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明朝成為崇禎皇帝,從登基開始你會怎麼挽救大明?

從小會武功9527


基本上來說,崇禎想要改變很難。因為明朝到了那個時期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首先是土地兼併嚴重。

明朝末年之所以會出現大規模的民變,首當其衝的就是土地兼併嚴重,導致大量農民沒有了生活的基本資料,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當李自成他們振臂一呼才會響應者雲集。

其次,崇禎作為明朝的末代皇帝,名義上至高無上,但事實上由於明朝後期的士紳官員的權力大幅度膨脹,導致皇帝的權利被一定程度上架空。表面上似乎至高無上,實際上處處制腋。而崇禎之所以最後會弔死煤山,並不是沒有考慮過南遷,但是在朝堂群臣的堅決反對下沒能成行。因為遷都金陵,就意味著北京六部將會和金陵六部合併。這樣的話原本大權在握的北京官員將沒有了任何優勢。

事實上我國封建王朝時期,皇權與士紳一直都是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當皇權過於強大就會容易引發權力膨脹無法制約,可士紳權力過大又會使得皇帝聲音過弱,政令難以順利實行。


再次,明朝末年,國庫空虛,經濟凋敝。崇禎手上沒有錢自然沒有辦法去很好的去組織軍隊激勵將士。沒有能死戰衛國的將士拿什麼抵抗外敵侵略,更不用說什麼收拾舊山河了。

而這些錢在哪裡?士紳、官員、貴族手中。為什麼魏忠賢那時候雖然腐敗專權但是卻能抵擋滿金,因為魏忠賢有錢啊!

更重要一點,很多人都忽略了,當初李自成能夠輕易打進北京除了百姓緣故,還有一點就是當時實際上北京附近發生了嚴重的瘟疫爆發。而後面李自成據城而守反而輕易被滿金打敗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單單是兵力或者別的。

所以,崇禎朝出現這種狀況,是一個王朝走到最後的必然。不是簡單的通過一些變法就能挽回的。

至於網上有些人說什麼殺吳三桂洪承疇,重用袁崇煥招降李自成之類的更是想當然的做法。

其他的且不說,但就目前我們所知的一些東西就不是真相,比方說袁崇煥在清修明史中被當作名臣良將,大書特書,但在明朝記載中,包括山海關縣誌,等等地方記載裡,就不是什麼好人,在明朝和滿金兩面下注就算了,還為了自己的權利陷害大臣同僚,自損武力。如果說真的像有的人說的一樣重用他只怕崇禎連吊死煤山的機會都沒了。

那麼說,崇禎就沒有一點機會了嗎?也不是一定沒機會。如果崇禎有打破重來的魄力,拋掉黃河以北,遷到金陵重新開始,也許可以重現一個南宋一樣的局面。


雜看世界


剛好正在寫一本穿越稱為崇禎的小說。

王承恩:“陛下……收商業稅吧”

崇禎:“滾,你讓朕亡國嗎?”

王承恩:“陛下何解?”

崇禎:“你豬腦子啊,農民都反了,朕的支持者就省鄉紳、士族、功勳了,你現在讓朕再得罪他們。那朕豈不是成了寡人……”

————

王承恩:“陛下,遷都吧……”

崇禎:“滾……”

王承恩:“陛下,京師以危如卵蛋……”

崇禎:“你豬腦子嗎?朕遷都南京跟宋朝丟失燕雲十六州有什麼區別……”

王承恩:“但是陛下,京師已無兵可守……”

崇禎:“京師已無兵可守,你說的是真……”

王承恩:“奴才怎麼敢欺騙陛下呢……”

崇禎:“這他媽嘛太好了,老子馬上要攻佔北京……”

王承恩:“@&@?……”

崇禎:“嘿嘿,朕要造反……”

王承恩:“@&&@……”

王承恩:“你立刻帶幾萬人外京師外面,假裝投靠李自成,攻打京師,然後儘快的把京師所有刮地三尺,把財物都帶出城,朕再帶人把你給趕出,光復京城。”

崇禎:“陛下……這……”

王承恩:“奴才不敢……”

崇禎:“你就是個豬腦子,你搶財物搶到後,放在城外,朕派人去接受。你繼續打著李自成的名號,去江南給朕再搶一遍。”

王承恩:“@@%¥”

崇禎:“不但要錢,糧食、布匹什麼都要…,然後你在江南造海船,把東西都送到京師來………”

王承恩:“@&%不@”

崇禎:“你就放心的去搶吧,朕又不派兵去打你……”

王承恩:“陛下這樣真的好嗎?”

