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汽車換輪胎時,你覺得是做四輪定位好,還是動平衡好?為什麼?

忐忑11350862


正常情況下,車輛在更換輪胎的時候,使用週期大多超過三年或者5萬公里以上了,而車輛在長時間不同路況行駛時,底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形變和鬆動,這將直接導致輪胎出現吃胎或者偏磨的現象。所以在更換輪胎的時候最好將四輪定位做一下,並且在平時正常用車的情況下,每兩萬公里最好對車輛進行四輪定位。

只要輪胎涉及到拆裝的情況下,四輪定位都必須做。輪胎和輪轂在生產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個規則的圓形,所以輪胎輪轂的最大振動點都不一樣,每次拆裝都不可能完全復位,如果不進行即使校準的話,車輛行駛速度超過100km/h的時候,車身和方向盤都會出現劇烈的抖動,因此動平衡必須要做。

動平衡的原理

在輪胎高速轉動情況下來測定輪胎不平衡的重量所在,以及平衡塊應加的位置與大小的方法就是動平衡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讓車輪在轉動過程中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雖然輪胎和輪轂都是圓形,但是在設計生產的過程中完全無法達到最標準的圓形。

1、輪轂並不是一個標準的圓形。從輪轂的造型來看,輪轂的外側有條幅支柱,而內側沒有,輪轂的外側需要安裝氣門柱,因此在行駛在路面上的時候,左右受力不同,必然會出現扭曲的情況。

2、輪胎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由於製作材料以及生產工藝的不同,會導致輪胎在轉動的時候達到某個點的時候重了或者輕了,因此大家應該發現在新輪胎上總能看到一個紅色的實心點以及黃色的空心點,紅色實心點表示輪胎縱向剛性最大的位置(輪胎圓周上最重的地方),而黃色則表示輪胎圓周上最輕的地方。

一般來說,紅色實心點對於車主的意義不大,而黃色空心點則比較重要,在輪胎安裝過程中,要將黃色空心點對準輪轂的氣門柱位置,這樣在安裝過程中能有效的減少動平衡的誤差,但是這並不是強制要求,無論對其與否,後期都需要再次動平衡校準。

因此當輪胎有過拆裝之後,輪胎和輪轂的振動點全都有了一定的偏差,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動平衡的校準,否則車輛行駛速度超過100km/h之後,車輛的方向盤和車身將會出現嚴重的抖動。

四輪定位的原理及作用

四輪定位是以車輛的四輪參數為依據,通過調整車輛前後輪的前束以及傾角來使確保車輛有良好的的行駛性能以及穩定性。

1、前束,車輛前束主要是為了避免因轉向而引起車輪側滑的不良後果和前輪受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影響所設置的。

前束值不準確的危害:如果前束值超過標準值,則會導致輪胎外側磨損嚴重,如果前束值小於標準值,則會導致輪胎內側磨損嚴重,同時也會導致轉向變得沉重。

2、主銷後傾角簡單點可以理解成車輛減震器上下支點和輪胎縱向垂直線之間的夾角,站在車身側面觀察輪胎減震器的角度,向後傾斜為正後傾角,向前傾斜為負後傾角。

主銷後傾角的不準確的危害:會導致車輛出現跑偏的現象,車輛方向盤轉完之後無法自動回位,轉向變得更加沉重,輪胎出現異常磨損的情況。

3、註銷內傾角通俗點來說就是輪胎縱向中心線與輪胎形成的夾角,輪胎呈現內八稱為主銷內傾角,外八稱為主銷外傾角,這個需要站在車頭的位置來觀察輪胎的角度比較明顯。

主銷內傾角不準確的危害:導致輪胎吃胎嚴重,主銷內傾吃輪胎內側,主銷外傾吃輪胎外側。

總結

只要輪胎有進行拆裝的操作,都必須做一下動平衡的校準,而車身的四輪定位是對底盤的調校,目的是為了及時糾正車身底盤的誤差,從而避免車輛出現吃胎偏磨和跑偏的現象,有效的保護車身底盤,因此建議大家每兩萬公里進行一次校準。


陳先森說車


記住一句話:動平衡是用來糾正輪胎旋轉重心偏移點的,四輪定位是糾正輪胎、轉向以及四輪傾角的,是糾正跑偏的手段之一。

什麼時候做動平衡?

