取的座右銘

作為留守兒童

生活和學習上

要自強自立自信自愛

上了大學

一個恩師教了我兩個字

自律

我的座右銘就是

自強自立自信自愛自律



珊笙珊筮


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除了上學我沒有堅持做過一件事情。


大一買了吉他,買了書,準備學吉他。一學期過去,連和絃都不會彈,覺得很累手。


自我安慰女生的手不適合學吉他,於是放棄了。


假期將吉他帶回了家,再也沒有碰過。


我感到很挫敗,為什麼自己那麼容易放棄,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後來接觸到了寫作,發自內心喜歡這件事,想要堅持寫下去。


中途也想過放棄,每次想要放棄時看到手機背景上的這句話,就又鼓起了勇氣。


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所以要堅持。


有些事情,堅持到最後的人,就會勝利。


初末fighting


為爾提筆,方知爾重,為爾點綴,安知爾樂。

這是我初一的時候無意中看到的一句話。

這句話我讀了十幾年,寫了十幾年,看了十幾年,想了十幾年,用了十幾年,悟了十幾年。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我的解釋:為爾提筆,方知爾重———為了你拿起筆,才知道你的重要性。為爾點綴,安知爾樂。———為了你去打扮,才能讓你開心。

這句話能夠伴隨著我這麼多年必然不是因為字面意思。

為爾提筆,方知爾重。

想到你,我拿起筆,記錄我在乎你。

想到你,我拿起筆,記錄我想提醒你。

想到你,我拿起筆,記錄你我之間有忘不 掉的記憶。

想到你,我拿起筆,記錄你在我成長中的貢獻。

想到你,我拿起筆,記錄你給過我深刻的教訓。

想到你,我拿起筆,記錄你的容顏。

想到你,我拿起筆,記錄你的精神。

想到你,我拿起筆,可能我已淚流滿面。

想到你,我拿起筆,可能你已經不在。

想到你,我拿起筆,可能你自己已忘記。

想到你,我拿起筆,可能你我在互相想起。

想到你,我拿起筆,可能我已經寫不出你。

為爾點綴,安知爾樂。

為了你,我曾經喬裝打扮,只為你開心。

為了你,我曾經努力學習,只為你高興。

為了你,我曾經默默不語,只為了解你。

為了你,我曾經呱呱暢談,只為引起你。

為了你,我曾經走街串巷,只為關注你。

為了你,我曾經扮豬吃虎,只為保護你。

為了你,我曾經扮虎吃豬,只為見到你。

因為你,我開心過。因為你,我惆悵過。

因為你,我長大了。因為你,我經歷了。

因為你,我沉默了。因為你,我想起你。

你還好嗎?你還記得我嗎?

我不記得你是誰,我不確定你是誰,我不知道你是我的情人,還是愛人。我不清楚你是人,還是是物。

我只知道你讓我成長,我只知道我不能忘記你。

可能你是我的父母,可能你是我的愛人,可能你是我的初戀,可能你是情敵,可能你是我的兄弟,可能你是我的同桌,可能你是我的老師,可能你是一次飯局,可能你是一次同學聚會,可能你是一個遊戲機室,可能你是一個籃球,可能……

我不記得你了,我只知道我想念你!





強氏小強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們學校的教學樓前那八個很大很紅的字:“只有奮鬥,才有出路!”這是我們的校訓,也是我一生的座右銘。


我的老家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四處環山,交通不便。小的時候,我們從沒去過大城市,最遠的地方就是鄉鎮上。而村裡人賴以生存的方式,就是種地。都知道種莊稼就是靠天吃飯的,哪年天好,風調雨順,收成就好;如果遇到乾旱或者洪澇災害,那一年的收成,就白忙了。


我們老家的學校,就是靠村裡人種的糧食,一粒一粒堆起來的。記得那年天氣不順,收成也不好,但為了小孩子們能坐在寬敞點的教室裡好好學習,每家每戶都很努力,自發捐一些糧食賣成錢,為新學校盡一份力。

後來,學校建好後,“只有奮鬥,才有出路”這八個閃閃發光的字就印在教學樓前。校長第一次站在臺前,深情地對我們說:“雖然我們村偏遠,貧困,但我們不能氣餒,我們要靠自己,努力拼搏,努力奮鬥,因為只有奮鬥,才有出路,才能在未來的一天,走出去,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辜負全村人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這句話,一直深深印在我腦海裡。在後來的學習、生活中,每次遇到痛苦和過不去的坎時,我都會用這句話激勵自己。我知道,我沒有靠山,也沒有好的資源,我想走出大山,想成功,只能靠自已,只能加倍奮鬥,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成功沒那麼容易,幸福也不是憑空就會有,都是需要自己努力奮鬥才能得到。就像電影中小哪吒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奮鬥出來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