崇禎:“你這狗奴才,就放心吧,等朕把京師穩固了,再把你招安,不就得了。到時候咱們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大量招兵買賣,把江山重新打一遍,你就不成了開國功臣,朕還用鳥那些鄉紳土豪功勳嗎?他們不爽可以,就去造反啊,朕再打一遍就是。”


一號風手


最近一直在寫關於崇禎皇帝的一些事蹟,說句實話,崇禎皇帝也真是太為難他了,祖宗留下的基業,已經是千瘡百孔的了,吏治的腐敗,各地頻起農民起義,自然災害不斷,即便崇禎皇帝再努力,也是無力迴天了,如果是我,穿越回明朝,我該怎麼做呢?我只能說,盡人事聽天命,盡力吧,或許就連崇禎的老祖宗朱元璋朱棣來了也未必可以解救這個危局。


第一,要想從根治理一個國家必須看清這個國家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有了問題就可以對症下藥!

1.世所罕見的天災。明朝末年,小冰河氣候爆發。各地大旱、大澇頻繁出現。據史書記載,廣州、福建等地區都開始下雪。小冰河期的出現,使全國地區氣溫大幅下降,各地災害頻發,糧食產量銳減。數以千萬計農民,顆粒無收,淪為流民。給明朝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動盪不安。

2.天災帶來的人禍。小冰河氣候導致的災民遍地,哀鴻遍野。從中也滋生了各種野心家、軍閥、農民起義等等一系列人禍。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起義隊伍有十三隻,“闖王”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就是農民起義領袖中最著名的兩個。


3.統治階級黨爭不斷。東林黨、閹黨、浙黨等諸多派別在朝堂的爭鬥已經到了白熱化。他們置國家利益於不顧,以一己之私挑起爭端。朝廷不是治理國家的地方,反而成為他們黨爭的舞臺。

4.內憂外患,顧此失彼。對內,多支起義軍不斷的襲擾,對外,大清鐵騎虎視眈眈,屢次犯境,內憂外患之下,大明軍隊顧此失彼。


第二,針對以上的問題實施相應解決方案

1.針對世所罕見的天災,旱災,鼠疫,第一時間安排賑災,調撥糧草,控制疫情,做好區域防範,調集全國名醫前往鼠疫重災區,在這裡必須要安撫民意,要知道,當時很多造反的多數是流民,對於造謠生事者,立誅!

2.根據天災帶來的人禍,也就是各地不斷起義的農民軍,我會採用圍剿安撫並用的方法,採用高官厚祿招納一部分義軍為己所用,將義軍進行分化,同時,調撥沿途各軍阻擾義軍進京路線,調派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等速調入京畿附近拱衛京師。


3.對於統治階級內部,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是必須要除去的,完了之後全國破格選拔人才,亂世只能採用非常手段,不管文臣武將,是人才都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於邊關眾將加以安撫重用,想辦法設立南京陪都,建設陪都,萬一戰爭情況糟糕及時撤往陪都以長江天險半域江山之地拖延時間,以期穩定民生東山再起。

4.對於後金的虎視眈眈,肆意滋擾,可以暫時虛與委蛇,攘外必先安內,在當時的情況下,又要解決天災旱災,又要打擊四起的義軍根本無力對抗後金軍,因此只有暫時穩住後金,最好的結局就是後金軍不動,先把義軍剿滅或者挑動義軍與後金交火。

崇禎時期的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內憂外患,我能做到的只能是以上這些,如果還是不能解決危局,螻蟻尚且偷生,我肯定不會選擇崇禎的絕路,我會遷都南京陪都,以一隅之地對抗,或許還有個數載的安穩皇帝可以做。


唯戀無名


這就要看你是想怎麼挽救了?

