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恆幫你問!量子計算機進展到了什麼地步?

你好,這裡是《邵恆頭條》,我是邵恆。

我們可能在網上見過這麼一句玩笑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事實上,量子計算究竟是怎麼回事,現在發展到什麼階段了,不是專業人士可能真的沒機會了解。

這期的#邵恆幫你問#,我就為你邀請到了一位在量子計算方面的專業人士,李鐵夫老師。李鐵夫老師是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從事量子計算機科研工作將近20年,最近還在得到上線了一門新課,就叫做《前沿科技——量子計算》。

今天,我和李鐵夫老師一起挑選了3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和你聊聊量子計算。

1. 阿杜、albatross、程卓 Daniel、大海:

老師好,量子有沒有具體物理實體?是不是光子?為什麼會有疊加態和量子糾纏?能不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讓我們非專業的人也能聽懂?

回答:要講清楚量子物理的原理,太難了。在大學裡,專業學生都要學好幾個學期。所以,我在這兒只能簡單介紹一下,讓你感受一下量子世界的神奇。

首先,我要告訴你,你不要把量子當成一個像電子、原子這樣的實體。你問這個問題,可能覺得,量子是一個比原子、電子還小的東西。你腦子裡的模型,已經習慣了我們找到越來越小的單元,去理解和解釋這個世界。物理學家也曾經這麼期待,這個世界可以拆分得越來越小,只是尺度更小了,但基本規則是不變的。

不過,在100年前,物理學家發現,用以往的基本規則,也就是經典物理,在尺度很小的情況下,沒辦法解釋實驗中的新現象了。所以,建立了新規則,就叫作量子物理。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你可以把“量子”這個概念當作一個開關。當你聽到量子的時候,就代表著我們解釋的規則變了,從經典物理換到了量子物理。

那經典物理和量子物理這兩套規則有什麼關係呢?就像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一樣。我們描述宏觀經濟學的理論,沒法兒完全解釋微觀經濟學的現象。雖然我們知道,微觀構成了宏觀,但它們是兩套解釋模型。

不嚴謹地說,我們要把能量分成一份一份的,才能解釋新現象,這就是量子的思想。物理學家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數學解釋體系,叫做量子力學。反過來,我們通過量子力學的規則,也可以完成對量子的操控,進行計算工作,就是量子計算。

這個時候,再來看前面的問題。量子有沒有實體?電子、光子是不是量子呢?其實,量子更是一個概念,一種思想。比如電子、光子,它們都是量子體系,因為它們遵循了量子物理的規則。

接下來,我給你簡單解釋一下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

量子疊加是什麼呢?我打個比方。你可能聽說過薛定諤的貓,這就可以理解成一隻量子貓。

這隻貓在同一時刻,用我們經典物理的規則來看,要麼是生,要麼是死,沒有其他可能性。但是,量子物理中,它能夠處於既生又死的狀態,可能是20%生80%死,也可能是一半生一半死,甚至生死的比例還可以隨時間發生變化。那麼,這隻貓所處的這種狀態,在量子物理中稱作“量子疊加態”,意思是說,有兩種基本狀態疊加在一起。你可能覺得有點難理解,沒關係。

再來說說量子糾纏。就是說,如果幾個量子之間產生了糾纏,那這幾個量子就喪失了自我,成為了一個集體。比如說,一個量子在地球,另一個在銀河系邊上。即便我們只是觀測其中一個,另一個也會馬上變化。

上面我所說的,不論是量子糾纏還是量子疊加,都是我們發現的現象。至於說,它們為什麼會這樣,我們無法解釋。我們現在只能用數學公式去描述它。

2. agentle深海、浪漫騎士:

前幾年量子計算機還只是願景般的存在,那麼這次谷歌的重大突破究竟有多重大?中國現在量子計算的研發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回答:要說說最近谷歌的量子霸權代表著什麼,我想先說一說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量子計算的理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了,不過真正把它運用到計算上,還是從量子比特真正實現開始的。比特就是比特幣的比特,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個信息的基本單位,量子比特就是說,計算機裡的信息單位可以用量子物理規則來實現了。

以我所從事研究的超導量子比特為例,它在1999年的時候,在日本NEC公司蔡兆申教授的實驗室第一次被成功演示。後來,各種形式的量子比特也被逐一實現,比如離子阱、量子點、核磁共振等形式的量子比特。這意味著,量子計算機的誕生。

實現了量子比特之後,大家就開始擴大量子比特的規模。科學家們開始熟悉這個新生事物,研究了量子比特的各種設計方案,嘗試了很多材料和結構。其中,標誌性的進展有兩個,一個是2017年的時候,IBM發佈了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另一個是2018年,美國初創企業IonQ公司發佈了11個量子比特的離子阱量子計算機。

隨著量子比特數量和質量的增加,運算能力也越來越高了。直到最近,發生了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Google宣佈,在他們53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中實現了“量子霸權”。

所謂的量子霸權,就是說對某一個計算問題,量子計算擁有了超越所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Google就宣稱,他們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地在3分20秒時間內,完成了一個專門的計算問題,而傳統計算機計算這個問題需要1萬年的時間。

不過,這只是解決了一個特定的計算問題。我必須要承認,一臺大規模的、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量子計算機,什麼時候能夠實現,學術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但好消息是,量子計算這種計算思想,已經在數學上被嚴格證明了,而且迄今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物理學上的困難,會限制量子計算機的實現。所以,量子計算被實現的可能性很大。

那我們國家的量子計算研究進展如何?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你,中國處在國際科研的第一梯隊。在超導電路、拓撲器件、量子點、離子阱和光子等多個可行方案上,都有團隊做出了世界級的成果。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在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過程中,中國一定會取得跟國力匹配的科技地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在頭條的第90篇《谷歌的“量子霸權”值得擔心嗎?》(戳此收聽),也有詳細的說明。如果有興趣,可以點擊以上文稿鏈接看看。

3. 航航航航航幫菜、馨軻:

量子計算對我們普通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什麼看得見的影響?比如以後的密碼都沒用了怎麼辦?對區塊鏈有影響嗎?

回答:首先,我們來談談量子計算機破解密碼這件事。

現在我們常用的一種加密方法,叫做RSA加密。理論上來說,如果要破解它,需要經典計算機幾百萬年的時間,但是如果用量子計算機,幾分鐘就能破解了。

但是,我們還做不出這麼一臺量子計算機。據估算,想要真正破解RSA加密,需要一臺含有至少百萬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而今天世界上最好的量子芯片,也只有53個量子比特。所以,從理論到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算RSA加密體系能夠被量子算法破解了,還有其他常用的量子加密方案,我們還沒有對應的量子算法,比如比特幣所用的橢圓曲線加密算法。 所以,就算現在手頭就有一臺量子計算機,也沒法在短時間內破解比特幣。

當然了,現在沒有,並不代表以後永遠不會有。科學家們已經想到這一點了,對量子加密方案進行了研究。一旦量子計算機對現有的密碼體系構成了威脅,就可以立刻啟用量子加密技術,建立起新的平衡,確保社會秩序、國家安全不會受到侵害。

其實,除了破解密碼之外,量子計算機還有更大更重要的用武之地。比如,可以利用量子模擬來研究特效藥、提高能源效率;可以利用量子優化來幫助解決交通擁堵、提高投資收益等等。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就在於,用量子計算機可以算得更快,處理更大的數據量,這些領域有可能成為量子計算第一批實用化和商用化的突破,給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帶來切實的改變。

好了,這就是本週的#邵恆幫你問#。我是邵恆,我們明天見。

邵恆幫你問!量子計算機進展到了什麼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