一般來說,凡是涉及到拆裝、更換輪胎時,其動平衡會被破壞,此時就需要做動平衡,由於輪胎生產過程中,其重心不可能與輪胎旋轉中心完全重合,會產生偏移,因此,在安裝輪胎時,要利用旋轉的原理,找到輪胎不平衡的點,貼上配重的鉛塊,使輪胎旋轉達到動平衡。

一般來說,當汽車在低速行駛時發現顛簸感、高速行駛時感覺汽車不穩定、擺動,就需要考慮是否需要做動平衡了。

什麼時候做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實際上就是汽車四輪傾角,

汽車的四輪定位主要包括主銷後傾角度、主銷內傾角、前輪外傾角和前輪前束、後輪外傾角後輪前束。綜合起來叫四輪定位,簡單的說,四輪定位就是調整汽車輪胎傾角和前後軸之間的相對角度。

一般情況下,汽車發生跑偏、吃胎、方向盤不正(直線行駛)、轉向方向盤不回位,這些現象時,應該考慮做四輪定位,注意只是應該考慮做,實際上還可能有其他的原因。


眾口說車


汽車更換輪胎後,一般情況下只需要做輪胎動平衡就行了,不必做四輪定位。不過,如果你的輪胎在更換之前有異常磨損現象,就需要做四輪定位調整了。

汽車的車輪是由輪胎、輪圈組成的一個整體。由於製造精度上的原因,輪圈、輪胎和氣門嘴三者組合到一起後,車輪各部分的質量分佈不可能是完全均勻的。這是如果汽車高速行駛,車輪高速旋轉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方向盤震動的現象。為了避免或是消除這種現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通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動平衡,它的意義就是讓車輪在轉起來後保持一個平衡的狀態。一般來說,只要完成輪胎與輪圈重新組裝過,比如更換輪圈、更換輪胎、補胎、加裝胎壓監測模塊、更換不同材質的氣門嘴等等,都需要做動平衡進行調整。

而汽車的四輪定位其實是懸架系統的參數,與輪胎是沒有關係的,只不過這個參數通過輪胎顯示出來而已。汽車只有在發生跑偏、打方向不自動回輪、方向盤過重或飄浮發抖、前後輪胎單側偏磨、車橋以及懸架的零件曾經被拆裝,或汽車因事故造成底盤及懸架的損傷等情況時,才需要做四輪定位。四輪定位的調整部位都是在懸架上,不需要對輪胎做任何調整。所以,汽車更換輪胎後只需要做一個動平衡就行了。


老侯解車


汽車換輪胎時,我覺得換完之後必須要做的就是動平衡,至於四輪定位的話那得看車是因為什麼導致的換輪胎,其實就跟醫生給病人看病是一樣的要找著病因在哪,其次對症下藥。下面我將給大家解說一下做四輪定位和動平衡的起因是在哪兒。

四輪定位是以車輛的四輪參數為依據,通過調整以確保正常行駛,當我們的車輛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需要做四輪定位。

1、當我們駕駛車輛感覺到打方向跑偏,並且打方向不能自動回正

2、還有就是當我們輪胎出現偏磨,輪胎出現磨損異常有可能是外傾角出現偏差需要做四輪定位當然也有可能是輪胎胎壓正常導致的

3、當車輛發生事故導致底盤懸架損傷的

4、底盤懸架零件被更換過的

說完四輪定位,再說一下動平衡,使行駛中的車輛平穩保持直線行駛,當車輛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需要進行車輪動平衡

1、車輛正常行駛時向左或者向右跑偏

2、當輪胎進行過碰撞或者補休,以及更換過新胎

3、車輛輪胎出現單側偏磨

4、駕駛車輛出現方向盤抖動現象

5、建議將兩萬公里左右做一次車輪動平衡

看病一定要找準病因在哪,對症下藥方可藥到病除,機修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說呢根據自己的車輛狀況進行四輪定位或者動平衡,最後呢祝所有開車朋友“用車無憂一生平安”。


小耿說車


不少車主一聽到“四輪定位”和“動平衡”這兩個詞,就會聯想到四個車輪。其實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簡單來說:動平衡做的是輪子,而四輪定位做的是懸架。題主換輪胎只改變了車輪的狀態,而懸架的狀態並沒有改變,所以只要做動平衡即可。



關於動平衡的誤解

我們平時常說的動平衡全稱是“車輪動態平衡校準”,因為省略了“車輪”二字,所以不少人把它理解成了對車身運動時的平衡進行調校。其實動平衡和車身無關,只和車輪這個獨立的個體相關。


什麼是車輪動態平衡?