如果只是單純的想活命,那遷都到江南就可以了,憑藉地理優勢和江南的財力,再堅持個大幾十年,活一個善終不成問題。

但是,如果是想給整個明王朝續命,想要徹底扭轉明朝中後期的階級矛盾,把明朝恢復到中前期那種盛世,這是不可能的。


至於為什麼說不可能,這主要是由封建王朝的“固定發展規律”和“發展週期”導致的。

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其統治一般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王朝建立初期。由於社會百廢待興,人口稀少,土地大量閒置。所以在這個時期,皇帝只要稍微發展生產,那麼經濟就會得到恢復,人口也迅速增長。大家都有飯吃,有地可耕種,社會其樂融融。

第二階段是王朝中前期。隨著人口的進一步增長,全國田地得到普遍開墾,國家財政盈餘極多,糧食儲備豐富,國力極大提升。老百姓這個時候不僅能吃飽,而且還能吃好。

以上這兩個時期的王朝,通常不會有滅亡的情況發生。當然,隋煬帝楊廣那種因為作死而導致滅亡的特殊情況除外。



第三個階段是王朝中期。由於開國的發展紅利沒了,財政盈餘也沒那麼多了。所以這一時期的國家發展就比較平庸了。老百姓發現自己再怎麼幹也就那麼回事,社會貧富差距也會進一步拉大。但是儘管如此,王朝在這一時期也不會有滅亡的問題,因為老百姓還不存在大面積家破人亡的問題。

第四階段是王朝中後期。由於社會已經發展到極限了,所以全社會人都陷入了迷茫,政治開始腐敗,土地兼併嚴重,財政出現了虧空,整個國家暮氣沉沉。這一時期,王朝通常就會出現滅亡的徵兆。統治階級為了挽救危局,往往都會搞改革。比如宋朝的王安石改革,以及明朝的張居正改革。

不過,單憑改革也不可能讓政治不腐敗,土地不兼併。改革只不過是讓帝國下滑的進程慢一點而已。

第五階段是王朝後期,財政赤字很嚴重,官員執行力很差,民不聊生問題非常嚴重。這一時期,王朝基本上是完犢子了。因為皇帝想要緩解社會階級矛盾,就必須要犧牲官紳階級的利益,而犧牲官紳利益,官紳又不會答應,會跟皇帝對著幹。

萬曆皇帝連續20年不上朝原因,就是他開闢商稅,傷害了士紳利益,導致百官凡事都要跟他對著幹。氣的他乾脆不上朝了。

所以說,這個時期的皇帝無論怎麼幹,他都會得罪人。皇帝向著官紳,得罪老百姓;向著老百姓,又會得罪官紳。此時的王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崇禎皇帝就繼位於這一時期,因此他無論怎麼幹,都不可能徹底解決社會階級矛盾。


好,說了半天的“社會階級矛盾”,那麼這個矛盾到底是什麼呢?

是土地,土地的歸屬權。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土地是命根子。無論是地主還是普通小農,土地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不誇張的說,只要社會不存在土地問題,王朝就不會亂。

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土地資源,其在古代卻是私有的,是可以買賣的。

私有土地+可以買賣,這會造成什麼結果?

對的,就是土地兼併問題。

古代生產力低,窮人生個病,或者碰到個災荒年,就會破產,繼而會賣掉土地。

當窮人賣掉土地後,富人就買進,就會變成地主。之後,有地的人,土地越來越多,衣食無憂;而沒地的人,吃飽飯都難。

假設,老百姓吃不飽會怎麼辦?

會造反,而且是大面積的造反!

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振臂一呼,立時就有幾十萬人跟隨。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呀?把富人的家全抄了,貪汙官員全宰了,特權階級的特權廢除了,朝廷不就有錢了,百姓不就能安居樂業了?

是的,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問題是:你作為皇帝,你不能這麼幹呀!

皇帝是官員和士紳的代言人,要維護士紳階級的利益。皇帝要是把士紳階級的家產全部抄沒了,都輪不著老百姓來推翻你,官紳階級肯定就造反了,提前把你這個“昏君”幹掉了。

所以說,崇禎繼位時,他面對的大明是一個死局。他不作為是死,有所作為也是死。即便現代人回到過去,也是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



總的來說,中國歷史上的王朝,三百年是一個統治極限。漢朝和宋朝雖然統治時間超過了三百年的歷史規律,但漢朝和宋朝在中期都有一次權力大洗牌。崇禎繼位時,明朝維持了260年統治,按照大一統王朝的發展規律來說,明朝基本上是沒救了。

