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大學老師70歲依舊奮戰教學一線,為何一些中小學教師50歲就教不動了?

何昆峰


在中國,有人說知識是越來越不值錢了,所以文憑一直在貶值,但我不這樣認為,知識從古到今都很值錢,說知識不值錢的人是在信息時代裡學得太少,知識還不淵博,才會這樣認為罷了。現實中有些文憑是不值錢了,那是擁有那種文憑的人越來越多了,才讓文憑貶值,但總的來說文憑還是非常值錢,因為文憑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地位,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現在的中小學老教師大多數人是中師和大專以上文聘,年輕的教師都是這些年才參加工作的教師,他們多數人大專以上的文憑。你說知識不值錢吧,這些人就是靠知識在生存,沒大專以上的文憑,你會連個小學教師的工作都找不到。現在的大學教授,文憑更不用說,都在本科以上。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文憑會決定一個人所處的地位和環境。小學教師的地位就和大學教授的地位不同。中小學的老教師大多是八九十年代參加工作的老中師生,他們大多數人都在農村小學工作。

那些中小學教師,在他們年富力強的時候,學校有的是學生,缺的是老師,所以一個人身兼數職,兼任幾個學科的教學任務,從早忙到晚從沒輕鬆過。即使是現在的鄉村小學教師,每天的課時量也在五六節課以上,每週加起來至少在26節以上.除此外,每天一兩本教案必須寫,所有的作業必須批閱,還有那些“表姐”、“表哥”和各種檢查資料要填。在鄉村學校,根本不分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在總工作量上,老教師並不比年輕教師幹得少,相反,現在當管理者的都是年輕人,老教師都在一線工作,往往是一人代兩科以上,代的課都比老教師少。

老教師老了,體力上往往不如年輕人,所以幹工作全憑用時間往出趕。記得有一次辦黑板報,我們學校的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兩人各辦一面。要在牆板上寫字,就必須站在板凳之上,年輕人上竄下跳,沒用一小時圖文並茂的一面黑板報就辦成了,而那名老教師卻只寫了多一面。於是那名年輕的教師對老教師說:“看你老教師就是幹啥去都不行,辦個黑板報我一面都成了,你才寫了那麼一點兒!”年輕人的輕佻讓老教師心裡不悅,他臉一沉對那名青年教師來了一句:“你娃現在還年輕,等你老了,我敢肯定你還不如我。別笑我,人都有老的一天,你老了就知道啥叫力不從心了。”是啊!老教師確實幹工作不如年輕人快了。

中小學50歲左右的老教師,從參加工作到現在都在基層辛辛苦苦工作,長期的高強度的工作,加上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的惡劣,許多人早已身體透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許多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

中國的大學都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教授們的工作環境不能和小學教師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就無法相比,教授們每週的工作量只是幾節課,而且還相對自由。舉個教案的例子,教授們的教案可以用幾十年,可以在一本教案上不停地修改,而中小學教師的教案是每學期都必須手寫,就用寫教案的工作量兩者無法比,誰輕誰重一清二楚。教授們上完課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專攻自己的研究,可以一心讀書,中小學教師不行,他們不是要繼續跟班上晚自習,就是要幹其它的工作。工作性質不同,工作對象不同,註定了工作強度和工作量的不同。

教授們頭疼腦熱出門打個車就可以到醫院做個全面檢查,收入也高,有經濟條件作支撐,不怕生病。中小學鄉村教師生個病,請假很難,看病還要去幾十裡之外的縣城醫院,雖然有醫保但他們大病還是生不起,低收入沒大量的積蓄作支撐。教授們可以定期做免費體檢,鄉村教師們沒有免費體檢的待遇,能自己花錢每年做體檢的人更不多,一是低收入舍不得錢,二是沒時間。

同樣是50歲的人,中小學教師和教授的身體健康狀態就不一樣,就像50歲的環衛工和50歲的領導一樣,你說誰的身體會好點?

有的大學老師70歲依舊奮戰在教學一線,是因為他們身體還硬朗,但這只是個別教授在一線而不是所有的教授都這樣,之所以一些中小學教師50歲就教不動了,是因為他們累了,身體跟不上工作的需要了,他們好多人不是身體虛弱,就是早就疾病纏身,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中小學教師都這樣,還有大部分鄉村教師50歲依然在衝鋒陷陣。

人的一生很短暫,工作也不是生命的唯一,假如身體已經不支,幹不動了,需要靜養了,無論是誰我們都該理解。中小學教師50歲不想教了,倘若也是這方面的原因,我們也理解,網友們,你說呢?


冬日暖陽說教育


大學教師70歲仍然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而中學教師50歲就教不動了,這種現狀的確存在,而且帶有很大的普遍性。同是教師,為什麼對同一工種同一職業的工作情緒有如此大的差別呢?是精神問題,還是思想問題?亦或是社會問題?或者兼而有之?