理論上車輪是個圓形,它的重心就在圓心處,然後車輪以圓心為軸旋轉,重心就不偏不倚地落在軸心上,那麼車輪轉起來就會非常地平穩。這就是車輪動態平衡。



為什麼車輪會出現動態不平衡?

受到當今加工工藝的限制,廠家還無法制造出重心恰好落在軸心上的車輪,主要原因主要有三點:一、輪轂和輪胎的形狀雖然肉眼看上去是圓的,但其實它們並不是絕對的正圓;二、輪胎和輪轂的材料密度分佈並非完全均勻,有些地方重一點有些地方輕一點;三、車輪和輪轂的裝配在一起的時候,相對位置是隨機的。以上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實際的車輪重心偏離軸心。



一旦重心和軸心之間出現了一段距離,當車輪高速旋轉時,重心就會繞著軸心旋轉,從而產生離心力,這就像月亮繞著地球轉一樣。車輪轉的越快,離心力就越大,車輪就越抖。這就是動態不平衡狀態。



怎麼解決動態不平衡?

為了減少這種抖動,我們就需要儘可能把重心調整到軸心的位置,調整的方法是在重心對角線上增加一個特定的重量,以達到動態的平衡。所以每個合格的車輪在出廠的時候都做了動平衡,大家在逛4S店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新車的車輪,都能看到配重塊。



其實汽車上不止車輪做了動平衡,在所有高速旋轉的零件上都做了動平衡,比如傳動軸、高速齒輪、曲軸、凸輪軸、飛輪等等。有的同樣是加裝配重塊,有的則是在重心同側打孔減重,總之原理都是一樣的。


用車過程中什麼情況下要重新做動平衡?

1. 改變了輪胎狀態,比如換了條新輪胎,或者補胎時在輪胎上打了個補丁。

2. 改變了輪轂狀態,比如換了個新輪轂,或者輪轂磕變形了。

3. 改變了輪胎和輪轂的相對位置,比如換胎、補胎、換輪轂或加裝胎壓監測儀的時候,都得把輪胎拆下來又裝回去,但位置已經改變了。

4. 原來的平衡塊脫落。

5. 因為種種原因,原來的動平衡失效,出現了高速行駛時車輪抖動。


回到題主的問題

題主的情況是,給汽車換了條輪胎,那麼相當於既改變了輪胎的狀態,又改變了輪胎與輪轂的相對位置,所以必然要做動平衡。至於四輪定位,那是通過調整懸架的拉桿長度和角度,來調整車輪安裝面的前束角、傾角等參數,這和動平衡是兩碼事,不要搞混淆。簡單的換胎並不會影響到懸架的位置,除非是更換懸架擺臂、拉桿、方向機、避震等零件,又或者在行駛途中懸架受損變形才需要去做四輪定位。



馬頭人車庫


顯然是混淆了動平衡和四輪定位,其實這倆差別很大,簡單來說動平衡針對車輪自身,決定了車輪自己轉得穩不穩。四輪定位針對懸掛系統,決定了汽車跑起來穩不穩。

動平衡

可以理解為動態平衡性,運動中的平衡性。汽車行駛中車輪要轉動,而輪胎轉動的平衡性就是動平衡。如果輪胎動平衡正常那麼旋轉時會很穩。動平衡異常的話輪胎轉起來會抖,跳動。可以參考上圖這個活潑的洗衣機。

如果還不明白可以看上圖,這叫做電夯,裝上電機後頭部的偏心輪轉動,而這個偏心輪就是嚴重的動不平衡,因為質量集中在兩個配重塊那裡,轉起來後偏心輪巨大的慣性會導致電夯頭部不斷抬起再砸向地面,用來壓實地面。

而放到車上就是上圖這種情況。左側圖中車輪上的紅方塊代表此處重量偏大,所以在轉動過程中重量大的地方就會有不平衡現象,導致車輪搖擺。這時候就需要在其對應位置放置同樣重量的配重塊以達到平衡。

動平衡需要把輪胎拆下來放在機器上,電機帶動輪胎旋轉,內部傳感器可以判斷出輪胎重量不平衡點,根據提示在相應位置添加合適的配重塊抵消不平衡即可。

四輪定位


而四輪定位相當於給車輛做個懸掛系統的正骨術。汽車輪子並不是週週正正地擱在路面上的,懸掛系統都有一定的參數,我們可以看一下自己的車輪,方向回正時車輪看不出有什麼異常,但是你把方向打死後會發現轉向輪在偏轉的同時還會向外側傾斜,這就是懸掛系統的特殊設計導致的後果。懸掛系統參數一般有前束,主銷內傾、主銷外傾等,這些參數根據車型用途和性能定位有關,不同的車有不同的參數,這都是出廠時就設定好的,通過懸掛系統的不同組件配合得到的。


