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不用带孙儿来看我了"老人的控诉,揭开了中国家庭滥觞

如今很多中年人都在诉说着自己的生活压力过大,因为他们不仅上有老,而且下有小,需要面对诸如父母养老问题、孩子教育问题等一系列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和这些年轻人、中年人相比,其实压力最大的往往是他们的父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442或者441的结构,看起来处在中间的中青年人需要承担着赡养四位老人和照顾一两个孩子的重任,但实际在老人身体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往往是老人帮他们分担了生活的压力。这难免会让中国的老人有些力不从心,他们的控诉声正在从某一个角度慢慢的揭开了我国家庭的滥觞。

李老太是我家的邻居,已经60多岁的她每天还要起早贪黑的去外面打工,她说趁着现在还能干就多赚一点,因为还有儿子的房贷需要还。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只有安慰她好在孩子很孝顺,经常带着孙子来看她,没想到李老太苦涩的摇了摇头,和我说起了她的家务事。

李老太说每次孙子来的时候,儿媳和儿子都会在一旁不停的念叨着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太大,给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起点上比其他孩子落后。所以每次只要儿媳他们一来,李老太必定要拿出一些钱给他们贴补生活,当然没有一次被儿媳他们拒绝。

有的时候儿媳还会对李老太诉苦,说她儿子和其他孩子的爸爸相比,赚钱能力差的太多,导致很多其他孩子有的东西自己孩子都没有,这话让李老太听了自然不太舒服,于是又会拿出一些钱给儿媳用。最后儿媳甚至提出要让李老太帮忙带孩子,这让李老太不禁的说出了实话,他求儿子以后不要再带着孙子来看自己了,因为她实在无法承受这一次又一次无形的压榨,毕竟作为一位母亲,她的责任已经尽到了。

很多年轻人会借着陪伴父母的名义去为难他们,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1、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让孙辈去陪伴老人,因为现在很多的陪伴都已经变了质,只要孙辈出现,老人的腰包里自然会少不少钱,毕竟隔代亲,所以老人总是忍不住想要给孙辈塞一些钱让他们买想要的东西。

而且每次孙辈去看望老人的时候,老人都会早起去菜市场买菜,然后花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去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等到孙子他们吃完饭抹嘴走人之后,剩下一桌子的锅碗瓢盆又是由老人收拾,这样的陪伴其实只会让老人更加劳累,增加他们的负担。

2、总是打着为老人好的名义去要求老人理解自己。有的老人看子女实在太忙,便会承担起照顾他们的重任,每天烧饭给他们吃,还要负责孙辈的上下学接送。但是这有时根本换不来子女的理解,反而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者是生活中的消费观念不同而产生诸多的争执。

当然最后妥协的往往都是老人,但是他们的心里却未必真正认同孩子的说法,所以老人的内心经常也会受到一些伤害。这就要求子女必须多关注老人的情绪,和老人多一些交流沟通,这样才会让老人真正释然。

以前都说养儿防老,可是现在老年人的生活却完全奉献给了子女。其实当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应该学会适当的放手,毕竟自己不能陪伴孩子的一生,所以尽早的让他们学会独立,也是对他们最大的一种关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