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大棚辣椒育苗移植技術要點,提高品質、增加產量


掌握好大棚辣椒育苗移植技術要點,提高品質、增加產量

育苗是辣椒栽培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通常情況下大棚育苗主要是在秋季或者冬季進行。辣椒在栽培過程中育苗質量的好壞對於提高辣椒的產量和品質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今天筆者向大家介紹大棚辣椒育苗移植技術,供大家參考學習。

育苗

搭育苗棚

早春茬(在日光溫室中)和秋延茬(在空閒地)都要搭小拱棚,棚寬2m左右,長度根據育苗數量而定。苗床要求平整,寬1.5m左右,有利於擺放穴盤或營養缽。苗床四周起土埂10-15cm,以利於蓄水保墒。

基質土配製

基質(或疏鬆大田土)∶腐熟有機肥和草木灰∶過篩的陳爐渣(或細綿沙)=5∶3∶2,每立方米營養土加入0.5kg尿素,或10ml親土一號或土壤殺菌劑,混合均勻後將拌好的基質土裝入72孔的穴盤或8cm×8 cm的營養缽,然後擺放於搭好的苗床上。

種子處理及播種

播種前曬種4-6小時,用10%的健植素1號水溶液浸泡30分鐘,或用0.1%高錳酸鉀浸泡20-30分鐘,然後撈出用清水沖洗兩三次,撈去秕籽,再用溫水浸泡4-6小時後催芽。催芽溫度控制在20-28℃,早晚用溫水沖洗一遍,6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前1天澆透穴盤或營養缽,每穴點播1粒催芽種子,然後覆已配好的基質土0.8-1cm,再用舊地膜覆蓋。秋延茬育苗應搭建小拱棚,並在小拱棚上蓋上防蟲遮陰網,大雨天一定要在小拱棚上覆蓋棚膜。早春茬育苗時溫度較低要在日光溫室或智能溫室中進行,晚上應在小拱棚上覆蓋棚膜,以提高溫度、促進出苗。

苗期管理

要經常查看,當40%以上的幼苗出土時應及時揭除地膜,及時清除雜草,適當控水。苗床較干時可在苗床上澆水,但不能超出四周的土埂,避免水溢出。苗高20cm左右、苗徑0.4-0.5cm時控水降溫,一週以後移植。

掌握好大棚辣椒育苗移植技術要點,提高品質、增加產量

定植

整地施肥

定植前一週,畝施腐熟的有機肥6000kg以上、親土一號50-80kg。將肥料撒勻,深翻細耙,確保土地松、平。

起壟覆膜

地整平後要起壟,壟寬60cm,壟間距70-80cm,壟高20-25cm。以1.2m寬的地膜全膜覆蓋。

定植

早春茬定植時間選擇晴天上午,秋延茬定植時間選擇晴天下午5點以後或陰天。每壟兩行,株距40-50cm,行距40cm,行間距80-90cm,保苗2200-2800株/畝。定值前覆膜的,破膜移栽,定植後迅速澆透定植水。

定植後管理

定值前未覆膜的先用15%噁黴靈水劑800-1 000倍液澆灌移栽苗,並及時澆透水,待地稍幹整壟覆膜,以保墒、保溫。

灌水追肥

秋延茬辣椒定植後,為防止暴雨或強光傷苗,應在棚上用農膜加遮陽網進行膜、網雙覆蓋。定植水澆足後,緩苗期至門椒前應控水降溫,遇高溫乾燥時適當補水,保持田間土壤表面見幹見溼為好。對椒花開時澆第一次水,並每畝追施尿素15-25kg、磷酸二氫鉀3-4kg或磷酸二銨10-15kg。辣椒盛果期放水時,一定要帶肥灌溉,追肥以N、P、K肥搭配施用為好,或追施生態有機肥,同時結合葉面噴肥。澆水以太陽出來之前澆灌為最佳。

打杈疏果

設施辣椒栽培,生產週期長,後期生長較旺盛,進行打杈疏果主要是去弱小及密生枝,同時打頂摘心,達到通風的目的,以提高品質、增加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