但是汽車在使用中車輪和懸掛不斷受到衝擊或者事故引起的外部撞擊,有時候衝擊力過大會使懸掛參數發生改變,當偏差過大時就會出現車輛跑偏、輪胎偏磨等狀況,這時候就需要做四輪定位,恢復出廠時懸掛系統的參數。

四輪定位設備裡儲存有不同車型的原廠定位參數,操作人員通過設備讀取車輛當前定位數據並與原車數據對比調整,恢復四輪定位數據。

四輪定位是這樣操作的,看起來比動平衡要複雜多了。

簡單來說動平衡相當於足底按摩,是保養腳的。四輪定位相當於雙腿骨折後復位。汽車懸掛系統沒有經歷過撞擊的話一般不需要做四輪定位,理論上來說輪胎動過以後要做一個動平衡,因為輪圈和車胎重量分佈並不是完全一致,輪胎拆卸修補後再裝回去就有了新的重量分佈,所以一些汽修店在補完胎後都會推薦你做動平衡。不過一般沒人做,我之前做過,但是補胎的影響太小,高速最高只讓跑120,所以做完後沒啥感覺。


愛車大家說


車輪的動平衡,平衡的是重量,四輪定位平衡的則是車輪位置。動平衡是把輪胎、輪轂都算進來,調整整體的質量分佈均勻,讓汽車在運動過程中能夠保持平衡。像是受過撞擊,則有可能輪胎導致失衡,此時需要做動平衡。

四輪定位, 要把前後四個輪子做調校,實際上,四輪定位是通過調整車輪、避震還有底盤部件的相對位置,來保證汽車的行駛穩定性,比如說跑直線、過彎等等。

一般來說,在新車首保後,底盤零部件更換或者調整後,輪胎出現異常磨損時才需要做四輪定位。做四輪定位時,是藉助四輪定位儀來調校的。而不同品牌的定位儀費用當然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做一次四輪定位價格的關鍵。

很多司機在發現汽車跑偏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做四輪定位。其實,汽車跑偏的原因很多,在跑維修店之前,不妨先自檢一下:

輪胎磨損程度不一致

我們知道,驅動輪的磨損是要高於其它輪胎的,而磨損程度不同,會導致磨擦係數不同,進而引發跑偏的問題。

減震器異常

減震器異常,會導致車輛行駛時,兩側懸掛受力不均,引起跑偏。

天氣原因

比如高速行駛中的橫向風,會給駕駛一種車輛跑偏的感覺。

【典典小結】:如果你堅持要定期做四輪定位,以1萬公里為週期比較合適。


新司機必備寶典


在給汽車換輪胎時,如果換之前愛車方向不跑偏,也不啃胎的話只做動平衡就可以了,若存在跑偏或啃胎的問題最好四輪定位及輪胎動平衡一起做。

換新胎不作動平衡可能會引起行車時車身抖動,方向盤抖動嚴重時振手,主要體現在60脈左右或80脈左右。

做動平衡時首先將胎壓補充至正常胎壓,然後依次輸入輪胎型號→輪輪轂內徑等,讓平衡機帶動輪胎轉起來,讀出平衡機上的數值,按要求選擇合適的鉛塊在輪轂兩邊固定好,直到屏幕顯示數位為000一000為止。



郭子聊車


動平衡與四輪定位完全是兩種概念,做動平衡是讓旋轉部件各個部位的配重更加的均勻,防止高速旋轉時局部過重而產生的震動;而四輪定位則是調節底盤各個部件的位置,使其恢復到廠家的原始設定;簡單點說就是動平衡是針對重量的調節、而四輪定位是針對形狀的調節,所以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各有各的用處,該做什麼做什麼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假設有一雙美腿,左右腿之間重量一致、形狀一致(廠家的原始設定),有一天左腿上起了個大包(好幾斤重的水泡),導致左腿重量大幅度提高,這樣一來左右腿重量不一致,走起路來就非常不平衡,所以要麼切掉左腿水泡、要麼增加右腿的重量,而這種操作就是動平衡,讓雙腿在運動中更平衡!還是這雙修長、筆直的美腿,由於長時間跪在榻榻米上,導致腿部變形,逐漸像O型腿衍變,變形了就得矯正,而將O行腿矯正回正常的直腿的過程就叫四輪定位,所以鄙人說動平衡針對重量調整、四輪定位則是針對形狀調整!