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座寶塔,在悠久的歷史長河浸蝕中,是高層先爛,還是底層先爛?教師系統就像是一座寶塔,小學中學教師就處在底層而大學教師無疑是塔頂。在大學,追求的是一種學術,而課堂教學次之。大學教師最注重的是他的講義,他們在學術研究的同時滿足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出去,讓更多的人分享,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把這種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認識帶到課堂,得到學生的認可,與生同樂。所以,他在精神領域一直是豐富的充實的,沒有過重的負擔。

其次、大學教師在時間觀念上相對自由,沒有小學教師中學教師控制的那麼嚴,因而也就沒有小學教師中學教師在度過每個工作日中的感覺有那麼點枯燥那麼乏味。人的生活世界中精神是養育一個人體質能量的源泉。

再次、大學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沒有小學教師中學教師那婆婆媽媽的瑣碎事纏身,工作相對來說較輕鬆,加上一週課堂教學時間相對較少,教學任務沒有小學中學教師那麼繁重。小學中學教師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會固定在學校劃分出的條條框框的時間格子裡,在這個時間格子裡完成自己的所有當天的各項工作任務,外加各種培訓、政治學習、大小會議、上下級各種檢查、活動評比、學生作業及輔導、各種任務中的教案等等,全天候的連軸轉,感覺到的是身心疲憊。任何東西多磨擦多少次你看看是什麼狀態。

最後,小學中學大學面對的學生大小不同,所以面對的工作量多少繁簡輕重程度也就不同,家長社會對大學教師思想幹擾、思想侵蝕和帶來的壓力小,而小學中學則不同。面對的學生、家長、社會帶來的社會壓力大、負擔重、干擾性大,稍有不慎,便會給自己招致麻煩,所以,小學中學教師由於這諸多的瑣屑諸多的負擔諸多的干擾,身心的消耗自然就大,對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影響也就不是一般的。

由此看來,小學中學教師50歲一過就感覺教不動學了就想退居二線,而大學教師這時正處在旺盛的教學期,70歲仍工作在教學第一線也就不難理解了。


戒掉嗔心


有的大學教師70歲依舊奮戰在教學一線,為何一些中小學教師50歲就教不動了?

我不認同這個提法。中小學教師50歲就教不動了,這個有可能。但是,大學教師70歲依舊奮戰在教學一線。確實誇張一些。

估計這個問題是中小學教師提出來的。言外之意,是說明中小學教師教學壓力大,大學老師相對輕鬆。作為大學老師,我有必要糾正一下。

無論大學教師,還是中小學教師,都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退休。男性60歲,女性55歲。取得高級職稱的女老師可以延至60歲退休。在大學裡,如果單位需要,經個人同意,可以對退休教師實行返聘。但由於精力和身體狀況,同意返聘的老師寥寥無幾。

什麼樣的大學老師,60歲以上還在工作呢?你可能在說楊振寧教授。那可是國寶級的教師。人家回國以後,要趁有生之年為國發揮餘熱。當然不能休息。但人家教的可是博士研究生。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是不帶的。

有個常識,不知大家是否瞭解。在一些名牌大學裡,稍微有點名氣的教授,50歲以上,是不給本科生講課的。人家教的是碩士、博士研究生。一方面是精力不濟,另一方面是教本科生太累。

客觀地說,中小學老師的確很累。與大學老師相比,中小學老師需要坐班,批閱大量作業,應付頻繁的考試閱卷,管理學生,還要承擔政府攤派的額外工作。大學老師雖然不坐班,也要完成大量的教學、科研任務,應付沒完沒了的教學檢查和評估 。

年過50,無論是大學老師,還是中小學老師,身體狀況都會出現顯著下降,各種疾病不請自來。工作壓力大,家庭壓力也不小。上有老,下有小,都得需要自己照顧,而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感覺幹不動了,想早點休息,無論是中小學 ,還是大學,這種老師都不在少數。

所以,中小學教師辛苦不假,但大學老師也不容易。都是當老師的。不要拿大學老師做參照物 。


陶遠明


這個和工作對象和工作壓力有著直接的關係。

1.中小學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未成年孩子,小學生年級小調皮不懂事,坐不住,初中生又正值逆反期,所以中小學老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與學生鬥智鬥勇的過程中,工作疲倦感很強。大學生年紀稍大,懂事多了,又有準備進入社會的壓力,所以好管理。

此外還有一個很隱蔽的原因很多人忽略了:因為初中和小學是義務教育,基本上是按城區入學,高中基本按縣市區域入學,挑選學生的空間很小,特別是普通學校,學生素質差自然勞心勞力。而大學生源是經過高考選拔出來的全國優秀學生,管理教育當然輕鬆。

2.工作壓力不同。中小學有升學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直觀而且殘酷:所教的學生考試分數要比別人高。所以一個責任心強又有榮譽感的教師就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教育學生、輔導學生、陪伴學生。



做家長的都知道,帶自己一個孩子就夠麻煩了,要帶好幾十個孩子意味著什麼?一年可以,年年如初呢?

