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逼張作霖履行條約,張作霖立馬聯繫報社:快讓百姓罵我

在近代中國,軍閥混戰使得整個國家陷入混亂,有的人投靠日本賣國求榮,還有的人選擇堅守,與日本人周旋。近代時期,日本人的野心可謂非常之大,他們想趁機征服中國,征服亞洲,甚至是世界,但面對各方面的壓力,日本人始終沒有理由出兵。在東北地區,日本人可謂是垂涎已久,他們企圖佔領中國東北,但東北地區有張作霖坐鎮,並且北方還有俄國(蘇聯)的壓力。很多人都說張作霖是賣國賊,他投靠日本人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但從另外的角度來看,若張作霖真的投靠日本人了,為何還有皇姑屯事件?為何張作霖在世時,日本人始終不敢大規模出兵中國東北?日本人逼張作霖履行條約,張作霖立馬聯繫報社:快讓百姓罵我

日本人逼張作霖履行條約,張作霖立馬聯繫報社:快讓百姓罵我

張作霖在東北地區與俄國(蘇聯)、日本和國民政府周旋,可謂是在夾縫中生存,能夠虎踞東北如此之久,不得不說張作霖的確是一個能人。日本人始終想拉攏張作霖,但每次張作霖都戲耍他們,通俗來講就是耍賴皮,能糊弄過去就糊弄,不能糊弄便再想辦法。

1925年,奉系將領郭松齡倒戈,發動兵變佔領新民屯,奉天危在旦夕。在走投無路之下,張作霖準備撤離,但此時日本人卻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張作霖可謂是一個老滑頭,他不願接受先進思想,而郭松齡卻不同,拋開叛變不說,他的確是愛國之人,最起碼不會與日本人合作。如果郭松齡得逞,日本人則會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在危急關頭還是需要多幫助張作霖的。

日本人逼張作霖履行條約,張作霖立馬聯繫報社:快讓百姓罵我

日本關東軍司令白川義則找到張作霖,並在此之前命令鐵嶺、遼陽、海城等地的駐軍集結與奉天府警戒,明面上說不干涉中國內政,但實際上在限制郭松齡和整個奉軍。白川義則不做賠本的買賣,他找到張作霖肯定不會出於好心,白川義則表示,只要你張作霖統一簽訂條約(賣國條約),讓日本關東軍深扎東北,便可以幫助張作霖打敗郭松齡部,無奈之下,張作霖簽下了《滿蒙新約》。

最終,在白川義則的幫助下,郭松齡命喪新民,張作霖坐穩了“東北王”的位置。張作霖非常清楚,日本人肯定不會做虧本的買賣。1927年,白川義則派遣齋藤參謀長為代表與張作霖接觸,並提出必須馬上履行條約的要求。張作霖也是個聰明人,自己雖然是軍閥,但也是中國人,如果真的同意了日本人的要求,後世之人還不得戳自己的脊樑骨,於是他想出一個絕妙辦法。

日本人逼張作霖履行條約,張作霖立馬聯繫報社:快讓百姓罵我

事後,張作霖立馬聯繫各大報社,請到了李墨涵、祖憲廷等人,並向他們說明了日本人逼自己簽訂條約的原有,於是讓他們幫助自己發動民眾的力量來支持自己。既然大帥都開口了,不做賣國賊的軍閥肯定是要支持的。可是張作霖卻說:“你們各大報社要發動群眾,盡情的罵我,越狠越好!”

日本人逼張作霖履行條約,張作霖立馬聯繫報社:快讓百姓罵我

張作霖的確聰明,民眾給張作霖施壓,張作霖便可以藉此糊弄日本人,他想告訴日本人,不是我張作霖不履行條約,是百姓不準,如果強行來實行,最終可能釀成大禍。日本人只要作罷,後來日本關東軍又派出江藤豐二來談判,並帶來了“滿蒙鐵路計劃”,但張作霖根本不吃這一套,他僅在條約上寫了一個“閱”字,並未簽上自己的名字。

日本人逼張作霖履行條約,張作霖立馬聯繫報社:快讓百姓罵我

張作霖不肯合作的態度,最終惹怒了日本關東軍,但是張作霖的實力也是非常強大,數十萬的東北軍可不是紙老虎。後來,日本關東軍越過日本政府製造了“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炸身亡,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也迫於壓力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