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終結者:黑暗命運》成也情懷,敗也情懷。

《終結者:黑暗命運》的熱映再次引發一波懷舊潮,很多老粉看完後都熱淚盈眶地表示:這是最“原汁原味”的“終結者”。這個評價引人深思:“原汁原味”一方面說明續作完美複製前作的風格,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沒有任何新意。

豆瓣評分印證了這一想法:從最初7.7高評分降到了7.2分,票房也不盡如人意,上映三天總票房1.47億元,這對於一部經典電影來說並不算一個好成績。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終結者:黑暗命運》評分降至7.2

舉個例子,今年熱映的動作大戲《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首日票房即破億,同樣是IP衍生品高下立判。

從中也能看出,雖然很多觀眾願意為情懷買單,但《終結者:黑暗命運》的含金量並不如傳說中那麼好,下面就來分析分析這部電影:

|《終結者》為什麼成為經典IP?

不可否認,絕大多數人願意為《終結者:黑暗命運》買票的主因是奔著《終結者》這一經典IP,這就不得不探討《終結者》為什麼會在眾多科幻片中脫穎而出。老實說,如果《終結者》在今天上映,我並不覺得它會成為經典,但如果在1984年上映,則註定成為經典,原因很簡單:當時,它的創意與特效都是超前的,給了觀眾前所未有的震撼感,還有巔峰時期施瓦辛格的肌肉也為這部電影大大增色,與角色完美契合。

時間退回到1984年,卡梅隆與施瓦辛格在電影圈都默默無聞。卡梅隆有一顆腦洞奇大的大腦,而施瓦辛格有一身無與倫比的肌肉,結果,兩人一組合便創造了影史奇蹟——《終結者》。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終結者》

那時,連智能手機都不存在,年僅30歲的卡梅隆卻腦洞大開構思出了“未來世界智能機器人與人類大戰引發世界末日”以及“時空穿梭”這種奇葩劇情,這種富有新意的設計頓時吸引了無數觀眾,而施瓦辛格冷酷的面龐與彪悍的身姿一看便是“終結者”的不二人選,只需本色出演便能令人腎上腺飆升。加之,卡梅隆利用藝術手法為電影營造出別具一格的真實感、緊張感,使電影獲得空前成功。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終結者》劇照

所以,《終結者》第一部成功的關鍵可歸因為兩點:“新奇的劇情”與“施瓦辛格的肌肉”。

影片爆火後,卡梅隆與施瓦辛格在好萊塢聲名鵲起,六年後,合作第二部《終結者:審判日》。

劇情換湯不換藥,但不同的是,鑑於施瓦辛格在第一部中的優異表現及商業價值,將他由壞蛋變成了好人。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終結者:審判日》

此外,為了吸引觀眾卡梅隆還做了兩點創新:其一,特效全面升級,一改首部因控制成本而造成的畫質粗糙感;其二,設計了一款擁有變身能力、化手為刀的液體合金機器人——如今,大家在科幻片中看到太多駭人的怪物,但在當時這種液體合金機器人的設計還是蠍子拉屎毒(獨)一份,唬住了很多觀眾。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終結者​:審判日》劇照

而施瓦辛格皮衣、墨鏡、機車、長槍的炫酷造型也不出意外的再次引發粉絲尖叫。

由此,《終結者:審判日》成為“終結者系列”不可逾越的巔峰,不僅評分最高,而且在全球攬獲五億美元的超高票房。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終結者:審判日》評分高達8.7分

所以,《終結者:審判日》的成功可歸因為:“升級的特效”、“創新的液體合金機器人”以及“施瓦辛格的肌肉”。

拋去乏善可陳的3、4、5部贗品,總結完前兩部的成功原因後,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卡梅隆力捧的正宗第三部《終結者:黑暗命運》含金量不高。

|科幻片的成功在於“前衛”與“創新”,否則,將失去吸引力

不難看出,《終結者》第一、二部成功的根本原因可概括為兩個詞:“前衛”與“創新”。

當然,不可否認,施瓦辛格也是“終結者”成功的關鍵,但從電影成就來講,終結者之所以成為經典與其前衛的構思與不斷創新分不開。

無論是第一部新穎的劇情設計,還是第二部的視效、液體合金機器人,它們都是超前的,是那個年代的觀眾所前所未見的,而作為一部科幻片,前衛與創新是生命力的源頭,這也是為什麼卡梅隆後期作品《阿凡達》成為爆款的原因。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卡梅隆科幻力作《阿凡達》

