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東融 合作共贏 兩廣16市市長在梧州牽手

11月2日下午,作為寶石節系列活動的重點內容的三場會議(論壇)相繼舉行,梧州在向周邊地區推介自身投資環境的同時,還邀請到了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16個城市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環保聯治等方面的合作關係。

全面东融 合作共赢 两广16市市长在梧州牵手

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16個城市市長牽手合照

當日的三場會議包括:西江經濟帶城市共同體及市長聯席會議暨西江經濟發展論壇、梧州寶石產業發展論壇、梧州市投資環境推介會。

據介紹,2014年7月,國家批覆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以來,粵桂兩省區及沿線各市之間發生了許多變化。

全面东融 合作共赢 两广16市市长在梧州牵手

西江經濟帶城市共同體及市長聯席會議暨西江經濟發展論壇現場

互聯互通能力增強

在此期間,規劃連接兩廣的“十鐵”已建成“四鐵”,廣西沿江11市已有9市通行動車,兩廣間動車組列車達132對(南廣線69對,貴廣線63對),粵桂客運鐵路交通基本形成公交化、高密度新格局。

規劃連接兩廣的“十八高”已建成“六高”,兩省區毗鄰的9個縣(區)均通高速公路。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建成通航,2018年長洲船閘過船、過貨同比分別增長32%、33%,貨物通過量達1.32億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3.39%,創歷史新高。貴港航運樞紐二線、西津水利樞紐二線、紅花水利樞紐二線等船閘工程,西江界首—肇慶段3000噸級航道整治、西伶通道航道工程加快建設。西江廣西流域高等級航道里程達1887公里,2000噸級船舶可從南寧直航粵港澳。廣西開往廣東的航空航線達13條、航班每週89班。

產業協同更加緊密

以中滔集團為龍頭,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產業園、中滔(博白)節能環保產業園、玉林(福綿)生態紡織服裝產業園加快建設,整建制承接廣東織布、紡紗、印染、製衣等服裝皮革上下游產業全產業鏈升級式轉移,落戶企業139家,成為兩省區產業融合發展的示範。粵桂(貴港)熱電循環經濟產業園、廣西東融產業園等重點平臺加快建設,帶動電子、新能源、再生資源、陶瓷、不鏽鋼製品、鋁加工、石材、絲綢等產業集聚發展。

全面东融 合作共赢 两广16市市长在梧州牵手

梧州市投資環境推介會現場

合作平臺加快建設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加快建設,註冊企業累計337家,已投產企業65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38家,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267億元,合同總額約400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廣西片區簽約項目18個,協議投資總額51.3億元,在建項目44個,完成投資56.06億元。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廣西東融產業園、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等25個產業園區加快建設。

全面东融 合作共赢 两广16市市长在梧州牵手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科協主席黃日波在會上發表講話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科協主席黃日波表示,當前,廣西正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個紮實”新要求,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中國—東盟信息港等重大歷史機遇,全力“東融”,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自2016年西江經濟論壇升格為西江經濟帶城市共同體及市長聯席會議暨西江經濟發展論壇以來,已成功舉辦了3屆,成為珠西流域城市加深瞭解增進合作的重要平臺。今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當前,粵桂兩省區也在加強珠江-西江經濟帶與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建設銜接,可見未來,兩廣之間的合作將更加緊密,而梧州也將憑藉其區位優勢及歷史底蘊,肩負起東融大灣區先鋒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