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上一期我們已經講過了導演大衛·林奇非常燒腦的作品《穆赫蘭道》。而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同樣也很燒腦,它就是由今敏導演執導的動畫電影《未麻的部屋》。

有著動畫界“大衛·林奇”之稱的今敏導演,和林奇本人一樣,都非常擅長詮釋夢境。他所創作的作品《紅辣椒》就是其中的經典,克里斯托弗·諾蘭在2010年上映的《盜夢空間》,很多靈感的來源就是借鑑於今敏的這部電影。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今敏導演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未麻的部屋》,並不是以夢境為主要元素。而是以主角人物們的人格“分裂”,作為劇情發展的主推動力。

這部電影,從1995年開始製作,到1997年才得以完成。但因為內容情節涉及黃暴,被評為R15級(15歲以下禁止觀看)的限制電影。一直到1998年,才獲得了小範圍公開上映的機會。上映後,立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喜歡的,認為這部電影從剪輯到人物設定以及劇情結構無一不完美。不喜歡的,就認為它剪輯混亂,故事無厘頭,最重要的是內容過於低俗。

但時間永遠是檢驗經典的最好利器。如今22年過去了,這部電影的口碑居高不下,豆瓣評分高達8.9。甚至,還有很多著名導演在他們的電影中,不斷致敬這部作品。

最有代表的就要屬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在他的電影《黑天鵝》與《夢之安魂曲》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未麻的部屋》痕跡。尤其是《夢之安魂曲》,幾個場景,可以說是完全照搬了未麻的分鏡。

這也是讓今敏導演耿耿於懷的地方,甚至還親自上門質問達倫。但達倫說是對他的致敬,今敏也無可奈何。

身為大導演的達倫,同樣能力不俗。為什麼寧願揹負抄襲的嫌疑,也要借鑑這部電影?它到底好在哪?今天我們就來從多個角度,分析一下這部電影的亮點。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經典的人物設定

這部電影,主要有三個主角人物:一個是從偶像歌手轉型的新人演員未麻,一個是她的瘋狂粉絲內田,另外一個就是未麻的經紀人留美。這三個人的人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裂。他們之間的互相較量,是劇情發展的主要推力。

現在我們對他們進行逐一分析。

  • 霧越未麻

偶像歌手出身的她,為了不給事務所添麻煩,接受了社長田所的轉型演員提議。

但演員並不好當;未麻一邊承受著不明人物的恐嚇,生活被窺視,還有人仿造自己的口吻在網站更新“未麻的部屋”動態。

而另一邊,即使心裡不情願,但不會拒絕人的未麻,為了不給劇組以及田所添麻煩,還是接受了編劇新增的強暴戲。而且,也在田所的建議下,拍攝了成人寫真。

加上前面提到的“未麻的部屋”不斷更新的動態,真真假假讓未麻開始產生幻覺,覺得一切可能是另外的自己經歷的生活。

這所有的一切,無疑就成了摧毀她精神意志和殺死偶像身份的最後一根稻草。未麻備受壓抑的人格,以及不知道自己成為演員是對還是錯的茫然,讓她心理開始出現了分裂。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未麻的分裂,同時也是整部電影劇情的分水嶺。電影后半部分,是幻想與現實的相互交織。

在影片中,多次出現了現實未麻追逐虛擬未麻的戲份。這在本質上,就是一場生存的較量。未麻在《雙重束縛》電視劇劇中的那句臺詞“我是誰”,是她們之間的核心問題。

未麻從迷失自己,到和虛擬未麻融為一體的留美追逐中,在碎掉的鏡片中得到了問題的答案(我就是我)。分裂的人格,才重新恢復了完整。

  • 瘋狂粉絲內田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在片頭CHAM組合的演出中,內田是現場的安保人員。

