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使用、扣款重複、註銷難,聚焦ETC的“後遺症”

無法使用、扣款重複、註銷難,聚焦ETC的“後遺症”

按照交通運輸部部署,今年年底前ETC使用率要達到90%以上,以保證整個路網運行通暢。對照要求,今年年內全省汽車ETC安裝率也要達到80%以上,這讓各大銀行、企業等眾多ETC發行方看準商機,紛紛通過返現、打折、送積分等方式招攬客戶。不過,最近有不少車主向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輿論監督熱線反映,ETC安裝後,頻頻遭遇無法使用、扣款重複、註銷難等等“後遺症”,並且遲遲難以解決。

  市民王先生家住在市北區,工作在西海岸新區,每天開車上下班都要穿過膠州灣隧道。為了方便通行,9月28日,他通過建設銀行申請了免費ETC,並順利安裝,但至今都還是走人工收費通道。明明有設備,為何要“舍快求慢”呢?王先生表示,這樣做實屬無奈。

  化名車主王先生:十一假期回來經過隧道,就被堵住了,就那個杆沒開,顯示不能用,工作人員就讓我去旁邊建設銀行的辦理點去問一下,銀行的人說查不到信息,撤也撤不了。

  辦完接近十天,設備卻無法識別,工作人員現場也沒查明原因,ETC的高效在王先生的首次體驗中就打了折扣。為了解決問題,此後的二十多天裡,王先生先後五次到建行ETC辦理點諮詢,但每次在工作人員留下聯繫方式後就沒了下文。

  (化名)車主王先生:本來辦理這個東西就圖一個方便,結果現在方便沒圖著,還窩了一肚子火,到哪裡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與王先生一樣,即墨區的杜女士也遭遇了辦理ETC的“後遺症”,這次是莫名“被貸款”。9月12日,她駕車往返經過青銀高速城陽北到青島東段時,感受到了ETC通道的便捷,但是三天後卻收到了一條發自建設銀行的短信通知,提醒銀行卡內有19元欠款。

  杜女士(車主)化名:收到這條信息我就很納悶,我尋思我也不是沒有往裡充錢,我是跑之前我就充上了這個錢,為什麼還提示我欠錢呢?還是貸款。

  收到短信後,杜女士第一時間諮詢了山東高速客服,得知這種情況是由於未開通小額免密支付功能造成的。隨後杜女士完成了相關設置,並支付了當天的通行費用,但接下來的操作讓她倍感意外。

  杜女士(化名)車主:充十塊錢以後,又給我扣掉了,我又充20元,又給我扣掉9.03元,等於又扣了19.03嗎,所以這反反覆覆就扣了38.03塊錢。10月8日,又給我發過一條信息,說支用速e通貸款9塊5。

  四次扣款算下來,共計19元通行費的路程,杜女士最終支付了47.53元。為此,杜女士撥打了銀行客服電話,多次致電卻一直沒給出合理解釋,也沒有說明逾期繳納的通行費是怎樣成為貸款的。

  市民胡先生車上的ETC同樣也有待解之謎。9月25日,胡先生接到一個自稱是工商銀行客服的短信,表示安裝ETC不但免費,還會贈送價值300元的禮物。於是胡先生按要求進行了申請,並向客服人員提供了車輛和個人信息。

  胡先生(化名))車主:收到的時候是一個恆豐銀行的卡,又給我辦了一個恆豐銀行的白金信用卡,答應我的上門安裝也沒了,反正(優惠)都沒了。

  讓胡先生更不能接受的是,辦完後自己的電話迅速被當初辦理的客服人員拉黑。在向恆豐銀行諮詢後,工作人員不但表示不知情,還一直勸說胡先生繼續使用設備。自己定製的ETC到底是如何被“狸貓換太子”的,胡先生至今也沒搞明白。有人莫名辦理ETC,也有人莫名欠了錢。今年7月底,市民劉先生在平度市青島路郵政儲蓄銀行辦理了ETC,並按銀行要求在綁定的銀行卡里存了500元錢。但僅僅使用三次後,總通行費75元,劉先生的車輛就因欠費被高速列入黑名單。劉先生趕緊向銀行詢問。

  車主劉先生:他說你卡上面沒錢了,你那500塊錢不能動,得重新再存上錢。你為什麼不提前告訴我?

  辦卡時沒有任何人告知這筆錢是“死的”,啟用後才發現被凍結了,這讓劉先生感覺受到了欺騙,並決定註銷ETC,沒想到的是,這ETC是申請容易註銷難。

  劉先生(化名)車主:第一次去找他,說半年才給註銷設備,第二次找他,說是三個月,然後是四十五天。

  劉先生從8月底提出註銷,至今也沒能完成。同樣被註銷難住的還有市民陳先生。9月初,他在琴島通武夷山路網點辦理了ETC,一個月後,因為個人原因他到網點申請註銷,但被工作人員明確告知,要想註銷得等三年以後。

  陳先生(化名)車主:這個東西本來辦之前得跟我說,說你辦了之後多長時間不能註銷,或者有一個在網協議,但是它的小程序裡也沒有,口頭也沒說,有進無出,這就有點扯了。

  辦卡時各家銀行、企業靠前服務,出了問題需要解決時,就變成了無限期拖延,前後服務態度堪稱“冰火兩重天”。這位車主就代表了不少人的心聲。

  王先生(化名)車主:感覺就是他們辦完卡就完成任務了,剩下的售後什麼的,就不該他們事了。

  多位車主也向記者表示,自己曾通過各種途徑對次進行投訴,但都未得到回覆,這些“後遺症”就沒人管了嗎?記者也就此向金融主管部門進行了反映。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工作人員:地方金融辦不管銀行,銀行保險機構由青島銀保監局管。

  青島銀保監局工作人員:業務失誤這一塊我們沒有處理方法,我們主要監管銀行的業務違規和違法的行為,如果是業務失誤的話,他們會及時給你處理。

  短評:監管不能選擇性“視而不見”

  今年,辦理ETC成為各大企業、銀行“跑馬圈地”的熱門領域,競爭激烈。然而,競爭不應該僅僅是對用戶的爭奪,更應是服務的比拼——既要把前端服務做好,後續服務也要跟上。同時,市場經濟下,監管部門的手不該亂伸,但也不能缺位。面對ETC安裝後的種種服務不到位、暗藏消費陷阱等新生問題,監管部門應當及時發現、有效引導,對存在的問題通過約談或者發佈預警等手段,讓消費者權益得到保障,讓市場秩序得以維護,這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