動平衡的實際意義

車輪由輪胎、輪轂組成,二者雖然看上去都是圓的、且質地均勻,但這只是通過肉眼觀測到的結果,實際上由於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一定誤差,不然導致輪胎、輪轂各個位置的配重存在差異,既然兩者各個位置配重都有差異,那麼二者套在一起形成的車輪同樣存在差異;拿一個車輪來說,12點鐘方向的配重很可能比6點鐘方向的配重多上個4、5克,這是很常見的誤差,而這4、5克的重量差異看上去不打緊,可一旦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就將形成非常大的震動,最直觀的體現就在於車速一快方向盤各種震動、雨刮子不停和前擋撞擊;而做動平衡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機器找出一個車輪配重較輕的位置,然後加上幾組鉛塊來增加配重,做到配重均勻,保證車輪在運動中平衡(如上圖所示,車輪上的鉛塊)!



四輪定位的實際意義

車子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一些部件的原廠安裝位置發生了改變(就像前文舉例那雙筆直的美腿,原始狀態下是完美的,但由於後天總跪榻榻米導致O型了),而四輪定位則是把這些改變位置的部件恢復到原始設定的標準位置(矯正O型腿);車子的四個車輪、轉向系統、前後軸等一系列部件都是具有標準化的安裝位置的,而隨著長時間的使用則會導致這些部件小幅度的改變位置,而四輪定位就是按照標準恢復位置!需要用四輪定位去解決的問題主要就是方向盤正而車子跑偏;車子走直道而方向盤無法回正(當然微小差異不必理會,鄙人聯想到好多年前在駕校練習的那輛車,車走直線而方向盤則需往右打接近60度,這就需要四輪定位了),四輪定位針對外傾角、前束角、主銷內傾角以及主銷後傾角進行修正,讓各個部件回到它們該呆的地方去!



動平衡、四輪定位都該什麼時候做

動平衡:嚴格的講只要輪胎與輪轂有過分離就應該做動平衡,因為原廠輪胎與輪轂的匹配位置發生改變,直接導致原廠的動平衡設定被破壞,也就是實際上的那幾個鉛塊失去了應有的作用,但實際上這麼做有些麻煩;但多次補過的輪胎一定要做動平衡,因為多次補過的輪胎會有很多塊小補丁,每塊小補丁都有幾克的重量,而一大堆小補丁的重量就不低了,所以這類大量補丁胎必須定期做動平衡;同理更換新胎、新轂也都需要重新設定動平衡;車輪即便沒補過,建議也3、4個月做一次,因為微小的差異都會干擾車輪高速旋轉的運動平衡!



四輪定位:當車子開始跑偏、嚴重吃胎、發生過碰撞、改裝過懸掛、添加過底盤套件時必須要做一次四輪定位,一般情況下四輪定位無需頻繁做,只要沒有上述的情況,也就沒必要頻繁做四輪定位,正經的四輪定位是很複雜的一套工序,正常來說如果沒有上述問題,那麼通常3、4萬公里做一次就行,四輪定位與動平衡不同,運動平衡容易受到微觀影響,隨便產生幾克重量差異都會導致不平衡(比如輪胎上掛著的小石頭子),而四輪定位則是在各個部件位置發生較大改變時再做即可!而換輪胎似乎與四輪定位沒什麼關係,您只需做一次動平衡即可!


非專業車評


在給汽車換輪胎時,最好動平衡和四輪定位兩樣都做。

首先要給輪胎做動平衡。

做動平衡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輪胎在高速旋轉時也能保持平穩,平衡的狀態。使汽車行駛平穩,制動穩定,是汽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的保證。

做動平衡時,動平衡機會顯示失衡部位和重量。輪胎師傅會在對應的部位加上配重鉛塊,使輪胎達到動平衡要求。

動平衡達標的輪胎是汽車平穩行駛的基礎。若輪胎動平衡差異較大,汽車在行駛中就會出現失衡抖動,制動時車身不穩等狀況。

所以,更換輪胎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輪胎的動平衡。

其次,四輪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輪定位關乎到汽車的方向穩定性,即,可預防跑偏。

同時,也可防止輪胎的異常磨損,即,可預防偏磨,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所以,四輪定位在更換輪胎時是必須要做的,而且,最好定期的做一下。

最後,通常在專業的輪胎店更換輪胎時,輪胎動平衡和四輪定位都是免費做的,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瞭解更多汽車常識請加我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