大學就沒有這種單純的教學壓力了,教授只管上課,課後開展科研活動,撰寫論文。老教授連科研壓力都沒有,自然可以心無旁騖。

快樂使人年輕。如果教師都只管上課,中小學老師可以上到八十歲。

原創答覆,如果對您有幫助,麻煩順手點贊,或者關注。贈人玫瑰,舉手之勞,手有餘香。


御風行者


因為教的對象不同,大學教授一般都長壽,他們生活待遇好,工作環境好,學校要求少,也不用坐崗吧,還受人尊敬,幸福的工作,70歲當然可以幹,還能有時間健身呢!

中小學老師不同,任務重,學校要求嚴,坐崗,學生不懂事問題多,事情多,還需要考慮學生自尊心和孩子小等原因需要保護,所以教起來比較累!

尤其是班主任,經常為了雞毛蒜皮的是認真工作幾個小時,連打掃衛生的事都需要老師親自督促,身心俱疲,很少有11點之前能睡覺的,早上6點起床!

而且哪個老師能多少沒有一點家務事?疲勞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50歲的老師面臨照顧父母和孩子雙重壓力,辛苦的很!而且不被基層民眾尊敬還總是質疑!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中小學老師基本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平均壽命在50多歲!而大學教授至少平均壽命在70以上!

中小學老師們,看看下面這個美女,忘掉疲勞吧,辛苦大家了!





楊樹v無心大師


對於這兩個職業,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職業的不同,有的人該說了,兩個不都是老師嗎?

確實都是老師,但是卻是一個大學老師和中小學的老師,針對於職能具體劃分的不同,相承擔的教學的內容和任務也有所不同。

對於大學老師而言:70歲左右的教師在職位上一般為教授級別,因此在上課內容:多數討論的也都是理論性的學術性問題。另外在教學的課程的排期上,這類大學教師的課程是相對較少的,和大學生的課程相對比就可以看出來,進入大學之後,大學生的課程相對於高中而言,比較寬鬆,課時量也少了很多。因此70歲的大學老教師,可能一個星期的排課只有幾節課。

對於中小學教師就不同了,幾十年如一日,隨著時間的增長,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之後,可能在50歲左右排的課程比年輕的時候還要多,教授的班級多了之後,輔導課程、批改作業、提前備課的工作就很多,所以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年紀大了,人的精力就會大打折扣,再加上課程安排的多了,自然有點力不從心了。

各位老師,你們同意這個觀點嗎?


中冠教師


對於本問題,我說幾點。

一,工作強度,大學老師的課比較少,每週沒幾節課。中小學老師需要給N多班上課,下班後還要備課,批改作業。

二,教學壓力,大學老師上課講了就行,學不學是學生的事。中小學有升學率,學生學不好,關係著老師的收入晉級等。

三,學生,大學生已成人,無論是談戀愛,玩網遊等大學老師都不用管,中小學老師事無鉅細,啥都要管。

無論是小學中學大學的老師,我們都獻於崇高的敬意,老師辛苦了。



文要香


工作性質不一樣,大學老師一直在搞科研,總能研究出新的科研成果,越老知識越豐富。中小學教師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幫助學生學習,研究教與學的知識比較多,知識更新並不快,越老知識越陳舊,越老與學生年齡代溝越大,五十多了再去管理一群活蹦亂跳的孩子感覺力不從心了,而大學教師雖然七十歲了也是可以做學術報告的,因為他不需要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逍遙客36511529


大學生已屬成人,自律性遠遠高於中小學生,大學老師課堂教學基本上就是傳授知識,不會因為課堂紀律、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而耗費精力。而中小學生情況則複雜得多,尤其是生源較差的學校,教師用於課堂管理的精力甚至超過課程內容的教學,組織教學貫穿於整個課堂,有時還會因一些偶發事件暫停教學,比較極端的還有少數學生專職搗亂課堂,所以中小學教師精力透支,年齡大的教師教學比較困難。


過一天再說


這和工作對象和工作壓力有直接的關係!

大學老師講完課就走,不需要管理學生,大學生都是成年人,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處理,不會要老師操太多的心。

中小學不一樣了,幾乎所有的事都需要老師去照顧,除了教學外,就象網上調侃的那樣:警察,檢察,法官,保姆,保安等等活你都得會,否則難以勝任一箇中小學老師,最厲害的是不論你面對的什麼條件的學生,你還要使他們有好成績。還得應付各位檢查,真是苦不堪言!所以二者的工作強度,和身心的疲憊程度直接沒法比!所以就不要再問這種為什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