他蜷縮在臺下,看未麻唱歌,並伸出手。透過電影鏡頭,我們看到視線出現了錯位。他一臉愛意的將未麻“捧”在手心,可謂是鐵桿粉絲。

為了偶像未麻,甚至不惜開車將破壞演唱會的小混混撞成了重傷。但在未麻轉型成演員後,看到了她的“墮落”,內心對偶像歌手未麻的執念,又使他由愛生恨。

在網頁“未麻的部屋”建立者留美的誘導下,認為演員未麻是虛假的,是個背叛者,只有作為偶像歌手存在的未麻才是真正的未麻。為此,不惜向昔日的偶像揮起了匕首……

如果把內田放在現在,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黑粉。他喜歡的偶像不是作為他者的未麻,而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未麻。

  • 經紀人留美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留美是整部電影裡,反差最大的一個角色。一開始,她樹立的形象就是完全為未麻著想的稱職經紀人。

不同意未麻轉型為演員,認為唱歌才是她的夢想,不應該就此放棄。不同意拍攝強暴戲,甚至在片場,看到被“折磨”的未麻,痛哭不已。在未麻備受精神煎熬時,還會在一旁勸解。但影片最後,留美卻露出了真實面目。

網頁“未麻的部屋”,是留美建立的。她是除了瘋狂粉絲內田外,又一個窺視未麻生活的人。

給未麻添加強暴戲的編劇;給未麻拍攝成人寫真的攝影師;建議未麻轉型演員,並接下所有挑戰未麻底線角色的事務所所長田所;甚至就連瘋狂粉絲內田;

這些人,都是她殺害的。

原來,留美在未麻決定轉型演員的時候,人格就開始出現分裂。曾經以偶像歌手出道的她,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遇到同樣熱愛唱歌的未麻後,無形中將夢想寄託在了未麻身上。

所以,當未麻放棄唱歌時,留美的夢想破滅了。為了繼續完成夢想,內心的執念使她把自己變成了從前的偶像歌手未麻。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最具今敏風格的剪輯手法

在電影開場的那一段,除了有運用蒙太奇手法制造噱頭外,運用最多的剪輯手法就是相同動作匹配剪輯。

何謂“相同動作匹配剪輯”?

就是以相同的動作,切換到下一個場景。也可以說是同一個動作,分到了兩個鏡頭。這種剪輯手法,是今敏導演最喜歡也最擅長的。

在電影開場的片段中,畫面在舞臺上的未麻與下班後的未麻不斷交叉。而這些看起來沒有什麼聯繫的鏡頭,就是靠相同動作匹配剪輯連接起來的。像舞臺上未麻的一個甩頭動作,就銜接到了在超市裡買生活用品的未麻。另外就是那個打節拍的動作,先是在舞臺上,然後又銜接到了電車,最後到了床上。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用這種剪輯手法,除了能讓鏡頭切換的很順暢外,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了敘事的效率。短短几個鏡頭,就把工作中的未麻,與生活中的未麻,都給觀眾交代清楚了。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不得不提的幾大細節

  • 構圖:

1、在經紀人留美與田所因為未麻要轉型演員引發的爭論上,兩個人的身影出現在文件櫃的玻璃,並分佈在未麻的左右兩邊。他們兩個人的爭論,也暗示著未麻內心的糾結。

三個人這樣的位置,在影片中多次出現,既表明了兩個人立場的對立,同時也反應出了未麻內心兩個角色的衝突。

2、從電視機到魚缸,還有窗戶,它們遵循的比例都是4比3。這個比例,是從前舊電視機顯示器的比例。都在暗示著未麻的房間,一直是處在“被看”的狀態。

  • 服裝設計

看到這,或許有人不禁會問,動畫電影也有服裝設計嗎?

實際是有的,在這部電影裡,尤其明顯。在片場的那段強暴戲拍攝中,未麻穿的女僕裝和之前偶像歌手時的演出服很相似。

當類似偶像歌手的演出服被撕碎時,是象徵著作為偶像歌手未麻的死亡。片場戲結束後,未麻的服裝變成了一身的黑色,這裡不難理解,是銜接過去未麻的葬禮。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 劇中劇的設定

和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一樣,今敏的這部電影也採用了劇中劇。不同的是,前者沒有和電影本身的劇情重疊。而後者,卻和影片劇情極為相似。