可《終結者:黑暗命運》在這兩點上明顯沒有任何突破,完全沒達到卡梅隆作品的及格線,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部電影就是好萊塢販賣情懷、收割票房的“雞肋”作品。

其一,在劇情上仍是老套路。

講得都是未來世界智能機器人與人類大戰引發世界末日,終結者與守護者穿梭時空展開較量,唯一不同的是智能機器人的組織由“天網”變成了“軍團”,刺殺對象由人類領軍者的母親,變成了人類領軍者本人。這樣的設計在科幻題材越來越多元的今天並不出奇,莫說電影,就是網絡小說也把這類題材寫得近乎氾濫;

其二,終結者REV-9綜合實力令人失望。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終結者:黑暗命運》REV-9

影片中的終結者REV-9仍然是液體合金機器人,雖然老是打不死,看著挺嚇人,但在性能上與第二部中的終結者T-1000沒有太大區別。​唯一多了分身、控制電腦的技能,所以並不能給觀眾更新鮮刺激的感覺——畢竟這個年代的觀眾已見過太多的科幻怪物,REV-9顯得很尋常,如果編劇能夠發揮腦洞,賦予REV-9更加前衛、更加意想不到的技能,效果應該會更好;

其三,雖然視效有所升級,但在科幻片日新月異的今天並不算出類拔萃。

這點顯而易見,單同我國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相比,《終結者:黑暗命運》的視效震撼感就差了不止一個檔次。飆車、飛機上的打鬥戲更沒有“速度與激情”系列來得過癮。

所以,《終結者:黑暗命運》在今天的科幻片中實屬尋常,唯一剩下的就是“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再次迴歸的情懷牌了。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施瓦辛格與琳達·漢密爾頓

但實事求是地說:施瓦辛格自打成為肯尼迪家族女婿,並一門心思當州長後就壓根沒怎麼用心拍過電影。從《終結者》第三部以後,州長基本上就是打醬油,本部電影也是如此,除了拿起墨鏡又放下,在結局說了一句“I won’t be back”之外,再無亮眼表現。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施瓦辛格

這讓我想起成龍大哥,同為動作明星,敬業精神迥然有別。

當年,成龍大哥聲稱拍最後一部玩命動作戲《十二生肖》,為了拍好,一把年紀真刀實槍搏命,跳傘、從山上滾落等驚險戲份不用替身,親自完成,令人動容。雖然,施瓦辛格的年紀比那時的成龍大哥要大,但作為影迷還是很希望他在謝幕時展現更多的風采,而不是在電影中打打醬油,從這點看,成龍大哥要實在得多。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十二生肖》裡搏命的成龍

反倒值得表揚的是琳達·漢密爾頓,63歲的她風采不減當年,完美演繹了一個酷逼老太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電影一大亮點。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琳達·漢密爾頓表現搶眼

除此之外,硬要說亮點的話,那就是女性取代男性成為絕對主角,從中體現了女性解放、女權獨立的思想。儘管如此,整部影片的綜合質量仍遠遠低於預期。

|經典IP續作真的無法超越前作嗎?

這就引發了又一個問題:經典IP改編的續作是否真的無法超越前作?如果這個魔咒是真的,《終結者:黑暗命運》成績不理想,倒是有情可原。

但答案是否定的。

拿“速度與激情”系列為例,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商業片,並且劇情套路相似,但通過動作場面的持續升級、肌肉型男的碰撞,不斷給觀眾感官上的新刺激。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不斷超越自我的“速激”系列

同時,為了給觀眾更好的心靈感受,導演不斷昇華故事的主題,探討“友情”、“親情”、“家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續作中也出現了超越前作的高評分作品。

所以,《終結者:黑暗命運》並不是無法成為上乘佳作,而是片方壓根沒想花功夫將它打造成精品,而走了更簡單的“情懷路線”。

這就不得不說現今片商的雞賊 :老是拿情懷割韭菜,卻不出真東西,不斷榨取經典IP的價值,可惜的是,很多電影連“情懷”也沒賣好,虎頭蛇尾,毀滅了觀眾的美好印象。

《終結者:黑暗命運》販賣情懷,難逃爛尾

詹姆斯·​卡梅隆

當然,不可否認,“情懷”也是亮點,畢竟能讓觀眾想到很多童年回憶,從這點看《終結者:黑暗命運》是及格的,但對於卡梅隆這樣優秀的大師來講,卻是遠遠不及格的。

你們喜歡《終結者:黑暗命運》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