藍於青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是我歷經磨難總結出來的,以後也會是我人生的座右銘。

以前的我對任何人都抱有善意,笑對他人。可是到頭來卻讓有些人認為我就是個軟柿子,可以隨意的欺辱,讓我受盡委屈和苦難。甚至一度因為抑鬱起了輕生的念頭。

好在我因為孩子而挺了過來,以後的我,不會再對任何人都抱有善意,只對值得的人好,其他人和我也沒關係。但是他們若是敢再欺辱於我,我絕對不會妥協,正面相對。讓他們知道我也不是好欺負的。


全職媽媽心之聲


生命中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

李作鵬女兒李大徵說:"為什麼小草能從石頭底下鑽出來,你要是平平淡淡,也可能就被踩死,沒生命力了,反倒重壓之下想方設法找個空兒往外擠。

人生就是一個飽經滄海歷經磨礪的過程,春夏秋冬,風水輪流,揪不住的時光,銜不住歲月,一涯路程,不言苦痛,不問滄桑,取一份隨意,肩一種責任,選一種擔當,不辱使命,一如跋涉,多一點勇敢,一如考試,多點智慧。

就是生活虐你千百變,就是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來,能把一手爛牌打成嬴家,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就是以小草般的精神頑強而春風吹又生體現生命,以清泉般的心靈澄澈而潔淨保持人格,就像通往天堂的總要經過地獄之門一樣,總是要經受苦難的磨礪,經過逆境的挫折經歷痛苦的磨礪,經過逆境的挫折,經歷痛苦的洗禮才能抵達。

苦難是生活的原味,生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茁壯,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古往今來,凡事成大事者,必"天將大任與斯人,必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才有"文王柯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例.不韋遷蜀,世傳《呂賢》,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無數事實證明那句哲理無限的詩句:"寶劍鋒從磨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

蘇東坡一生給我們啟發,意志會在逆境中越挫越勇,如果沒有"烏臺詩案"也就沒有他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黃州,就不會讓他有"人間有味是清歡"的角色體驗,也就沒有他"試問天下路短長”的惠州,就沒有"海南萬里真吾鄉"的通達的情懷,沒有打擊和迫害就不會有"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沒有流放,沒有漂泊就不會有《後赤壁賦》《定風波》《臨江山》《水調歌頭》等經典詞篇,更不會有今人人皆知的豪邁`超然、曠達、通透的東坡居士,這就是說苦難是人生財富。

尼采說:"凡是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強大"。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川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上天賜給我們生命,就註定不一樣的人生。



今世緣126


座右銘,現在是不能刻了,辦公桌大多是鋸末加上一層木皮,刻上座右銘,顯得不倫不類。個人而言,真的刻上去的也是學魯迅先生的,在課桌上刻個“早”字。生於七十年代的人,一個“早”字貫穿一生,作為座右銘實至名歸。

讀小學,在村裡小學,上課要早,夏天還好,但到了冬天,儘管地屬福建沿海,卻出其的冷,上課遲到了,老師的竹教鞭打在手裡痛得像火燒過,比在夏天捱打痛多了,一群野孩子,被打得唉唉叫,就是沒人掉淚。到了學習魯迅先生的“早”字的故事後,頓時開竊,哇塞,人家是這樣讀書的,雞血上冒,在課桌上狠狠也刻了個歪歪的“早”字,從此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到了五年級、中學,必須到其它村子上學,離家遠了。自小營養不良,個子長不大,但歲數長上去了,準備一家人的早餐任務也就落在我身上,為了讀書,所以就得起得更早,從燒柴火到燒煤,都很費時。我想當時可能把“早”字當成了一種信仰,以至於參加工作後,連娶老婆也衝著這股勁,當時領導發話,你還未成年,談戀愛慢慢來,你看看你的學長們,還很多人沒對象!

“早”字,改變一個鄉村少年的一生,也不知還有多少的少年,因為這個字受到命運的眷顧。名言警句實在很多,看了都受益匪淺,但唯此字始終銘刻在心。

當年把“早”字當座右銘刻在課桌的少年還有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