電影裡,未麻飾演的電視劇名為《雙重束縛》,說的是脫衣舞娘高倉莉香在一次脫衣舞演出中,不幸被輪番性侵。以致精神出現混亂,生出雙重人格。在殺死身為模特的姐姐後,就一直以姐姐的身份活著……

和電影的劇情很重合。今敏這麼設定,無疑是使得劇情更加撲朔迷離。而且,透過影片攝像機的鏡頭,和劇組幕後工作人員視角,又一次暗示了看與被看的關係。如果再加上坐在屏幕前看這部影片的觀眾,那就更詭異了。

開放式的結局,為電影增添了很多話題度

對於這部電影,有很多疑問。被問次數最多的,大概就是以下三個問題:

1、兇手到底是誰?

2、未麻被車撞究竟是現實還是幻覺?

3、未麻最後的人格,真的是她自己嗎?

我們先來試著分析第一個問題:兇手。在影片後半段,留美還沒有暴露時,大部分人認定的兇手都是瘋狂粉絲。但這個結論,很快就能被否定。

因為編劇,攝影師都是死於錐形武器。瘋狂粉絲去追殺未麻時,使用的卻是匕首。相反,留美追殺未麻時,使用的是錐形武器。在武器掉了時,她也是拿起傘,用仍為“錐形”的傘尖去行兇。所以,兇手基本可以斷定是留美。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也有說兇手就是未麻本人,證據就是藏在她衣櫃的血衣還有標著“FGG”的購物袋。但如果有仔細看電影,就會發現在網頁“未麻的部屋”中,購物袋的標識是F.G.G。所以,這個懷疑是可以推翻的。

我們再來分析車禍,這件事應該是未麻的幻覺。

未麻追逐虛擬未麻,可以說是虛擬未麻故意引誘她走向死亡。我們在前面人物設定中,就提到,她們之間的較量,本質上就是爭奪生存的權利。所以,未麻在潛意識裡,就會有虛擬未麻奪命的隱憂。

虛擬未麻是幻象,幻象是不能實體化的,除非它能找到載體。而瘋狂粉絲,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在電影的前半部分,瘋狂粉絲為了偶像未麻開車將演唱會搗亂的小混混撞成了重傷。事件的新聞報告還被他貼在電梯裡,故意讓未麻看到。

再加上,每一次拍戲,他幾乎都像幽靈一樣出現在片場,所有的這一切,都成為了未麻內心的映射。就跟我們之前解釋《穆赫蘭道》裡戴安的夢境一樣,所以,未麻的映射成為了她夢境內容。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能知道《黑天鵝》《夢之安魂曲》的靈感來源

分析最後一個問題,未麻的最後人格是她自己嗎?答案是的。

不管是從今敏導演作品的一貫風格(偏溫情走向),還是未麻最後那句“因為她,才有了現在的我(這個她,即指過去作為經紀人的留美,也是曾經的人格偶像歌手未麻)”,都可以推斷出,影片的結局是圓滿的。

這些問題,乍一看,好像都能這麼解釋。電影結局,也是這麼回事。但實際上,仍然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甚至,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推翻所有的斷論。

在電影的電視劇《雙重束縛》中,有一個片段,被重複兩次。前後兩個臺詞,截然不同。在其中一個版本中,未麻飾演的高倉陽子,因為被傷害,所以出現人格分裂。她把自己幻想成新人演員霧越未麻,把自己痛苦的遭遇幻想成演戲,以此來得到解脫。

那麼以上所有的推斷,都可以推翻。整部影片,從頭到尾,只是一個平凡女子因為不堪回首的過去幻想出來的現實。

對電影的真實劇情和結局,今敏自己也說,沒有唯一性。敢這麼戲弄觀眾的導演,真的沒有幾個。不過,也正因為這麼開放的劇情和結局,才使得人們對它的討論一直沒有間斷過。故事在原有的基礎上,還更加豐富和立體了。


第一部作品,就能表現得如此用心和完美,今敏的才華可見一斑。在他的電影中,你既能看到“雅”,也能看到“俗”,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大師。

今敏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但留下來的作品卻都是經典佳作。他所帶來的影響力,不止在過去,也不止在眼前。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會是不斷被後輩們致敬的導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