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持續推進整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

我省持續推進整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

省本級42項整改措施,41項已完成或取得階段性進展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冰洋)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省各級黨委辦公廳(室)認真履行牽頭單位工作職責,上下貫通,協同推進全省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往深裡做、往實裡做。截至目前,省本級5項整治任務所涉及的42項整改措施,已經完成或取得階段性進展41項。

上下貫通,協同推進,專項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始後,省委辦公廳率先出臺指導意見,要求全省各級黨委辦公廳(室)在主題教育中發揮表率作用,對牽頭負責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要精心謀劃、科學指導、有序推進、狠抓落實。目前,各市均已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出臺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了專項整治工作臺賬、制定了專項整治措施,專項整治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並取得階段性成果。邢臺市突出臺賬式管理,實現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雙落實,明確6項整治任務、31項整治措施,建立問題、措施、成效、責任“四個清單”,逐項盯辦、嚴格要賬。

領導帶頭,以上率下,自查自糾不走過場,敢於揭短亮醜。全省每一個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主動對照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整治任務、具體事項,結合本地本部門和自身實際,深入開展自查自糾。每個領導幹部自查自糾情況要在專題民主生活會、專題支部生活會上“一一說清楚”;每個領導班子自查自糾情況要向上級黨組(黨委)“一一交明賬”。省直共有12個單位自查發現問題239個,對15人作出黨政紀處分。

創新方式,嚴格監管,專項整治工作逐步走上靶向施治軌道。全省各級財政、審計機關,結合年度預決算、“三公經費”使用、經濟責任落實等專項檢查和審計,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問題線索,對發現的黨政幹部在企業兼職取酬、私設小金庫等問題,及時進行移交查處。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大檢查,覆蓋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和黨員幹部。10月中旬,省委宣傳部、省糾風辦成立10多個新聞暗訪組、交叉暗訪組,以體驗式或陪同群眾辦事方式,對全省窗口單位和重點行業服務網點進行暗訪,對群眾反映辦事難、辦事慢的關鍵節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完善監督管理手段。張家口、邢臺、邯鄲等地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在辦公用房、公務用車使用管理等方面普遍引進信息技術,實現在線實時監管。

暢通渠道,開門整治,群眾參與度明顯提高,獲得感明顯增強。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設立公開舉報電話、郵政信箱、電子舉報平臺,廣泛收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線索,逐一進行登記調查,一經查實,嚴格依法依紀依規處理。6月份以來,省本級已收集群眾舉報問題線索839個;9月份以來,各地已收集群眾舉報問題線索68個,均進行調查處理,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在組織主題教育調研活動時,各地各部門要求每位領導幹部要主動向基層、向群眾瞭解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面存在的差距、不足和問題,梳理納入單位或個人整改臺賬,逐一進行整改。在電視問政節目中開設專題,秦皇島市開辦《電視問政·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面對面》特別節目,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與現場觀眾“面對面”互動交流、答疑解惑,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專項整治常態化、科學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建立查處違反中央八面規定精神突出問題統計和通報曝光制度,6至9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916起、處理1483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252人。按照黨中央關於在主題教育專項整治中整治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的要求,組織開展全省名貴特產和特殊資源摸排統計,各地普遍建立名貴特產和特殊資源項目清單,堅決堵塞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和特殊資源搞權力尋租、利益輸送、以權謀私的漏洞。對照中央提出的15個方面需要制定出臺或修訂完善制度規定的要求,逐一把責任落實到相關責任部門,積極組織開展對現行制度規定的審核排查,找準存在問題,明確工作方向,同時大力開展調查研究,主動對接中央專項整治工作進展,適時跟進整改,及時消除我省相關制度規定的空白點和“模糊地帶”。滄州市各部門針對問題,研究舉措,建章立制,通過常態督促、派駐檢查、逢節必查、交叉互查,持之以恆剎“四風”。截至目前,市直各部門共新建制度41項,健全完善制度48項,紮緊扎密制度鐵籠,實現標本兼治一體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