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中年婦女寧可守著“喪偶式婚姻”也不離婚?

我有一個初中同學,當年很要好的閨蜜,由於沒考上高中,不到二十歲就嫁人了,嫁在農村。丈夫也是初中畢業,當年男方家很窮。女同學由於年輕,稀裡糊塗就嫁了。婚後生兒育女,夫妻關係還好。由於政策好,日子過得還好。家裡在村上建了一棟大別墅,有一輛小轎車。我一直認為女同學過得很好。可是,上次在一起吃飯,酒喝了有點多了,突然女同學情緒就失控了。哭著講訴說,其實10年前,夫妻倆就分居了,財政也是分開的,丈夫明裡暗裡一直養著情人。

為什麼農村中年婦女寧可守著“喪偶式婚姻”也不離婚?

我問她為什麼不離婚。她說鄉下女人離婚就意味著淨身出戶,一箇中年婦女,沒有錢沒有年輕容貌又沒有房子,離婚了下半輩子怎麼過?她還跟我說寧可守著這“喪偶式的婚姻”,過著煎熬的日子,也絕不會去離婚,因為承擔不起離婚的後果。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仔細分析了一下,也許我分析的不一定正確。應該有社會原因也有個人原因。

農村中年婦不敢離婚的社會原因

1、中國一般是男婚女嫁,女的結婚後要在男方家落戶,居住在男方家,一旦離婚,就得離開男方家,房子就成了男方的,因為中國居住有個特色,以同姓家族為村莊,外姓極少,建在村裡的房子再好也賣不掉,也沒人敢來買。這就意味著女的一旦要離婚,就沒房子居住。

2、至於存款,中年婦女大多在家務農,收入有限。丈夫有多少錢,妻子是不清楚的,如果是女方主動提出離婚,那是一分錢補償都拿不到的,離婚就意味著要淨身出戶。

為什麼農村中年婦女寧可守著“喪偶式婚姻”也不離婚?

農村中年婦女不離婚的個人原因:

1、經濟困難。農村家庭婦女整天就在家務農,收入低,不會有存款,離婚了,丈夫又不會給補償,離婚就意味著兩手空空。

2、傳統觀念。在中國傳統教育中,離婚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現在在大城市,而在農村,離婚還是很難被大家認可的,特別是中老年婦女離婚,會被人指指點點,連孃家人都不會接受。

3、再婚難。農村中老年婦女離婚後,再婚相當困難,既不能再生育子女,對方的子女也不會接納自己,後半輩子很難有依靠。

4、牽掛子女。農村離婚,一般男孩都要留在男方,因為男孩要有根,他的村莊就是他的根,這裡有他的親人,有他的族人。

5、文化水平低,適應能力差。這一代人文化水平低,好多婦女只讀了小學,離婚後出來,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很難適應外面的社會。

6、養老憂患。這是人到中年,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離婚了,房子沒了,兒子沒了,下半輩子可能要居無定所,甚至流離失所。兒子判給父親了,就有可能不會贍養母親,如果自己身上又沒錢,還生病,老了生病也是必然的,那後果想想都害怕,哪肯離婚。

我那女同學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那是寧死也不會離婚的,寧可守著那早已破碎的婚姻,情願埋葬在這婚姻的墳墓裡也不願出來。

為什麼農村中年婦女寧可守著“喪偶式婚姻”也不離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