如果崇禎不那麼作死,或者說,現代人事後諸葛亮,穿越回去搞改革。比如仿效慈禧分權給地方士紳,把他們納入統治階級式的改革,或許你還能給明朝續上幾十年的命。

但是,要說徹底挽救明朝,給明朝再續上一百年,兩百年的命,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有朱元璋的本事,能把現有的統治體系全部推倒了再重來,就像劉秀那樣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從零開始。這倒有可能。


Mer86


一,登基後殺魏忠賢及爪牙立威,換上心腹控制司禮監,不廢東廠。既贏得文官集團好感,又可以控制各種東廠等內宦勢力。東廠等機構用得好的話,文官集團不能矇蔽聖聽,也不能所為欲為,無所顧忌。

二,不讓東林一家獨大,先讓浙黨楚黨等與東林分庭抗禮。分化一批,打擊一批,扶持一派,掌握朝政,最終政從己出,朝中無黨。

三,採納王在晉方案,放棄遼東失地,固守山海關,並加強薊鎮防守,堵死後金進關劫掠的兩個方向。這是戰略收縮,在當前國力下應避免朝庭與後金,李闖等流賊的兩線作戰。待剿滅流賊,以圖恢復。不起用孫承宗,袁崇煥等。

四,堅決不招安流賊,不用剿撫共用之策,不存婦人之仁。派洪承疇等堅決剿滅流賊,流賊頭目有一殺一,不放走一人。普通賊民若無劣跡,實為脅裹者,放歸家鄉,並由當地官府負責監督安置。

五,民以食為天,在全國推廣種植耐寒耐旱又高產的土豆,玉米等作物。特別是在北方地區,要特地嚴厲的行政強制推廣,官員陽奉陰違的要嚴厲處罰。

六,成立海司所,歸司禮監管轄。負責皇家海外貿易和引進海外先進技術。隆慶重開海禁,民間赴海外通商而暴富者不知凡幾。成立這個衙門統一規範海外貿易,打擊海盜,由朝庭與各國經商,補充國庫空虛。並引進農業,工業,軍工等先進技術,加強推廣。

七,廢礦稅司,成立商稅司。由司禮監和內閣共同草擬條目,對工商業重新定稅。最終目的是增加國庫收入,並廢除士紳不納糧。

八,各地封王回京城居住,並允許各地皇親參加科舉,並可各謀生路,宗人府不再幹涉,也不再提供食祿。

九,加強管理各地的書院,鼓勵上書言事者,可議論國家大事,不以言罪人,但對於無故造謠國事者,意圖以輿情來干涉國法者,重罪之。



長亭逸仙


要是我穿越回去成了崇禎,歷史書應該是這麼寫的:



天啟七年八月,大行皇帝大漸,召信王入,受遺命即皇帝位。



大赦天下,詔明年為崇禎元年。



崇禎元年四月,以袁崇煥為兵部尚書、督師薊遼。上召崇煥喻以遼事,曰:“遼事不寧,大兵久在外,民困於轉輸,天下騷動,久恐民力不堪矣!朕不慕虛名而召實禍,卿今往察虜中情實,和戰可否,條陣以獻。”



六月,袁崇煥疏奏建州左衛指揮使皇太極請封表,請以遼東之地,冊為南面之君,兩為和好,永作藩屏。上召群臣議,諸臣皆持不可,上斥退之,諸臣跪請於奉天殿外不去,上召首事者十人,命內侍杖之,諸臣爭愈力,上i不得已,親持大梃出殿毆擊之,群臣散走。



詔冊建州左衛指揮使皇太極為女直國天聰汗,歲賜銀三十萬。復許開互市於遼陽諸口。



七月,海寇鄭芝龍降,詔兵部驛送芝龍來京。上一見奇之,詔置閩海市舶司,以芝龍為戶部侍郎、總領閩海市舶司。芝龍出所部舟師泛海互市,復造大艦以通東、西洋諸國,歲獲巨億。



十月,陝西大飢,出鄭芝龍所獻金帛市糧以賑之。復諭天下今朝廷與遼東和好,盡罷加派諸餉之徵,可還本業。


……………………


哈哈哈,編不下去了!剩下的,大家幫我補吧。


只愛潘多拉


如果僅僅是保住大明,還是有很多辦法的。

在崇禎年間,明朝主要有五個大問題擺在面前,這五個問題只要能夠解決2到3個就能夠讓大明生存下來,再續個幾十上百年的還是不成問題的。

大明王朝的五個問題

  • 第一個問題,人口過多

據估計,明朝萬曆年間人口就已經超過兩個億了。但是萬曆之後,一直到大明朝滅亡之前人口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由於各種原因在逐漸降低,除了戰亂災荒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當時中國的人口承載能力來看,這已經是極限了。所以,很容易在天災人禍之時出現大規模減員事件。

就像清朝末年,雖然引進了高產作物,人口在達到4億多。但之後就已經觸到了天花板,整個晚清人口的增長都是非常緩慢的,在上百年裡一直在4億這個級別徘徊。

人口達到承載力極限,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去解決,那麼王朝很可能會因此分崩離析。

  • 第二大問題,天災

崇禎年間,全球的氣候出現劇烈變化,小冰河時代來臨了。當時不僅是明朝境內,歐洲、美洲等地的生活條件也越發惡劣。以條件比較差的冰島為例,由於這個地方本身溫度就低,小冰河來了之後溫度就更低了。所以導致農業生產遭到毀滅性破壞,損失了至少1/3的人口。

明朝末年的天災影響也極大,就連傳統的富庶地區蘇州都有大量的人餓死,所以較為貧窮的北方就更嚴重了,這導致流民四起。

  • 第三個問題,財政困難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威脅著明朝北方領土,每年政府需要投資幾百萬兩白銀在遼東一帶,明朝的財政收入難以支持這種巨大的投資。

到後來,崇禎只好想盡辦法消減開支。然後李自成失業了,再然後他就造反去了。

  • 第四個問題,滿清的崛起

滿清崛起於萬曆年間,到了崇禎時期,已經從一個小部落聯盟變成了可以和明朝爭奪遼東地區的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滿清對明朝的威脅也越來越大,由於當時明朝軍隊的腐敗,士兵的戰鬥力極差。而滿清作為新興政權,軍隊的戰鬥力極強,在戰場上經常對明軍取得大勝。

  • 第五個問題,王族不給力

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經多達百萬,論起人口數量來說,和關外的滿清毫不遜色。但是在面對明朝岌岌可危的處境,很多人卻沒有感覺到這將威脅到自己的生存,畢竟所有的人都可以投降,只有他老朱家根本就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拼命保住目前的政權,才是他們生存的基礎。

以上五個問題,只要解決2到3個,就能夠給明朝續個幾十上百年的命。

咱們現代人的優勢是可以通過上帝視角來看當時的大明,甚至是當時的世界,以事後諸葛亮的身份來看,解決崇禎面臨的2-3個問題不難。

  • 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人口承載問題。

明朝的人太多了,當時崇禎必須疏解人口。所以,崇禎上臺之後應該開放海禁,鼓勵全國各地的老百姓移民到海外。

那個時候英國剛剛崛起,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對新世界的開發做的還不夠好。澳大利亞才被發現,東南亞一帶人也不多,這個時候讓老百姓向海外移民,每年移民出去幾百萬人是沒問題的,他們不僅可以佔據新大陸,為黃種人拓展生存空間,更重要的是明朝的人口壓力就沒了。

你想想,如果當時崇禎鼓勵老百姓移民,李自成沒工作以後很有可能會到海外去討生活,畢竟那個時候雖然有小冰河,但是南北美洲地區包括後來的澳大利亞,物產是非常豐富的,在那些地方老百姓可以頓頓吃肉,這是在崇禎年間的明朝不可想象的,所以對外的移民是一大出路,這也是後來西方殖民者疏解本國人口壓力的最主要的方法。

  • 第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把百萬朱元璋子孫好好的利用起來。

大明王朝的滅亡,或者說大明朝出現動亂,首當其衝者就是朱元璋的這些子孫。李自成每破一城最倒黴的就是老朱家的孩子。不管是為了保護大明,還是保護這些王室成員,都應該用強制手段把這些人給組織起來,估計從中訓練出一二十萬軍隊還是沒問題的。這些人對外可以和滿清作戰,對內可以用來鎮壓農民軍。尤其是在鎮壓農民軍的時候,當他們發現農民軍對宗室子弟兇狠無比,為了求生也會拿出200%的努力來和農民軍作戰。

這支軍隊一定會成為崇禎手中的王牌,想到朱元璋的子孫與八旗軍作戰就讓人激動。

  • 關於財政問題。

開放海禁之後,與世界各國互通有無。或者通過官方的貿易,或者通過賣給那些商人經營許可證的方式來增加國庫收入。一方面繁榮了東南地區的經濟,另一方面也從中能拿到很多白銀,這就解決了財政問題。

人口壓力緩解了,有了一支完全忠於大明王朝的軍隊,財政問題也解決了。那麼,首先國內穩定了,其次對外作戰有了可以信賴的精兵。再加上明朝強大的綜合國力,幾年之內就可以解決滿清問題。內部問題和外部問題全都解決了,給大明朝續個百八十年也就很正常了。

個人認為,這些問題解決以後,最起碼今天北美洲、大洋洲和亞洲東部說的都是漢語。


歷史風暴


首先明白幾個事實,

缺點:

一、政府已破產

二、官員已不可信

三、百姓水深火熱

四、階級已固化

五、軍隊已不可用

六、滿清韃子虎視眈眈

優點:

一、皇權軍權仍然穩固

二、軍權名義在手

三、主權名義上完整

四、有幾個能丞幹吏

從上優缺對比,得出結論為:要堅決站在廣大人民群眾一邊,與階級鬥爭為主,關外防禦為輔。

以下是戰略方針:

措施:

一、對內團結廣大人民群眾

1.前五年政策為減稅,老百姓不是沒錢嗎?窮困地區乾脆免稅,富裕地區也減稅。

2.後五年開始打土豪分田地,首先從自己做起,重新丈量土地,攤丁入畝,鼓勵生產,輕徭薄賦。

3.查貪官汙吏和藩王

①依雍正查貪官的方法,明查。

②王承恩當錦衣衛指揮使,借查魏忠賢之餘威,採用瓜蔓株抄暗查,凡有錢的官僚藩王,不站在皇帝一邊的,通通查抄。

4.納捐、減少開支,從皇帝本人開始,著布衫,穿草鞋,臥薪嚐膽,普通農民吃啥,咱吃啥。

5、不減公務員和官軍工資,但逐年考勤,優勝劣汰,慢慢精減。

6.鼓勵,但不強制公務員下海,有下海想法的,給予扶持。

7.重用孫傳庭堅決打擊流寇,採取剿撫並進,拉攏分化,團結為主,並安排生產。嚴懲激化矛盾的官僚、藩王,人民的矛盾,主要是階級矛盾。攘外必先安內,只有內部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才有希望去打敗外敵。

二、對外

1.積極防禦,厚待袁崇煥、毛文龍,利用他們相互制約,互為犄角,拱衛京都(不能讓袁崇煥殺毛文龍)。

2.打入滿清內部,時時瞭解情況,離奸計,儘量讓其分化。

3.如能與滿清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為最好。

4.如能與蒙古和親最好。

5.救助朝鮮,讓其與滿清勢不兩立,鼓勵其打游擊也要拖住滿清後腿。

以上措施,應該能讓明朝百姓有20~30年年的休養生息時間,這期間,在崇禎十年後,經過十年的瓜蔓株抄和雍正式明查,官僚風氣應該煥然一新了,這時候開始組建新軍,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那裡學習最先進的軍事生產技術,並與他們通商。

然後崇禎二十年,十萬精兵,三十萬後勤保障人員,一舉北伐,掃滅滿清韃子。


水牛彈



肖昌洪0304


看了幾條,基本上都是見光死!

穿越過去:

首先,繼續重用魏忠賢,利用魏忠賢嚴厲打擊晉商,東林黨,抄家獲取錢財,充實國庫。

其次,對外安撫遼東,採取守勢,重用毛文龍,吳三桂。對內,重兵鎮壓李自成等流匪,誅殺頭目!

然後,開始整頓朝綱,開放鹽市專賣,徵鹽稅,開啟市舶司,跟葡萄牙人購買火炮,設立天津衛港

最後,京郊編練新軍,設水軍

終結技:水軍運送一部分精銳之師至朝鮮,開始解決遼東問題,先正面跟野豬皮佯裝決戰,在朝鮮的軍隊悄悄進入遼東,直接奔襲其老巢,無論老幼,寸草不生!最終滅掉野豬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